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日一早,邓忠和李钰各领兵马,五更趁着天色微明,领大军直奔长平亭而去。

    兵将至长平亭外,军士隐藏在山中,李钰言道:“你我兵分两路,邓将军为一路,无当飞军为一路,从左右杀入敌军,稍后天明便一起分左右杀入,以救甘高将军。”

    邓忠点头笑道:“李叔叔你只管下令,我听你的便是!”

    当年交接无当飞军的时候,李钰和邓艾一同共事半年之久,一同训练,二人关系熟稔,这次让二人领兵,邓艾担心邓忠又鲁莽,叫他听从李钰节制调遣。

    李钰马上将人马分开,其时已经不早,转眼便天色大亮,无当飞军中发出嘹亮的口哨声,三千人分成数队,咆哮而进,震动山林,另一边邓忠听到号令,即时绰枪纵马,领骑兵杀入魏军之中。

    魏军正准备攻城,不料背后有敌军杀到,等发现动静想要结阵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仓惶防御。

    无当飞军在五十步开外便开始投掷飞矛,他们每人背后背着五根长矛,五十步的距离尽数投掷出去,漫天的飞矛破空而至,虽然没有箭雨密集,但杀伤力却更大,瞬间便将魏军的防线大乱。

    随后在李钰和沙摩柯的带领之下并肩而进,无当飞军的战力毋庸置疑,加之沙摩柯这个一丈来高,凶神恶煞的杀神开路,一路杀到城下,竟无人能挡。

    另一边邓忠也毫不示弱,领骑兵骤然冲进敌阵,一杆枪上下翻飞,挑翻无数魏军,从左翼冲得魏军阵型大乱。

    秦秀没想到汉军援兵来得如此之快,从前军来到后营,军士已经乱成一团,急忙招呼亲卫组织各部拒敌。

    正当他在马上呼喝之时,邓忠冲突进来,秦秀大怒,舞刀与其杀在一处,拼过四五合,二人各自心惊,知道对方并非普通武将,凝神交锋起来。

    另一边的毕方正在组织士兵装配投石车,见敌军杀到,赶忙来迎,正赶上沙摩柯杀到,看到此人赤发碧眼,面如噀血,一个铁蒺藜骨朵左右翻飞,威风凛凛。

    毕方见沙摩柯无人能挡,未战先怯,全军已乱,无心应战,上马便逃,沙摩柯在乱军之中看得真切,却不追赶,将铁蒺藜搭在肩上,取下腰中一张弓,弯弓搭箭,朝着毕方逃走的方向一箭射去。

    毕方正打马奔逃,忽然背心传来一阵剧痛,低头看时,只见一枚箭簇贯胸而出,闷哼一声,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周围的魏军吓得散开,无一人敢救,亡命奔逃。

    毕方被杀,无当飞军又极其彪悍,魏军右翼已经彻底失控,沙摩柯在军中大杀四方,魏兵大乱,被无当飞军到处掩杀。

    秦秀和邓忠已经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二人都年轻气盛,谁也不肯罢休,愈发焦灼起来,但就在此时,长平亭的城门打开,正是高翔带领守军从城中杀出来,内外夹击,秦秀所部也抵挡不住,四散奔逃。

    秦秀无奈,咬牙逼退邓忠,大喝道:“小白脸,待来日再战!”

    邓忠心高气傲,更无意占便宜,在马上横枪冷笑道:“嘿嘿,小子,今日放你一马,下次再遇上,定将你挑落马下。”

    秦秀见左右一看,军士已经四处奔逃,毕方不见踪影,两路敌军正往这里杀来,也顾不上废话,带领残兵从城西方向绕路逃走。

    不到半个时辰,长平亭的魏军便被杀散,城外一片狼藉,高翔和李钰、邓忠几人会合一处,互相通报军情,才知道江苗被秦秀斩杀,沙摩柯闻言大怒,马上就要去追秦秀报仇,被李钰死死拦住。

    虽然心中悲痛,但李钰还是先安抚城中那些守军,这些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士兵,这一次表现不错,值得肯定,等征西将军到了之后,非但有嘉奖,还会将他们编入军中。

    那些人见到李钰夸赞,个个面露自豪之色,暗中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服从军令,他们和其他兵卒并无两样,也有杀敌立功的机会。

