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昨夜又与王濬等人讨论一番,现在让姜维和邓艾强行发兵实则弊大于利。

    原和河内新得,根基不稳,许昌、谯郡是曹家发迹之地,东郡、陈留、濮阳、汝南也是曹操亲手经营过的。

    中原境内几乎十之七八的地盘都是曹家和魏国武的老巢,暗中必定还有许多人勾结一起,一旦出现漏洞,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

    大军过境,这些地方有许多势力暂时蛰伏,乃至民心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治理,新上任的官员也要时间去适应,都非一朝一夕之事。

    除此之外,兵马整顿,降兵编制,粮草辎重的调度准备都是极其重要的,目前还有寿春和徐州的魏军牵制,强行北上实则隐患重重。

    司马懿重回朝堂,让刘封心头蒙上了一层阴云,倒不是他畏惧司马懿,而是此人一旦掌管三军,以后行军势必困难重重,肯定会增加将士的折损,这不是刘封所希望看到的。

    “殿下,为何不让云羽卫出动?”

    正当他为司马懿的到来忧心忡忡的时候,柳纯从殿角转过来请命。

    “阻止司马懿,必要去北平、辽东之地,千里之外,云羽卫有更重要的任务,不必如此大费人力!”

    刘封微微摇头,叹道,“若是专柯此行不能成功,云羽卫去了,也无济于事。”

    “是!”

    柳纯抱拳,专柯的本事,他是很清楚的,云羽卫能和他交手的确实没有几人。

    “伟叔,你也该准备一下,年底前往河北!”

    刘封对柳纯的能力还是十分欣赏,“带几个得力之人,与河北云羽卫都统南秦二人联手,搜集魏国情报,东吴诸事可为参考。”

    柳纯听说又要派他去河北,不禁大喜,抱拳道:“遵命!”

    “殿下,吴郡急报!”

    有士兵快步走进来的时候,柳纯已经闪身躲进殿内去了。

    “何事?”

    “吴郡太守贺邵带领两千兵马从娄烦与陆抗军会合,从水路离开海岸逃走了。”

    “嗯?”

    刘封脸色一沉,“可查到诸葛恪的动向?”

    “有人曾见到诸葛恪在吴郡府衙出现过,但并未见他与贺邵同行。”

    刘封一阵咬牙:“哼,我倒要看看,你们能逃到何处去!”

    “陆大人已经回城,正在兰宫等候。”

    刘封马上转身前往兰宫,见陆凯正和一位穿着破旧衣衫的年轻人等候。

    陆凯急忙上前抱拳道:“殿下,恕在下无能,未能劝说幼节归降。”

    “无妨!”

    刘封摆摆手,陆凯连陆抗的面都没见到,这事与他无关。

    陆凯指着身边的年轻人说道:“这位乃是沈莹,字少澎,曾随陆公远赴夷洲,幼节欲重回夷洲,将不愿同行的士兵遣返,共留下一千余人,皆在曲阿。”

    那人上前行礼:“小人沈莹,参见殿下!”

    “免礼!”

    刘封一抬手,问道:“陆伯言父子远征夷洲,情形如何?”

    沈莹看了一眼陆凯,答道:“吾等随大都督前往夷洲,经一年便扫平此地,因战船破损太多又耽搁一年之久,故而迟迟未归。”

    刘封问道:“夷洲共有多少人口?”

    沈莹皱眉道:“夷洲广袤,各部落散落各处,或许还有吾等未曾见者!预估人口不过百万,以台窝湾西拉雅族为最,共有十余万人,其余部落无数,皆用石斧等、用鹿角为矛,以青石为镞,兽皮为衣。

    只用一月时间,大都督便降服西拉雅族,其族长归顺大”沈莹本想说“大吴”,但现在东吴已灭,陆抗又拒不投降,一时不知夷洲该归属何处去了。

    陆凯在一旁轻叹道:“只可惜陆公因病逝于夷洲,不能还乡”刘封吃了一惊:“陆伯言已经?”

    沈莹点头道:“夷洲湿热,大都督半年前染病,又无良医药草诊治,不幸在即将离岛之时病逝了。”

    刘封冷笑道:“陆伯言病逝,陆抗便如此大胆,擅自主张又返回夷洲,莫非想自立为王不成?”

