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颀换好汉军士兵的衣甲,带人到东部山林中等候,只等汉军败退归来,便混杂其中潜入长子城。

    王颀也知道他的任务极其重要,身关并州的安危和两军的胜败,虽然九死一生,却毫不犹豫带人进城,生死成败,全在此一举。

 第1558章 轻敌冒进

    邓忠和高翔领兵出城之后,一路赶奔壶口关而来,邓忠领兵在前,高翔命副将苏尚为向导,苏尚本就是上党旧将,前几日也在仙泉山埋伏过,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

    人马经过仙泉山,苏尚亲自带人在浊漳河两岸检查一遍,没有发现伏兵,邓忠便迫不及待过河赶路,在这里耽搁了近半个时辰,让他有些焦躁。

    邓忠率领的都是骑兵,速度极快,苏尚见高翔还未跟上来,提醒邓忠要等待后军,邓忠嘴上答应,却依然催马向前,没有丝毫停顿的意思。

    经过浊漳河之后,一路上没有遇到伏兵,士兵们也都有些大意,前方的探马只是草草扫过两边山岭,并没有发现异常,就在转过一道山坳的时候,忽然山林中梆子响动,乱箭齐发,前方的士兵纷纷落马倒地。

    邓忠大惊,赶忙勒马,只见前方转出一标骑兵,二话不说便冲杀过来,在他身后,同样也有人挡住了去路。

    “儿郎们,随我杀!”

    此时进退无路,弓箭手打乱阵型,邓忠知道停下来只会腹背受敌,唯有死命向前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所幸邓忠率领的是邓艾本部的中军精锐,个个训练有素,他们虽然不像十二兵团那般有名号,但装配战力却同样不俗,受到弓箭手的干扰之后很快便冷静下来,跟随邓忠结阵向前。

    山谷中马蹄声震动,在邓忠的号令之下结成简单的冲锋阵型,两军靠近,见迎头杀来的竟是田续,邓忠不由大喜,这可是个好机会。

    “邓忠小儿,哪里走?”

    田续在山林中等待大半夜,此时浑身都被露水湿透,终于等到援军,心中憋着一口气,见前军是邓忠,将其视为囊中之物,自信满满,挺枪便向邓忠刺来。

    “嘿嘿,今日便叫你看看真正的百鸟朝凤枪!”

    骑兵对冲,速度极快,眨眼便到了跟前,邓忠一声暴喝,绝境之下全力施为,霎时间手中抢仿佛化作了万点银光,无数残影罩向了田续的上半身。

    “好小子”田续脸色微变,却也丝毫不惧,咬牙提枪上前遮挡,他自信自己的枪法不赖,一定能够化解这一招,出手同样也是百鸟朝凤枪。

    叮当当一阵爆豆般的声音响过,只听田续一声怪叫,手中长枪便拿捏不住,飞天而起,在半空中急速旋转,飞向了树林中去。

    两马交错,电光火石之间,邓忠一口气便挑飞了田续的兵器,想要再下手却已经来不及了,田续身后的亲兵也紧随而至,只好舞枪冲杀,几名骑兵被纷纷挑落马下。

    逼开田续,邓忠一鼓作气将前方的魏军冲散,冲开了一条血路,带领骑兵从山谷中呼啸而过,只留下乱哄哄的魏军不知所措。

    田续被邓忠一招震得虎口开裂,双臂发麻,慌忙趴伏在马背之上堪堪逃过一命,乱军之中惊魂未定,在亲兵的保护下从乱军中冲突出来。

    此时秦秀正从后面赶来包抄,本以为这一次邓忠必能被擒,却想不到反被他冲杀出去,再看田续狼狈的模样,不由心中暗恨,无奈地看着远处飞扬的尘埃,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田续惊魂未定,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有鲜血渗出,脸色苍白,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强笑道:“秦秦将军,那邓忠坐骑,好生厉害!”

    秦秀瞥了一眼田续,他已经看出田续武艺平平,只是坐骑逞强罢了,到现在还不承认自己的无能,反将失败怪在坐骑之上。

    “报”就在他准备训斥两句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将军,后面还有一队汉军正在赶路。”

    “快,随我杀回去!”

