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7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叮叮叮山坡上响起急促的鸣金之声,正缓缓靠近的魏军闻讯,略作犹豫,便潮水般迅速退去。

    令狐宇警惕地看着远远退走的魏军,看到一队骑兵狂奔而来,那杆大旗上的张字迎风飘展,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次轻敌冒进,险些全军覆没了。

    等张苞领骑兵追到山谷的时候,魏军已经全部撤走,只剩下雪地中横七竖八的尸体和触目惊心的殷红,被鲜血染红的雪地让战场看起来尤为惨烈。

    张苞打马过来,看着狼狈的令狐宇部曲,问道:“令狐将军,你无碍吧?”

    “还算无恙!”

    令狐宇惨然一笑,看看四周,“悔不听军师之言,中了魏军之计,请将军责罚。”

    “前番杀敌近千,这也不是你一人之过,就算功过相抵了,”张苞晃动着虎头枪,大眼珠子扫视前方的山谷,冷笑道,“将军已经探过路,这次让我亲自带兵,看看魏军可敢再来!”

    “张将军小心!”

    令狐宇微微点头,让开一旁,让张苞的兵马先过去,命令士兵寻找坐骑,查点受伤情况。

    很快赵广和霍戈也领步兵赶上,紧随张苞的骑兵进入山谷,此时天色将昏,四野再次恢复寂静,魏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张苞的前军安然通过山谷,派传令兵回来报信,全军通过宿胥口,就在淇水边的河滩上安营扎寨。

    令狐宇收兵回营,这一次折损了近千人,战马损伤超过一半,显得意兴阑珊,赵广几人纷纷上前安慰,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所幸张苞听到这里鼓声响动,带兵驰援来得及时,魏军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这次中伏虽然出乎意料,但更让众人担心的是,魏军既然再次设伏,就已经料到他们要取黎阳的动机,黎阳必定有了防备,奇袭已经暴露,还要不要继续进兵?

    苞还想连夜进兵,被赵广几人劝阻,大家商讨一阵,决定还是派人连夜向汲县报信,看杜预如何决策,一旦过了淇水,被魏军截住河岸和宿胥口,便没有退路了。

    虽然这一场战斗互有损伤,但对张苞等人来说如同当头棒喝,接连的胜利难免让人有骄横之心,经此一事,众人都收敛心神,戒骄戒躁。

    第二日一早,探马便来报信,杜预建议张苞退兵,放弃攻打黎阳,张苞二话不说,传令全军撤退,又回到汲县,就着魏军先前的布置准备防务,等候开春再战。

    虽然退兵,但张苞心中还有诸多不解,回到城中问杜预道:“元凯,黎阳已有准备,不强行攻打我倒能理解,但为何要全部退兵?

    若留三五千人守住宿胥口,以此来牵制魏军,将来再取黎阳也方便了许多,岂不更好?”

    杜预叹道:“将军呐!那司马懿尚在邺城,便已经猜到我等动机,沿途设下伏兵,此人运筹帷幄,深不可测,若将兵马留在宿胥口,难保不被魏军算计,不必让这些士兵去冒险,此其一也!”

    “哦?

    还有原因?”

    杜预微微点头道:“其二,如今天寒地冻,粮草不济,战马孱弱,实不易出兵,一旦开战,便是两三月之后,那时候大将军必定已然返回中原,以吾军之强盛,我料大将军若指挥调度,必会数路出动,叫魏军首尾难顾,我们河内这一路兵的对手是魏郡和并州之敌,黎阳已经无关紧要了。”

    张苞皱眉道:“就算我们不去攻打山东一带,助伯约他们取下黎阳岂不更好?”

    杜预言道:“昨日荀长史来信,告诉我们黎阳能取则取,不能取便退守汲县,如今司马懿与曹爽正在对峙,彼此猜忌!若骤然发兵,危及邺城,是逼他二人联手保国,不如暂且罢兵,作壁上观,说不定会自生其乱。”

    张苞明白过来,笑道:“这岂不是一如当年袁绍之子在河北自乱之事?

    当初曹操让袁绍之后自相残杀,如今旧事就要落到曹家后代的头上,不知他可曾想到。”

    杜预点头道:“荀长史信中言道:如今魏国之事,急之则紧,缓之则乱。

    我这才决意全军撤退,待大将军回归,再统一调度,我等齐心协力,便可一鼓作气,扫平河北之地。”

    “原来如此!”

