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琪沉声道:“你且说说看。”
邓忠晃动钢枪言道:“你若胜了我这杆枪,我情愿随你入关,等候家父到来与你理论;你若输了,便献关投降,家父念及旧情,必不会亏待你。”
“哈哈哈,那邓士载好歹也知礼仪进退,你这娃娃却如此狂妄,真是缺少家法管教!”
孔琪见邓忠口气骄狂,怒极反笑,指着邓忠大喝道:“今日就让孔叔叔替汝父管教管教你。
来人,备马!”
第1523章 智取关隘
碗子城守将孔琪打算用邓艾来挣功劳,见邓艾未至,其子邓忠年少轻狂,公然挑衅,便想将其捉拿入关,再来劝说邓艾,如果邓艾不答应,还能以此子威胁,让邓艾归降。
心中打定主意,便命士兵摇旗擂鼓,从关上下来纵马上阵,孔琪自认武艺不差,当年在军营中他与邓艾也能斗上几十个回合,这马忠年幼年幼无知,岂不是手到擒来?
关门开处,孔琪带领两百兵卒纵马而出,士兵列于关门之下,孔琪便舞刀直取邓忠,邓忠就怕孔琪不出关,加之年轻气盛,丝毫不惧,抖擞精神,挺枪纵马来迎。
碗子城的两个战鼓略显破旧,声音不甚响亮,但在这几十丈的山谷中却回音阵阵,让人血气上涌,孔琪仗着经验老到,欲擒邓忠,手下还想留力,不料才过七八合,便发觉对方枪式迅猛,竟有些招架不住,不由心中恼怒。
这许多年来邓艾在汉军阵中节节高升,屡立战功,如今非但封侯,还高居四征将军之位,持节掌兵,与姜维、张苞等成为刘封的左膀右臂,也算是名扬天下。
再看当年与其同在军营中的兄弟,战死的战死,分离的分离,自己十年时间才混了个小校尉,连个杂号将军都算不上,曾几何时他还夸口自己和邓艾同列行伍,引以为傲。
但后来被那些新入伍的年轻士兵却开始嘲笑于他,两相对比之下,孔琪脸上更挂不住,便很少再提起,这一次自告奋勇到前线守关,便存了劝降邓艾的心思,如果连这邓忠都打不过,哪里还有颜面见邓艾?
想到此处,孔琪再也顾不上留守,全力厮杀起来,双手紧握大刀一阵猛砍,邓忠策马后退,转过半圈,猛然一枪刺来。
孔琪微哼一声,侧身一闪,长枪从腰身旁划,孔琪忽然心生一计,猛然一把抓住枪柄,将邓忠的长枪挟住。
邓忠爆喝一声,转动枪杆,摇得孔琪一个踉跄,差点跌下马来,赶忙撒手,但邓忠却将长枪抬起,挂着孔琪的咯吱窝竟将他挑离了马背。
孔琪大惊,在空中胡乱蹬踏,此时战马正在狂奔,赶忙一手抓住枪柄,却不敢松手,这要是摔在地上,非伤及残。
关上的守军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幕,吓得惊呼连连,连鼓手都忘了擂鼓,提摇摇晃晃的孔琪捏了一把汗,都不敢出声,关门外只听沉重的马蹄声回荡。
邓忠见挑起了孔琪,不由大喜,此时正对着关门,双腿用力一夹,猛催战马挑着孔琪直冲向关门。
关门口的魏军傻了眼,还未反应过来,邓忠已经催马杀到,用力将孔琪抛向关门之内,舞动长枪,只见片片寒光,就有几名魏兵被他杀死。
不光魏军看傻了眼,就是后面观战的罗宪也一时愣住了,只看到邓忠到关下说了几句话,那守将便杀将出来,不到十个会合,就被邓忠挑在枪头之上反冲入关中。
直到邓忠连杀几名敌军,罗宪才反应过来,马上一挥手,大喝道:“冲啊!”
