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个人安排到最合理的位置上。

    能让他们各尽其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才干便足以,不让明珠蒙尘,人才埋没,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贺邵跟随陆抗出海,吴郡其他官吏纷纷请降,各县也都送来降书,境内肃清,关平听说刘封要出海,连夜从乌程赶到建邺,一脸问号。

    寇威和胡遵等人也都再次劝解刘封不要如此冒险,即便要征讨夷洲,让蒋壹兄弟领兵便足够了,但刘封心意已决,绝无更改。

    江东之事交给关平,刘封马上斟酌出征人选,这是在大海之上,还不同于江上等普通的水路,虽然他说得轻松,但深知航海的凶险,必须要谨慎挑选出海之人。

    关平见刘封铁了心要出海,在人选问题却又犹豫不决,写写画画,好几张纸上的名字都涂抹几次,不禁笑道:“大哥用兵一向如有神助,这次为何如此反复犹豫?”

    “你懂什么?”

    刘封抬头瞟了一眼关平,轻哼道,“海上不同于陆地,我是去收拾裂土之人,可不是去大海里喂鱼的。”

    关平大笑道:“哈哈哈,原来大哥也怕死!”

    “唉,又有谁不怕死?”

    刘封无奈地摇摇头,“司马公曾说过,死有轻重,我怎能让三军将士葬身鱼腹,死得憋屈?”

    关平微微点头,言道:“你带着三弟吧!他如今武艺大进,据说已与家父当年境界相当了,又是游侠出身,专柯不在,有他跟着,我也放心。”

    “嗯,关索是一员勇将,我也打算带着他!”

    刘封点头道,“除了武之外,还要多带军医。

    当年卫温、诸葛直折损大半兵力,就是因为夷洲湿热,病患太多所致,陆逊也因医药不足而病逝他像,这都是前车之鉴呐!”

    关平眉头微皱,言道:“半年前我听说吴普去了南郡,可派人寻找他的行踪,听说夷洲四季草木葱翠,奇花异草极多,更有无数仙草,我料他必会欣然同往。”

    “很好,那就派人去找吴普,叫他在会稽东治会合。”

    有一个神医同行,刘封当然乐意,吴普曾远走辽东,在襄平一带泛舟海上,也有航海经验,而且他的五禽戏正是华佗传授刘封的九鹤吟,应该也是一位高手,比普通的弱医者作用更大。

    关平又道:“听说大哥已经命工坊改进指南车了,不知效果如何!”

    “指南车半年前就做好了,不过海上用司南便足矣,经过许多试验,司南和指南车都没有问题了,保证不会在海上失去方向。”

    这个出海必备的东西,刘封早就想到要配置在水军船上了,东吴水军也是利用司南出海,但其准确性和灵敏度比之新改进的司南差了许多。

    关平言道:“若是大哥绘制的那张地图没有差错,有司南指路,的确比从娄烦走要近了许多。”

    “我所绘制的地图,参考许多古籍天书,料想相差不大!”

    对于地图,刘封倒是颇有信心,虽然不排除有地壳运动的可能性,但岛屿和大陆偏移的位置应该不会太远,最起码找到夷洲并不难。

    “殿下,好消息!”

    正在二人商议出海之事,陈寿一脸喜色从外面走进来,“太史亨终于肯降了,已经从舒城撤兵,魏将军派人送来书信。”

    刘封笑道:“太史亨四面都没有去路,就算他不肯降,舒城守军和百姓也不会答应,这是早晚之事。”

    陈寿笑道:“如今淮南之地仅剩寿春、阴陵两郡还在魏军掌控之下,合淝以南皆望风而降了。”

    关平慨然叹道:“能有如今之局,长叔叔功不可没,背负骂名,忍辱负重,总算能够拨云见日,扬眉吐气了。”

    刘封笑道:“兴国前一阵也是被千夫所指么,滋味如何?”

    “爽,哈哈哈!”

    关平一拍桌子,不由大笑起来,“一想到那些自以为是,指手画脚,甚至撰书写大骂我之人看到结局之时,如何目瞪口呆,满面羞臊之时,我睡觉都能笑醒,哈哈哈!”

    刘封淡淡笑道:“呵呵,喷子真是无处不在,不分时代!”

    关平一怔:“喷子是什么东西?”

    “一群没有脑子的东西罢了!”

    刘封摆摆手,笑道,“打脸的滋味确实爽!”

