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江东阵营中,能让刘封顾忌的,也就朱据、陆凯、诸葛恪和骆统几人了,只要将这几人拔掉,整个江东便彻底失去了防备之力,唾手可得。

    胡遵急道:“将军既知骆统假意来降,为何还叫他运送粮草?”

    刘封笑道:“吾欲先破陵阳,又恐急切难下,若朱据和诸葛恪二人领兵来攻,反而背腹受敌,正愁破城之策,骆统来降,正合吾意也!”

    唐咨这才放心,抱拳道:“将军尽管下令,末将愿为先锋去攻陵阳。”

    刘封知道唐咨急切想证明自己,以便在军中立足,笑道:“唐将军领原先黟县守兵五千人,依然穿戴东吴铠甲,等我命令。”

    “遵命!”

    刘封又对胡遵吩咐道:“骆统若是诈降,必会与刘纂暗中联络约定起事,马上派人到陵阳方向各处要道埋伏等候,见到奸细,即刻抓来见我。”

    “是!”

    二人领命而去,寇威慢条斯理地说道:“要以我之见,干脆将骆统给杀了,再派人告知刘纂,就说已经取得你的信任,叫刘纂明夜领兵到城外里应外合攻城。

    吾暗中却带一路人马埋伏在大庾山,等刘纂领兵出城,反去夺了陵阳,岂不简单?”

    “嗨呀,想不到少严也懂得算计了,有进步!”

    刘封朝着寇威竖了个大拇指,却又摇头笑道,“你这计策太过浅显,我料骆统与刘纂必有暗号约定,不等他出手,我们万不可轻举妄动。

    将其留在城中太过冒险,只好用几车粮草来换陵阳了。”

    寇威诧异道:“你怎知他们二人还有暗号?”

    刘封叹道:“骆统也算得义气之人,此来想必也是报了死志,世人皆道我奸诈,他们岂能没有防备,只恐稍有疏漏,刘纂便不会上当。”

    寇威正喝着酒,听刘封的自我评价,忍不住喷酒大笑起来:“哈哈哈,奸诈”

 第1359章 引蛇出洞

    翌日天明,骆统便带兵离开了婺水岸边,往石门山方向而去,汉军粮草就在石门峡,骆统早已知道,认定刘封不会骗他。

    而在黟县,汉军则重新编制训练,出榜安民,整备兵力,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最后一战。

    刘封其实也在等王濬水军的消息,如果王濬率先击败张承,攻下石头城,陵阳和乌程的的兵马就必须要回防建邺,那时候再进兵,就会轻松许多。

    一日过去,骆统暗探禀告骆统已经到了石门山,一路上并无异常,正在石门峡装载辆车,大概明日便可运送了。

    刘封叫胡遵继续派人监视,不必打草惊蛇,第二日一早刚刚洗漱完毕,胡遵就来求见,果然半夜在大庾山一处山口抓到一名信使。

    刘封见那人五花大绑,口中塞着一块破布,面色狰狞,眼神有决然之色,应该已经被骆统交代过,如果事情败泄,就毁书自杀。

    “可有书信?”

    “若不是我下手快,这小子差点就把书信给毁了。”

    胡奋上前递过一封微微潮湿的皱褶书信,显然是贴身收藏的。

    刘封看了看身旁的专柯,笑道:“这小子好像是个不怕死的,交给你来审问。”

    “嘿嘿,放心吧!”

    专柯咧嘴一笑,如同凶神一般,走过去便将那人从领口提起来,拎小鸡一般带了出去。

    刘封拿着信封观察了许久,不见有任何印记,才从封口处小心拆开,尽量不留痕迹,取出书信之后,甚至告诉胡遵记下信笺折叠的样式,才将其打开。

    信中内容倒是不多,原来是陵阳兵粮也不足了,骆统打算将这些粮草运到陵阳去,叫刘纂派人到大庾山来接应。

    等取走粮草之后,再故意泄密,将兵马在山中埋伏,等蜀军来追的时候,趁机大杀一阵,如果来的兵多,便趁机夺回黟县。

    胡遵大喜道:“将军,可叫人模仿骆统字迹,将刘纂骗出城来,夺了陵阳。”

    “不可!”

