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刘封在濮阳半月之久,却不见有任何动静,这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想不到一向激进,喜欢主动出击的刘封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居然能按捺得住。

    不过大家都知道刘封向来诡诈,做事常出人意料,这不声不响之下或许正隐藏着一场大变故,一如暴风雨前夕的平静,叫人快要窒息了一般。

    刘封的确在濮阳没有调动任何一支兵马,军事还是交由张苞和姜维二人主持,他是被邓艾突然进兵给逼得不得不离开长安,赶奔前线来。

    按照他先前的计划,准备先取徐州和兖州东部,平定黄河以北的地盘,张苞这一支兵马牵制魏郡的魏兵主力,从东面渡河北上,再调水军从东面沿海对冀州形成包围之势,向西进兵。

    但邓艾突然杀进并州,越过太行天险,让他的想法又有了变化,并州兵力不足,如果关兴和邓艾两路出兵平定并州,将对邺城形成巨大的威胁。

    借着太行天险,从飞狐、井陉、滏口三路出关直取冀州,再加上、河内和濮阳的兵力,可以三路出兵取冀州,如果能先攻破魏郡和邺城,剩余的城池可能会望风而降,如此以来不但更加省事,还能早日平定天下。

    如果兵力充足,甚至可从雁门关出兵先攻打幽州,此时幽州的兵力早被抽调一空,毌丘俭就在青州,从西面取幽州易如反掌。

    刘封来到濮阳之后,第一时间是在衡量眼下全军的实力,当然战力是不成问题的,平定东吴之后,又多了十万兵马,还有关平的荆州兵也可以随时北上,但钱粮、军器的供给就要好好计算一下了。

    战争,消耗最大的还是钱粮,没有经济和器械,只凭人命累积去换取胜利,在没有逼到绝境的情况之下,刘封是不愿意用这一招的,这几年大力发展人口才稍有起色,不能再遭受波及。

    这几日从洛阳、襄阳、成都、建邺、汝南、九江等重镇送来的钱粮统计数据都陆续汇总起来,刘封将荀方也调到了陈留,从中原统筹这最后一战的大后方。

    既然邓艾已经打响了这第一战,所幸就全面开战吧,他不信司马懿有三头六臂,奔赴各个战场,只是邓艾、姜维、陆抗、杜预这几个人,也让刘封信心十足。

    当然,刘封在濮阳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在将荀方、杜预、姜维、陆抗等人召集来议事的同时,亲自写了一封信,叫人秘密送往寿春。

 第1548章 孤立无援

    寿春城,自从淮南尽失,中原被汉军所占之后,寿春这个淮南的门户之地便变得十分尴尬,进退无路,孤零零地被困在了中间。

    曹爽留夏侯楙守淮南,和夏侯霸等人退回徐州,如今又被召回邺城免了官职,远在汉军包围之中的夏侯楙整日便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如今寿春被困万军之中,北有彭城徐陵的五万大军,南面更是魏延带领的精兵,向东一片海域,甚至与外界音信断绝,真可谓是十面埋伏,看不到一线希望。

    夏侯楙在寿春严令士兵把守城池,每日督促将士们修葺城墙,将寿春城又加高了三尺,还觉得不踏实,在城内又准备修葺瓮城。

    如今只剩下寿春、新城和东城三座城池互为犄角之势,诸葛诞在新城,王基在东城,寿春余粮虽多,足够三年之用,甚至能够接济其他两城,但军心震动,却是难以安抚的。

    陷入敌阵包围,与本部相隔离,强敌环伺之下,哪个士兵不慌张?

    这三四月时间,光是寿春逃兵就达到了千人以上,有些人甚至不惜从城墙上跳下去逃走。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夏侯楙却一筹莫展,数月过去,似他这等心宽体胖之人也消瘦了一整圈,望着满园盛开的鲜花却满面愁容,自从阮籍走后,他连个说话议事的人都没有了。

    “二叔!”

    正在此时,夏侯廙急匆匆走进来,看了看四下无人,才来到夏侯楙身边,低声道,“刚才在酒倌,有人给了我一封密信,说十分紧要,小侄也看不明白,你看这是”夏侯楙的密信夏侯廙是有权查看的,如果极其重要的,才会拿来给夏侯楙定夺,一般的家事,夏侯廙可以从权决策。

    从夏侯廙手中接过一张两指宽的纸条,夏侯楙拆开一看,不由眼睛瞪大,浑身一震,手指轻轻颤抖着,那张纸条便飘落下来,正好一阵风吹来,将其刮起来,打着旋儿飞进池塘去了。

    “唉呀!”

