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连弩已经达到了令人恐怖的二十发,一个弩兵当二十个弓箭手使用,他们站在城上简直就是收割人命的机器。

    “王将军,这长子城,恐怕不好攻啊!”

    在一旁负责传令的曹泰见到这一幕,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这样的防守程度,怎能不叫人心惊?

    “若此时停下,那些将士岂不白白送命?”

    王昶却面沉似水,冷声道,“传令下去,率先登城者,赏千金,连升三级,伯康你亲自去监阵。”

    “是!”

    曹泰知道此时不能泄气,转身去传令。

 第1556章 尔虞我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随着曹泰将军令传下,刚刚受挫的魏军再次振作起来,对着长子城又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三波冲击之后,虽然留下满地尸体,但终于将云梯假设到了城墙之上,面对滚石檑木和铺天盖地的灰瓶,新一轮的进攻又被扼制。

    王昶神色不动,继续传令进攻,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脸色愈发难看,对毕轨也就更为痛恨。

    城墙之下,血水汇成了小溪,汇聚到刚刚填平的护城河中,泥水和血水混在一起,变成了暗红色,血腥味和令人作呕的焦糊味弥漫着,一片炼狱。

    如果毕轨没有投降,今天的形势就会翻转过来,倒在城墙下的便是汉军,而不是并州兵马,这些将士都是因毕轨而丧命,王昶怎能不恨?

    他并非不想尽快来支援毕轨,一来是雁门郡周边的事务还未处理完,调兵、筹备粮草都需要时间,最主要的还是不曾想到天井关这样的天险会失守得如此之快,不到一月时间就被邓艾攻破,彻底打乱了他的出兵计划。

    但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邓艾必须要击退,上党必须要拿回来,还要速战速决,才能及时协助冀州的司马懿,从整体占据来看,冀州的压力比之并州还要大许多倍。

    王昶甚至魏国如今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不得不狠心一鼓作气进军,更不想因为此事再让司马懿分心,兵至襄垣的时候,他还写信禀告司马懿,叫他不必顾虑并州之事,安心对付刘封。

    砰砰巨石砸在城墙上的声音不时传来,鼓声、冲杀声、惨嚎声连成一片,最先冲锋的士兵尸体甚至被踏成了肉泥,阳光下看到白骨森森,十分渗人,但这时候没有一个人敢松懈,都紧绷着神经忙碌着。

    不觉间日到中午,鼓声渐歇,随着一阵清脆的鸣金之声响起,王昶深吸一口气,看着横亘在眼前已经变成黑红色的城墙,眼底深处浮现出无奈之色,汉军的防守必魏军还要强悍,加上邓艾指挥得当,要攻下长子城,恐怕还要十倍的兵力才行。

    “王将军,五千士卒已经全部用完”曹泰垂头丧气地走过来,一脸黯然,都不忍去看城下的战场,这是他领兵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战斗,简直就是人命收割场。

    魏军潮水般退回大营,城外尸骨堆山,血流成河,箭矢如同收割庄稼之后的麦地一般,密密麻麻地插在尸体之上,让正午明媚的春阳也黯然失色。

    邓艾调换预备的士兵交替巡视,叫全军回城歇息,一早上的冲杀,守军虽说伤亡极少,但压力也不小,各军配合守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池,大家也都紧绷着神经。

    一个时辰之后,正在休息之时,负责巡视的董弼来至署衙禀道:“将军,魏军忽然分出许多人马向东而去,很可能是去攻打壶关口了。”

    “哦?”

    邓艾闻言眉毛一挑,略作思索问道:“大概有多少兵马?”

    董弼答道:“看人数,至少有五千人。”

    “唔”“莫非这也是诱兵之计?”

    李钰在一旁冷笑道,“前番我们取长子,也是用此计,王昶故技重施,未免太过浅显了一些吧?

    将军切莫中计。”

    “前番某设计诱毕轨分兵出城,是为佯攻。

    只因长子守军不多,粮草将尽,援军又迟迟不至,毕轨怕我断其后路,他不得不救。”

    邓艾沉吟着,思索道:“如今我兵力充足,粮草不缺,王昶见长子难攻,转取壶关口,一来可绕至我军后路,二来可打通与魏军之联络,此乃是实取,并非诱兵之计!”

    李钰皱眉道:“如此说来,我们不得不救了?”

    “正是!”

