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帅?”
司马昭大感诧异,“共县城池坚固,即便四面攻打,恐怕一个时辰也难取下。”
司马懿双目微缩,缓缓道:“吾意以进为退也,轲比能败退,刘封必会从汲县派兵来接应,内外夹攻,焉能抵挡?”
司马昭一怔:“父帅之意,莫非要退兵不成?”
“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司马懿一声轻叹,“当日吾等攻破左营,刘封当机立断便退兵汲县,此两地互为唇齿,缺一不可。”
司马昭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只将魏军留在共县城外确实危险,领命去督军攻城,唯一的机会就是能拿下共县,但这谈何容易?
司马昭走后,司马懿又连下三道将令,分派后军沿途去把守要道,以防刘封分兵截断退路,同时派人向看守淇河上游的州泰报信,叫他于今夜三更之后掘开河道,让淇河恢复流动。
短暂的停歇之后,魏军忽然齐聚城下,于四门强攻城池,徐陵见状笑道:“吾料大将军已经得手,鲜卑军大败,魏军这是要退兵了。”
张苞一怔:“看魏军攻势猛烈,不肯善罢甘休,哪里有退兵之意?”
徐陵笑道:“此乃以进退维之计也,司马懿派兵猛攻,是叫吾守军疲惫,谨慎防守,等到天黑之后悄然退兵,我们便无力追敌了。”
张苞明白过来,马上传令各将分派兵力各处把守,命霍戈守北门,副将王仁守西门,南门和东门攻势最猛,张苞自去守南门,留赵广督弓弩兵军把守护城河已经被填平的东门。
此时城上城下箭矢如雨,滚石檑木接连不断,喊杀声震天,魏军像发疯了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过来,无数尸体再次扑倒在城墙之下,只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不得不说,重赏之下魏军的士气大振,竟有士兵在东门外从云梯爬上了城墙,不过面对精勇的守军,他们人数太少,或被推下城墙,或被杀死在城头之上,并未对共县形成威胁。
一个时辰转眼即过,魏军潮水般退下,共县城外烟尘滚滚,城墙上斑痕点点,城下尸骨如山,如同炼狱一般。
此时夕阳坠落,天地一片昏暗,魏军收兵之后,在营中开火造饭,炊烟袅袅升起,和着夜幕将营寨笼罩其中,不辨人影。
张苞在城上观察着敌营,蠢蠢欲动:“军师,魏军既然要退,何不派兵尾随追杀”徐陵摇头道:“司马懿善于用兵,退兵必有准备,如今天色已晚,地形难辨,贸然追击,恐反中埋伏。”
张苞心有不甘:“被司马懿堵在城中打了许久,难道就这么任其退走不成?”
徐陵言道:“正所谓穷寇莫追,将军若是不信,可暗中派斥候尾随打探,看看魏军是否果真有埋伏。”
张苞沉吟片刻,摆手道:“既是子琼之言,我当然信了,但就这么放走司马老儿,未免太便宜他了。”
张苞和徐陵是配合最久的搭档,早在长安练兵的时候,两人就同在一营,出征西河、攻打河东都是二人领兵,早就有了默契,张苞对徐陵的智谋还是十分认可的。
徐陵微微蹙眉,忽然眼睛一亮:“将军可知当年张绣在宛城败曹操之事?”
“张绣?”
张苞皱眉摇头道:“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人了,谁还关注他们?
不过张绣能败曹操,到也要有些本事。”
徐陵笑道:“当年张绣败曹操,乃是贾诩献计,曹操正征宛城之时,因袁绍有意攻许昌,不得不紧急退兵,张绣尾随追杀,一胜一败。”
张苞明白了徐陵的意思:“军师之意,今日司马懿退兵,与当初曹操退兵有相似之处,可以借鉴贾诩之计?”
“不错!”
