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副将双目微凛,沉声道:“邓艾么我也正想领教领教。”

 第1527章 人质要挟

    邓艾正领中军赶来关下,忽然探马来报,邓忠追着星轺驿守将跑进山谷去了,大叫一声不好,催马紧急赶来。

    句扶言道:“若小将军再斩了星轺驿守将,岂不又是一件大功?

    将军何以如此紧张?”

    邓艾叹道:“前番魏军失守关隘,就是因孔琪贸然出战所致,如今我大军趁胜而来,魏军本该紧闭关门,严防死守,今反来出战,其中必定有诈。”

    句扶将信将疑,二人打马来至关下,只见罗宪正焦急不安,正准备集合兵力强攻星轺驿,关下已有许多倒下的士兵。

    见到邓艾前来,赶忙上前禀告:“邓将军,明汉追敌杀到那关隘后面去了,士兵冲突不过,只恐有了危险。”

    “唉,果然不出我所料,忠儿必定是中计了!”

    邓艾一声叹息,皱眉望着关隘旁那一道狭窄的山谷,脸色凝重,要想从那里强行冲过去,必定会遭到箭雨滚石的袭击,和攻打关隘的难度差不了多少。

    句扶也着急了,催促道:“将军,快想法救人吧!”

    邓艾却不急于下令,言道:“此乃诱敌之计,忠儿此番追敌,必为其所擒,救之徒损兵力罢了。”

    罗宪垂首道:“都怪末将糊涂,没有及时阻止明汉,反被敌人算计。”

    “这也怪不得你!”

    邓艾摇头道,“昨日连胜,忠儿便有些骄躁,吾昨夜已经警示于他,却还是如此大意,这也是他咎由自取!”

    知子莫若父,邓艾知道必定是邓忠又贸然私自出战,这件事与罗宪的关系不大,现在唯一担心的是魏军用邓忠的性命来做要挟,让他退兵。

    就在此时,忽然前军一阵骚动,士兵喧哗起来,探马来报:“将军,关上守将抓了邓将军,正在关头叫战。”

    邓艾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脸色愈发难看,默然打马上前,句扶和罗宪赶忙跟上,邓忠被俘,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来至一箭地之外,邓艾勒住马头,抬头看着关上被五花大绑的邓忠,眼眸深处痛惜之色隐现,将手中大刀横于雕鞍之上,整个人却渊渟岳峙般冷峻。

    “哈哈哈,你便是邓艾邓士载吧?”

    秦坦看到阵中走出一员金盔大将,气度不凡,就猜到必定是邓艾,得意大笑道:“邓艾,我限你明日一早全军退出太行道,否则便取了你儿子的性命。”

    “啊?”

    句扶闻言大惊,“这,好卑鄙的手段。”

    罗宪黯然一叹,看着关上的邓忠,又看看邓艾:“将军,要不让末将去交涉,只要能救回明汉,撤兵也”“放肆!”

    邓艾一声冷喝打断了罗宪,沉声道,“两军阵前,岂容儿戏?

    如今兵至关下,乘胜而来,却未战而退,错失良机,天下焉有如此用兵之人?”

    罗宪震惊道:“可是明汉被俘,若不退兵,只怕性命难保。”

    “若今日退兵,以后再来夺关,要折损多少兵马?

    那些将士,他们就没有父母妻儿么?”

    邓艾双目一阵收缩,缓缓道,“将军难免阵头亡,男儿大丈夫,为国效命,得死于两军阵前,幸耳!”

    “将军?”

    句扶和罗宪大吃一惊,想不到邓艾会做出这等决定,在阵前要舍弃亲生之子的性命。

    “哈哈哈,爹爹,孩儿不怕死!”

    就在此时,关上被绑着的邓忠却仰天大笑起来,大声道,“孩儿受父亲教诲,更不忘赵将军的训导,早将生死忘却,父亲千万不能因我一人而退兵啊!”

    秦坦正等着邓艾回话,没想到邓忠却如此慷慨激昂,吓了一跳,赶忙命人将邓忠押下关去,再被他说几句话,邓艾就算有心要救这个儿子,在两军阵前也无法徇私了。

    “父亲,养育之恩,待孩儿来生再报了”邓忠的大叫声从关上传来,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动容。

    “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准备军器!”