    张苞摸了摸脸颊的胡茬,咂嘴道,“大哥平了东吴不算,还带海军出海远征,也不知道那夷洲能不能找到。”

    杜预笑道:“将军尽管放心,大将军绝不会无的放矢,他那副世界地图虽不知从何而来,但看起来确有其事,陆逊和吴兵既然能找到夷洲,大将军也必能踏上此岛,就看他要用多少时日来平定此地了。”

    张苞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大哥做事,我从来不担心,就是近一年未见,有些想念他罢了。”

 第1448章 回归中原

    年关已过,虽到春日,但淮南依旧冰天雪地,淝河尚未解冻,时常能看到凿冰捕鱼的百姓和嬉闹的孩童。

    随着魏军退回寿春,淮南之地被汉军全部掌控,又有楚王魏延亲自领兵,各项政令颁布下来,军民秋毫无犯,百姓心中逐渐安定。

    正午时分天气才稍微暖和起来,军士们看守城门,周围就有许多百姓坐在墙角跟懒洋洋地晒太阳,偶尔还哼上几句小调,护城河边上的杨柳枝干枯萧条,正努力挤出一丝新绿。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十余人的一行人显得格外外醒目,这几人都是高头大马,身着锦缎棉袄,有的五大三粗,有的气度从容,一看行装便知道来头不小,百姓纷纷让道。

    这么显眼的一群人自然引起了守军的注意,还未靠近城门,两名士兵便提枪拦在了道路之上,大声吆喝着,将他们在城门之下马上拦住。

    “城门守将何在?”

    还不等守军问话,便有一人打马上前,这人身形高大,面貌威严,如同一尊神像一般。

    那守军一怔,瞪眼道:“你是何人?

    好大的胆子,还不下马拿出路引,接受检查?”

    “嘿嘿,胆子倒是不小!”

    那人冷然一笑,撇嘴道,“要检查爷的路引,你小子还不够资格,快去将守城之人叫来。”

    “大胆!”

    那士兵也有几分横气,马上便举枪指向了马上之人,厉声道,“这是两军前线之地,你们胆敢在此放肆,莫非活腻歪了不成?”

    “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手?”

    那人冷哼一声,伸手就抓住了腰中的宝剑。

    “老三,不得无礼!”

    就在此时,人群中一人沉喝一声,那马上之人身躯微动,只好低下头,勒马转回,委屈道:“大哥”“守军秉公办事,并无过错,不要为难他,”那人淡淡一笑,对身旁另一人吩咐道,“去将路引拿给他们。”

    前方的另一人答应一声,干净利索地翻身下马,从怀中掏一纸公递过去。

    那士兵撇着嘴用两根手指头夹过来,才扫了一眼,猛然间脸色大变,当啷一声,手中的枪也掉在地上,双手抓住书仔细看了起来。

    “啊,大”“不许喊叫!”

    护卫一把拉住了要下跪的士兵,低声笑道,“此事不可声张,快让我们进城。”

    “呃是,是!”

    那人额头上冒着细汗,咽了一口唾沫连连点头。

    护卫从他手中将公取回,装在怀中,转身上了马,对那还在呆愣的士兵喊道:“喂,还不放行?”

    “啊?”

    那士兵一怔,回过神来,赶忙拿起兵器,对后面的守军挥手大叫道,“让开让开,通通让开,不许阻拦!”

    其他守军都莫名其妙,但看到检查官的人如此紧张,猜测这行人更是来历不小,都不敢拦阻,让开在一旁。

    那士兵扶了扶头盔,躬身站在一旁,头也不敢抬,等着几匹马过去,忽然见到四个马蹄站在了面前不动,不禁诧异抬头,便看到一张温和的面庞,唇上留着一撇髭须,双目明亮。

    “嗯,秉公值守,不错!”

    那人的声音恰如这天空的暖阳。

    那守军一怔,还未反应过来,一行人已经入城去了,望着远去的马匹和背影,守军愣在原地,如同雕塑一般。

    “啊”忽然间,他跳起三尺来高,大叫道,“夸我了,大大是他夸我了,哈哈哈”其他守军见他突然发癫,纷纷围了上来,向他打听这行人的来历,那士兵却只顾自己大笑,对这些人的来历缄口不言,急得其他人恨不得将他按在地上猛锤一顿。

    进城的这行人正是从江东赶来的刘封一行,从曲阿登陆之后,刘封在建邺停留数日,见一切政令都正常,有关平和陆凯等人在,他也不用操心,倒是担心前线之事,便悄然渡江北上来见魏延。

    府衙门口的士兵不认识刘封,却认出了关索,正要通报,就被关索拦住了,才进入府衙之内,就听到魏延的喝骂之声传来:“你们两个混小子,给我狠狠地练,两个打不过一个,真给老子丢人!”