罗宪带领士兵马上涌向关口,顿时山路之上人满为患,关头上的魏军只来得及放出几支稀疏的箭矢,汉军已经冲到关下,守军见势不妙,纷纷开始奔逃。
邓忠守住关门口,杀散了随孔琪出来的魏兵,见到罗宪来接应,调转马头冲入关门通道之中,装了马蹄铁的战马四蹄翻飞,清脆的马蹄声铿锵作响。
青石铺成的道路被磨得精光,孔琪刚刚被摔得七荤八素,腰杆酸疼,才勉强站起来,邓忠又追了过来,来不及做出反应,又被邓忠从领口一把提起,横放在马背之上,冲入关内去了。
碗子城状若一口碗横架在两山之间,里面只有一条石块堆砌的甬道,上面修葺城墙和关隘,过了通道便是山路,并无屯兵处,守军都是依山扎营,猛然间被汉军先冲了过去,反将守军堵在了关隘之上。
魏军只有少数几人跑得快的弃关而走,走得慢的被先冲进来的汉军堵住两边的石板楼梯,双方一上一下张弓搭箭,紧张对峙起来。
邓忠调转马头,将孔琪扶起来坐在马背之上,抽出腰刀横在他的脖子上,笑道:“孔世叔,你看看,如今守军走也走不脱,你又丢了关隘,回去之后必定会受责罚,何不劝降这些守军,先立一件功劳?”
孔琪此时须发散乱,铠甲撕破,头盔和兵器不知道掉落何处,看了一眼脖子底下明晃晃的刀刃,浑身一颤,四千汉军如同潮水般将关隘堵住,已经大势已去了。
“唉,都怪我太轻敌了!”
孔琪一声长叹,想起这许多年来从来不被重用,此时也心灰意懒,无奈道,“事已至此,我岂能不知进退?”
邓忠哈哈大笑,招呼两名亲兵过来将孔琪扶着下马,让他上前劝说守军投降,催马来到罗宪身旁,扬了扬下巴挑眉道:“令则,如何?”
他二人时常在一起,倒也相熟,罗宪知道邓忠性情,不以为忤,抱拳笑道:“想不到在关隘之下还能遇到邓将军故交,明汉将计就计,倒省了一场厮杀,夺关首功,佩服!”
“嘿嘿,这也算不得什么,”邓忠听到罗宪夸奖,反而不好意思挠挠头,看了看关上正在缴械投降的魏军,皱眉道,“只是走脱了一些魏兵,下一关小口隘恐怕不能如此轻松了。”
罗宪忽然言道:“既然守将孔琪已经归降,何不叫其带领亲信装作逃兵逃往小口隘,将军再挑选精锐五十人扮做魏军混在军中,若能混进小口隘,夺关不难矣!”
“哎呀,妙计!”
邓忠闻言一拍手,大叫道,“先前有魏兵逃走,孔琪再带兵逃回小口隘,他们定然不防,此事就交给我了。”
罗宪点头道:“事不宜迟,明汉速速准备,我先留士兵把守关隘迎接邓将军,马上便来接应。”
邓忠答应一声,翻身下马冲到关上去找孔琪,将方才之计说了一遍,孔琪既然已经归降,自然也想多立功,欣然答应,挑选愿意去小口隘的降兵重新到关下集合。
第1524章 趁乱而进
魏军于天井关外太行道上四处关隘布下兵马,以首尾的碗子城和星轺驿最为险要,大、小口隘建在一处起伏的山坡之上,小口隘在坡顶,大口在山坳处,两处关隘距离最近,可互相照应。
小口隘守将孟福刚从大口隘营中蹭饭回来,正准备休息,忽然听到关门前一阵骚乱,守军来报,碗子城被蜀军攻破,有逃兵逃回。
孟福大吃一惊,想不到蜀军来得如此迅速,赶忙命人将逃兵放进来,正在询问前方军情,守军又来报,关下又来了许多逃兵。
孟福来到关头一看,只见前后的山路上断断续续有人影仓惶奔来,不由心中紧张起来,奔来有碗子城,他这里是第二道防线,还可以从容准备,现在碗子城失守,小口隘首当其冲,蜀军杀来,该如何抵挡?
就在孟福犹疑是否要像大口隘求援的时候,亲兵又来禀告:“将军,碗子城守将也来了,正在叫关。”
孟福来到垛口向下张望,果然见许多士兵簇拥一人站在关下,那人须发散乱,铠甲破烂,骑着一匹吗,正焦急地向后观望,大声问道:“来者可是孔校尉?”
那人转过头来,拢了拢乱发,果然就是孔琪,哭丧着声音举手叫道:“孟将军快开关门,放我入关,蜀军就要追来了。”
孟福惊问道:“碗子城有两千守军,何以败得如此之快?”
