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将军既派李胜来,必有用处,”令狐宇也明白过来,问道,“你我此番自作主张进兵并州,不知大将军有何裁夺?”

    邓艾言道:“大将军已命关兴、诸葛乔领西河郡兵马从绛县、兹氏沿汾水北上直取晋阳,牵制并州兵马,命吾等两路平定并州。”

    “嘿,真不愧是大将军,好大的气魄!”

    令狐宇闻言大喜,拍着大腿站起来,兴奋道,“如此看来,大将军准备全面进军,不给魏军丝毫喘息之机呀!”

    “不错,”邓艾缓缓点头,慨然道,“如今魏军收缩河北,大将军已到濮阳,必会整兵北上,吾料将集合兖州、河内兵马攻取河北,淮南、豫州兵马取徐州,还有水军在东海策应,此一战必定如同狂风扫叶席卷河北,平定九州,重整河山。”

    “哈哈哈,那我们这一路可要加紧速度了,绝不能落了后退,”听说即将统一天下,令狐宇不由豪气纵声,大笑道,“待我们取了并州,还能东出太行,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邓艾双目精光闪烁,将刘封的书信再次拿起来,正色道:“吾正有此意。”

    令狐宇激动得搓搓手,转身问道:“方才那李胜说与毕轨交情不错,莫非是叫他劝降毕轨?”

    “正是!”

    邓艾微微点头,又皱眉道:“不过以眼下局势,毕轨尚有余力守城,恐难劝降,当先叫他势危,到了末路穷途之时,方能以言语打动他。”

    令狐宇想了一阵,言道  :“将军麾下苏尚、董弼二将本为毕轨部将,若叫他二人诈降毕轨,在城内里应外合,此计如何?”

    邓艾摇头道:“不可!诈降之计,乃在所部势穷之时也,如今吾军长驱大进,震动并州,军势浩荡,他二人去强取弱,实难叫人信服。”

    “这倒也是!”

    令狐宇尴尬一笑,问道,“不知将军可有计策?”

    邓艾言道:“据细作所报,毕轨为守长子,调动壶口守军,魏军援军未至,吾料此时壶口必定空虚,今遣一军去取壶口,毕轨闻报必会分兵去救,如此便可用计行事。”

    令狐宇见邓艾已经有了计策,抱拳道:“出兵之事,宜早不宜迟,将军速速下令,早取长子,我大军便可于并州立稳脚跟,以此作为进军并州之据点。”

    邓艾言道:“明日一早,将军领五千军张扬旌旗,一路宣扬往黎亭方向作势去取壶口,待探到魏军出城之后,却于黎亭以北的山路折返杀向长子,吾自有安排。”

    令狐宇前去准备,邓艾又命人将高翔传来,吩咐道:“羊头山以北,浊漳河以东,有一处仙泉山,待天黑之后,命你与苏尚领兵三千在山中埋伏,明日若见到魏军出城向东,尽数放过,待其败退归来之时截杀之。”

    “遵命!”

    高翔在长平亭吃了一次亏之后,心中有愧,这次又有了立功的机会,欣然而去。

    此时已经夜幕降临,邓艾正准备去找李胜问问刘封的情况,忽然探马来报,晋阳的援军已经到了上党境内,正从武乡往襄垣赶来。

    邓艾微微皱眉,却并不着急,武乡距离长子还有三百里的距离,就算急行军也要一日时间,明日只要将长子的部分兵力消灭,毕轨无力守城,加之兵粮不足,再派李胜去说降,便可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长子。

    退一步来讲,就算毕轨执意不肯归降,强攻长子的难度也不算太大,只要占领长子,上党以南的地区足以屯兵安置人马,便可与王昶慢慢周旋了。

 第1544章 实力悬殊

    自从收兵回城之后,毕轨严令全军紧守各城门,不许轻出,命秦秀、田续、管定等将领日夜轮替巡逻,汉军来搦战,只是按兵不动,等候援军。

    两日过去,终于信使来报,王昶调集五万兵马正赶奔上党,已经进入上党境内,最多一日时间,先锋兵马便能赶到,叫毕轨小心守城,不得有误。

    毕轨大喜,一两日的时间,他相信还是能够守得住的,正放下心的时候,斥候忽然来报,邓艾兵分两路,命令狐宇领五千军去了黎亭方向。

    毕轨大惊,忙召集众将议事,言道:“令狐宇去占黎亭,必是知晓吾调来壶口守军,去袭取壶关,这该如何是好?”