    刘封和关索相视一笑,就知道魏延又在教训魏昌和魏荣了,马上便传来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之声。

    从府衙转过庭院来到右边的廊台,便是一处极大的练武场,尚且微寒的天气,却见两个人正赤着上身舞刀厮杀,寒光阵阵。

    透过一株桃树干枯交错的枝丫,便见魏延正斜躺在摇椅中,翘着二郎腿,手中拿着半截指头粗细的竹竿,晃晃悠悠地观战。

    啪啪啪刘封站在廊台上,抬手鼓掌,魏延虽然年纪大了,但看起来精神不错,魏昌和魏荣的武艺在张苞等人跟前自然比不了,但在军中也是佼佼者,不想他还如此严厉。

    单调清脆的掌声惊动了父子三人,魏延起身转头一看,紫黑色的面膛一双眼睛猛然瞪大,揉了好几下,才猛然大笑起来。

    魏昌和魏荣也看到了刘封和关索,扔下大刀就跑了过来:“殿下,关将军,你们怎么来了?”

    “哈哈哈,子益,你总算来了!”

    魏延站起身来,一头白发在阳光下显得通透光亮,身躯依然笔直,叹道,“你若再不来,我这把老骨头可要折腾散架了。”

    刘封上前笑道:“魏叔叔此番立了大功,天下无人不晓,可喜可贺!”

    关索推开围上来的魏昌兄弟,快步走过去躬身抱拳道:“末将参见楚王殿下!”

    “去去去,滚一边去!”

    魏延抬起一脚踢了过去,关索跳着躲开了,与魏荣兄弟三人站在一旁大笑起来。

    “你们几个小子,等着的,看我不好好练你们”魏延指点着几人冷哼一声,拉着刘封就往屋内走去。

    “魏叔叔莫急,我这还给你带来一位大军师呢!”

    刘封拉住了魏延,向他介绍身后的两人:“这位便是江东陆家,陆伯言之后陆抗陆幼节!”

    魏延吃了一惊,上下打量着陆抗,满意点头赞道:“哎呀,原来是陆伯言之子,名将之后,欢迎之至!”

 第1449章 新老交替

    院子里一片欢腾,倒把刚来的陆抗和袁林给看傻了眼,他们与刘封一路相处,多少还能适应,没想到这威震天下的魏延竟然也是个老顽童。

    魏延如今算是大汉朝上下资格最老的元老了,而且此人性格刚烈,当年在长沙就斩了韩玄,又追随刘封入蜀,镇守汉中前线,奇兵出子午谷,守长安取洛阳,诈叛骗过天下所有人历数魏延这戎马一生,无不都是铮铮铁骨,浴血疆场,试想这样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将,不应该是威严冷漠,杀气逼人么?

    眼前的这一幕让陆抗有些错愕,袁林也是反应不过来,直到刘封连唤两声,二人才赶忙行礼,迷迷糊糊跟着他们进了房内。

    淮南江北之地由魏延领兵掌管,拜周鲂为参军,现在又有了陆抗和袁林二人,魏延自然欢迎备至,再加上后来归降的鲁淑、步协、太史亨几人,军中武俱全,诸多事也不用他太费心了。

    听说胡遵父子及部分关平部下的武官员也正在调来,魏延更是大喜,接下来只与魏军交战,江东的军士也该逐渐转移过来了。

    “子益啊,你此去长安,可要禀明圣上,帮我说几句话,前番我上表告老还乡,被陛下拒绝了,唉,我这把老骨头要撑不住啦!”

    才进屋,魏延就开始像刘封大倒苦水,给他真封了个楚王,反倒觉得压力更大,五虎上将悉数物故,让他真有了英雄迟暮之感。

    刘封和陆抗几人相视一笑,陆抗抱拳道:“将军之名勇冠九州,如今老当益壮,今后就算不必挂帅出征,镇守淮南,魏军也不敢觊觎中原半步。”

    刘封笑道:“幼节言之有理,陛下还要仰仗魏叔叔虎威震慑中原,你回长沙是养老,在淮南也是养老,就不必推却了。”

    魏延闻言一声轻叹,遥向西边抱拳道:“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