    邓艾缓缓点头道,“前番佯攻,毕轨不得不救,如今王昶实取,某也不得不救。”

    李钰不解道:“既然王昶有意去攻壶关口,为何不暗中调兵,却偏叫哨马发现,岂不自找麻烦?”

    “非也!”

    邓艾叹道:“王昶故意白日分兵,叫斥候发现,我们若是如你方才之见,以为是诱兵之计置之不理,便正中其下怀!若我们分兵去救,其必在沿途设下埋伏,围点打援,救与不救,都于他有利。”

    董弼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疑惑道:“将军,那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当然要救!”

    邓艾笑道,“王昶欲取壶关口,他所派之人也要能胜过令狐将军才行,但为防万一,还是再派一部人马前去接应,若能将这股敌军和埋伏之兵一举击败,吾料王昶必会退兵。”

    李钰起身道:“此行还需谨慎,让属下去吧!”

    “无当飞军还有他用,还是让高将军前去吧!”

    邓艾却摇摇头,传令将高翔和邓忠二人唤来。

    待二将来到府衙,邓艾吩咐道:“命你二人各带两千军增援壶关口,邓忠为先锋,高翔为后部,你二人从仙泉山这一路去,两部兵马前后而行,若中埋伏,也能及时接应。”

    李钰忙道:“将军,既然王昶沿途已有埋伏,为何不从黎亭绕路而去?”

    邓艾笑道:“吾料王昶也是如此做想,其伏兵定在黎亭方向,我却偏偏从原路进兵,此乃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李钰这才明白,叹服道:“原来将军早就料就王昶所为。”

    邓艾却摇头道:“兵者,诡道也!人心难测,吾所料也未必便都能中。

    救兵如救火,从仙泉山前往壶口关,可节省半日路程,这也是选择此路原因之一,叫他二人前后带兵,是为防万一。”

    “将军胜而不骄,谋而不矜,吾等佩服。”

    李钰闻言对邓艾更加敬服,能考虑到战争的每一个环节,谨慎以待,可见邓艾思谋之深,谋定而后动,不愧为刘封倚重的左膀右臂。

    不多时,邓忠和高翔领兵先后出了长子城南门,赶奔壶关口去救援,魏军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却按兵不动,不见来攻城。

    一早上的冲杀,也让魏军心有余悸,长子城本就坚固,再加上汉军的连弩和投石车,又有邓艾这样的大将指挥调度,要想攻破城池,短时间内恐怕难见成效。

 第1557章 料敌先机

    苦攻一上午不见任何成效,白白损伤五千兵卒,这对魏军的士气打击极大,收兵之后,王昶命曹泰分兵去取壶关口,沿途截击汉军。

    短暂休息之后,司马牵弘来见,言道:“将军昨夜命秦将军去仙泉山埋伏,今日分兵攻打壶关口,此计邓艾前几日便用过,只恐他不肯上当。”

    王昶言道:“吾意正欲取壶关口,细作昨夜已来禀告,壶关口仅有两千守军,守将令狐宇所领三千兵皆为骑兵,无法守关,若能拿下,便可直取天井关,切断汉军粮道,其不战自败也!”

    “原来将军是真取壶关了。”

    牵弘吃了一惊,想不到王昶竟不是诱兵之计。

    王昶点头道:“壶关于汉军重要,于我们也同样重要,此乃出入魏郡邺城之要地,今被汉军所据,便如鲠在喉,危及皇城,不可轻视之,若不早平,恐会震动朝廷。”

    牵弘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微微点头,却又皱眉道:“如此一来,秦将军他们连夜行军,守在山中,岂不是”“你可是以为本将胡乱用兵,有失威信,叫将士轻慢?”

    王昶似乎看穿了牵弘的心事,笑道,“你尽管放心,邓艾见吾派出数千兵力,必会分兵增援。”

    牵弘言道:“仙泉山这一条路邓艾曾布过伏兵,他必知险要,只怕汉军会从黎亭方向增援,白等一场。”

    王昶淡淡一笑:“以司马之见呢?”

    牵弘道:“该让他们去黎亭设伏,一夜时间,足够赶去黎亭了。”

    “若如司马之言,反倒是白忙一场了,”王昶双目微缩,言道:“邓艾用兵向来深思熟虑,他岂能料不到这一点?

