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阵冲杀,又折损了数百人,军心更乱,此时曹泰也领中军赶到,听说城外还有埋伏,吃了一惊,叫兵马小心行进。
又走了十里地之后,终于远远看到了屯留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忽然又一阵鼓响,两边山中乱箭齐发,魏军纷纷倒地。
曹泰忙传令约束将士结阵,步兵向两旁树林中反杀过去,秦秀和常雕二将在前开路,还未走出山林,便见前面路口黑压压站着一队骑兵,将出口彻底堵死。
秦秀大怒,身后不不时传来惨叫之声,此时需要急切冲开缺口,也不问话,打马便杀了过去。
对面武将手持一把大刀,见秦秀拍马上前,冷然一笑,舞刀与之交手,两马交错,一声巨响,震得秦秀双臂发麻,不由大吃一惊,喝问道:“来者何人?”
“令狐宇是也!”
那人圈马回转,又冲杀过来。
秦秀听到令狐宇的名字,心中一震,却也激发出的他斗志来,一咬牙再次凝神迎了上去,两人就在树林中厮杀起来,倒也打得有来有回。
前路被阻,中军被伏兵袭击,王昶从后面听到禀告,赶忙传令叫他们冲开缺口,不可与伏兵纠缠,否则等邓艾大军赶来,形势就危急了。
曹泰正指挥士兵反击,听到将令,才猛然醒悟,将田续、常雕、管定等几名副将统统派出去,六人围住令狐宇将其逼退。
令狐宇带兵退出树林,魏军一涌而出,但见令狐的骑兵去得并不远,一直在一旁远远追随,如同狩的狼群一般,虎视眈眈,吓得魏军收紧阵型,行动极其缓慢。
这一番纠缠,邓艾已经亲自领兵杀到,一万精兵杀入山中,就是典满勇猛也难以抵挡,魏军被冲得大败,再也顾不上阵型往屯留开始溃逃。
兵败如山倒,此时不管是曹泰还是王昶,已经无法约束各军,再加上令狐宇也领争锋兵从侧翼不断冲杀,魏军被截成数段,不能相顾。
就在屯留城外,守军眼睁睁看着魏军被汉军冲杀,却不敢出城接应,连出征的精兵都被杀得大败,他们守城的后军哪里敢私自出城?
邓艾杀败了典满,领兵直冲屯留城,两翼有邓忠和令狐宇骑兵骚扰,魏军四散奔逃,聚到城下,守军却不敢开门,一个个哭嚎怒骂,却又无可奈何。
乱军之中邓忠先发现了王昶的中军,领兵死命冲杀,被秦秀和常雕几人拦阻,令狐宇也看到了这边的动静,舍了乱军也来追杀王昶,典满和曹泰也带人将他阻拦住。
天色昏暗,屯留城外乱成一片,王昶见此情形,知道大势已去,带领亲兵从城西大道上奔逃,退往襄垣去了。
城上的守军正在犹豫要不要开城,忽然有人发现王昶已经越城而走,消息传开,守军也一片惊慌,打开北门也纷纷逃走。
屯留变成空城,城外的魏军也四散奔逃,有些见逃生无望,只得跪地请降,天色已黑,令狐宇和邓忠也不敢深入追敌,俘虏了一些兵卒之后退入城中。
此时李钰也带领无当飞军回到屯留,这一次他们破坏了磨盘垴的粮草,致使魏军大败,应该算首功。
一个时辰之后,屯留城上重新亮起了火把,汉军又进一步,邓艾在城中升帐,论功行赏,众将无不欢欣。
唯有苏尚因为董弼战死心中悲伤,毕竟他二人一起降汉,互为依靠,交情很深,还曾约定将来衣锦还乡,同回中原,却没想到他终究还是留在了上党。
他二人也是邓艾的副将,相处数年,折了董弼,邓艾也痛惜不已,叫苏尚亲自将董弼葬在长子城外,托人为其家眷送去抚恤金。
邓忠因为轻敌冒进,险些中了埋伏,听说高翔所部被魏军劫杀,董弼战死,十分忐忑,躲在令狐宇身后不敢发一言,等着一通责罚。
却未料邓艾安排各将军事之后便传令全军休整,在城中犒劳将士们,并未责备于他,只是淡淡地宣布功过相抵,倒让邓忠有些不适应。
退出署衙之后,邓忠来见高翔,向他赔罪,高翔倒是十分欣赏这员小将,反而勉励他一番,胜败是兵家常事,但愿这几次吃亏之后,邓忠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李钰找到莫名所以的邓忠,笑道:“贤侄,今日将军不曾责备于你,是将你与其他将领同等看待!从今之后,你将成为真正的大将,可不能事事都邓将军有关,一切功过,可都要自己一力承担才是。”
“原来如此!”