    安抚完军士之后,李钰让高翔带领昨日的士兵回泫氏去休整,自己带领无当飞军和邓忠守住长平亭,接下来便是等待邓艾大军赶到,攻取长子和壶关,占据上党郡。

 第1542章 兵临城下

    毕轨正在羊头山防备令狐宇,忽然许多逃兵从西面而来,很快秦秀也领残兵赶至,方知长平亭失守,侄子毕方被汉军斩杀,惊怒不已。

    长平亭丢失,汉军便可从西面发兵,羊头山也失去了意义,毕轨忍住悲恸,也不敢拔寨,马上传令全军懈怠军器撤退,将营寨烧毁。

    魏军退入长子,加上壶关的守军,总共兵马有两万余,主动出击又吃了一场败仗,王昶的援军迟迟未至,将士们士气愈发低落,人心惶惶。

    不过长子城池坚固,军器完备,加之地形有利,敌军只能从东南两个方向攻城,毕轨自信能坚守半月。

    但现在最担心的是城中粮草不足,上一批粮草被无当飞军毁坏,余粮已经不多,加之又调来壶口关的守军,便越发吃紧了,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王昶的援军赶来。

    高翔吃了一次亏之后,令狐宇也变得谨慎了许多,知道长子城难攻,便按兵不动,两路守住要道,休整人马,等候邓艾大军前来。

    并州之地,早年被匈奴入侵,诸侯纷乱之时地广人稀,自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稍有起色,但发展依然缓慢,大部分地方房屋空置废弃,不见人影。

    高都本为并州以南的交通要道,从晋阳往河内、洛阳,高都都是必经之地,初入太行,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选择在高都准备或者休憩,这里曾经客商旅人不绝,但这些都是在盛世时期,如今依然十室九空,许多田地荒废。

    邓艾领兵进入高都城,因为大军被田续调去天井关,城中守军仅有两千人,一半都是民役,据高都太守所报,高都人口不足五万人。

    人马在高都休整三日,邓艾留下句扶守城,与镇守天井关的罗宪守卫并州南部,并向差人向洛阳报信,赶快增派官员到上党来上任。

    当日留下罗宪守关,句扶还颇为质疑,如今大军越过太行进入并州,粮草转运和后续兵力支持以及退路都要从天井关走,这是全军的命脉之地,罗宪太过年轻,恐怕不能担当重任,想自荐守城。

    但邓艾却固执己见,叫句扶只管放心,留下五千兵马守天井关,还让句扶有几分不快,邓艾只好解释这是大将军的安排,句扶才不再争执。

    还记得当年刘封初见罗宪之后,曾私底下对姜维等人说过,罗宪善守,拒关守城,不输曹仁和郝昭之流,几人都颇感惊异,这次让罗宪守关,与其说是邓艾对罗宪有多赏识,还不如说是对刘识人之能的信任。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泫氏,令狐宇出城迎接,先前的军情早已差人禀告,邓艾将李钰训练的那一批人马划归到苏尚麾下听用,听说晋阳的援军还未到来,马上传令全军准备攻城。

    一日之后,令狐宇为先锋先出动,长平亭的李钰也带领邓忠、沙摩柯发兵,两路先锋军先到了长子城下。

    随后中军赶至,攻城器械早已准备好,看到紧闭的城门和城上严阵以待的守军,邓艾并未派将搦战,直接传令攻城。

    长子城池为土石结构,足有三尺来宽,远远看去便显得厚重稳固,城上不仅有弓箭手,还架设了弓弩和投石车,这几年,魏军的军器也做了许多改进,甚至听说也造出了连弩,虽然还不能像汉军的那般一驽二十发,但一驽五发也是威力十足。

    器械的可以让一方士兵占尽优势,但对方很快也会仿制出来,比如这几年魏军也在配置马鞍、马蹄铁,甚至连标枪配置在骑兵之中。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战场之上,不可能将所有的秘密都永远保住,正因为这些器械不断的更迭改进,让两国对工坊和工匠越来越重视,都在国内大肆招募有一技之长的巧匠,以往被人嗤之以鼻的“奇淫技巧”,在军中却大受推崇,谁也不知道哪个工匠的某个机关稍加改造,便能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长子城下,投石车开始缓缓发动,高高假设的井阑之上,双方的硬弩有来有往,互有伤亡,漫天的石雨也在相互交织,从城上往城下抛石块显然占尽优势,这让前方防御的汉军吃尽苦头。

    看着抬到后方的伤兵,督战的令狐宇无奈笑道:“想不到大将军在全军推行的防守之法被魏军学了去,倒叫我们也吃了大亏。”

