《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黄初二年,曹丕封皇子曹睿为平原王,曹彰、曹宇、曹林等十一人皆进爵为王,时隔一月之后,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百官升赏,朝中渐趋稳定。

    春五月,蓄势半年多的曹丕再次开始征伐,命徐晃守住新野,防备关羽,同时做出进逼江夏的态势,牵制东吴水军。

    以大将军曹真为统帅,命曹休、张郃、夏侯尚等各率兵马出彭城、合淝、汝南,三线进兵扬州,中原战事一触即发。

    孙权闻讯,急忙调遣大都督吕蒙督五军,以水军都督陆逊防备徐晃,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进驻庐江,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夏侯尚。

    为了重振士气,也表示与蜀汉同进退的成宜,孙权改元黄武,宣称以士德承汉,各路兵马调动,吕范督运粮草,以江东之力力拒曹军。

    四月中旬,双方在扬州中部交战,张郃击破孙盛,占领石亭,直逼庐江,诸葛瑾急忙带兵援救,却被夏侯尚带兵突袭,大败而归,退守城中。

    夏侯尚看庐江兵力不足,转攻濡须,却反被朱桓战败,亡千余人,魏将常雕战死,王双被俘,曹军南下的气势被阻,沿江和吴军对峙。

    庐江虽然损失了一些兵力,但作为长江以北的桥头堡,孙权深知此地的重要性,稳固不亚于建业,张颌、曹休围数月,竟然不能攻破,而此时吕蒙也从吴军征兵完毕,驰援江北。

    正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曹军中疾病流行,江水上涨,眼看进攻无望,在东吴送回王双等俘虏之后,撤兵回退。

    两次出兵无效,曹丕忧愤交加,加上曹彰之死传出许多谣言,病情日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太子曹叡,一月之后,曹丕去世。

    曹叡继位,改元太和,封钟繇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升赏百官。

    消息传到成都,刘封吃了一惊,想不到曹丕竟然会这么快就死掉,历史上曹丕执政六七年之久,忽然想起原先诸葛亮所说的星象,紫微星黯淡莫非就是指的曹丕?

    还有两颗将星,一个就是重振雄风的关羽,东吴方面吕蒙和甘宁也都活着,却不知道究竟会应在谁的身上。

    但有一点刘封却很清楚,这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三国了,一切人事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在不断改变着,走向了刘封无法预料的未来。

    魏、吴两方交战近乎一年,给了蜀汉良好的发展机会,两年的储备,已经差不多能够支撑北伐,秣兵历马等待最佳时机。

    糜竺的商队已经初具规模,无论茶叶还是丝绸都赚取了不少的利润,邓崴的西域商队几乎占了整个商队三分之一的利润,其次便是往荆州方向的运输商队,以襄阳为中心,交易到中原和东吴,十分活跃。

    蜀建兴三年春,孙权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登基称帝,定国号大吴,定都建业。

    诸葛亮闻言大笑:“孙权称帝正是时候,吾等北伐的时机到矣!”

    孙权也比历史上更早几年称帝,刘封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这两年他跟在法正左右,着实学了不少本领,底气也足了许多,以后真的要靠真本事说话了。

    当下有种意气奋发的慷慨,言道:“孙权称帝,野心勃发,必定不肯偏安一隅,去年曹丕发兵未果,如今出兵,定会和我军约定共伐曹魏,到时候就各凭本事了。”

    诸葛亮点点头,马上开始调兵遣将,先让魏延、赵广等将率领精兵前往汉中集结,年关刚过,成都城中再次忙碌起来,谁都知道这一次北伐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大意。

    半月后果然东吴派来使者,宣告孙权登基之事,约定两国出兵共同伐魏,先灭曹魏,再东西共分天,无非是一些不痛不痒冠冕堂皇的话。诸葛亮厚赏来使,召集朝中武到养心殿朝议,上表北伐中原,著名的前出师表新鲜出炉,不过其中南征的一段和重夺荆州,三分天下的大局说得更加有慷慨陈词,少了原本出师表的担忧和悲痛,大

    有一举席卷天下之势。

    今南方已定,荆州平定,兵甲已足,当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一席话说得武心潮澎湃,谁都想着能够重返中原,就算能占领长安,也能振奋士气,毕竟长安是西汉开国之都,那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业。