    夏侯廙惊呼一声,赶忙追过去,却已经来不及了,纸条落在水面上,那几个字愈发醒目,渐渐地沉入水底。

    “二叔,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夏侯廙转过头来,见夏侯楙如此失神,有些疑惑,那几个字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危险之处,其实就只有四个字:该回家了!“回家,回家,家”却见夏侯楙眼睛一阵空洞失神,很快又渐渐有了光彩,似乎想到了什么高兴之事,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一如这正午的暖阳,灿烂夺人。

    夏侯廙却吓了一跳,呼唤道:“二叔,二叔?”

    “哦,呃呃”夏侯楙回过神来,轻咳一声正色道,“吾意已决,既然魏国已无我容身之处,便只好另择明主了。”

    夏侯廙一怔:“啊?

    二叔你”“唉,你可知那密信是何人所写?”

    夏侯楙轻叹一声,缓缓道,“那是大汉麒麟王的亲笔信啊!”

    “麒麟王刘封?”

    夏侯廙惊呼一声,赶忙捂住了嘴,“二叔是说,刘封他,他在召唤你回长安?”

    夏侯楙在长安购置别院,留了家眷之事,夏侯廙早就知道了,还在河北的时候,夏侯廙就曾暗中差人送去银钱,显然这张纸条上的“家”指的正是长安的家。

    “唉,我守寿春,四面皆敌,孤军被困,迟早败亡,又何必让这许多将士因为而送命?”

    夏侯楙此时反倒觉得内心难得的清明起来,在大势彻底已去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放松了,慨然道:“我身心俱疲,从此便远离纠纷,安心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吧!”

    夏侯廙皱眉道:“二叔,如今我们虽然被困在寿春,但尚有五万兵马,若是不战而降,恐怕,恐怕会被天下人议论,更被朝中之人唾骂。”

    “我被人骂得还少么?”

    夏侯楙一声苦笑,背着手来到池塘边上,看着波光艳艳的池水,忽然笑了起来,“世事如流水,都是过眼云烟罢了,吾南征百战近十年,终归一无所获,不如抚养子嗣,为我夏侯家留下一脉香火,九泉之下,也可坦然面对家父了。”

    夏侯廙多少也是听说了一些风声,颓然道:“唉,以如今的局势,司马懿打压曹氏和我夏侯氏一族,他们在邺城的日子,未必就比我们好过。”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夏侯楙摇头道,“大汉有刘封在,就是那司马老儿,恐怕也非其对手,魏国迟早败亡,与其那时候闹得家破人亡,成为战败之臣,何妨此时早做打算,也还有些功劳,或能惠及子孙。”

    夏侯廙微微点头,顿了一下又道:“二叔如此决策,只怕诸葛诞手握兵权,不肯从命;而且那王基乃是司马家心腹之人,也未必肯追随二叔。”

    “事到如今,只好各奔前程了!”

    夏侯楙倒是无所谓,摆手笑道,“我们先准备与彭城的徐将军联络,待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再传令诸葛诞和王基二人,若他二人愿降,自然一切顺利,若是他们执意不肯降,自有汉军将其收服,献出寿春之后,便与我无关了。”

    夏侯廙停了半晌,才道:“那小侄就派人去彭城联络?”

    “不必了,”夏侯楙微微摇头,对疑惑的夏侯廙说道,“去将吴将军传来见我。”

    夏侯廙答应一声,走出花园,夏侯楙望着池水又一阵发愣,似乎想到了什么温馨之事,不觉间嘴角竟泛出一丝温和的微笑。

    “夏侯将军,唤末将有何差遣?”

    正在此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人向夏侯楙行礼,浓眉大眼,孔武有力,正是泰山派的老大吴强,当年夏侯楙取徐州,正是借用泰山贼的势力才让孙奋中计,后来泰山贼假意投降东吴,被孙奋留在寿春,夏侯楙取寿春也是吴强三兄弟里应外合才十分顺利,吴强也因功封荡寇将军。

    夏侯楙上下打量着吴强,就在对方莫名所以的时候,才问道:“若我记得不差,当年泰山派之所以肯倾巢出山,相助本将,乃是吾军师阮嗣宗亲自拜山所请吧?”

