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羌族被匈奴人入侵,刘封和张苞领兵相助,那时候乌里初任羌族大王,三十来岁,年轻有为,而且此人目光长远,是坚定的亲汉派,所以刘封内心深处并不想让乌里就此死亡。
羌族用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换来了眼下的安宁和富足,西凉的安定、西域的进兵,这些都和羌族与大汉的和平不可分割,一旦换了新的君王,这其中的变数可就大了。
提起乌里大王,乌珠的眼神愈发黯淡,叹道:“王兄从小就有一种奇怪的胸痛之病,不间断发生,这几年愈发严重,也曾请了许多路过河西的名医,却都束手无策”“原来如此,乌里大王也是雄略之主,羌人能有今日的安逸生活,与他的明智抉择不可分割,真是可惜了”顿了一下问道,“若是乌里大王不幸归天,格利亚有没有可能竞选王位?”
“他绝对不会!”
乌珠不假思索便摇头道,“当年格利亚就是不想卷入这件事中才主动要求来长安经营店铺的,他的理想是当一个商人,像陶朱公那样的人,腰缠万贯,富可敌国。”
刘封挑眉笑道:“这个远大的志向。”
“哼,你看他现在做的这些事,连族人都要被他害了,都是被这志向给害的,”乌珠却忍不住气恼起来,“我看他就是眼高手低,总想着赚大钱,反而害了自己。”
刘封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件事我看是有人故意设下圈套针对他!你看往日格利亚做生意不也风生水起,店铺都扩张到十间了,整整半条街,在西市也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啊!”
乌珠哪里有刘封这么乐观,一说起此事,便愁眉不解:“大哥,那可是一千多金钱,我和瑶雪姐刚才都算过了,我们府中上下财产加起来,也不够抵偿的。”
刘封安慰二人道:“此事你们不必担心,我自会设法解决,暂时也不必告知乌里大王。”
“若不是武儿正好出生,我还真想回去看看王兄,现在”乌珠无奈摇头,用哀求的目光看着刘封,“大哥,这一次你一定要帮帮格利亚,如果王兄知道了长安的事情,恐怕他会被直接气死。”
刘封笑道:“郡主,我与你们羌人的友谊,你还不信么?
再说了,就算不为羌族,以你我的交情,还有继业和瑶雪他们,我们都是亲如兄妹一般,这等事,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马瑶雪也抓着乌珠的手臂安慰道:“妹妹,你就放心吧,这种事有大哥在,比继业还让人放心,没有他解决了的事!”
乌珠烟圈一阵发红,低下头克制了许久,才深吸一口气:“我先代表王兄和格利亚谢过大哥了。”
“你看你,这就见外了不是?”
刘封一皱眉,轻叹一声,忽然眼神凌厉起来,缓缓道,“我看这件事绝不是要对付格利亚这么简单,很可能是冲着羌族去的,如今乌里大王病重,族内必定有些不安定因素,有人想要借机生事。”
乌珠吃了一惊,微微蹙眉:“可这是在长安,距离西凉数千里,谁会针对我们?”
“这便是此事的蹊跷之处啊!”
刘封长叹一声,手指轻敲着桌面。
他本以为乌里可能是被人所害,格利亚参与到羌王的争夺之中,才会如此迫切想要赚钱立功,现在看来,乌里大王很可能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一类的病症,这就不是这个时代的医术所能解决的了,羌族内部矛盾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马瑶雪言道:“格利亚虽然是商人,但做事却很讲义气,去年我和果儿去西市闲逛的时候,大家对他风评都很不错,到底是什么人针对他?”
刘封摇头道:“就目前我所猜测的几人来看,实在想不到他们有什么针对羌族的理由,这隐藏在背后的人,必须要尽快揪出来,所以此事还需慎重调查。”
马瑶雪言道:“大哥如果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
“你们两个就好好在家带孩子,不用担心外面之事,如此继业在外面也放心,这便是最大的帮助了。”
刘封说着话,起身拿起桌上的卷轴,安慰二人道:“这件事你们暂且不必声张,我自会处置,此次不但是帮格利亚,也要挖出朝中这些心怀叵测之人,正好可以肃清朝堂。”
马瑶雪二人赶忙起身:“大哥不留下吃饭吗?”
