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傍晚,李钰回到长子城,确认魏军的屯粮之地果然就在磨盘垴,邓艾大喜,马上让李钰和沙摩柯叫无当飞军整备形状,今夜就去磨盘山烧粮,没有了粮草,王昶便只能退兵。

    邓艾又派人向令狐宇送信,叫他今夜三更与邓忠从壶口关赶往屯留,在屯留城外寻找要地埋伏,等魏军败退回城,便拦截伏击,叫他们不敢进城。

    夜幕降临之后,长子城的气氛忽然变得与以往不同,本来在天黑之前该吃饭的往后推迟了半个时辰,军营中各部士兵都在整备兵器铠甲,喂马披鞍,一副即将出征的态势。

    王颀混入城中已有两日,却不敢轻举妄动,他本以为入城之后找到旧部,暗中以言语劝说,只要策反四五百人,便可从中起事,但他发现事实远不是他想象的那般。

    一来汉军将降兵重新编制过之后,已经打散分入各营,他本身就是一名降兵,别说不好寻找旧部,就是找到了,旁边也有许多汉军相随,着实不好下手。

    而更让王颀意外的是,招降的俘虏进城之后第一日并不是先编入军中演练,而是有一个专门的兵长来讲述大汉的政令和军纪。

    整整一天时间都在讲说大汉中兴势不可挡,顺应天意,才能光耀门楣,否则永远便是反贼,而且汉军的许多升赏政策连王颀都怦然心动。

    除此之外,若非行军时间,每日操练之前,全军各营都要学习大汉中兴盛世录,任选其中某一部分来讨论,如果有人能讲出极好的心得,得到校尉以上的认可,也算一份功劳,这让杨欣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最让杨欣感触最深的,还是汉军对他的态度,他们根本不把魏军当俘虏和降兵看待,只将他们当做同胞兄弟,只好诚心归顺,齐心振兴汉室,便既往不咎。

    用今日同营中一位老兵的话来说,王颀他们只是选错了主人,走上歧途,他们负责将误入歧途的兄弟们拉回来,万众同心让汉室强大,将来征服外族,开天辟地,让万族来朝,那才是大汉子民真正该做的事情。

    看着那老兵脸上洋溢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待,王颀感慨万千,方知汉军为何士气高涨,将士精勇,原来他们的目标更长远,就是一名普通的兵卒,眼界也是如此不同。

    正如那位老兵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你我境界不同,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以后要好好看,好好学。”

    入城之后,王颀非但没有找到策反旧部的机会,反而担心自己带来的那三十人会被汉军给同化,一旦有一人动了心思,他们这三十人可都要跟着遭殃。

    就在王颀提心吊胆,小心寻找机会的时候,忽然发现天黑之后城中各部整装待发,意识到今夜汉军必有行动,不知道是不是去劫营,心中愈发担忧起来。

    趁着士兵吃饭混乱的时候,王颀暗中打探消息,却是一无所获,上面的军令到了百夫长这里就已经模糊不清了,只知道按军令准备行动,至于何时行动,要去往何处,却不得而知,但士卒对将领都十分信任,军令如山,个个服从。

    一番准备之后,军营中熄灭烛火,士兵们和衣而卧,王颀却心事重重,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既然无法在城中做内应,如果能早些混出城去,让王昶有所准备,也算一件功劳。

    思索再三,王颀决定连夜出城去报信,便悄悄起身,假装如厕出了营门,在城中小心翼翼潜行,寻找出城的机会。

    但一个时辰之后,王颀躲在一处角落里无奈叹气,眼下正是两军交战之时,城内防守森严,城门口各处更有重兵把守,别说是出城,刚才在城中游走,差点就被巡逻的士兵给发现了。

    正当王颀打算无奈放弃的时候,忽然一阵杂乱脚步声从街道上传来,探出头去小心观察,却见从正街上走来一大队人马,正往南门而去,王颀赶忙跟在后面。

    暗淡的星月之下粗略看去,这部兵马有两三千人,很快到了城门口,带兵的一员武将上前与守军交涉,检视过令牌之后,听到城门打开的声音。

    此时守军的注意力大多都被城下的士兵吸引,王颀趁着此时从街边的小道绕过去,混在在那些士兵之中,等城门打开之后,混出了城外。

    走出长长的甬道,看到悬挂半空的一弯银月,王颀终于长出一口气,这部兵出城之后却是向南而去,离大营越远,王颀走了一阵,找个借口假装整备衣甲停在路旁,躲进了草丛之中。

    直到前方的士兵走远之后,王颀才爬起身来,绕过长子城外狂奔向魏军大营,虽然不知道汉军有何目的,但今夜必定有重大行动。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王颀跌跌撞撞跑回营寨,被巡逻的士兵当做奸细抓起来带到中军帐中。