    秦秀闻言大喜,刚才看到邓忠带领的都是骑兵,便猜到后面的一定是步卒,马上传令兵马调转阵型杀敌,叫田续在后方领伤残士兵跟进。

    高翔见邓忠行军极快,渐渐连探马都联络不上,怕他中计,催兵急追,猛然见前方冲来一队骑兵,尘土中看不清衣甲,还以为是邓忠遇伏撤退,等靠近一看却都是魏军,赶忙命士兵向道旁山林中躲避。

    魏军骑兵奔腾而至,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被冲散,惨嚎连连,所幸对方兵马不多,只有一千骑兵,后面也都是步卒,高翔指挥弓箭手匆忙遮挡,双方就在山谷中乱战起来。

    高翔边战边退,一直退到浊漳水岸边才算稳住阵脚,沿河防守,将魏军挡住,秦秀无法冲过桥面,方才退兵。

    高翔命人查点人数,这一路混杀,竟折损了近千人,魏兵又退回前方的山中,也不敢再去追赶邓忠,魏军在这里截杀自己,想必邓忠已经冲过埋伏,便只好回城禀告邓艾,再做定夺。

    安排伤残士兵退回长子城,天色已暮,邓艾听了高翔之言,气得双眉倒竖,大骂邓忠轻敌冒进,若是前后两军接应,高翔不至于遭此重创,还可能反败为胜。

    不过被王昶料中自己的行军路线,邓艾也当众检讨了一番,这次兵败,也有他本身军令的责任,并未将高翔治罪,叫他先去歇息休整。

    李钰听说高翔败退回城,赶忙来询问,才知道是两军脱节所致,见邓艾脸色难看,劝慰道:“将军不必担忧,明汉既已冲过埋伏,此时想必也到了壶口关,定能助令狐将军击退魏兵。”

    邓艾叹道:“唉,此子还是如此冒失,叫人如何放心得下?”

    李钰却笑道:“明汉性情直爽,勇烈过人,已俨然有大将之风,披坚执锐,临难陷阵,身先士卒何尝又有不妥?

    正如大将军所言,要量才而用,能如将军武双全者,毕竟是少数啊!”

    邓忠闻言眼神一阵波动,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点头叹道:“多谢子贤提醒,是吾对其寄望不同,便有些偏颇了。”

    李钰笑道:“身为人父,将军一番苦心,明汉自然明白,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明汉为勇将,将来若能驱驰万里,纵横天下,也能立功建号。”

    邓艾若有所思,就在此时,忽然士兵来报:“将军,南门外有一名老道叫城。”

 第1559章 进退两难

    邓艾看似对邓忠严厉,实则是舐犊情深,恨其恃勇逞强,不知用谋,经李钰提醒才恍然醒悟,人各有志,不能只凭自己的喜恶去约束于他,一如当年自己的抉择一样,邓忠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

    正商议之际,士兵禀告城外有老道叫门,邓艾心下疑惑,两军交战,百姓无不躲藏远遁,更何况还是不问世事的出家,怎会主动到城中来?

    听说只有五个人,邓艾命人将他们放入城来,在府衙等候,不知道这几人有何来历。

    不多时,士兵带着五名道士前来,灯光之下,当先一人五十开外,留着一撮灰白的山羊须,相貌清癯,神色略有憔悴,跟他来的四位道童也都一脸风尘。

    见礼落座之后,邓艾命人看茶,抱拳道:“王道长来我军中,所为何事?”

    “唉,说来惭愧!”

    王道长一声叹息,“贫道被魏军驱赶,别无去处,听闻汉军在此,特来求助,望将军能助贫道一臂之力。”

    “哦?”

    邓艾有些意外,问道,“不知道长仙居何处,为何又被魏军驱赶?”

    王道长言道:“贫道与几位门徒就在太行修道,居于磨盘垴云台观,半月前魏军忽至,强占贫道宫观,还恶语相向,打伤了一位徒弟,这几日伤势稍好,打听到汉军进入并州,故来相请!”

    邓艾看向李钰:“这磨盘垴在何处?”

    李钰答道:“就在屯留西北二十里外的山中,此处地势险要,在山坳之中,常年潮湿有雾,人烟稀少。”

    邓艾闻言神色一动,向王道长抱拳道:“道长可知魏军在此有多少人马?

    为何要来长子求本将相助?”