    刘禅对这些似乎漠不关心,耐着性子听完之后,便将政事全权交给诸葛亮执行,蒋琬和刘封从旁听从调遣,一内一外,算是将北伐大权交给了诸葛亮。

    刘封本来还想着这次会不会派他和赵云等人北伐,诸葛亮留守后方,但看他出师表中决心如此,就知道他对此次兵出关中十分重视,不过有了诸葛亮亲自统兵,反而更加踏实。

    散朝回到府中之后,刘封说道:“如今长安有司马懿镇守,此人足智多谋,只怕拿下陇右要费些周折。”

    诸葛亮此时还未和司马懿正面交过手,但司马懿在中原数次大战,已经崭露头角,北伐是个慎重的问题,他知道刘封绝不会信口雌黄,思索一阵后言道:

    “司马懿乃是曹魏重臣,三朝元老,如今曹叡年幼登基,托孤几人唯有司马非曹姓而掌兵在外,可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其欲反;曹操曾言司马城府深沉,野心极大,命曹丕小心防备,曹真、曹休必会疑忌,如此流言定使曹叡心疑,就算不杀此人,也会被调回洛阳,削去兵权。”

 第157章 出征在即

    关于朝堂之争,刘封毕竟还太过稚嫩,不由赞叹诸葛亮老谋深算,短短几句话,就让司马懿这个老对头卷铺盖走人,马上安排人去中原散布流言。

    诸葛亮也开始着手北伐出征事宜和朝中百官的安置,又要选定黄道吉日,等一切准备完毕,才能大军开拔,不过在此之前,负责押运粮草的李严也已经从江州出发了。

    诸事安排完毕,诸葛亮叫刘封一起去见法正,北伐大计,这两年他们其实已经商量过不止一次,这次出征在即,诸葛亮对法正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

    诸葛亮言道:“此次出征,曹魏重兵驻守长安,吾欲先平取陇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通秦川之路,以为长久之计,再东进长安,孝直以为若何?”

    法正虽然身体还是虚弱,但比先前精神了许多,都是在家休养,很少接见外人,朝中诸事,也唯有北伐大计,诸葛亮才劳烦过他两次。闻言点头笑道:“孔明避实就虚,陇右必能一战而定,北面能通汉中者,唯有汉中、陇右二地,如今汉中已有,再取陇右,则进可双管齐下,退可形成掎角之势,此两处若有大将镇守,可拒曹兵于门外,万

    无一失。”

    诸葛亮慨然一叹,想到自己三分天下的大计就要实施,也忍不住一阵慷慨,挥扇言道:“凉州民风彪悍,粮草充足,又盛产两马,吾出汉中,乃是效周武王伐纣兴周之道也。”刘封忽然想起了贾谊的过秦论,言道:“昔日秦居陇右,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又奋六世之余烈,出函谷关而灭六国,完成一统大业,此次北伐,定要取雍、凉之地,据崤函之固以伐曹魏。

    ”诸葛亮和法正闻言,不由相视一笑,刘封的身份很特殊,一个是乘龙快婿,一个是门下高徒,几年相处,对他也有了解,有时候采斐然,有时候又俗不可耐,甚至还有点市井匹夫的油滑,连他们都看不

    透。

    看他这一段时间忙着往工坊跑,似乎不关心北伐之事,但这句话说出来,好像又早有筹谋,雄心勃勃,更是踌躇满志,不将曹魏放在眼里。

    看两人诧异的表情,刘封摸着鼻子嘿嘿一笑:“我这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多算胜,少算不胜。”

    法正摇头失笑道:“子益之言,常有惊人之处,虽浅显通俗,却又至情至理,连我也有所不如。”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摇着羽扇微微点头。

    刘封轻咳一声,掩饰着心虚,忙说道:“右东与秦川相接,先平此地,便可复通古丝路古道,将渭河一线相通;