    陆凯忙道:“幼节清白忠勤,绝非妄图自立之人,恐怕其中还有隐情。”

    刘封冷哼道:“夷洲已被陆伯言扫平,各族慑服于陆氏,陆抗见东吴不存,重返夷洲,没有自立之心,作何解释?”

    “这”陆凯一怔,陆抗的这个举动,他的确无法解释。

    “报”就在此时,有士兵快步跑进来,正是八百里加急探马,手持令旗来到殿内,躬身道,“大将军,已经探知诸葛恪行踪,其带领三千精锐与陆抗水军会合,离开吴郡去了海上。”

    “什么?”

    刘封惊呼一声,“诸葛恪也走了,这三人搞什么把戏?”

    传令兵又道:“诸葛恪还带走了孙权三子孙和,一并出海。”

    “孙和?”

    刘封一怔,很快便明白了诸葛恪几人搞的什么把戏,这是要继续延续东吴的命脉,去夷洲拥立孙和为帝,与大汉周旋。

    “殿下”陆凯显然也没有料到诸葛恪和陆凯会有此一举,小心答道,“孙子孝与幼节皆是诸葛元逊的女婿”“诸葛恪,我去你大爷的!”

    陆凯话未说完,便见刘封面容狰狞,砰的一声踢碎了身后的书案,木屑纷飞。

 第1376章 执念难平

    兰宫之内,刘封面色阴沉坐在上位,王濬、沐风、陈寿、陆凯等人列于两厢,个个神色凝重,诸葛恪和陆抗带走孙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刘封也没想到诸葛恪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孙和,另一人许配陆抗,这两人竟都是他的女婿,这几人不知如何联络,竟私下出逃,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孙和原本就是太子,深得人心,只是在南鲁党之争中失败了,他在江东其实比孙亮的威望要高一些,如今诸葛恪将他带往夷洲,就是表明要继续扶持孙和,延续吴国。

    “真是嗑瓜子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人儿都有,”刘封抓着一把葡萄干,却无心下咽,怒气不休,“不灭此贼,我誓不罢休。”

    半晌无人开口,沐风左右看看,苦笑道:“诸葛元逊自小便才气干略,器任佐时,为江东人所称道,然其气骄且吝,秉性强梁看,矜己自用,自视甚高,恐是不甘有此一败,故而远遁海外,欲重整兵力,以正其名也!”

    “军师所言甚是,”陆凯一声轻叹,无奈道,“元逊自谓其才足以保吴,刚愎自矜,常欲与殿下一较高下,吾料却先败于关将军之手,定是恼羞成怒,才铤而走险。”

    “哼,我倒想起来其父曾说过: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果真是知子莫若父呐!”

    刘封一声冷哼,冷笑道,“诸葛恪聪明虽过于其父,然却无其父敦仁通达之才,果真要恃才取祸。”

    陈寿听出刘封话外之音,惊问道:“殿下该不会是要发兵去追吧?

    如今江东新定,三军征伐半年之久,需要休整,若远处海外,恐怕”要追陆抗,必然要动用水军,王濬在一旁说道:“兵法云:穷寇莫追!今出征日久,兵力疲惫,粮草不足,若强行远征,恐于将士不利,且夷洲乃偏远不毛之地,没有数十年经营,谅他诸葛恪也难成气候。”

    “王将军所言甚是,”宗预也点头道:“今四海未定,民心未稳,连续用兵,有伤国本,殿下也忧劳奔波,若万里追敌,海上风波难测,将士水土不服,必致疾疫,殿下岂不知卫温、诸葛直之事也?

    望殿下三思。”

    宗预之言让众人频频点头,当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去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掸州,在夷洲停留近一年,回来后,却因损伤兵力过多,以违诏无功而入狱被杀。

    “诸位之言,倒也有理,但你们却不知,不将夷洲收服,将诸葛恪、陆抗等人捉回,我这一口气难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啊!”

    王濬等人是为长久考虑,刘封当然清楚,但他们却不知道,千年之后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些逃到夷洲的人数典忘祖,屈膝媚外,令人齿冷。

    刘封作为“过来人”,在那个时代无能为力,也只能唾骂几句,但现在大权在握,又岂能让“历史重演”?