    邓艾最后瞟了一眼星轺驿的关头,调转马头回到本阵,对左右冷声下令。

    三军将士无不震惊,看邓艾这意思,是铁了心要放弃邓忠了,此时连句扶和罗宪也不知该如何劝说了,真是进退两难。

    邓艾默然退到后军,坐在一块岩石上怔然不动,亲兵也不敢去打扰,谁都知道他做出这样决定,虽然邓忠言辞豪壮,但他心中必定十分痛苦。

    邓忠被俘,邓艾壮士断腕,士兵们虽然被他们父子的气度所震动,但这股悲壮无疑让士气正盛的汉军大受打击,将士们默然在关下准备着,却显得十分压抑,等待他们的,唯有接下来攻城之时的爆发。

    三军沉默之时,在远处观望的孔琪犹豫再三,忽然一咬牙来到邓艾面前,抱拳道:“将军,属下有一计可救贤侄。”

    邓艾缓缓抬起头来,眼中的悲伤很快隐没,强笑道:“你有何计?”

    孔琪言道:“将军可还记得刘邑?”

    “刘邑?”

    邓艾皱起眉头,想了一阵才问道,“可是当年营中那位兵长?”

    “正是他!”

    孔琪点头道,“此人现为这星轺驿的副将,若是能说动他归顺,便可里应外合救出贤侄。”

    “唉,近十年不曾联络,当年情义也只是了了,只恐无济于事!”

    邓艾无奈叹息,苦笑道,“就算能劝得动刘邑,何人能入关去说服他?”

    孔琪抱拳道:“士载,你若是信得过我,我甘愿今夜混入关去,救出贤侄。”

    “你亲自去?”

    邓艾有些意外,看着孔琪,叹道,“非是我信不过你,只是此事十分冒险,魏军已知你投降我军,一旦被发现,岂不危矣?”

    “唉,实不相瞒,此次再见将军,才让我如梦方醒,这十多年来真是白混了,”孔琪一声叹息,“如今魏国上下争权夺利,军中今日追随曹爽,明日又投靠司马,盘根错节,赏罚不明,吾等兵卒根本无见天日之时,唯有在汉军之中,方能一展宏图,建功立业。”

    邓艾沉吟片刻,有些意动:“你真愿意前去?”

    孔琪忽然笑了起来:“昔日你我常说,富贵险中求,此番一来为报将军知遇之恩,二来也是为了再立功劳。

    就请将军写一封书信于我,劝说刘邑来降,我自有办法混日关中去。”

    邓艾起身躬身行礼道:“若能救出犬子,活命之恩,我父子定不敢忘!”

 第1528章 老兵的无奈

    秦坦设计俘虏了邓忠,本以为以此要挟,邓艾便会退兵,还计划着夺回三关,再与汉军交涉换取好处,挣下一场大功劳。

    没想到他的如意算盘还未打响,邓忠便在关头上慷慨陈词,邓艾更是一语不发在关下布兵扎营,让秦坦和魏军震惊不已。

    将邓忠押回关内之后,秦坦和韩秀几人在关上小心戒备,看着汉军在关下备战,一直到日落黄昏,还不见来攻打,便料到他们也是在犹豫,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刚才秦坦已经决定,如果邓艾敢执意挥兵攻关,他就将邓忠的手脚逐一砍断扔下关头,倒要看看邓艾能忍耐到几时。

    山谷之中,夜色来得更早,关内外都已经掌灯,双方相隔数里,各自戒备,却相安无事,秦坦知道汉军今日不会再攻关,分派士兵加紧巡逻,下到关内。

    韩秀皱眉道:“这邓艾攻也不攻,退却不退,所为何事?”

    秦坦捻着一撇髭须,冷笑道:“我料那邓艾今夜必定会设法营救邓忠,我们要千万小心,决不能让汉军靠近关头来。”

    韩秀吃了一惊:“星轺驿关头如悬崖,高达四五丈,谁能上得来?”

    秦坦冷声道:“邓艾此人诡计多端,汉军屡次偷袭都是他所带兵,叫人防不胜防,千万不可大意。”

    只听旁边一员将领笑道:“将军尽管放心,邓忠那小子已被我关在后边的千步崖了,任谁来也救不走。”

    “还是刘副将思虑周全,”秦坦闻言大喜,拍着那人的肩膀赞道,“今夜就劳烦刘副将亲自看守。”

    那人正是星轺驿的副将刘邑,听了秦坦之言,默然垂首点头,秦坦一口一个副将,让他听起来格外刺耳。

    韩秀问道:“这千步崖是何所在?”

    秦坦笑道:“千步崖就在关后的悬崖之上,只有一条小路可供通行,高达百余丈,是原本商队为防备患所凿,这条路只能一人行走,只要堵住山路口,一人也休想出入。”

    “原来如此!”