    如此一来,阴平古道、江汉之线可双道直通川蜀,西连河湟,北通大漠,我们与羌地、大宛等国商路开拓,今后的钱粮、战马都有了保障。”诸葛亮再次点头道:“子益目光长远,此乃强国之道,打通陇右之后,再兵出斜谷,两路夹击陈仓,断去西凉与长安联络,则凉州可不战而降,唯独长安城高兵多,若是曹叡再起用司马懿,可能要费些功夫

    了。”

    刘封闻言,不由心中一动,想就此说出突袭子午谷的计策,却又忍住了,等到了汉中看魏延会不会还有此想法,如果有的话让他主动提出。

    这里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机,如果诸葛亮反对,他再从旁劝说,魏延自会感激于他,这对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魏延没有这个想法,自己再提出也为时不晚。

    终于等到选定的黄道吉日,百官朝贺,诸葛亮自为北伐大都督,谯周宣读圣旨鼓励众将,这一次士气高涨,国力正盛,刘禅升朝,武都聚齐。

    诸葛亮将出师表拿出来让侍者当众读了一遍,此事蜀国士气正盛,自然不会再有人说什么出师不利的话。

    诸葛亮当即下达敕令,命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法正为代尚书令,杜微、杨洪为尚书,总摄宫中之事;

    但法正不用上朝,除非朝中有难以决断而又来不及禀告丞相的,交由法正与蒋琬二人定夺。

    留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

    蒋琬为参军,张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

    孟光、来敏为祭酒、尹默、李譔为博士、谯周为太史,内外武官僚一百余员,尽皆在朝,同理蜀中之事。

    由刘封宣布此次出征诸将听令:

    前督部为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

    前军都督为平寇将军、领扶风太守邓艾;

    行军参军为建武将军、领天水太守荀方;

    后军领兵使为安汉将军张翼,副将令狐宇;

    左军领兵使为平北将军张嶷,副将秦羽;

    右军领兵使为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副将李强;

    其余还有中监军吕方、中参军杜义、典军书记樊建等;

    守护诸葛亮丞相中军的丞相令史董厥,右护卫使虎翼将军赵广,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索,知道北伐在即,关羽把关索送到成都,让他随军历练。

    以上一应将领,都归北伐大都督、丞相、锦州王、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副都督、燕王、前将军刘封调遣。

    朝议完毕,百官恭贺,在刘禅的率领下,群臣将诸葛亮等人成都五里之外,五万兵马浩浩荡荡踏上北伐之路,旌旗招展,号角连天,百姓夹道相送。

    兵马才到葭萌关,哨马回报,曹叡已经将司马懿召回洛阳,解甲归田,由夏侯惇之子夏侯楙镇守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刘封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搞走了一头狼,换来了一只猪,简直是天助他拿下凉州。来到汉中之后,令兵马在褒中休整,诸葛亮和众将来到汉中城中,以赵云为中军都督,徐陵为副参军,张苞、赵统、赵博为先锋,马岱为运粮领兵使,吕翔、吕旷兄弟为副将,孟达和王平等将也随军听听

    候调遣。邓芝及剩余汉中官员负责留守,居中调度,等李严的粮草运到,做好交接,对曹魏的细作也开始了大面积的抓捕行动。

 第158章 子午谷奇兵

    刘封想起自己先前从荆州来汉中,本来想从上庸经过,但被关羽拒绝,担心他有什么意外,不得不又从江州绕道去了汉中,言道:

    “丞相,此番我东吴共同约定伐魏国,东吴却至今按兵不动,不如趁此机会夺取上庸,打通与荆州之间的道路,往来也好及时救援。”

    诸葛亮却摇头道:“子益此言差矣,正所谓兵贵神速,如今司马懿好不容易被调离长安,就该以雷霆之势拿下陇右;

    且上庸及房陵虽为汉中所辖,然孤悬斜谷之外,鞭长莫及,又近南阳,若取了上庸,还需派大将重兵把守,反而分散兵力,若要与荆州联络,斥候能自由进出,并无阻碍,此处不如不取。”

    刘封一听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抱拳道:“丞相所言甚是,那就派遣一兵驻守汉中通道,又有二叔在荆州震慑,曹兵不敢前来偷袭,免去后顾之忧。”

    诸葛亮点头笑道:“吾意正是如此,就派傅彤领三千精兵防守,定然无恙。”

    赵云和马超两人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