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思索着,负责探路的周仓转回来报告:“君候,再往前便是聚龙峰,再有半日行程便能穿越山脊,到达襄阳境内。”

    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但这一刻关羽还是有些激动,长髯无风自动,下令道:“命人马继续向前,过山之后找隐蔽的地方休息,天黑准备出发,明日三更袭取襄阳。”

    “遵命!”周仓答应一声,前去传令。

    关羽对身旁的廖化说道:“元俭,你马上去和襄阳城中的细作联络,若到三更主将还不肯降,便带人便打开北面城门,强行杀入。”

    廖化抱拳道:“将军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关羽拍拍他的肩膀,缓缓说道:“去吧!”

    关平说道:“父帅,我们即将进入荆州境内,不知陛下他们如何决策?”

    关羽仰头看着天空幽幽白云,半晌才说道:“成败全在此一举,陛下和丞相绝不会袖手旁观,吾等此来,务必背水一战,不成功,则成仁!”

    关平看到关羽决然的神色,明白他的意思,不能重返荆州,关羽终究不愿在任何地方镇守,一腔热血,终究是要洒在这片大地之上。

    天色将黑,关羽命关平为前锋,带三千人在前面带路,自己率兵马从后跟上,兵马分成三路,周仓独带一队精锐潜伏到北城以外,这是他选出来的死士,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破城而入了。

    三更时分,月明星稀,夜凉如水,虫声此起彼伏,襄阳城楼上四城都有火把燃烧着,在夜风中拉出长长的焰尾,稀疏的守军无精打采地靠着垛墙站立。

    细数一遍,共有三队巡查的哨兵,关羽打个手势,乘着夜色从远处靠近襄阳城下,春风正紧,很好地掩盖了他们的行踪和声音。

    关羽一马当先,直到城下的时候,巡逻的时候才发现,看不清城下兵马装束,大声喝道:“来者何人?”

    关羽持刀向前,仰头冷声喝道:“某乃汉将关羽,关云长,叫你们守城主将出来答话。”

    “啊?”那个士兵大惊,手中火把掉在地上,周围其他人也都赶过来,紧张中更多则是好奇,一个个伸长脖子向下看。

    对于他们这些后来入伍的士兵来说,关羽只是一个传说,没想到这个神一样的人突然就到了城下,都想一睹风姿。

    关羽见这些人神情怪异,反而有些意外,命人点起火把,跳跃的光芒下,映出他巍峨的轮廓来:紫金冠、卧蚕眉、丹凤眼,三尺长髯洒于胸前,就是脸色在火光下分辨不清。

    “好像真的是关羽,你看,装束打扮和他说得一样啊!”只听上面一人惊叫道。

    “相貌可以伪装,你看那青龙刀才是真的呢!”另一个自以为是地喊道。

    关羽以为他们是在故意拖延时间,竞对自己的相貌指手画脚,太过轻浮,皱眉沉喝道:“速去将你们主将叫来,否则某便要攻城了。”

    这些士兵此时才反应过来,关羽是敌将,已经兵临城下了,马上嘈乱起来,有人大喊道:“胡老三,快去报告韩将军。”

    一个人不情愿地闷声答应着,转身而去,其他士兵还在城上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又有人探头问道:“你真的便是关将军吗?”

    关羽气得丹凤眼爆睁,杀气凛然,斜睥着城上曹军,冷然道:“我关某何须假冒?”

    心中却十分诧异,自己重兵围城,看这些人一个个竟然毫无惊慌之色,问东问西,心下反而有些不镇定了,莫非他们早有准备?

    却见那些人议论一阵,一人又大声问道:“将军的赤兔马为何不见?”

    此时若是刘封在一旁,一定能够看出来,其实这些家伙并非故意刁难关羽,他们是关羽的粉丝,忽然见了偶像,怎能不兴奋莫名?

    但关羽却不明白,还以为他们是缓兵之计,怒道:“襄阳已被四面包围,尔等休要妄想拖延时间,若是半盏茶还不见主将,某便领兵杀入城中。”

    几声稀疏的鼓声响动中,城上是士兵让开一旁,一名身形高大的将领快步而来,正是襄阳城的留守主将韩束,曹仁偷袭江陵,留下他守卫城池。

    “来的真是关羽?快让我看看。”韩束一脸冷峻,紧皱着浓眉向下观望,只见一彪人马整齐而立,铠甲和兵器在火光下泛着冷光,当先一人气势非凡,正拂须看向城头。

    看到这个人影,韩束不由浑身一震,向后退了一步,紧紧握住了腰中的佩剑,剑柄上传来的冰凉让他稍微冷静。

    刚才听到士兵报告关羽前来攻城,他还将其臭骂一通,关羽丢了荆州之后退守永安,怎么会来到襄阳城下?