刘封摇头道:“还有两日时间便到期限,那可是一千二百金巨款,我还要连夜去找几个人,好好安排一番。”
知道时间紧急,乌珠欲言又止,马瑶雪也不再挽留,两人将刘封送出府门,才转身回府去了。
离开卫将军府,刘封吩咐两名护卫一人回府报信,另一人去云羽卫找人,骑马直奔明亮司而来。
明亮司由龙骧将军邓芝管辖,刘封当初设置这个衙门,就是想效仿宋代的开封府,希望能够监察朝堂,减少冤假错案,但刚才格利亚的一席话,让刘封心中疑惑,有明亮司和云羽卫的共同监视,竟然还有人如此明目张胆地行贿受贿。
刘谌登基之后,朝堂刚刚设立,现在的这个班子算是刘封一手搭建,他对自己的眼光还是颇为自信的,本以为能够开个好头,重新整顿吏治,武齐心,共创又一个大汉盛世。
但陈贯的这个行径,无疑破坏了刘封的美好愿望,这长安城中,有一个陈贯这样的人,就还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许许多多,如果这种事在朝堂上成为惯例,这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当年杨仪担任御史的时候,就曾弹劾过假借字画、物等受贿一事,这在御史台就有先例,还有人敢顶风作案,真是好大的胆子!刘封不想这个班子还未全面开始治国就出现了漏洞,更不愿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候出现这许多蛀虫,吏治和监察必须要从开始便严格执行,这个口子决不能开,即便是那些宠臣、重臣,也绝不姑息!华灯初上,长安内城已经行人稀少,明亮司周遭更是不见人影,内城多为官员居住,谁没事干敢到明亮司附近晃悠,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刘封命人上前敲门,守军见是大将军府的人,赶忙将他们迎接进去。
第1485章 长安四俊
邓芝正吃过晚饭在书房,忽然听说刘封到访,急忙赶来相迎,两人早朝上匆匆一面,连打招呼的机会都没有,没想到他会连夜来访。
见礼之后,刘封倒也不客气,直接说他还未吃饭,叫人准备些瓜果茶点来,邓芝本想命人做饭,被刘封拒绝了,现在哪有心思吃饭。
邓芝也是个不会客套的,直接问道:“殿下临夜来访,必有所为。”
刘封吃了一块甜点,打个哈哈:“哈哈哈,若无所为,便不能来串串门么?”
邓芝一愣,抱拳道:“殿下不必说笑了,如今朝中诸事繁多,中原战乱未息,殿下哪里有空串门?”
邓芝毕竟和刘封不是同辈人,他和诸葛亮、费祎等都是跟随刘备入川的老臣,一生心血都注入在这大汉之上,到了这种时候更加关心朝政,和刘封即便熟悉,也不会开玩笑,这就是人和武将的不同。
张飞、马超、魏延等人都能和刘封打成一片,就差称兄道弟了,但费祎、董允、邓芝这些人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遵守君臣、上下之礼,绝不逾越,也不会说些嬉笑之词。
刘封擦擦嘴,只好回转正题:“将军可知长安四俊?”
邓芝微微皱眉,点头道:“这倒知道,但这只是市井之言,殿下何以关心此事?”
显然邓芝对刘封不做正事,打听这些八卦新闻有些不满,堂堂麒麟王、大将军,日理万机,国事繁忙,竟然大半夜跑来讨论这些事,岂不是浪费时间?
“嗳,这你就错了!”
刘封一摆手,“我昨日才到长安,便听说这四人大大有名,而且还是今年科举炙手可热的人物,这可是将来的栋梁之才,了解一下也无妨吧?”
“这个”邓芝微微皱眉,这种事随便找个人打听就能知道,为什么偏偏来找自己?
虽然心中疑惑,但既然刘封亲自来问,也不好拒绝,言道:“这只是学子之间相互吹捧罢了,这四人其中一人便是尹思潜之子尹宗,此子自少就从其父学习经典,通诸子百家经史,尤其精通思潜所注春秋左氏传,可谓家学渊源,颇有才学。”
“原来是尹大夫的后人。”
刘封微微点头。
尹默为蜀中名儒,曾远游至荆州,是荆州名士司马徽的弟子,通晓各种经书、史书,是刘备当朝时期的一代学士,尤其研习春秋左氏传,还教授过刘禅,封为博士,尹默在士林中的名声绝不亚于向朗等人。
“另外三人殿下不知也罢!”