    在众人疑惑的眼光之中,刘封缓缓道:“熟知数十年之后,孙和、诸葛恪等人不会教化夷洲土人,忘了他们是炎黄子孙,华夏之民,反来诋毁我中原大国,颠倒是非?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陆凯等几位江东旧臣也想不到刘封的想法会如此奇特,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了,陆凯言道:“吾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乃民之本业。

    殿下振威以清寰宇,宣仁以收民心,今扬州、豫州、兖州新定,当育养士民,畜力而后动耳,经涉不毛,恐欲利反害。”

    沈莹坐在末位,见众人都劝阻刘封,也道:“夷洲绝险,蛮夷猾夏,未染王化,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也,若发兵泛舟越海,当虑其危而轻涉不测。”

    刘封笑道:“海上风高浪大,凶险难测是不假,但我知道还有一处地方,比曲阿更近夷洲,从此地出航,说不定比陆抗他们先到夷洲,我倒要看看,凭借一座小小的孤岛,他们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陈寿闻言大惊:“殿下,你该不会是要要亲自出征讨逆吧?”

    “不错,吾正欲亲自去捉拿这些异想天开的混蛋!”

    刘封一咬牙,起身道,“诸葛恪不是一直想和本王交手么?

    我这就满足他,顺便将夷洲平定,叫其世世代代归于我大汉王朝,谁敢觊觎,绝不容情!”

    “殿下,为了区区一座孤悬海外之地,何必如此?”

    王濬赶忙起身劝道:“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非殿下平日志行万里之举也!今魏国尚存,强敌在侧,殿下乘桴远征,恐中原有乱,陛下戚至而忧,若有差池,悔之无及呀!”

    。

    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

    陛下承运,拓定江表。”

    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陈寿也道:“殿下,待天下大定,大事时捷,则夷洲不讨自服。

    望殿下息战养兵,以威逆臣,早定中夏,垂耀汉室为上。”

    “望殿下三思!”

    王濬等人也都纷纷起身抱拳请命,他们是在想不通,刘封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夷洲如此固执。

    “诸位不必再劝了,吾意已决!”

    刘封却不为所动,背着手来到门口,缓缓道,“尔等不知我心中之恨,不懂我无力之憾。

    凡欲割裂我大汉疆土者,虽远必诛,绝不姑息,哪怕是苟延残喘,也不行!”

    沐风皱眉道:“殿下既然一心要发兵,倒也未尝不可,区区夷洲,只需万余兵力足矣,只是水军连月交战,战船还未修葺整备,恐怕也要耽搁两三月。”

    “诸位多虑了!”

    刘封转身对众人笑道,“吾岂不知天下之重?

    眼下即将入冬,不易用兵,但夷洲却不同,四季如春,草木无霜,无惧风雪之患!别忘了除了荆州水军之外,本王早已开始训练还上之师了!”

    王濬一怔,想起来蒋壹兄弟,惊呼道:“海军?”

    “正是!”

    刘封缓缓点头,冷笑道:“海军组建已经三年有余,也该拉出来练练了。”

    王濬松了一口气,失笑道:“原来殿下早就有意练兵了。”

    刘封笑道:“堂堂海军,若是连小小的夷洲都无法征服,更遑论远航海外,讨伐倭寇?”

 第1377章 有备无患

    虽说刘封决定以攻代练,但他亲自领兵,众人还是担心不已,王濬请命由他领兵去夷洲,却被刘封拒绝了。

    现在东吴的水军刚刚投降,需要收编训练,只有王濬能担当此大任,而且荆州和东吴的水军将来要沿海北上,攻打河北,还需要探路准备,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刘封执意亲自出征,一来是想踏上夷洲,将其彻底征服的执念,二来也是因为各郡接下来都是内政整顿时间,他对这些事情颇为头疼,干脆带领海军出航,权当消遣散心了。

    现在洛阳有马良、荀方、张苞等人,兖州有姜维、徐陵,河内有邓艾、杜预,淮南有魏延,江东有关平,刘封大可放心让他们治理各辖区。

    即便自己在海上耽搁了时间,万一司马懿到了邺城,举兵杀来,姜维、邓艾和杜预几人也绝对有一战之力,更何况这一次淮南之战,魏军也损耗不少,也需要时间休养整顿,司马懿不可能大肆用兵。

    自始至终,刘封都从未想过要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他更依赖的是这个时代的名将能臣,只是借用历史之鉴将他们每个人安排到最合理的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