    韩秀听说此地险要,这可比监狱安全多了,也放下心来。

    秦坦又道:“今夜我等务必小心守关,前半夜由我来亲自巡守,后半夜劳烦韩将军带兵,刘副将就专门负责看守千步崖。

    嘿嘿,我倒要看看,那邓艾还能插翅飞到山崖上去不成?”

    二将领命,各去准备,秦坦在关内巡视一遍,又来到关上观察汉军的动静,对于邓艾的抉择,他心中其实也难以揣摩,如果不能以此要挟邓艾,后果其实不容乐观。

    他深知在两军阵前若是杀了邓忠的后果,如此一来,非但会激怒邓艾,更让汉军上下悲愤,攻关之战必定会十分惨烈,一旦守不住,守军也会遭到疯狂报复,这个后果秦坦自己都不敢去想。

    而且一旦杀了邓忠,就会成全他父子忠义之名,这也是秦坦不想看到的,他来到军中是为了建功,而不是成为他人功名的垫脚石。

    巡逻之际,秦坦也是心思重重,想着明日该如何应对最坏的局面,至少也要想个两全之策,不能让邓艾父子因此成名,自己更不能因此被外人所唾骂。

    否则邓艾父子之名流传多远多久,自己的恶名也要随之传播多远多久。

    过了半夜韩秀来交替之时,秦坦还是一筹莫展,想着明日若是汉军强攻,便将邓忠先押回天井关去,先领了功劳再说,杀了邓忠眼下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他不想激起众怒。

    韩秀接替秦坦之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千步崖,见这里有一条沿着山崖开凿的小路,在月色下延伸向半空之中,看不到尽头,果然十分险要,刘邑正带着五百人在这里把守,邓忠的确插翅难飞。

    韩秀又叮嘱了刘邑几句,这才到关上去巡逻,虽然大口隘的丢失与他关系不大,但毕竟是失守关隘,还是要问罪的,韩秀也想在星轺驿用心防守,立功抵过,不敢掉以轻心。

    待韩秀离去,刘邑的脸色愈发难看,几名亲兵也十分不忿:“将军,这姓韩的只是个逃兵罢了,居然还在这里指手画脚,他算哪根葱?”

    “唉,罢了,不必与他计较,”刘邑脸色阴沉,一阵咬牙。

    忽然心生一计,招呼过来两名心腹吩咐道“关右的那条山谷中有一处低矮的荆棘丛遮挡,此处可直通关内,我看那韩秀不熟悉地形,定然不知道此处,敌军若来,必从此潜入,你们几个去哪里守住,抓了奸细,便是我们的功劳。”

    那几名亲信欣然而去,刘邑回到临时搭建的营帐之中,坐在半截木桩上半晌不动,不禁想起了镇守第一关碗子城的孔琪来,也不知道他生死如何了。

    两人这许多年来都在上党军营中当值,河内失守之后,便调来天井关,刘邑为了立功,自领军命去守碗子城,不料汉军一日之间就取了三关,也不知道第一关是怎么被破的。

    而说起这次的敌将邓艾,当年还是他的部下,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兵卒,甚至因为口吃还被营中人耻笑,谁曾想十年弹指之间,自己还不过一名守关副将,邓艾却已经封候拜将,名扬天下了,刘邑心中的不甘和苦涩其实更胜孔琪。

    他和孔琪共事近十年,虽然算不上肝胆相照,但在军营中彼此照顾,关系熟稔,甚至还曾彼此托付过家人,虽然是在一次喝酒之中谈笑说起,但也算有点兄弟之情。

    这次如果孔琪不幸战死,自己也没有立功的机会,刘邑已经萌生退意,想退伍还乡去了,他如今年近四十,即将成为老兵,没什么盼头了。

    正当刘邑心事重重,昏昏欲睡的时候,猛然帐帘揭起,一股冷风吹进来,亲兵快步进来,低声道:“将军,这次真捉了个奸细,却是你认得的人。”

    刘邑伸展着臂膀停在半空中:“我认得?”

    “嘿嘿,说来也巧,他也是来找你,”亲兵叹道,“真是危险,若是被韩秀抓走可就危险了。”

    “刘兄,这可真是天意啊!”

    刘邑正自诧异,便见外面矮身进来一人,暗淡的火光之下看清那人面庞,惊得张开了嘴巴。

 第1529章 两全准备

    “孔琪?

    你你怎会来此?”

    刘邑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