    他第一个反映是不能相信,第二个反映便是想起关羽当年斩杀蔡阳的一幕,那时候他只是蔡阳手下的一名伍长,此时已经升为将军了。但是对于当初关羽的威猛可是记忆犹新,蔡阳在曹操属下也是武力数一数二的大将,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和徐晃等人大战三十合以上,却被关羽在古城之外一刀斩杀,人头飞出三丈开外。

 第134章 偶像的力量

    关羽对蔡阳的惊天一刀在很长时间成为了韩束的噩梦,从此之后,他放弃了长枪,改用大刀,后来也立下许多功劳,但始终还是自觉不及关羽十分之一。

    无论相貌如何伪装,但气势那种睥睨捭阖的气势却不是谁都有的,那冷傲的神色,充满杀伐的眼神,不怒自威的姿态,若非久经大战,绝无可能做出来。

    几个士兵看韩束驻足发愣,不由问道:“韩将军,这是不是真的关羽?”

    韩束这才回过神来,他手里只有五千士兵,而且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只是平时维护治安,精锐都被曹仁调走了,谁能想到会有人来攻打后方的襄阳城?

    韩束一颗心沉到了谷底,若说开城交战,击退关羽,他是没这个胆量的,心中一个劲地疑惑关羽怎么会从永安忽然来到襄阳?

    关平看上面的人没有动静,怒喝道:“城上之人听了,尔等现在献城投降,我父帅不会为难任何一人,若是等攻破城池,死伤在所难免,襄阳如今不过是孤城,你们还要负隅反抗?”

    韩束心中忐忑,看到所有的士兵眼神都不住往城下看去,根本没有大战来临的紧张和拼死一战的决心,反而隐约带着羡慕和期待。

    “他们在期待什么?”一想到这里,韩束顿时浑身冷汗直冒,暗恨自己当初非要吹牛,这下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此时才顿然醒悟,不该将他当年这自以为得意的事迹,讲给这些年轻人听,关羽威震华夏之后,为了引起这些年轻人的崇拜之心,他不断吹嘘自己如何见过关云长,直到关羽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才

    明白自己为关羽做了什么样的铺垫。

    正犹豫不觉的时候,一名正准备走向北城方向的千夫长转了回来,抱拳道:“韩将军,关羽不知道带来多少兵马,已经将襄阳四面围住,哨马也派不出去,恐怕孤城难守啊!”韩束一惊,转身看着这个千夫长,知道他叫张建功众,此人也算是士兵中最为勇猛的一个了,连他都没有战心,襄阳肯定是守不住了,曹仁已经去了江陵,新野太远,救兵不来,就算襄阳城城池高大,也

    形同虚设。

    “韩将军,”张建功忽然跪倒在地,大声道,“属下冒死说一句,将军常说衣锦还乡,如今曹丕公然篡位,天下之人无不唾骂,此乃是助纣为虐啊!”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的士兵都脸色大变,吓得不敢说话,韩束更是铿锵一声抽出了半截宝剑,面沉似水地盯着韩建功,沉声道:“张建功,你意欲谋反,好大的胆子!”

    关羽听到这个名字,猛然抬手止住了还要紧逼关平,缓缓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他们对话,这个张建功,正是他当年留在曹营中的死士之一。

    张建功却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将军本为荆州人,此处百姓人人感念关将军忠勇,将军若能恭迎关将军进城,夺取荆州,荆州百姓谁不感念将军大义?那时回乡,乡亲们岂不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城门上下再次安静下来,只有夜风吹动旗帜的声音,所有人都盯着韩束,是战是降,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而张建功手里的长矛,已经将矛尖暗暗地对准了韩束的胸腹,他单膝跪地,眼中寒光闪闪,身体已经如同即将捕食的豹一般紧绷起来,随时准备暴起发难,一击就能将韩束刺个透明窟窿。

    铿锵!