邓芝淡淡说道:“其一名叫赵丹,乃是太学院孔先生的弟子,听说儒学精深;其二名叫陈贯,据说此人善辨古物,精于先朝典籍;另外一人名叫石鉴,青州人士,此人出身寒微,但听说志趣高雅,对长安四俊之名颇为不屑,不耻于与另外三人为伍,已经离开长安了。”
“哦?”
刘封眉毛一挑,石鉴这个名字确实有些熟悉,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失笑道,“这倒是个有趣之人。”
邓芝却十分淡然:“都只是虚名罢了,至于是否有真才实学,待到秋日科考,便见分晓。”
刘封也是慨然一叹,还真是乱世出英雄,想几十年前年纪轻轻就威震天下的人何其多,当年诸侯纷争,谋士勇将各显其能,二十出头就叱咤风云的大有人在。
现在还不到盛世时期,但随着战争减少,局势逐渐明晰之后,人才也随之凋零,大概人大多都是被逼出来,有吃有喝,生活富足的时候,谁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打打杀杀,四处奔波?
邓芝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物,风雨浮沉不知道经历多少,面对刘备、诸葛亮、孙权之流都与之侃侃而谈,这几个稍有名气的年轻后辈在他这里自然不值一提。
刘封不动声色地评价道:“其他三人倒不知如何,我听说那陈贯平日还会倒弄字画古玩,以此为营生,还在长安买了一座宅院,像这等投机钻营之人,如何能够选入长安四俊之中?”
邓芝有些诧异,看了刘封一眼,却不好说他不管正事,净扫听这些江湖市井的消息,无奈答道:“或许陈贯也有真才实学,也或许用钱财买通一些人,加以风评,用些手段而已,这些都是坊间之评,非名士定论,何必当真?”
刘封微微点头,邓芝果然不愧为掌管明亮司的人,虽然说他对这所为的长安四俊不以为意,但说起这几人的来历,却依然十分清晰,可见对城内的动静还是了如指掌的。
不过对于其不知道陈贯从中行贿谋利之事,刘封还是有些不满,喝了一口果汁,缓缓道:“但我却听说这陈贯手里的古玩字画都卖给了来京师的官员,转手便送给了朝中大臣啊!”
“有此事?”
邓芝闻言果然脸色一变,严肃地看着刘封,蹙眉想了一下才正色道,“不知殿下此话从何听来?
官场之上,敢用玩古物行贿,可都是重罪,属下尚未曾见人检举,也未曾听说过这类事。”
“哦?”
刘封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顿,皱眉道:“如此说来,此事要么十分隐秘,要么便是我也上当了。”
“有人敢骗大将军?”
邓芝忽然好奇起来,思索片刻再次确定道,“如今朝纲肃然,百官清正,确实未曾发现这等事,不知殿下是听何人说起?”
“此事暂且不必追究!”
刘封摆摆手,又问道,“今日六部之中不见向尚书上朝,可是身体抱恙?”
刘封问的是吏部尚书向朗,当时选的六部尚书,刘封是和费祎等人仔细斟酌过的,这几个人品行、威望都没有问题,但现在因为陈贯的事情,又牵涉到吏部的陈粲,刘封就不得不注意吏部的事情了。
邓芝点头道:“向尚书如今年近八旬,虽然身体无恙,但来上朝便有些力不从心了,陛下已经准他秋后辞官回乡,如今吏部之事多由吏部侍郎陈粲主持。”
刘封问道:“陈粲为人如何?”
第1486章 真假难辨
邓芝总觉得刘封今日的来意十分古怪,先来打听长安四俊这个人人皆知的事情,又来问朝中大臣,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他也是朝中老臣,威望不比费祎和董允几人低,要不是看在刘封是麒麟王和大将军的面子上,就要准备起身送客了。
但刘封却浑然不觉,兀自细细品着那一杯茶,静静等着邓芝的回答。
邓芝只好耐着性子答道:“陈粲与其父大不相同,陈侍郎温粹识统,敦厚持稳,虽进取不足,但守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