“唉”孔琪一脸愧色,叹道,“还是先让我进关再说吧!蜀军这次来势甚大,足有万人,我这里还有逃回来的几百兄弟,他们愿意将功补过,助将军死守关隘。”
孟福听到蜀军有如此之多,有些慌张,赶忙命人打开关门,亲自到城下去迎接孔琪,前方关隘失守,他必须要了解清楚情况,好做准备。
随着关门打开,外面的魏军闹哄哄一拥而入,孟福在甬道内侧等候,见到孔琪狼狈模样,虽然紧张,心中却暗喜不已,他知道孔琪是妄想劝降邓艾,想在前线立功,这次反而吃了败仗,以后就不必担心他爬到自己头上了。
正暗自得意,孔琪已经快步来到近前,向他躬身行礼,孟福毕竟还要打听前方情况,连忙上前搀扶,手才扶到孔琪的手臂,却见孔琪猛然抬头严重寒光闪烁。
孟福大吃一惊,却已经反应不及,孔琪手中倒持一把匕首,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匕首便狠狠地扎进了孟福的胸口,刺入心脏之中。
孔琪的动作赶紧利落,下手的位置也认得极准,这是作为一名士兵最基本的杀人技,孔琪早就练过不知道多少遍了,也在战场上近身肉搏杀了无数敌人。
孟福浑身一颤,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软软倒在孔琪的怀中,跟在孔琪身后的邓忠等人见状,一拥而上,将孔琪的亲兵乱刀杀死。
直到此时,关上的守军还未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孟福和十几名随从倒在血泊之中,目瞪口呆,不明白他们为何向同伴下手。
孔琪晃动着沾血的匕首大吼道:“你们都听好了,汉军马上就到关下,曹魏大势已去,识相的,投降不杀!”
关上的魏军一片哗然,就在此时,不知谁惊叫一声,众人扭头看向关外,只见汉军旗帜在山路上飘展,前军已经冲到了关下,此时关门已开,根本无法抵挡。
邓忠再次举枪厉声大喝道:“缴械不杀!”
魏军一阵慌乱,还是有一部分士兵见邓忠带来的兵少,从楼梯上冲下来,想要冲破突围逃到大口隘去。
邓忠冷然一笑,和孟福各守住一个路口,将冲下来的魏军全部杀死,没有让一人逃脱,此时渐进黄昏,罗宪也领兵杀进了城中,守军见无处可去,只好跪地投降。
几乎兵不血刃连取两关,邓忠十分高兴,正准备整顿鞍马歇息,罗宪又走过来说道:“明汉,连取两关,辛苦了。”
邓忠翻身下马,将长枪挂在雕鞍之上,拍了拍坐骑的鬃毛,笑道:“这点厮杀,只是活动筋骨而已,算不得什么。”
罗宪言道:“你若是还有精力,还有一场功劳可挣!”
邓忠闻言马上来了精神,一把抓住马鞍问道:“还有何事?”
罗宪笑道:“方才并无一名魏军逃走,何不派人马上到大口隘求援,就说我们已夺了碗子城,正准备连夜攻打小口隘,我料大口隘守将必会来援。”
邓忠眼睛一亮,明白过来:“令则的意思是,待援军到来,半路伏击,顺便再夺了大口隘?”
罗宪摇头道:“待援军到来,你且先放过,待其到关下,先由我杀一阵,待其逃走之时,你再于半路截杀,将这援兵先消灭,如此一来,大口隘兵力便不足了。”
邓忠欣然点头道:“一切但凭令则吩咐,冲锋陷阵,交给我就好了。”
罗宪言道:“你马上去准备!稍后杀散援军,你我合兵一处,那大口隘地势低矮,两边还有山坡可供屯兵,守军不足,定难防守,今夜可一鼓作气将其攻下!”
“哈哈哈,此计甚妙,一日连取三关,家父都快追不上我们了!”
邓忠闻言立即精神焕发,抱拳道:“就烦令则找一名魏军去求援此时正好天黑,我这就带人去沿途埋伏。”
罗宪让孔琪负责收编降兵,从中挑选出两名与孟福亲近的魏兵,确定他们是诚心投降之后,许以重赏,让他二人到大口隘去求援。
二人走后,邓忠也带着五百精兵向前寻路去埋伏,罗宪又等了一刻钟的时间,才命守军在关隘上放火,分派士兵擂鼓呐喊,关下也放了一些人,双方做厮杀状。
黄昏时分,山谷之中已经光线昏暗,几堆大火燃起,连同旁边的烽火台也点火,在暮色里十分惹眼。
震天的鼓声在山谷中回荡,惊起无数刚刚入巢的飞鸟,声音传出去老远,这个距离大口隘的守军足以听得见了。
孔琪见罗宪点燃烽火台,吃了一惊,赶忙上前来问道:“罗将军,这烽火台的信号可直达天井关,一旦点燃,后面的几处都会点火,岂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罗宪笑道:“今日连取三关,一夜过去,定然是瞒不住了,点起烽火,就是要让大口隘的守军确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