    李熹言道:“壶关乃是并州重地,北可直上晋阳,东能危及河北邺城,不可不救。”

    毕轨为难道:“只恐这是邓艾之计,故意叫我分兵,一旦分兵去救,邓艾又来攻城,我城中兵力不足,该如何是好?”

    李熹急道:“将军,壶关若失,吾等退路被阻,邓艾若从此处北上阻击王刺史兵马,援军无法赶至,岂非将吾等陷于死地?”

    毕轨闻言脸色大变,忙问道:“何人去救壶关?”

    只听一人大声道:“末将愿往!”

    毕轨看去,正是天井关守将田续,皱眉道:“田将军去救壶关,需要多少人马?”

    田续抱拳道:“末将只需三千兵马足矣!”

    李熹担心道:“那令狐宇有五千精兵,将军三千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田续言道:“将军尽管放心,吾守天井关,若非被无当飞军从背后偷袭,尚能阻邓艾数万大军,今有壶关天险,又无人偷袭,区区五千人马,有何惧哉?”

    毕轨道:“壶关事关重大,可千万不能有失。”

    田续大声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好!”

    毕轨面露喜色,马上叫人拿来纸笔,叫田续写下军令状,马上到校场领三千军去救壶关。

    李熹言道:“援兵出城,汉军必会发觉,马上就会攻城,将军马上召集全城百姓协助守城,以防万一。”

    毕轨点头道:“有劳主簿操持此事,吾这就亲自到城上监视军情。”

    随着长子城中一片鸡飞狗跳,田续也领兵从东门而出,从城北大道赶奔壶关,丢了天井关之后,田续一直憋着口气,想要戴罪立功。

    他并不认为是自己本事不济,更不是指挥有误,而是被无当飞军偷袭所致,如果没有无当飞军出现,他已经夺回四关,将邓艾兵马赶回河内去了。

    这一次主动请缨去救壶关,他决心死守关隘,等王昶兵到,再领兵反击,证明自己的本事,眼下唯一烦忧的就是杨欣被擒,他至今还不敢向毕轨提起,怕被其耻笑,只能等王昶来了再想办法了。

    迎着朝阳一路急行军,田续心潮起伏,想着凭借自己的一身本事,今后要如何杀敌立功,光耀将田氏一门。

    全军闷头赶路,两个时辰之后,不觉间走了一半路程,眼看快到午时,田续看着气喘吁吁的步兵,正准备休息片刻,忽然听到山前传来一阵闷响。

    这声音动静极大,仿佛闷雷一般,田续吃了一惊,急忙勒马停住,只见山道上转弯处从树林后一彪军冲出,竟是汉军装扮,吓得魏军一阵喧哗。

    “快,快结阵迎敌。”

    田续反应过来之后,赶忙提枪大喝,约束士兵,前方冲来的汉军尽是骑兵,气势汹汹,不敢有丝毫大意。

    魏军在路上赶忙结阵准备,就见那骑兵已经冲到跟前,为首之人面如金纸,浓眉大眼,纵马大叫道:“哈哈哈,尔等已中邓将军之计,不早早下马受死!”

    田续一阵咬牙,冷哼一声,也领骑兵直冲过去,他猜到这股兵马必定是令狐宇分出来阻截追兵的,要尽快将其消灭,否则被令狐宇先到壶关,可就大事不妙。

    两马在官道上飞驰而过,转眼间便到了一处,一杆枪、一柄刀狠狠撞在一处,只听当的一声闷响,真的田续手臂发麻,虎头生疼,身躯在马背上一个趔趄,若不是有马镫相助,就要栽下马来。

    身后响起一阵惨嚎之声,却是令狐宇带领的争锋兵冲突而过,将魏军杀散,田续带来的有一部分还是本部兵马,哪里是这些精锐的对手。

    田续调转马头,看到全军被杀得大乱,惊怒大喝道:“汝是何人?”

    令狐宇倒提黄龙钩镰刀,斜眼冷睥着田续,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在下令狐宇,似你这三脚猫的功夫,还不下马早降?”

    田续大惊,想不到眼前遇到的竟是令狐宇本人,倒有些出乎意料,而且令狐宇也是汉军中成名的大将,吃惊之余,倒有些跃跃欲试。

    持枪冷笑道:“嘿嘿,吾奉命阻截与你,既然在此相遇,便不必多费周折,正好取了你的项上人头回去复命。”

    “哈哈哈,毫不知轻重,来受死吧!”