    沉默了片刻之后,韩束将宝剑放回,无力地摆摆手,传令道:“放下兵器,打开城门。”

    张建功大喜,抱拳大声道:“将军能知大义,果真英明。”

    旁边的士兵有错愕的,也有面露喜色的,几个已经跑过去开城门了,城池失守之后,士兵们能这样沾沾自喜的,还真是头一回见到。张建功站起身来,从垛口看下去,关羽也正看过来,两人目光相撞,张建功顿时热泪盈眶,潜伏了整整十三年,他终于能回报关羽当年救命栽培之恩了,从此也可以像周仓一样伴随关羽左右,想到此处,

    怎能不激动?

    虽然兵不血刃拿下襄阳,但入城之后,关羽也莫名其妙,这些曹兵出来投降,怎么毫没有败兵的沮丧,反而个个眼神热切,就像迎接自己的将士大胜而归一般?

    暂时放下心中疑惑,他马上让人接手城防,连夜向永安报信,同时让廖化带着两千士兵穿换上曹军的铠甲诈取中庐港,防止汉水以北的曹军来救。

    关平和周仓布置城防,曹军的旗帜暂时不做变换,甚至没有惊动城中百姓,严防襄阳失陷的消息传出去,城门从即日起三天内准进不准出,只等永安的援兵赶来。

    襄阳府中,这里的差役还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被人全部捉拿,关进了牢房之中,衙役和士兵一般都是互不相犯,各司其职,真是莫名其妙。

    等处理完城中防务等等,天色已经大亮,廖化也派人来报信,已然顺利拿下中庐港,扼守汉水咽喉之地。关羽来到城中看押俘虏的地方,五千曹兵已经齐聚在此,关羽扫视众人一眼,言道:“关某说话算数,众位既然开城投降,某也不会为难你们,想要留在我军中,为大汉天下尽一份力的关某不拒,不想从军

    的也可自便,每人发放五百钱作为路资,三日之后放你们离开襄阳。”

    “若我等投降,关将军可愿意将我等收编为麾下?”刚说完话,便听一人喊道。

    关羽手抚长髯,点头笑道:“那是自然,若是你等愿意留下,便与关某一同征战天下。”

    马上就有一人大声答道:“若是能和关将军同生共死,我第一个愿意投降。”

    此人话音一落,便有更多的人响应,此起彼伏,简直比征兵的时候还热闹。

    关羽皱眉道:“我关某向来一言九鼎,诸位若是有不愿意投降的,就请自便,某绝不为难,诸位若是不行,可指天为誓。”这时候韩束出列,叹了口气抱拳说道:“君候大义,天下谁人不知?他们并非怕君候食言,都是诚心投降的。”

 第135章 云波诡谲

    关羽卧蚕眉几乎要拧成疙瘩了,不解道:“汝为何如此断定?”韩束便将自己平时无聊之时,为了彰显自己这几个老,阅历广,在关羽威震华夏之后大肆渲染他的英雄事迹,同时也鼓励自己的属下能够像关羽一样忠勇,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在真正见到关羽的时候,一

    个个都丧失了斗志。

    “竟有此等事?”关羽听罢,拂须半晌不言,最后才说道:“承蒙诸位看得起关某,既然汝等愿意跟随于某,以后便并肩共战,一起征战沙场。”

    关羽说完这句话,顿时让所有的曹兵都齐轰然叫好,最后仅有五百多人,因为家中妻儿老小都在河北不得不遗憾离开,其他人全都编入了关羽麾下。

    ******

    吕蒙自从得了荆州南部,虽然重病一段时间,但休养了数月便再次上任,日夜操练兵马,没有丝毫懈怠。

    他白衣渡江,只用一击便将关羽大军消灭,一时名噪天下,却也懂得更加努力,此时正是东吴和曹军在扬州对峙,东吴起用小将陆逊倒是吕蒙没有想到的。

    以他来看应当派一员大将镇守江陵,陆逊继续统辖南郡,自己率大军与曹丕对战于中原才是万全之策,但孙权因他身体还未痊愈,不能太过操劳而拒绝。

    陆逊又有朝中重臣担保,加上陆家在东吴的势力,且军令已下,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统兵打仗,自己却在公安训练兵马。

    虽然不能参战,但他还是每日派人出去打听战况,却听到曹军停止继续南下,在寿春一带驻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