    仙泉山已然有过一次埋伏,他料吾定不会故技重施,必会就近赶赴壶关口,吾却偏偏又在此埋伏,只叫秦秀他们再向前十里地,就算汉军有所提防,待过了浊漳水之后也会放松警惕,此计必成。”

    “原来将军早就料到邓艾所谋,”牵弘恍然,抚掌笑道,“将军多算一步,便是步步占了先机,如此一来非但能夺回壶关,还能消灭一部分守军,一举两得。”

    正商议之时,斥候来报,汉军果然从长子城出兵去救壶口关,牵弘对王昶愈加信服。

    王昶言道:“长子城占尽地势,易守难攻,汉军又有连弩,固若金汤,非数万兵力恐难攻破,还需另谋他计。”

    牵弘问道:“计将安出?”

    王昶道:“长子城中尚有数千降兵,因毕轨投降而不得已为其驱使,定有人心中不服,此城外固而内弱,若是有人能策动降兵于城内起事,里应外合,破城指日可待。”

    牵弘皱眉道:“只是汉军防守严密,飞鸟难进,无法与之联络也是无奈。”

    王昶言道:“邓艾派兵出城,定遭埋伏败退,吾欲派人混在败军之中进城,伺机联络旧部,只是如此重任,非心腹稳重之人不可担当,一旦打草惊蛇,便前功尽弃矣。”

    牵弘这才明白王昶的意图:“将军设伏,莫非不为杀敌,只为能让死士混入长子城去?”

    “正是!”

    王昶微微点头,却又叹了口气,“只可惜直至眼下,吾也想不出军中有谁能当此大任,空有计谋奈何?”

    牵弘低头思索片刻,抱拳道:“末将愿举荐一人,足以胜任。”

    “哦?

    此人为谁?”

    王昶紧盯着牵弘,他知道牵弘的本事,有乃父牵招之风,果敢勇烈,能被他赏识看重的人物,必定不是泛泛之辈。

    牵弘言道:“此人名叫王颀,字孔硕,青州东莱人氏,曾任裨将军领玄菟太守,随毌丘将军征伐高句丽,奉命出使夫馀求取军粮,智辩夫馀王及群臣,回城途中斗败三批山贼流寇,可谓智勇双全也。”

    王昶皱眉道:“此等武之才,必为毌丘俭之股肱,其军远在青州,如何能用?”

    牵弘叹道:“此人现就在襄垣,将军可还记得一月前押送军粮之事?”

    王昶明白过来:“你是说,那王颀便是一月前的督粮官?”

    “正是!”

    牵弘苦笑道,“征伐高句丽凯旋回师之后,毌丘将军被调往青州,大都督知王颀稳重,因军中缺人,便暂调他运送兵粮,未料却在太行山中被无当飞军暗算,因此治罪,在后军运粮折罪。”

    王昶叹道:“军法不容徇私,王颀被无当飞军劫掠,也是他时运不济,古来大贤皆要遭逢大难,忍辱负重,历经磨难方可冲天而起,若王颀真有立功赎罪之心,倒可叫他一试。”

    牵弘大喜道:“王颀深恨无当飞军,若有此机会,定然全力而为。”

    王昶点头道:“好,即刻派人将王颀调来听用,吾亲选三十名死士随他调用。”

    “遵命!”

    牵弘领命而去。

    王昶也随后起身,迈步走出大帐,此时阳光正明媚,刺得他眯起了双眼,眼下的局势对于魏军大大不利,如今僵持在长子城下,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非但河北战事紧张,急需各部去支援,就是西河郡的汉军也不得不防,在圜阳可是有二十万匈奴兵,他们听令于刘封,这股势力绝不容忽视,听说司马懿已经邀请鲜卑军前来助战,这一招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愿不要留下什么祸患才好。

    不觉间日色转西,也不知道两路兵行进如何,秦秀这一路倒是可输可赢,即便没有遇到敌军,他也有办法让人混入长子城,倒是曹泰这一路兵,如果攻不下壶关口,又僵持起来,于战事可就大大不利了。

    一个时辰之后,王颀被调来屯留,王昶见此人三十上下,面目方正,举止沉稳,暗自高兴,马上将早就挑选好的三十名心腹交给他调遣。

    王颀换好汉军士兵的衣甲,带人到东部山林中等候,只等汉军败退归来,便混杂其中潜入长子城。

    王颀也知道他的任务极其重要,身关并州的安危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