    关平一脸愕然,陈寿在一旁也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他们两人早已习以为常了,对于无关痛痒的词句也就不去深究了。

    陈寿轻咳一声继续道:“殿下,魏将军在全椒遇到了一些麻烦,唯有此城至今还未拿下。”

    “哦?”

    刘封眼睛一亮,问道,“莫非全椒出了什么高人不成?”

    陈寿答道:“听说有一位少年十分勇猛,魏荣、魏昌皆败于其手,魏将军已经亲自去了全椒,却并未告知究竟何人。”

    刘封想了一阵,也想不出淮南还有什么猛人,不过魏延亲自去,应该能够问题不大,笑道:“若真是一员猛将,我想魏将军一定不会放过,只管静候佳音吧!”

 第1378章 猛虎拦路

    孙权北征失败,夏侯楙被张承掘巢湖之水所淹,吴、魏两败俱伤,各自退兵,自合淝以南、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成了无主之地,惶恐的百姓无所适从。

    屯兵于庐江的魏延马上趁机出动,沿江收复各地,江淮百姓早知道大汉政策十分英明,箪食壶浆相迎,所过之处,如秋风扫叶,官吏府衙也都尽数归降。

    本以为收取淮南之地不费吹灰之力,却未料魏昌人马在全椒遇到了劲敌,倒并非这里有多少兵马,而是有人以一己之力挡住了魏昌的三千兵马。

    魏延初时还骂魏昌无能,便命厉阳的廖化前去支援,不料几日之后急报传来,魏昌被擒,廖化带领的战狼营统帅赵胜也被俘虏,唯有李斌能与之一战,却无力取胜。

    魏延闻报大惊,想不到全椒之地竟出了一位如此勇猛之人,赵胜和李斌的本事他是清楚的,一个被擒,一个不能取胜,可想而知此人武艺高强。

    恰在此时太史亨和孙奂见东吴大势已去,派人来请降,魏延便命杜睿守城,亲自带领赶往全椒,倒想见识一番这个年轻后辈,若是能将其收服,又多了一员虎将。

    魏延带太史亨轻兵赶至全椒,全椒境内平缓,唯有一座南屏山,自西北连亘数十里,山势陡峭,古木参天,四时野花纷呈,是全椒在西面唯一的屏障,汉军兵马就驻扎山下,与全椒县城对峙。

    魏延虽然须发尽白,但精神都是,走起路来依然虎虎生风,廖化将其迎进中军大帐,几位武将垂头丧气,满脸羞愧。

    廖化将这几日交战情形又说了一遍,守城的是一员少年小将,年不满二十,两位老将都饱经风霜,经历无数生死浴血之战,此时却也十分震惊。

    魏延听罢,皱眉问道:“交战数日,至今还不知其人名姓来历?”

    “惭愧啊!”

    廖化一声轻叹,“那少年性高气傲,若无人能胜他,绝不报名!”

    “哈哈哈,好一位英武少年!”

    魏延闻言反而大笑起来,拍着大腿环视众人,“当年某在长沙之时,打遍南郡无敌手,也是不肯报名,人都称某为赤面煞神,哈哈哈!”

    魏荣在一旁惊呼道:“想不到父亲还有如此凶猛的名号!”

    “哼,你老子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本事可比你二人强多了!”

    魏延扫了一眼魏荣,笑容便消失了,怒骂道,“平日叫你们好好练武,百般不听,现在好了,被人生擒,真是丢了我魏某人的脸!”

    魏荣低下头吐了吐舌头,缩着脖子躲到廖化身后,他也不是那人的对手,兄长还被人囚禁,现在可不是贫嘴的时候。

    廖化言道:“此人用狼牙槊,力大无比,李斌与之战过百合不分胜负。”

    魏延扭头问同来的太史亨:“吴军中可有此人?”

    “未曾听说!”

    太史亨摇摇头:“此人想必还未曾从军,否则如此勇猛之人,岂能籍籍无名?”

    魏延一拍桌子,起身道:“传令出动,某倒要看看,究竟是何等少年!”

    廖化即刻出营传令,不多时便听得人喊马嘶,战鼓震天,各营人马举旗列阵,大家都知道魏延前来,重振精神。

    魏延和廖化等人披挂整齐,出营门直奔全椒城而来,远远便看到城上旗帜耸立,士兵巡逻,还挂着东吴的旗号。

    “哼,孙亮已经递上降表,交了玉玺,这人还在此竖旗坚守,真是笑话!”