邓忠恍然大悟,猛然觉得身上一股无形的枷锁被解开了一半,张开双臂大吼道,“哈哈哈,我终于能够自由行动了。”
李钰拍拍他的肩膀,失笑道:“常言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曹魏未灭,将来还有无数仗要打,披荆斩棘,贤侄可要谨慎而为啊!”
“嗯!”
邓忠满面红光,重重点头道:“多谢叔父指点,小侄以后定当努力,不给家父他老人家丢脸。”
“你小子”李钰摇头失笑,拉着邓忠走向军营,“我这次去磨盘岭,捡了一样好宝贝送给你。”
“什么好宝贝?”
“嘿嘿,你去看过便知。”
“快走快走!”
邓忠一脸好奇,快步跟在李钰身后离开了大院。
署衙左边的窗棂后面,邓艾负手而立,看着远去的二人背影,摇曳的灯光之下,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第1563章 恪尽职守
春日的景色变化极快,仿佛一日一景,短短半月时间,已经满山苍翠,百花盛开,处处生机勃勃。
天井关位于太行群峰中的要道之上,蓬勃的春色已将不久前战争留下的痕迹覆盖,万物新生,大地也在以极快的速度疗伤。
所有的纷争、战斗和死伤,在这座横亘千年的关隘之上,都如一草一木的枯荣般交替更迭,不留痕迹。
罗宪站立在关头,遥望关外起伏的山峦,满目葱翠,薄雾蔼蔼,鸟鸣清越,暖阳照在巡逻的士兵身上,满山生机,士兵们却有些神情倦怠。
“罗将军,他们都随邓将军去前线杀敌立功,将我等留在这闲关之中,真是岂有此理。”
随同的副将不满地嘀咕着,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这一段时间将士们的牢骚越来越频繁。
“不可胡言!”
罗宪皱眉一身沉喝,冷声道,“天井关乃并州要冲,全军粮草及退路都在此处,吾等掌管三军命脉,怎能说是闲关?”
另一人也急道:“将军,昨日就有消息传来,邓将军已经攻下屯留了,魏军大败,我看襄垣也必定守不住,下一步便是进军晋阳,天井关已然”“住口!”
罗宪面罩寒霜,回头严厉地扫了一眼两名副将,正色道,“吾等受邓将军器重,守卫险要,便是将全军安危都交给吾等,焉能轻言闲散之地?
三军交战,粮道为重中之重,守住天井关,也算大功一件。”
“罗将军”那名副将无奈一笑,叹道,“我等本事不如将军,留在这里守关其实未尝不可,但以将军的本事,留在这后方小关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我等是为将军鸣不平呐!”
“是啊,将军,听说数日前从河东运粮的柳充到了长子之后,便被任命长子太守,我看那柳充也不过尔尔,竟反比将军你”“一派胡言,”罗宪豁然转身,目露寒光,盯着二将,沉声道,“此等轻慢军心,挑唆之言,按照军令该当斩首,你二人若再有此心,吾当禀报邓将军处置。”
那两人吃了一惊,赶忙躬身道:“将军莫生气,属下知错了,我们不说便是。”
“唉,罢了!”
罗宪一声轻叹,对二人缓缓道,“如今三军粮草皆从天井关转运,一旦有失,前军便如扼喉窒息,非但前功尽弃,数万将士也将性命难保,岂可掉以轻心?
军务无大小,你我都是为汉室江山用命,何分轻重高低?
一砖一瓦,皆为基石,一卯一榫,方成车仗,大汉盛世录中的那些训教都忘了不成?”
那二人被罗宪的气度和胸襟震慑,猛然醒悟,齐声道:“吾等原作大汉车仗的卯榫,让大汉威仪行遍天下。”
罗宪扫视守军,吩咐道:“罢了,你二人要提醒所有士卒不可懈怠,恪尽职守,若有违反军令者,严惩不贷。”
“遵命!”