徐陵点头道,“将军可先分派一军出城追杀魏军,司马懿必防备,留精兵断后,这先一路兵马必会失败,需有防备,见势不妙便立即撤退,将军可再领一兵随后追敌,此时魏军再无防备,或能取胜。”
“哈哈哈,军师妙计,我这就去准备追敌。”
张苞听了徐陵之计,叫霍戈带兵先行,自领精兵随后跟进,若追到淇河岸边还不能得手,便退兵回城,不可追过河岸。
兵马出城之后,赵广和徐陵安置城中兵力,派人向刘封报信,汲县的鲜卑军大败而走,共县的魏军也连夜退走,汉军重新控制淇河防线,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让魏军攻过来了。
刘封这一路军的主要目的就是防守,将司马懿拖住,只等其余两路兵马有所进展,对冀州形成合围之势,以司马懿一人之力,便回天乏术了。
张苞和霍戈将兵马集中在南门下,先派人到魏营小心查探,果然只剩下四座空营,营帐内堆积湿柴,正冒着浓烟,怪不得从城上看不到一点火光。
确定魏军撤退之后,张苞二人领兵出城,霍戈先领五千军追赶魏军,一旦中伏,与之厮杀一阵之后便向后撤退,张苞引大军随后接应,两军相隔三里之地,有流星探马随时通报军情。
第1594章 外强中干
魏军在一阵猛攻之后,趁夜全军撤退,失去南部鲜卑军的支撑,如果汲县汉军杀来,他们将面临背腹受敌的危险。
司马懿早就分兵在汲县通往共县的要道上设下埋伏,同时叫辉县的守军将所有辎重粮草连夜运走,拿下淇河防线之后,魏军的后勤便都屯驻在辉县城中。
连日阴天,这一夜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魏军在摸黑离开汲县五里之外以后才敢点起火把,夜风冷冽,吹得火苗呼啦啦作响。
听闻辉县的守军全部撤离,司马懿才放下心来,鲜卑军全军溃败,辎重粮草必失,如果再不将辉县的粮草运走,接下来两军都没有兵粮,还如何交战?
两个时辰之后,中军退至淇河岸边,看着越过河床的大军,司马懿的脸色比夜色还阴沉,任凭夜风吹动着须发,负手而立,久久未动。
这一次轲比能轻敌大意导致前功尽弃,又将淇河让给了汉军,先前的数千人都白白送死了,要想再攻破这个防线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报”就在此时,流星探马飞奔而来,“大都督,魏平将军伏击成功,击退追杀的汉军。”
“唔,传令下去,全军加速,退回朝歌!”
司马懿微微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淇河以西的地方,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黑暗,那里曾是自己最熟悉的家乡,但这眼前之地却如同天地相隔,永远无法企及一般。
魏军悉数退过淇河,此时将近三更天,夜风愈紧,北方的天空中隐约传来闷雷之声,春夏交替,正是河内之地雨季到来之时,司马懿的神情愈发凝重。
走了一阵之后,不见有探马回报,司马懿蹙眉道:“魏平怎得还不见赶上?”
司马昭答道:“先前探马回报,魏将军伏击汉军之后,打算将其铠甲兵器都一并带回,大概是拖延了一些时间。”
“胡闹!”
司马懿一声沉喝,“追兵甚急,岂能如此大意?
若是汉军还有追兵,岂非得不偿失?”
司马昭心中不以为意,汉军既然中伏败退,自然不敢再派人来追,这黑灯瞎火的不辨景物,汉军哪里敢深入追敌?
不过他却不敢当面反驳,只是提魏平开脱道:“州泰五更时分才挖开河道,魏将军知晓此事,尚来得及渡河。”
司马懿微哼一声,不再说话,将双手拢在袖子里,低头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军情况,按照天色来说,可能会有雷雨出现,这对于进兵的一方来说是大为不利的。
人马一直退到朝歌,全军陆续进城,此时四更已过,还不见魏平回转,司马懿抬头望向北边的天空,那里隐约有光芒闪现,雷声越来越响,仰着头半晌不语。
“报”大军进城的脚步声中,一骑马再次飞奔而至,传令兵下马急报,“大都督,大事不好,魏将军撤退途中被汉军又一次追上,魏将军被张苞斩杀,折损千余人。”
“啊?
这”司马昭闻言目瞪口呆,紧张地看向司马懿,没想到果然如其所料,魏平不但被汉军再次追上,竟还连命都搭上了。
“天意,天意啊!”
司马懿却出奇地平静,喃喃叹息,没有对魏平之举多说半句话,微微摆了摆下巴,“进城吧!”
