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然!”
秦秀却摇头道,“吾兵新败,正当重振士气,汉军虽胜,但正所谓骄兵必败,当趁其立足未稳,军心骄浮之际,迎头痛击,方可稳定局势。
否则叫其长驱大进,人心浮动,沿途郡县望风而降,百姓相迎外寇,岂非是饮鸩止渴?”
毕轨闻言低头思索,秦秀说的话也有道理,高都不战而降,就是因为汉军越过高都先攻下了泫氏,如果一味忍让,可能真会将之逼上绝路。
但一想到上党的形势,毕轨却无奈叹道:“只是那汉军兵多将广,事起仓促,吾兵力不足,恐无人能挡其锋锐。”
秦秀抱拳道:“义父之言差矣,孩儿愿领精兵三千,前往长平亭拒敌,与之决一死战。”
毕轨闻言大喜,言道:“汝为先锋,管定、伍巢为副将,拨三千精锐军马,先去长平亭,吾随后亲自引兵接应。”
秦秀走后,李憙又劝道:“秦都尉前去拒敌,并无不可,将军若出城去迎敌,万一不能胜,岂不危矣?”
“吾有玄良可挡来敌,有何惧哉?”
毕轨忽然信心十足,笑道,“此番前去,定会旗开得胜,稍后壶关守军赶至,可叫田续暂且带兵守城,他丢了天井关,这是戴罪立功之时,不得懈怠。”
李憙见劝说无用,只好从命,言道:“将军此去,千万小心,若是见势不妙,先退兵为上,不可与之力敌。”
正商讨出兵之时,听到城中鼓响,秦秀已经点兵出城,毕轨也马上召集人马随后接应,先将汉军先锋击退,以振士气。
先前被邓艾偷袭了界休,侵入上党境内,又屡次败在邓艾手下,毕轨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气性高傲,心中一直记着这个耻辱,这次邓艾领兵再来,就是他挽回颜面的好机会。
刚才因为接连的消息传来,让他乱了方寸,此时秦秀提醒,才想起来的只是先锋人马,并非主力,先与之一战,稳定军心之后,再与邓艾慢慢周旋。
令狐宇领兵先占了泫氏,连同江苗带来的三千人马,加上收降的俘虏总共七千余人守住城池,等候邓艾大军到来。
下午时分,探马来报,魏军派兵占住长平亭,挡住进兵之路,另外分兵把守羊头山,两地互为掎角之势。
江苗言道:“将军,那长平亭距离长子不远,二地可相互救应,要取上党,这长平亭必须要拿下。”
令狐宇微微点头,言道:“某方取泫氏,兵力疲惫,今天色已晚,不宜再进兵,且等明日再做定夺,先查探是何人守城。”
一日快马奔袭,顺利拿下泫氏,这已经足够了,令狐宇并不贪心,知道适可而止,遂令副将高翔巡城,全军歇息,严密监视魏军动静。
第二日一早,令狐宇召集众将议事,言道:“邓将军尚在高都布兵安民,吾意先攻取长平亭,待邓将军到来,便可直攻长子,诸位意下如何?”
高翔马上出列言道:“末将愿领三千兵攻打长平亭。”
高翔也是一员老将,在军中甚至资格比令狐宇还要老,这可是曾经跟随刘备打过仗的人物,邓艾将他安排给令狐宇当副手,就是怕令狐宇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好能及时提醒劝阻。
令狐宇一向对高翔十分敬重,也知道他行事稳重,点头道:“好,就请高将军领领三千鹿谷山人马去取长平亭,尽带城中军器,江苗与你同行。”
江苗也出列领命:“遵命!”