    魏延来到城下,看着旗号不由冷笑,如果说这人忠诚,他就该遵从孙亮的圣旨,全境投降,不该再举兵,至今还在坚守,大概只是凭借自己的武勇罢了。

    太史亨在一旁说道:“魏将军,在下愿去劝降此人!”

    魏延点头道:“也好,你先去试试。”

    太史亨领命,打马来到护城河前,对城上守军大喊道:“吾乃太史亨是也,叫全椒县令出来答话。”

    城上守军听说是太史亨,一阵骚动,东吴上下都知道太史亨是孙权的义子,在皇宫与皇子一同长大,身份非同小可,赶紧去通报。

    不多时,便见一位中年官来至城上,来至城垛口向下张望,那人倒真是见过太史亨,见果然是此人,惊呼道:“太史将军,你你,莫非是真”太史亨抱拳道:“全椒令听好了,先帝驾崩于江上,陛下已知天命,归顺汉统,诏书传瑜全境,尔等妄图抵抗,是置这一城百姓及大小官吏于危险之境也,如今全军归汉,为何还要负隅顽抗?”

    “太史将军,陛下他,他”全椒县令闻言颤颤巍巍,守军也一阵骚动,他们早也得到消息,但县令一直说这是疑兵之计,并不可信,现在太史亨当面说明,不由他们不信。

    “哈哈哈,太史亨,尔屈膝背主,败坏太史将军一世英名。

    不忠不孝,有何颜面在此妄言欺骗吾等?”

    正在此时,有人从县令身后走过来,头戴范阳斗笠,比县令高出了一头,身材颀长,只是斗笠下的黑纱遮住了面容,看不清楚形貌。

    “汝是何人,好大胆!”

    太史亨脸色一红,指着那人怒骂道,“无知小儿,在此妄动兵刀,若非魏将军仁德,顾念城中之人性命,凭一座小小的全椒城,能挡住汉军攻击么?

    劝尔等不要螳臂当车,自取其祸了!”

    “嘿嘿,太史将军,你既然降蜀,便没有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那人一声冷笑,扶着城垛沉声道,“吾等为吴臣,自当尽忠,不与贰臣为伍,誓与全椒共存亡!”

    全椒县令大惊,回头看着那人不知所措:“啊?

    大侠,你你,我,我”“大人尽管放心,莫要被贼人所惑,太史亨孤军被困舒城,变节投降,想骗吾等开城为他请功,岂能叫他如愿?”

    那人转头低声安抚县令,“只要再坚持半月,援军便到,那时候大人必为陛下器重,一步登天,须知忍辱负重,方能一飞冲天啊!”

    “哎呀,这个”全椒县令连连搓手,也是拿不定注意,不知道该信哪一方的话。

    “混账,执迷不悟,还不下城来受死!”

    太史亨被那人一句话激怒,忘了此人勇猛,直接搦战了。

    “哈哈哈,正合吾意,待我前来擒你!”

    那人一阵大笑,转身向城下而去。

 第1379章 少年英雄

    魏延正和廖化等人等着太史亨劝降,见他说了几句,便面现怒色,很快城上鼓声大作,全椒的城门缓缓打开。

    “不好,那人要出城了。”

    廖化吃了一惊,准备派李斌出战。

    “且慢!”

    魏延抬手拦住了廖化,将掌中刀横于马上,双目微凛,“某来为太史亨掠阵。”

    廖化张口欲言,已经看到城门口旗帜飘展,一队士兵鱼贯而出,虽然仅有五百余人,但精神抖擞,面对数千精兵毫无惧色。

    只好大声道:“擂鼓!”

    魏延凝目观望,从城中飞奔而出一员小将,来人速度极快,如同一阵风刮过,胯下青鬃马还算高大。

    咚咚咚战马快速踏过吊桥,便见马上一员小将,年纪在二十上下,细高条的身躯,腰身高大,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藏青色的征袍,腰中缠绕一尺来宽的斑斓虎皮护腰,在阳光下分外惹人注目。

    这人斗笠之下面罩黑纱,看不清面目,但他单手提着狼牙槊,下巴微扬,显得性高气傲,睥睨生姿。

    魏延摸着胡茬,吸了口气:“嘶卖相倒还不错!”

    太史亨却无暇看他这些,见那人出城,大喝道:“黄口小儿,不识时务,看我来擒你。”

    “哈哈哈,来得好!”

    那人仰天大笑,虚空转动着狼牙槊,发出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