    刘封仔细看着书信中的内容,横看竖看,甚至斜着看,能想到的暗号都试了一遍,还是没发现异常,这才是真正让他疑虑的地方。

    看了一阵,他将书信放下:“这封信必须原封不动送去陵阳,就将这七月十二改为七月十日吧,其余不做变动。”

    陈寿将书信接过来,准备好笔墨,观摩了一阵骆统的笔迹,将“二”改为了“日”,等墨痕晾干,果然看不出破绽来,刘封满意点头,将其按照原先的方式折叠好,重新密封起来。

    正在此时,专柯也走回来,裤腿上沾着血迹,摇头道:“骆统并没有和下书之人特别交代什么,只叫他负责送信。”

    经历过许多次暗杀之后,专柯好几次审问刺客,对于用刑方面已经很有心得了,刘封相信他的手段足以让那人不敢撒谎。

    “给他个痛快吧!”

    打发走了专柯,刘封叫唐咨选一名心腹之人今夜去往陵阳送信,其余各将马上准备,叫士兵暂时休息,养足精神准备出动。

    陵阳为丹阳西面的重要防线,朱据汇集兵力之后,命刘纂守陵阳,唐咨守黟县,布下防线阻挡蜀军,但刘纂想不到唐咨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连援兵都未赶到就被刘封所败。

    骆统在大庾山前遇到正准备回城的蒋班,两军交战,蒋班兵马不足,无奈又败退到大庾山上防守。

    骆统将山顶围住,正好王祚领兵来援,二人商议围点打援,沿途埋伏救兵,却不料刘封竟派兵绕道取陵阳,王祚不敢耽搁,赶紧退兵,不料反而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黟县失守,对陵阳来说便十分危险,侧翼暴露在蜀军刀兵之下,刘纂知道自己是最后一道防线,决心死守,但城中粮草不足,加之黟县逃来的一万多兵马,更是吃紧,甚为忧虑。

    骆统思索再三,决定以苦肉计诈降刘封,见机行事,因为不知道刘封对他是否会信任,便和刘纂约定以书信为准。

    刘纂担心刘封奸诈,识破计策,瞒着骆统下书来骗他,二人便约定书信中必有几个字词,并让骆统留字以便校对。

    苦等两日,派人暗中打探,听说骆统兵马去了石门山,刘纂大为不解,这一日终于盼来骆统书信,赶忙找出字条对比,果然笔迹一模一样,心中大喜。

    看看还有一日时间,刘纂传令城中兵马准备,依照骆统之计行事,先去大庾山接应粮草,将蜀军粮草骗来,此消彼长,以便应战,再分一路兵马准备埋伏截击追兵。

    王祚见刘纂将三万兵马尽数派出去,只留五千预备役守城,心中不安,劝道:“将军全军出动,若被蜀军截断后路,如何是好?”

    刘纂叹道:“刘封率十余万之众来取江东,三军震动,今吾兵力非但不足,粮草也将告罄,若其尽起大军来攻,三万和五千兵,其实无异也!此时若不孤注一掷,更待何时?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王祚闻言默然无语,骆统说过蜀军的攻城之法,让刘纂等人甚为担忧,黟县有婺水作为护城河尚且被打得无力还手,陵阳护城河不如婺水宽阔,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如今骆统冒死诈降,有了一线生机,刘纂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也无可厚非。

    第二日晚上,陵阳兵马整装出发,在夜色掩映之下,王祚先领一万精兵先往大庾山而来,刘纂等了一个时辰之后,才带着剩余的两万兵马出城。

    临行之时,再三交代守将夏恂,只要回城的不是他自己,任何人前来都不得开城,即便是骆统来也不行。

    即将到中秋,此时已经月出东山,借着朦胧的月光,王祚先领兵进入大庾山之内,沿着早就探好的山路一路行进,一个时辰之后来至在约定之地。

    将人马藏住,王祚领人来至高处查探地形,同时派出哨探将周围的地区清查一遍,回报四周没有动静,王祚才稍稍放心。

 第1360章 无奈投降

    王祚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刘纂在后面几次催问,终于有斥候报告前面有粮车正往这里运来。

    来至一处山上凭高远望,果然看到无数粮车接连不断,正在山谷之中往这里走来,看衣甲都是吴兵,真如骆统所说一般。

    亲兵大喜,指着远处言道:“将军快看,骆将军果然得计了,想不到刘封也有被人算计的时候,嘿嘿!”