 第1549章 各谋心机

    吴强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抱拳道:“阮嗣宗先前也曾为绿林剑客,与末将颇有交情,那日他前来邀请,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也!”

    “义不容辞?”

    夏侯楙淡淡一笑,背着手走向书房,到了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头问道,“若我所料不差,定是受了侠义堂之令吧?”

    “啊?”

    吴强面色微愕,摇头笑道,“将军多疑了,我泰山派昔年虽也加入了侠义堂,但远在山东,各属两国,焉能受其差遣?”

    夏侯楙招招手,示意吴强进屋,坐定之后笑道:“事到如今,吴将军就不必隐瞒本将了,阮嗣宗在魏延出现于庐江,兵进淮南之后便消失无踪,此人必是刘封所派之间客耳,此事前后联系,若说吴将军与侠义堂没有关系,本将却是半点不信。”

    吴强闻言双目一阵收缩,低下头抱拳道:“将军莫非怀疑末将么?”

    “非是怀疑,吾已料定矣!”

    夏侯楙一声长叹,手指敲着桌面,摇头失笑道,“原来这一切早在长安的时候就谋划好了,这刘子益当真好高明的手段呐!”

    吴强一怔,抬头问道:“将军所言何意?”

    “呵呵”夏侯楙阵轻笑,有苦涩,也有无奈,不住摇头,“这一切布置只说为我正名,实则是图谋中原,只是那阮籍向来性情高傲,冷僻古怪,不知因何就被刘子益三言两语说动,竟不惜如此冒险骗过昭伯,当真有如神助”吴强听得一阵疑惑,他不知道夏侯楙为何忽然提起旧事,而且怀疑自己和侠义堂有关联,这可非同小可,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脱身之计。

    “唉,这或许就是天意吧!”

    片刻之后,夏侯楙再次长叹,望向窗外,喃喃道,“汉家气数未尽,终将大兴。”

    吴强惊疑不定:“将军何出此言?”

    “呵呵,事到如今,便不必再隐瞒了!”

    夏侯楙看了看吴强,从怀中掏出一枚紫色玉佩,“你可认得此物?”

    “啊?

    这是”吴强眼睛瞪大,抢上去两步,惊呼道,“这是紫玉令,将军你,你怎会有紫玉令?”

    “呵呵,果然这枚令牌非同凡响!”

    夏侯楙见吴强变了脸色,就知道当年刘封给自己的这块令牌不单单只是信物,笑道,“吾当初还以为只是普通信物,原来竟叫紫玉令。”

    吴强震惊莫名,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没想到曹魏宗亲,魏国大将夏侯楙这样身份的人物,也被纳入了侠义堂之中,不过持有紫玉令的人甚至还超脱侠义堂之上,他也只是听说过有此令,还是第一次见有人使用,而且还是魏将,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罢了,罢了”夏侯楙今天似乎叹息特别多,摩挲着那块发光的紫玉,对吴强说道,“你既然识得玉牌,一切都不言而喻,无需本将多说什么了,我命你马上去一趟彭城。”

    “彭城?”

    吴强又一惊。

    “对,彭城!”

    夏侯楙却很平静地点头,“告知彭城守将,就说本将愿意献出寿春,归顺汉室,不必再多造杀戮。”

    吴强看了看夏侯楙,片刻之后才抱拳道:“遵命!”

    吴强走后,夏侯楙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再想起长安的宅院,一时间竟有些思归心切,急得坐不住了。

    马上命人将夏侯廙招来,叫他暗中先收拾细软,只等汉军兵马进城交接之后,便马上启程赶往长安,原来这是非之地。

    到了晚上,吴强前来回禀,徐陵已经得知消息,约定三日之后由淮南兵马北上接替寿春城防,到时候魏延自会派兵来接应。

    夏侯楙心中大定,即刻向诸葛诞和王基二人传令,叫他们准备交接城池,至于他们二人如何定夺,却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那两座小城没有寿春的支持,也挡不住淮南大军的进攻。

    这一边夏侯楙满心欢喜地收拾家当准备回家团聚,在新城得到将令的诸葛诞却吃了一惊,赶忙召集其子诸葛靓,心腹吴纲和焦彝前来议事。

    吴纲看罢书信,叹道:“汉军江东乘战胜之威久矣,今吾等困于淮南,进退无路,夏侯楙已然归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