令狐宇言道:“据细作来报,那秦秀久在河北学艺,本事尚高出其父秦朗,二位将军此去还要小心才是。”
高翔笑道:“令狐将军尽管放心,谅那秦秀不过黄口小儿罢了,此去定能夺城。”
令狐宇点头道:“二位此番领兵去攻长平亭,羊头山魏军绝不会坐视,某自领兵到羊头山牵制,助二位将军旗开得胜。”
高翔和江苗领命而去,令狐宇也传令争锋兵准备出战,骑兵虽然无法攻城,但牵制援兵却十分有用。
高翔领兵直奔长平亭而来,见这里是一座土石修葺的小城堡,魏军早已闻报戒备,擂鼓示警。
人马到了城下,还未等出战,就见关门打开,一员年轻小将乘马而出,朝阳映照之下,一柄三尖枪寒光闪闪,看上去傲气十足。
江苗立功心切,请令道:“高将军,让我先去打头阵。”
“好,江都尉小心。”
高翔这边命士兵站住阵脚,为出阵的江苗呐喊助威,在马上观察秦秀到底本事如何。
只见两人也不答话,就在草地上厮杀起来,还未到十合,猛然间秦秀一声暴喝,刀法陡转,便将措手不及的江苗斩落马下。
第1540章 反客为主
高翔没想到秦秀如此厉害,甚至都来不及救援,见其领兵向本阵冲杀过来,赶忙招呼弓箭手御敌。
不愧为久经战场的老将,高翔临危不乱,亲自守住中军,指挥左右两翼的士兵分出去掩护,士兵还在混乱之中,秦秀已经杀到眼前。
高翔舞刀拍马接住秦秀,二人再次厮杀起来,他身后的魏兵也和汉军短兵相接,在两路弓箭之后紧随而进。
汉军虽然准备不足,但秦秀自以为武艺高强,冲入敌军阵中,很快就被乱军裹在阵中,被高翔死死缠住,魏军左右冲突,不能得出,周围的亲兵逐渐被乱军杀死。
伍巢在城下看见秦秀被困在垓心,赶紧催马引麾下士兵上前接应,那边管定也带领数百骑从侧翼来救,二将奋力挥刀,杀入敌阵。
汉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毕竟不是正规军营的精兵,都是在鹿谷山由李钰和沙摩柯草草训练的落草贼寇,加之江苗被斩,高翔无法及时约束,很快便被两队魏军冲散,与秦秀合兵一处。
三人一齐来战高翔,高翔抵挡不住,只得向后退开,秦秀刚刚陷入重围,正自懊悔,见二将来救,终于松了一口气,三人领兵混杀一阵,奋力突出汉军包围而走。
初战便被冲散阵脚,江苗战死,军心有些涣散,高翔也无力再追,眼睁睁看着魏军逃入城中去,只得传令先就地休整,再准备寻机攻城。
半个时辰之后,高翔重新整队,鼓舞一番士气,将搭建好的云梯、投石车运到城下,自领一队人马防备秦秀再来突袭,传令开始攻城。
长平亭城墙并不像城池那般高大,即便是临时搭建的投石车,也对城中守军造成巨大的威胁,秦秀按捺不住,再次杀出城来,却被高翔以弓箭手逼退。
所幸高翔带来的人马也不多,不敢强行攻城,只用投石车压制,派出两拨士兵登城无果之后暂时撤退。
秦秀斩了一员汉军将领,杀死许多敌军,守军士气大振,但被汉军逼得所在城中,进退不得,心中怏怏不满,召集伍巢、管定二将来议事。
正在此时,忽然探马来报,原来是毕轨担心长平亭有失,又派其侄毕方领壶关的兵马前来援助,并有毕轨的书信授计。
秦秀正愁破敌无策,见到书信不由大喜,马上传令伍巢和管定领兵准备,就在黄昏时分突然领兵杀出城来。
城外高翔一日攻城无果,又折损了江苗,正准备退兵,忽然见魏军杀出,只得领兵与之交锋,两军杀在一处,在城下又是一场混战。
战有二十余合,秦秀渐渐气力不济,打马败走,见高翔紧追不舍,也不敢回城,就往城外逃去,魏军见主将败走,也各自逃散。
高翔没想到战机转变如此之快,趁着此时城中守军不多,马上再次传令全军攻城,果然只一个冲锋便杀到了城头之上,士兵夺了城门,城内守军见势不妙,也纷纷纷纷逃走。
此时天色将黑,高翔顺利夺了长平亭,正分派人马守城,忽然城楼上鼓声大作,有士兵来报,原来是刚刚逃走的魏军又杀了回来。
高翔在城内检视未毕,赶忙到城上观看,只见城外火把蔓延无数,将整个长平亭团团围住,人数明显比刚才秦秀带领的兵马多了一倍。
一名兵长匆忙来报:“将军,刚才魏军杀来,士兵急忙退入城中,城外的辎重都来不及搬运。”
“哎呀,中计了!”
高翔脸色微变,拍着女墙大叫一声不妙。
他未料到魏军会反客为主,刚才在进城之时,他看到几个库房之中所有的粮草和器械都被搬运一空,连街道上的几口井也被大石封死,正自奇怪,此时被魏军包围,才明白过来,此时城外的辎重也被魏军抢走,没有吃喝,何谈交战?