    王祚也心头一阵狂跳,能从刘封的眼皮子底下骗来这许多粮草,还真是不容易,马上下令道:“蜀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快去接应骆将军出山。”

    王祚领兵先行,派人向刘纂报信,来至山谷之下,却不见骆统前来,追问士兵,原来骆统带兵断后,以防蜀军来追击。

    王祚不疑有他,叫部下人马接替骆统部下推动粮车,加快速度往陵阳而去,就在此时,忽然听得身后喊杀声起。

    “王将军,骆将军因将粮草运过界,背后有蜀军赶来,请速速去救应。”

    王祚大惊,赶忙带了三千兵越过粮车向前,命人又去催刘纂赶忙来接应,这些粮草数量极多,如果能够顺利运回去,足够陵阳守军一月之用。

    王祚急催兵向前,看到一队人马正和追来的蜀兵厮杀,领兵人看背影正是骆统,正站在高处指挥士兵防守。

    “骆将军勿慌,我来助你!”

    王祚大喝一声,快步向前,来至大石之下。

    就在此时,骆统忽然回头,刻意压低的头盔之下,一张阴恻恻的脸上露出诡异之笑。

    王祚心中一沉,见那人竟不是骆统:“你你是何人?”

    “哈哈哈,王将军,连我唐某都认不出来了吗?”

    站在这里的正是唐咨,见王祚发愣,大喝一声从石块上跳下来,手中钢刀斜刺里斩下,王祚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唐咨一刀斩杀。

    “儿郎们,随我杀!”

    唐咨斩了王祚,马上指挥士兵转头向吴兵杀过来。

    跟随王祚来的吴兵还在惊愕之中,不明白为何骆统兵马忽然反戈相向,甚至连后面的蜀军也跟着混在一起冲过来。

    唐咨的人马胳膊上都系着红丝带,与王祚人马混在一处,蜀军也能分得清楚,转眼间就将王祚带来的三千人杀死,山谷中横尸遍地。

    就在此时,前面已经飘起阵阵青烟,唐咨知道前军得手,引兵上前,果然见士兵正在放火,将那些粮车全部点燃。

    同伴忽然放火烧粮,王祚带来的陵阳吴兵还莫名所以,前军已经放完火逃到山中去了,只留下一脸茫然的凌阳兵乱成一团。

    大火燃烧起来,那些麻袋和布幔起火,才看到里面装的竟都是干柴杂草,山中火势越来越大,吴兵也纷纷向来路逃走。

    刘纂正领兵前来接应,才在山前看到粮车,下一刻便看到有人放火烧粮,不等他追问,只见一半士兵都在动手放火,便意识到情况不妙。

    “退,快退!”

    刘纂脸色大变,知道中计,赶忙指挥人马掉转头向后走。

    吴兵一阵慌乱,拥作一团,后军才转身走过后山,就听到山上呐喊,山林中一彪军冲出来,拦住了吴兵去路。

    为首一员黑甲红袍大将横刀立马,指着吴兵大叫道:“尔等已中吾计,何不早早投降?

    速叫刘纂前来受死”刘纂在乱军中看到后路也被断,顿时大惊,此时身后火势熊熊,两头都没有了去路。

    “唉,终究还是被刘封所算,江东亡矣!”

    刘纂仰天长叹,听得前面已经响起喊杀之声,惨嚎不断传来,回荡在山谷之中。

    副将急忙劝道:“将军快弃马上山逃走吧!”

    “逃,又能逃到何处去?”

    刘纂神色凄然,无力笑道:“蜀军在此埋伏,必分兵去取陵阳,今陵阳不保,建邺就在蜀军虎口之下呐”众将大惊,脸色惨变:“将军,这”“马上传令,叫三军放下兵器,吾自去见蜀军领兵之人!”

    刘纂被一声惨叫惊得回过神来,当机立断传令,叹道,“此时深陷绝地,大势已去,不必再让士兵无谓丧命了。”

    副将也是无奈叹息,旋即纵马在山中呼喊全军放下兵器,来至阵前喝住了正在追杀吴兵的蜀军。

    寇威见一名吴将在阻止吴兵抵抗,也抬手命令全军停下,冷然盯着那人来至军前。

    “在下奉刘将军之命前来请降,”一名亲兵来到阵前,抱盔半跪在地,无奈道,“刘将军不愿多造杀戮,还请将军纳降。”

    寇威微微一撇嘴,点头道:“汉军自有军令,向来不杀降服之人,叫刘将军自行前来归降,其余人马放下兵器等候押解。”

    “是!”

    那人将手中的头盔放在地上,解下腰中宝剑,转身向后面的吴兵传令。

    叮叮当当一时之间,整个山谷中都是兵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