    令狐宇被田续逗笑,马上领兵再次冲杀过来,刚才一交手,他就知道田续武力不济,但这小子口气却着实不小,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和底气。

    这边田续也招呼跟随他的亲兵,再次纵马迎上了令狐宇,二人就在官道上厮杀起来,手下士兵也杀在一处,山谷中厮杀声不断,场面异常激烈。

    田续本以为以他的本事,至少能和令狐宇打个平手,将他拖在这里,也同样能救壶关之危,没想到才交手十合,便现象丛生,惊心动魄。

    田续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清令狐宇的刀法,而自己的枪式用出去,每一次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逼开,根本无法伤敌半分,如此下去,岂不是只有等死的份?

    猛然意识到自己与令狐宇的差距只会,田续又出了一身冷汗,慌乱之下将藏在身上的暗器用出,趁着令狐宇闪身躲避的机会,勒马便往长子方向回走。

    魏军见状,也都纷纷跟着田续往回奔逃,令狐宇哪里肯舍,带领数百亲兵随后紧追,沿途之上又有数十人被杀死,只剩下骑兵跟着田续狂奔逃命。

 第1545章 古人相见

    令狐宇追了一阵便只好舍弃,他不知道魏军是否还有援军,追敌太远担心自己反而中计,方才留下的魏军至少也有三分之二,将其消灭也就完成了军令。

    田续带兵仓惶逃窜,一口气奔到浊漳水岸边,听到身后没有了动静才敢停下来,清点人马,只剩下不到八百骑,不由神色黯然,心中愤懑,上天似乎捉弄他一般,每次都遇到如此劲敌。

    救援不成,只能硬着头皮返回长子,未料才过桥,猛然前方又一阵脚步声起,从河岸边的树林中又杀出一队汉军,两下伏兵尽出,杀得魏兵七断八续,不成阵型。

    田续吓得一声怪叫,连敌军将领是谁都没有看清,圈马便往桥头逃命,但此时所有人都向后撤退,桥上十分拥挤,根本冲突不过,看到汉军杀来,田续干脆弃甲丢盔,翻身下马,混在乱军之中,从河中涉水逃往下游,仓惶钻入山林中去了。

    高翔指挥士兵追赶魏军,只盯着马上为的武将擒捉,等抓了所有魏军,一番审问才知道田续混入逃兵中步行走脱,只得无奈摇头,收兵回城。

    毕轨在城中苦盼援军不至,正担心壶关的时候,忽然亲兵来报,前往壶关的援军被伏击,一百多败兵逃回城中,田续不见踪影,生死不明。

    毕轨大惊,中了邓艾之计,只怕接下来汉军就要攻城了,守军不足两万,其攻城器械又十分厉害,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一天。

    李熹和秦秀也闻讯来到府衙中,三人计议一番,还是由秦秀负责巡逻守城,李熹安抚百姓,教导那些新征招的城中百姓守城事宜。

    毕轨在城中转了一圈,天色已黑,闷闷回到府中,邓艾大军来势汹汹,不到一月时间便突破太阳天险杀到长子城下,让他措手不及,加之城中粮草今日告罄,兵力又折损,如果王昶明日还不赶来,他实在不知该如何约束士兵了。

    加之此战侄子毕方出兵便被斩,那是他兄长唯一的子嗣,毕轨只觉得心头沉闷,快要喘不过气来,先前他就与邓艾交手过,深知并州形势不容乐观。

    春风正紧,毕轨在书房闷坐,听着窗外的风声,愈发觉得烦躁,他本是曹家的支系,曹宇和曹爽对对他不错,但如今司马懿掌权,大肆削弱曹家的势力,许多人都遭受打压排挤,人心惶惶,自己这次吃了败仗,就算王昶能来援,恐怕也难逃责罚。

    正忧闷之时,忽然亲信走进来,低声道:“主人,有一人自称是南阳故人,在后门求见。”

    毕轨眉头微蹙,点头道:“将他带进来。”

    亲信出去不久,便带进来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人,这人进屋之后摘下斗笠,毕轨在灯光下看到他的面容,惊呼道:“是你”“昭先兄,切莫声张,”那人急忙上前一步拦住毕轨,小声道,“吾来城中,有要事相商。”

    毕轨轻咳一声,对亲信吩咐道:“到院外看守,若有人进来,及时禀告。”

    “是!”

    那人等到下人的背影消失在走廊之后,才转身急切道:“昭先兄,你要大难临头了呀!”

    毕轨却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