    “人马多少贫道看不出来,自从被赶出磨盘垴之后,魏军便看守严密,不准我等靠近。”

    王道长一声叹息,稽首道:“但贫道在山中常见他们有许多车辆出入,猜测一定是魏军屯粮之地,贫道虽不懂兵法,  却也知道粮草之重,因恨魏军欺凌霸恶,特来向将军报信:一来助将军一臂之力,早日平定并州,二来也是想逃回宫观,这是贫道祖师世代相传宝地,不敢使之有损。”

    邓艾闻言双目微凛,低头沉思片刻,抱拳道:“多谢道长前来报信,请道长先去歇息,本将自有主张。”

    王道长起身叹道:“圣贤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魏军残暴,横征暴敛,人心抱怨,将军率仁义之师,并州百姓无不祈盼王师,愿此行顺利。”

    邓艾起身将王道长几人送出门外,命人将他们几人好生安置,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太过重要了。

    李钰已经忍不住了,急切道:“将军,要不让末将今夜就去劫营,烧了魏军粮草,看他还如何攻城。”

    邓艾问道:“你可知道这云台观?”

    李钰一怔:“磨盘坳乃是一处死地,罕有人迹,我只知此地,却不知道有云台观。”

    邓艾言道:“这王道长来历不明,不可尽信,你今夜带人先去磨盘垴去查探,若消息是真,败魏军指日可待,不必急于这一日时间。”

    李钰领命而去,不多时亲兵来回报,那几名道士在城中馆驿安顿,并没有急于逃走的迹象,邓艾让他们小心监视,一切明日便见分晓。

    李钰出城去,邓艾亲自到城上来巡视,见城外魏营灯火点点,火把排满四周,亮如白昼,显然是昨夜吃了亏之后,防守更加严密,城上的军器已经补充完毕,就算魏军明日再来攻城,也不必担心。

    正在此时,亲兵来报:“将军,令狐将军派人来报信,曹泰领兵攻打壶口关,已被击败。”

    邓艾手扶着城垛转头问道:“哦?

    原来是曹泰亲自带兵去取壶口关了。”

    亲兵答道:“令狐将军听闻魏军来攻壶口关,事先便带争锋兵伏于城外,待曹泰攻城之时却从背后杀出,两军两军厮杀之际,恰逢小将军赶至,前后夹击,杀得魏军大败,俘虏五百余,收获辎重无数。”

    邓艾目露欣慰之色,看着城外的火光,长出一口气,吩咐道:“传令令狐宇,叫他继续留在壶口关,候某军令。”

    “遵命!”

    亲兵前去传令,邓艾在城上巡视一周,嘱咐董弼小心守城,才转回署衙去休息。

    魏营之中,王昶却是一脸忧闷,秦秀和田续出城埋伏,虽有小胜,却无关大局,而且还被邓忠冲出包围,反将攻城的曹泰所伤,大败而归。

    曹泰与令狐宇交锋,左股受伤,行动不便,败军逃回来不到一半,两厢对比之下,反倒是失利更多,魏军上下士气十分低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王颀混入长子城中,不知道他行事能否顺利,最后的攻城希望只能寄托在王颀身上了,再强行攻城,王昶估算一番,这些兵力全部用上也不一定能拿下长子城。

    常雕见攻城无果,用兵被阻,心急如焚,来见王昶,言道:“将军,王颀虽混入城中,若想寻找旧部起事,恐非一两日便能凑效,今两军对峙于上党,并州人心不稳,不如早向大都督求援吧!”

    王昶一声轻叹,摇头道:“大都督与刘封交战,魏郡就要对付河内、濮阳二十万兵马,还有豫州、淮南兵力,恐无力接济吾等,只是徒添其乱罢了。”

    常雕忧焚叹气:“若长此以往,有人趁机作乱,该如何是好?”

    王昶双目微凛,缓缓道:“吾自有主张,常将军今夜巡营,务必要小心,今日兵力受挫,邓艾或许还会派兵再来。”

    常雕咬牙道:“将军尽管放心,末将已和典将军在营寨周围安置机关陷阱,若汉军还敢再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王昶微微点头,忽然灵机一动,言道:“可派一部人马潜行至南门外要道埋伏,若汉军来袭营,于归途劫杀之。”

    常雕大喜道:“将军妙计!”

    赶忙出营去安排人马。

    望着空荡荡的营帐,王昶的眼神越发沉郁,半晌之后,从怀中取出一张被折叠得破旧的信纸,也不知被他看过多少遍了,又在灯下展开观看起来。

 第1560章 冒死出城

    第二日双方各自停战休整,王昶进退两难,邓艾却不疾不徐,他知道关兴的另一路兵马正在杀进并州,王昶发现的越晚,便对战局越有利。

    到了傍晚,李钰回到长子城,确认魏军的屯粮之地果然就在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