司马昭愕然张嘴,忽然觉得额头上一阵发凉,不知何时,天空中有雨滴落下来,赶忙跟着司马懿进入朝歌城中。
重新夺回淇河防线,防守魏军便多了一条天然防线,第二日闻报淇河河水再次留下,在书房中喝茶听雨的刘封心中放宽,司马懿放开淇河的河道,显然也是短期内不想再进兵了,昨夜天降大雨,河水猛涨,魏军更无法进攻,终于可以放心休整一段时间了。
昨日一场大胜,带回战马近万匹,粮草辎重更是无数,足够汲县城中的守军一月之用,还有无数鲜卑军抢掠而来的珍宝财物无数,想必这一次轲比能他们连家底都扔在了营中,这一路搜刮,最终却便宜了刘封。
“哈哈哈,将军,好消息!”
正喝茶的时候,沐风从外面穿着蓑衣走进来,大笑道,“昨夜司马懿退兵,徐陵献计叫张将军分两路追敌,魏军果然防备不及,大将魏平被张将军斩杀,大获全胜。”
刘封亲自为沐风倒上一杯茶,笑道:“此番鲜卑军大败,被杀得心惊胆战,想必不敢再与我军撄锋,魏军退回朝歌,还要为鲜卑就分担粮草军器,司马懿又要去筹措了军粮了。”
沐风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今我军已据半壁江山,举天下之兵,七州数百郡之之地,尚且粮草不济,魏军连年交战,淮南一役消耗甚巨,多次调遣河北兵力,如今魏军也是三线交战,只以冀州和徐州之地,又焉能提供这许多粮草辎重?”
刘封笑道:“非参军和徐凌提起,险些教我一筹莫展,如今我军中粮草无法支撑三线,他魏军又何尝不是?
我看司马懿必定也是外强中干,若是能断其粮草一次,我料他不战自败了!”
沐风呷了一口茶,慨然道:“如今魏军背水一战,自然全力压上,不容有任何闪失,并州、兖州、徐州,有一处被攻破,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曹家和司马懿已经不得人心,魏之大厦将倾矣!”
刘封点头道:“杜预到了并州之后,正与关兴两路进兵,西河兵马攻下祁县,此时想必已经杀到晋阳,王昶孤立无援,独木难支,败亡只在旦夕之间,倒是徐州夏侯霸尚有十余万兵力,毌丘俭也非易于之辈,不知这两路兵马军情如何了。”
沐风答道:“半月前我们经过淮南之时,听说陆将军已经在攻打下邳城,姜将军正杀过萧关,以泰山三杰为向导,自东郡沿泰山已被进军,有此三人相助,熟悉当地地利,破毌丘俭不难矣!”
刘封道:“徐州水路纵横,吴兵早就疏通邗沟,吾已命水军自广陵水军进入徐州,杀入徐州腹地,再分一路水军扰乱东海沿线,叫魏军两不相顾。”
沐风大笑道:“东线水陆并进,我看攻入河北用一年时间足矣!”
第1595章 兖州烽火
就在河内两军交战之时,兖州和徐州也正式交锋,姜维让李胜以曹爽大将军之名,沿北线从濮阳、陈留、济阴、谯郡一路经过,沿途郡县兵力本就不足,又被李胜赚开城门,只能无奈投降。
随后魏军于淮南大败,中原战事揭开迷雾之后,沛国周边郡县望风而降,东郡、任城、鲁国等地尽归于汉军之下,姜维派兵驻守各城,安抚民心。
为了尽早安定后方,姜维将汉律和军令再三重申,并晓瑜各郡官兵,如有下乡杀人鸡犬者,与杀人同罪,于是兖州境内一片安宁,未见战乱烽火,民心安顺。
三月初,从荆州和豫州调拨的第一批粮草运到,从淮南和江东分派的武将官也赶至沛城,有胡遵父子等人及骆统、陆凯、唐咨、周平等江东旧将。
姜维见粮草充备,武齐聚,即拜陆凯为参军,以王平、骆统为先锋,泰山派吴氏三雄为向导,择黄道吉日起兵出动,按照刘封指定的行军计划往泰山以北进军。
因胡遵原为魏将,与毌丘俭有些交情,怕他阵前不好与故人相见,便留胡遵守成县,成县位于九里山与泰山交邻之地,乃是泰山郡往沛城的咽喉要地,虽然泰山郡经历魏吴大战之后并无多少兵力,但姜维还是分兵三千驻守沿线要地。
王平和骆统各领五千兵直取兖州仅剩的济南国,济南国地少兵微,萧关本有三千守军,随着兖州失陷,每日逃兵愈多,等王平二将杀到时,只剩下千人,看到汉军杀气腾腾,守将无奈献关投降。
姜维闻报之后,马上命王平向北攻卢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