    邓艾眉头微蹙,一直强攻了一早上之后,发现对城中守军的压制力大不如前,暂时传令撤兵,稍作休息之后,命邓忠几人到城下搦战,若是能斩杀几员敌将,守军无人指挥,或许能找到破城的机会。

    正午过后,求战心切的邓忠和急于报仇的沙摩柯连番到城下骂战,但守军却始终充耳不闻,坚守不出,就连先前与邓忠约战的秦秀也不见了踪影,看来毕轨是决心坚守待援了。

    跟随刘封日久,邓艾也不愿用血淋淋的士兵性命强攻一座城池,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每一次惨痛的厮杀之后,他也感到莫名的伤感。

    这十余年来,先前诸侯乱战的后遗症越来越明显,人口锐减,良田荒芜,大汉数次颁布政令鼓励生养,奖励农耕的政策,依然填不上这个缺口,没有人力,何谈国力强盛,征服万族?

    自从知道了九州之外还有广袤天地之后,汉军将领的脑海中都深深印着一张世界地图,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征伐四海,思想高度也就渐渐和刘封有了统一:对于魏、吴的士兵,能少杀则少杀,能降服就降服,毕竟这些都是同族,不必赶尽杀绝,待将来同仇敌忾,共同征伐外族方为大丈夫之为!就在邓艾攻城无果,退回泫氏思索破城之策的时候,忽然士兵来报,大将军刘封派人前来,邓艾闻言大喜,刚忙出门迎接。

    来的是一位三十上下的士,看起来有些瘦弱,眼神飘忽,脸上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邓艾不由一怔,刘封怎会派这种人来前军?

    疑惑之际,却见那人抱拳笑道:“久闻邓将军之名,今日能见,实乃三生有幸!”

 第1543章 诱敌出城

    邓艾虽不喜来人,但他是刘封派来的信使,也不好太过冷落,抱拳道:“不敢当,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人笑道:“在下姓李名胜,拜典军中郎将一职。

    大将军听说邓将军攻取上党,已经赶至濮阳,命末将前来助阵,这前后才不过半月时间,未料将军竟已杀入上党境内,真不愧大汉庭柱也!”

    “原来是李将军,请入内叙话。”

    邓艾没想到刘封会把李胜派来,心中暗惊,这家伙原本是曹爽的心腹,在洛阳之时归顺,整个中原之战中他也算是关键人物,如果没有李胜带着曹爽的兵符,取兖州和豫州就不会如此轻松,但这样一个叛敌小人,不知道刘封派他来前军有什么用。

    坐定之后,邓艾命人看茶接待,李胜取出一封书信:“此乃大将军书信,请将军过目。”

    邓艾将书信接过,看过之后面露喜色,终于明白刘封的用意,对李胜抱拳道:“此番取上党,全仗将军,不知将军有多少把握?”

    李胜见邓艾态度转变,颇有自得之色,喝了一口茶才轻笑道:“吾与毕轨乃是挚交好友,自有一番说辞。”

    邓艾问道:“将军打算只身入城?”

    李胜微微一怔,看向邓艾:“这个大将军临行时曾吩咐,叫末将听从邓将军调遣,这入城,恐怕”邓艾眉头微皱,思索片刻言道:“李将军一路劳顿,先去歇息,待某计议一番,再做区处。”

    “将军,这李胜是个反复小人,大将军为何派他来阵前?”

    李胜走后,令狐宇忍不住问道,“这等人只怕会坏军中大事。”

    邓艾却不说话,将腰中佩剑解下来放在桌上,看着一脸鄙夷的令狐宇:“这把剑如何?”

    “呃”令狐宇一愣,有些莫名其妙,“你这是吴六剑之一,当然是宝剑。”

    邓艾却摇头道:“剑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若我用此剑上阵杀敌,自然是宝剑,但若是杀害无辜之人,它便是凶器。”

    令狐宇愈发迷糊:“将军何出此言?”

    邓艾笑道:“小人也有小人的用处,若能用得好,何尝不是一件利器?”

    令狐宇又一怔,摇头失笑道:“将军之论高明!”

    “此非吾之论,乃是大将军之言也!”

    邓艾却叹道,“唯有大将军如此胸襟,方可驾驭天下之众也,便入万流入海,无论清浊,尽皆纳之,方能成其雄阔。”

    “大将军既派李胜来,必有用处,”令狐宇也明白过来,问道,“你我此番自作主张进兵并州,不知大将军有何裁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