原来这正是毕轨之计,毕轨听闻汉军分兵去取长平亭,因本部兵马被令狐宇牵制,不敢去救,又担心长平亭有失,便派人命毕方从长子领兵去援助。
斥候早已禀报,汉军也无多少人马,大部分都为装备不齐的散兵,毕轨忽然心生一计,先让出长平亭,搬空城内辎重,汉军急于拿下长平亭,定会冲杀进去,来个瓮中捉鳖。
汉军果然上当,到了天黑时分进城,秦秀、毕方两下合兵一处,随后便将长平亭围住,彻底困死这队人马,减去威胁,如此一来便只剩令狐宇的骑兵,看他如何攻城。
魏军将长平亭团团围住,就在城外安营,秦秀和毕方二人商议着明日攻城之法,一夜过去,城内汉军必定困饿枯渴,又没有多少弓箭防备,轻易便能杀到城头之上,趁其疲累,将之尽数消灭,又是一件大功。
城外正计议着如何立功,城内士兵却一片不安,这些士兵本就不是高翔所部,江苗一死,便有些散乱起来,此时被困在城中,平素又缺乏军纪约束,便躁动起来。
那几名都尉原本也是落草之人,哪里见过如此阵势,已经慌了神,还未等魏军来攻,已经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商议如何逃命了。
高翔知道军心震动,非同小可,马上召集众人安抚道:“诸位休慌,魏军去而复返,令狐将军闻报必会来救,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冲杀出去,夺城的功劳尚在,只需死守待援即可,明日一早,援军必到。”
众军士这才心中稍安,各去安抚部下,如果不是昨日令狐宇率领的骑兵大展神威,让他们心生敬畏,知道汉军的威盛,现在就有人打算逃生通敌的。
不过幸好这些人先前在山里也是受过风雪冻饿之苦的,一顿饭不吃倒也算不得什么,忍忍就能过去,想到明日援军来救,事成之后还有功劳奖赏,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来。
否则一旦被魏军杀进城来,马上就要送命,而且贸然逃命,也是十分凶险,被魏军抓住能不能保命不说,逃出去之后又能去到哪里?
暂时稳定军心之后,高翔分派士兵先将井中的石块清理出来,一晚上的时间,没有吃的尚能支撑,但士兵还要厮杀,没有水喝却是万万不能的。
第1541章 里应外合
令狐宇在泫氏城外领兵牵制长子魏军,直到天黑也不见高翔派人来报信,心下疑惑,便先派人去打探军情。
不多时探马飞报,说高翔被围困于长平亭城中,令狐宇大惊,怪不得前方魏军一直岿然不动,原来是早有了计策,便马上撤兵回城。
人马回城,令狐宇焦急不已,想要分兵去救,但黑夜进兵恐遭了埋伏,而且羊头山就有魏军屯驻,一旦出兵,再丢了泫氏,后路被断,情况只会更糟。
正焦急之时,忽然探马飞报,邓忠带领援军赶到泫氏,令狐宇大喜,亲自到城外迎接。
暮色之下,见邓忠和李钰带领马步兵和无当飞军前来,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些援军,不但能救出高翔,还能占领长平亭,一举两得。
李钰抱拳道:“邓将军还在高都稳固后方,布置军事,担心将军兵力不足,命我等先来支援,明日大军即到。”
令狐宇言道:“我正感兵力不足,二位将军到来,对付魏军足矣。”
众人进城,令狐宇将长平亭之事说与几人,邓忠屁股才刚刚落座便站起来,急道:“高将军被围,何不立即分兵救之。”
“小将军且慢!”
李钰拦住了邓忠,言道,“今天色已晚,不宜出兵,高将军乃是老将,自有办法守住城池,我料魏军也不会连夜攻城,我们明日再发兵去救未迟。”
长平亭的士兵都是李钰的部下,令狐宇见李钰如此冷静,也暂时放心,言道:“明日有劳二位将军去救高将军,某还留守泫氏,待拿下长平亭,便可直取长子了。”
李钰笑道:“明日以玄良为前驱,我为后军,径直杀奔长平城下,高将军见到援军必会杀出接应,我们里应外合,必奏凯歌。”
第二日一早,邓忠和李钰各领兵马,五更趁着天色微明,领大军直奔长平亭而去。
兵将至长平亭外,军士隐藏在山中,李钰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