    王昶见王颀披头散发,衣衫破烂,浑身粘着污泥,气喘如牛,汗如雨下,不由吃了一惊:“你们这是行迹败露,被汉军发现了?”

    “不不不”王颀一边喘着气,双手扶着大腿,一边断断续续说道,“将军,今,今夜汉军还有行动,正在城中城中集结兵马,请将军早做准备。”

    王昶急问道:“邓艾意欲何为?”

    “不,不知道!”

    王颀摇摇头,“属下是混在一队人马中才得以出城,但这支兵马却向南而去”“向南去?”

    王昶眉头微皱,低声惊呼道,“莫非他们被发现了不成?”

    王颀再次提醒道:“城中兵马枕戈待旦,今夜汉军必会出城,请将军务必小心。”

    “本将已知,王将军一路辛苦,先去歇息片刻,稍后还要领兵御敌。”

    王颀没有成功作为内应,王昶多少有些失望,但他毕竟冒死出城来报信,也不是全无用处,虽然功劳不算大,但也足以抵消先前的过失,在军中听用。

 第1561章 进退有度

    魏营中本来就在严阵以待,以防汉军来劫营,王颀带来消息之后,全军上下更是紧张起来,连休息的士兵都穿戴整齐,随时准备应战。

    王颀稍作休息换了衣甲之后,又把城中之事详细向王昶禀告一遍,要想联络不但十分困难,还风险极大,王昶心头愈发沉重。

    几名将领讨论着长子城和壶口关的形势,从三更一直到五更,却始终不见长子城有什么动静,派出去的斥候也未见来回报。

    王昶的眉头越皱越深,王颀跟随出城的那一部兵马向南而去,让他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三千兵到底去了何处。

    不觉之间外面天色已明,鸟鸣山林之间,一层清露在帐篷上晶莹闪亮,王颀也焦急起来,他明明昨夜见到汉军整装以待,却始终不见出城,实在太奇怪,再三向王昶解释营中情形。

    王昶倒也不是怀疑王颀的情报,而是心中另有担忧,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探马紧急来报,却并非是监视长子城的斥候,而是从后方屯留来的,这人也是满头大汗:“将军,大事不好,磨盘垴的粮草昨夜被汉军烧毁了。”

    “什么?”

    王昶惊得猛然起身,不可置信地看着信使,“磨盘坳如此隐蔽之地,汉军是如何发现的?”

    王颀此时也才明白,原来昨夜出城的那一部人马是去劫粮,怪不得向南行进,是从西面绕道磨盘坳去了。

    曹泰神色黯然,言道:“将军,军中无粮,军心必乱,还是早些退兵吧!”

    “邓艾老贼,真是诡计多端!”

    王昶气得直咬牙,却又无可奈何,营中粮草只够三日之用,如果不及时退兵,后果不堪设想。

    桓嘉道:“汉军在城中已有准备,必定有人监视营中动静,若此时撤兵,必会出城追击,不可不防。”

    典满抱拳道:“将军先行撤退,让末将留下来断后。”

    王昶焦躁地在营中来回走动,昨夜王颀的消息的确不假,汉军有所准备,并不是为了偷营,而是在等他退兵的这一刻,尾随追杀。

    “汉军在城中虎视眈眈,此时不可骤然退兵,”王昶抬手阻止众将,言道,“粮草还够两日之用,退兵还需从长计议。”

    曹泰急问道:“那该如何布兵?”

