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张苞几人看着杜预,邓艾也有些诧异,猜不透最稳重的杜预为何忽然主张用兵?

 第1441章 再次出兵

    看着众人的目光,杜预言道:“吾等攻入河内,威逼河北,眼下虽无力攻下魏郡,但可趁机将河内彻底扫平,冀州只取黎阳一地即可!”

    “黎阳?”

    邓艾微微皱眉,旋即点头道,“元凯真可谓深谙兵法之妙,那黎阳濒临大河,南与官渡相望,北为冀州门户之地,向东则直通青州,若占黎阳,将来与魏军交战,便占了先机。”

    句扶也明白了杜预的意图,言道:“先前细作和俘虏都得了消息,那黎阳还是河北魏军屯粮之地,听说此处的黎阳仓就是为中原兵马所备,河北钱粮都汇集于此。”

    张苞一听便猛拍大腿:“哈哈哈,既然有如此利好之地,不趁机拿下,更待何时?”

    “张将军稍安勿躁,欲速则不达,此事还需从容部署,”杜预皱眉沉吟道,“诸位不可忘了并州还有五万魏军,王昶深谙谋略,吾等一心攻城略地,这得来的城池,还是要先将其稳固,如此方能无后顾之忧。”

    邓艾言道:“元凯你只管为张将军他们谋划,这河内就交给我来守吧,连同河东、西河守军共同钳制上党,吾料他王昶也不敢轻举妄动。”

    “士载能如此顾全大局,我便放心了!”

    杜预见邓艾无意抢功进兵,不禁松了一口气,邓艾有勇有谋,有他留守河内,足以对付王昶。

    张苞已经急得直搓手了,催促道:“军师快下令吧!”

    杜预言道:“如今河内以牧野以北都有魏军重兵把守,守将张休虽不足为惧,但有贾充为军师,此人乃贾逵之子,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威,怀经国之虑,还要小心对付。”

    张苞对贾充没什么印象,摆手笑道:“我们有元凯你来调度中军,害怕他一个黄口小儿不成?”

    “诸位将军,请听我一言,”杜预见张苞和众将求战心切,这半年来大军所过之处势如破竹,无人能敌,都有骄狂之心,轻叹一声,缓缓道:“大将军时常教导我们任何时候不可轻敌,狮子搏兔,尚需全力:此乃骄兵必败之理也,诸位都时常陪伴大将军左右聆听教诲,尚且不将魏军放在眼里,更何况那些三军将士?

    此番奇袭中原,夺取河内,都是计谋为上,魏军不曾防备,措手不及而已!如今其已知我军来袭,魏郡一带必定有重兵把守,又是以逸待劳。

    元帅再把步骑分开,则首尾不能相顾,力量大减,若被薛仁杲猛攻一点,就会出现很危险的局面。”

    邓艾也点头道:“孙子曰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不御者胜。

    今魏军占地利,可谓背水一战,以逸待劳,万不可轻敌。”

    张苞眼珠子一转,挥手大声道:“军师此言未免太长他人志气了,吾等取河内攻河北,中原已得手,江东被灭,三军将士士气正旺,魏军望者披靡,听说那台中三狗闹得朝野上下鸡犬不宁,将士离心,百姓惶恐,相信我大军到处,魏军一触即溃,百姓夹道欢迎!趁他病,要他命!这不也是大哥所说的?”

    赵广这一次却没有附和张苞,拉了他的衣袖,正色道:“继业,我看这次军师所言有理,我们真该审慎才对,更要晓瑜三军,不可轻敌。”

    看到大家都纷纷点头,张苞挠了挠头,嘿嘿笑道:“我就这急性子,军师莫怪,你只管下令,我保证遵从,这是大哥的将令!”

    杜预微微点头,这才露出笑容,对众人言道:“欲取黎阳,必要先攻下牧野,如此一可防守河内,再则与黎阳形成掎角之势,即便魏军再来反攻,也能及时救应。”

    张苞言道:“这倒简单,待攻下牧野,取了黎阳,军师守牧野,我在黎阳,保证魏军不敢再来。”

    杜预言道:“据细作所报,牧野有两万敌军,黎阳只有五千,可留三万兵马守河内,出兵五万,再从洛阳请调部分粮草即刻!”

    邓艾点头道:“此事由我与荀长史写信说明,既然要出兵,宜早不宜迟,诸位早做准备,只管放心去吧!”