照例巡视一遍之后,罗宪便下关歇息,闲暇时间研习兵书和诸葛亮传下的将苑,这是军中高级将领才能得到的奖励,罗宪自从出征实践以来,获益匪浅。
每日如旧,将士们有些松懈,但罗宪却抓紧实践在学习,同时不忘了练兵,每天两个时辰在关内演练,以此来提升守军士气。
这一日天色未明,一轮上玄月坠落西山,刚过五更,天地一片黑暗,从天井关东北方向的山林小道内钻出许多黑影,这些人身形敏捷,全副武装,悄无声息地靠近天井关之下。
此时即将天明,夜风正紧,吹得关头上火把呼啦啦作响,夹杂着风声掩盖了轻微的脚步声,火光也照不到关下的阴影处。
守军正百无聊奈地打着哈欠,再过一更,他们便能接替回去歇息了,望着漆黑的苍穹,星光闪烁。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只见潜伏到关下的人一字排开在城墙之下,有人怀抱钩锁,有人抬着长梯,小心翼翼地将梯子搭在墙上,开始攀爬。
嗖嗖嗖无数钩索抛起来,发出破空之声,一道道残影瞬间覆盖在城墙之上,一阵乱响扣住了关头,那些人开始迅速爬墙,身形敏捷,如同猿猴一般。
钩索击打城墙的声音惊动守军,有人来至城垛口查看,猛然发现了偷袭的敌军,脸色大变,大叫道:“敌袭,敌袭,快擂鼓!”
这人的大叫声划破夜空,城上的守军一阵骚乱,莫名所以,天井关如今已经是大后方,谁也想不到会有人来偷袭,有人还以为这小子故意喊叫吓唬人,不以为意。
直到十几人发现爬墙的敌军之后,守军才开始慌乱起来,有人喊叫,有人拿着兵器砍那些绳索,有人开弓向城下放箭。
咚咚咚猛烈的鼓声响彻天井关,守军们终于意识到不妙,赶忙组织起来御敌,但这一番迟疑和慌乱,已经有敌军爬上了关头,跳入关墙之上近身厮杀起来。
兵器撞击的声音伴随着惨叫,关头上一片混乱,关内的守军也都被惊醒,嘈乱之中各自呼喊集合,穿戴衣甲备战。
罗宪也被急促的鼓声惊醒,猛然翻身而起,以极快的速度穿戴衣甲,抓起床边的头盔和兵器推门跑了出去。
亲兵也正好从外面冲进来:“将军,大事不好,有人偷袭。”
罗宪眉头紧皱,面沉似水,却不见丝毫慌乱之色,大声道:“不必惊慌,传令各部到关下集合。”
士兵前去传令,罗宪来至门外,披挂上马,看到关头上火势熊熊,人影纠缠在一起厮杀正酣,打马直奔关下来。
关下的守军十分混乱,纷纷往城楼上去御敌,关上只有左右两道台阶可供上去,在关门前挤作一团。
罗宪在马上先观察片刻,对身旁的士兵吩咐道:“全军听吾号令,鸣金叫上楼的守军退下来!”
“啊?
将军”传令兵一怔,敌人已经冲上关头,不去防守,反而要收兵?
“鸣金!”
罗宪一声大喝。
“是!”
传令兵不敢再迟疑,赶紧敲响了钟声。
第1564章 临危不乱
一阵清脆的钟声在喊杀声中响起,关上的士兵还在厮杀,但关下和拥挤上城的士兵一怔,回头便看到了火光之下肃然而立的罗宪。
众将士在短暂的愣神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后,这也是平日里罗宪加强训练的结果,转眼间所有士兵如潮水般退到关下,各自回各部战好。
罗宪马上传令道:“左右营听令,尔等守住楼梯,连弩、弓箭手压阵,不得让一名贼人下关来。”
“遵命!”
两营的兵长马上带领士兵上前,将下城的楼梯口团团围住,刀枪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对准了城上的楼梯。
“后营守住街口,中军随我来!”
罗宪冷冷扫了一眼城上厮杀的士兵,打马走向城门通道,对传令兵喝道:“叫关上守军撤退,不必再守。”
“遵命!”
传令兵又敲响了钟声,不同的节奏和令旗,这是在招呼关上的士兵撤退。
关上守军听到号令,且战且退,纷纷顺着楼梯跑下来,爬城的敌军还在负责接应城外的士兵,并没有追击,就势占住了关头。
此时罗宪身后已经集结了五百骑兵,五百弓步兵,都站在甬道之中,守护关门的士兵挺枪严守城门。
“开城门”罗宪一声大喝,让守门的士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