    王昶双目一阵收缩,言道:“先将消息封锁,军中一切如旧,传令下去,一个时辰之后,准备攻城。”

    众将不明其意,但还是各去准备,营中很快便嘈杂起来,王昶却站立在营门口,望着远处的长子城久久不语。

    白日退兵,营中一切都在城上的监察之下,必须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营中将士都在紧张备战,王昶已有决策,将曹泰等人召集到中军听令。

    不多时,长子城外战鼓声再次响起,魏军架设井阑和投石车来至军前,弓步兵压住阵脚,在他们身后骑兵一字排开,旌旗飘展,尽量遮挡着后营中的视线。

    前军用投石车与城上的守军交手,后营中王昶已经连续派出去五队兵马,每一队兵马各有一千军,相继往屯留方向退去。

    此时长子城中东门和南门城门口已经有大军整装待发,将士们全副武装结成阵型,只等城门打开,便马上能出城追敌。

    城头之上,邓艾一直静静地观察者,并没有急于下令,王昶再次集结兵力攻城,显然是要以进为退了。

    看到好几路人马先后离营,邓艾轻叹一声,王昶临危不乱,进退有度,看来想要追敌是不可能了,只能派兵尾随紧咬,等令狐宇在前方出击,才能大败其兵。

    两军还在对峙之时,探马来报,从河东来的一批粮草运到,押粮之人正是柳隐之子柳充,邓艾大喜,正愁军中人手不足,柳充来了之后,便可留守长子城了。

    等粮草进入城中,魏军的中军也已经离营,后军退出大寨之后,点火将营寨烧毁,邓艾才传令开城追敌,以高翔为先锋,董弼为后应,二人交替而进,邓艾自领大军随后跟进。

    城外火势蔓延开来,柳充不得停歇又派押粮兵出城救火,将魏军留下的营帐和军器全都搬运进城中去,这些东西都还能派上用场,被火烧了也太浪费了。

    前军高翔与典满所领的断后兵马几次接触,典满边战边退,为前军拖延时间,一路上山林中纵有旌旗出现,高翔怕有埋伏也不敢全力追敌,双方走走停停,到屯留境内的时候,已经将近黄昏。

    粮草被毁,王昶着急赶回屯留筹措粮草,知道远离邓艾大军之后才放下心来,传令全军加速退兵,撤到屯留部署城防。

    典满见已经退入屯留境内,汉军还紧追不舍,暴躁不已,若不是有军令在身,他恨不得领兵杀回去,哪怕战死疆场也无妨,正在此时前方传来王昶将令,叫他不必在阻截追兵,赶快屯留城中。

    典满知道王昶这是已经安然退兵,再无顾虑,打算临退之时反杀一次,叫汉军也知道他的厉害。

    他早已看出汉军为防中伏,有两部人马交替前行,观察一阵之后,只等董弼领兵追来,典满忽然领兵全力冲杀起来。

    董弼还以为典满还和前几次一样,只是稍作厮杀便会退走,却不料典满憋着一腔怒火在此时发泄出来,领兵一阵猛冲,直接杀向了本阵。

    董弼措手不及,慌忙应战,却被典满一戟拍于马下,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辛苦数年,指望立功升赏,回归中原,最终还是死在了上党境内。

    “哼,叛敌狗贼,罪该万死!”

    典满早就认得是董弼,深恨这叛敌之人,早想将其斩杀,这次瞅准机会除掉叛逆,心中十分痛快,他所率领的断后兵马个个都是精锐,这几日被汉军杀得太憋屈了,此时发泄出来,一通乱杀,将董弼所部人马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走。

    高翔在后闻报赶忙来接应,典满已经领兵扬长而去,望着山路上横七竖八的尸体,高翔一声苦叹,不敢再追典满,赶忙派人向邓艾报信,一边清理道路等候大军。

 第1562章 再进一步

    为防追兵,王昶命常雕、田续、秦秀、管定各领一千军先行离开,假意在退路上布置埋伏,阻截追兵,自领大军和曹泰随后撤退,留典满断后。

    邓艾果然不敢出城追杀,直到退入屯留境内,众将才放下心来,合兵一处快速赶往城中。

    才行到一片树林之中,忽然一阵杀喊之声,猛然杀出一部兵马,骑兵分两路冲击,将居中的秦秀所部冲得七零八落。

    秦秀在乱军中见是邓忠,不由大怒,舞刀便来与之厮杀,前方的常雕听到身后喊杀之声,也赶来接应,双方大杀一阵,邓忠大笑而去,气得秦秀破口大骂。

    刚才一阵冲杀,又折损了数百人,军心更乱,此时曹泰也领中军赶到,听说城外还有埋伏,吃了一惊,叫兵马小心行进。

    又走了十里地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