    杜预言道:“酒席之上,不便谈论军事,将军可明日一早升帐点兵,攻占黎阳。”

    张苞为自己倒上一大碗酒,大笑道:“好,今日是为庆功,就该一醉方休,明日出兵,大家可都要遵守军令,否则不要怪我无情!”

    众人也跟着再次畅饮起来,但知道明日即将出兵,也都不敢过量,酒席早早便散去,武将各回军营准备,杜预和邓艾等人则商议行军部署之事。

    第二日张苞升帐议事,调兵遣将,留邓艾守河内,自领大军继续向东直取牧野,以杜预为军师,令狐宇为先锋,随行的还有赵广、句扶、霍戈、罗宪等将,沿途旌旗招展,烟尘蔽日,全军气势高涨。

    大军一路东进,因为河内郡治温县失陷,北部其他各县群龙无首,那些百姓更是惶恐不安,既怕汉军杀来,又怕他们不来,整日战战兢兢,沿途乡村都一片死寂,管道之上行人罕见。

    但当他们看到汉军真的出现,沿途之上秋毫无伤之时,终于放下心来,那些乡长里正无不喜形于色,一路迎候,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大军,从现在开始,他们便放心成为大汉百姓了。

    张苞一路意气风发,令令狐宇统领骑兵队加快进军速度,争取早日与魏军接战,虽然杜预的提醒他没有忘记,但魏军主力都在徐州,张休、贾充之流,实在无法引起他的重视。

    第二日兵马进入牧野境内,大军正在行进,忽然探马飞报,令狐宇所部在前方汲县遇挫,三千骑兵将一座县城团团围住,但守军却整顿兵马固守城池,不像前面那些魏军望风而降。

    张苞又派马忠领步兵前去支援,半个时辰之后探马再来报,城中守军依旧死守,还折损了许多兵马,张苞闻言大怒,命全军加速前进,倒要看看何人守城,一座小小的汲县也敢阻挡数万大军。

 第1442章 名将之后

    汲县本为汲乡,汉初于殷国旧址设朝歌县,属河内郡,建安时期汲乡升为汲县,改属魏郡,魏国又升朝歌为郡,属冀州。

    按照魏制,朝歌郡辖朝歌、汲、共、林虑、获嘉、修武六县,但在张苞等人眼里,还是以汉制来算,汲县便是河内与魏郡的交界处,汲县是经牧野前往黎阳的必经之地。

    令狐宇和马忠兵临城下,将汲县四面围住,令狐宇领骑兵压阵,马忠挥兵冲杀,未料城中准备充分,防守严密,急切难下,二人只好先向张苞报信,整备人马重新攻城。

    一连强攻了三次,折损了数百人并不见效,眼看天色已黑,看来今日进城无望,无奈只好退兵五里安营扎寨。

    令狐宇皱眉道:“不料这小小的一座汲县城,竟有这善守之人,看来要调攻城器械才行。”

    马忠叹道:“汲县城高不过两丈,守军不足五千,你我合力却不能将其拿下,还要兴师动众动用器械相助,只怕会被他人笑话。”

    令狐宇无奈道:“但城中守军死守不出,若是强攻,必定损伤许多人马,不到万不得已,强令军士送命,这可是违反军令呀!”

    马忠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我连城中守将是何人都不知晓,只顾埋头攻城,实为兵家大忌。”

    “对,都怪我太过轻敌了,看来军师所言不差,任何时候都要全力以赴,”令狐宇一拍脑袋,“我这就派细作先调查汲县军情,待明日再做打算。”

    马忠点头道:“大军还有一日才能赶到,今夜也要谨防魏军袭营,我二人争取明日在张将军到来之前攻下汲县。”

    令狐宇微微点头,马上派斥候去打探军情,二人各自在营中部署兵力,安排巡逻防守之事。

    到了后半夜,细作来报,城中守将名叫郝翔,乃是魏国名将郝昭之子,汲县虽然是小,但这里是魏军研发投石车和守城器械的地方,河内失守之后,大部分工匠已经撤走,但许多器械还来不及搬运,故而增加了两千兵力守城。

    令狐宇闻报与马忠商议道:“郝昭善守,当年大将军与其交手,也曾损兵折将,其子不知有多少本事,但汲县城中器械极多,你我还需小心行事。”

    “报”就在二人商议破城之法之时,探马飞奔来报,“司马懿已到邺城,正派兵星夜增援魏郡,张将军叫二位将军暂停行军。”

    “什么?”

    马忠大惊,不可置信地看着令狐宇,“司马懿此人不是还在辽东么?”

    令狐宇眉头紧皱:“司马懿此人虚实难测,行事常出乎意料,此番回朝,必有作为。”

    马忠低头不语,沉吟半晌,忽然眼睛一亮,抓住令狐宇的手臂大声道:“我有一计,可取汲县!”

    令狐宇忙问道:“计将安出?”

    马忠快步走到帐前,言道:“张将军已知司马懿派兵增援,我料汲县城中魏军也早已得知消息,故而拼死防守,意在等候援军。”

    “不错!”

    令狐宇点头道:“司马懿为安守军之心,必定先派人告知郝翔,叫他死守待援,当年其对郝昭有举荐提携之恩,郝翔必定遵从司马懿将令”说到这里皱眉问道:“可这和取汲县有何关系?”

    马忠笑道:“稍后天明,将军在后掠阵,我指挥人马攻城,半个时辰之后只留下部分残兵佯攻,你我忽然退兵,郝翔定以为是魏军援兵赶到,必会出城来追杀,此乃引蛇出洞之计也!”

    令狐宇闻言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好,当真妙计也,我先安排人马到后山埋伏,稍后依计行事。”

    这一日阴云沉沉,冬日的早晨寒风怒号,狂风卷着旌旗作响,汉军一大早便开始列阵热身,喊杀之声响彻城外。

    汲县的守军也早早站立城头,迎着寒风与汉军对峙,面对一万人马,他们毫无惧色。

    一位身形不算高大,但面目坚毅的中年武将正在城上巡视,唇上的髭须带着一层白霜,深沉的眼眸让他显得愈发坚毅,正是汲县守将郝翔。

    不多时,汉军步卒开始列阵冲城,郝翔从容调度,指挥着搬到城头的投石车和弩车交错发动攻击,弓箭手在城垛口策应,汉军还未冲到城下,便被击退。

    汲县虽然没有护城河,但在密集的箭雨压制之下,这数百步的距离却如同天堑一般难以抵达,甚至连一架云梯都没有搭到城墙上。

    又一轮攻击之后,汉军重新结阵,只在远处对峙,鼓声不断,却不见有人冲上来,郝翔正在疑惑之际,在城楼中监视的副将急匆匆跑来:“将军,汉军后军不知何故撤退了!”

    “退兵了?”

    郝翔眉头微皱,凝目看向远处,天地萧索,城外灰蒙蒙的狂野中旌旗飘展,挡住了他的视线。

    副将点头道:“正是,步骑惧已撤退,只留下少数残兵,那些旗号都是虚立的。”

    郝翔手扶城墙,双目一阵收缩,忽然大叫道:“速速传令,全军出城追敌!”

    副将一愣:“郝将军?”

    “此必是汉军探到援兵已到,不得不临阵撤退,此时不趁势追击,坐失良机也!”

    郝翔已经快步向城下跑去,大声传令道,“你在此等候援军,等其赶到,便让他随我追敌,此番定要大败汉军,扬我军威。”

    “哦,是!”

    副将还在发愣,郝翔已经传令整队出城了。

    从中原失陷,河内丢失,又在淮南大败,魏国上下一片唉声,武不言,百姓惶恐,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魏军现在急需一场大胜来提升士气。

    郝翔虽然未曾到过前线征杀,但练兵出战却毫不含糊,他一直留守后方研究守城布阵之策,作为名将之后,他心中始终憋着一口气,这一次终于有了出兵机会,又是追杀仓惶撤退之兵,更有十足把握。

    急促的鼓声之中,魏军从西门呼啸而出,这些守军有一半是从河内逃回的士兵,稀里糊涂吃了败仗,他们也心中不忿,想要一雪前耻,听说援兵赶到,个个争先恐后向前追敌。

 第1443章 威名赫赫

    汲县城中本就兵力不多,魏军几乎倾城而出,郝翔领五百骑兵在前,步卒发足狂奔,一出城就将城外的汉军杀散,直追逃兵。

    追出五里地之外,终于看到烟尘飞扬,汉军正在仓惶撤退,沿途之上掉落旗帜、军器无数。

    郝翔见状大喜,传令步兵赶紧跟上,猛催骑兵追赶,眼看就要追上最后的汉军,正舞刀欲斩敌,忽然胯下马一声哀鸣,马失前蹄,轰然倒地。

    郝翔惊呼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便听到身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