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丢了一大半地域,但陆宏并不着急,直到听说山越是听命于蜀军,长沙有五万大军攻入建安,交州又有两万人马汇集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向建邺求援。
退回建平的逃兵说蜀军势大,兵力众多,加上山越军,近乎十万,陆宏更加惊慌,日夜盼着援军能早日赶来。
所幸会稽西面崇山峻岭,道路难行,沼泽毒瘴极多,蜀军行军缓慢,否则不等援军来到,就已经杀到山阴来了。
好不容易盼来援军,陆宏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援军极少,仅有五千人马,喜的是诸葛恪亲自前来,有他主持大局,自己倒是轻松了许多。
一番寒暄之后,陆宏为众人设宴接风,随同诸葛恪来的几人,唯有聂友还算知名,其他都是一些普通裨将校尉,不知道本事如何。
聂友字悌,豫章郡人,汉族江右民系,少为县吏,当年孙权还在豫章之时,常与诸葛恪等人交往,因时论精辟,声名四溢,后东吴建国,建都建邺之时,拜为丹阳太守。
这次随诸葛恪领援军前来,诸葛恪以聂友为参军,陆宏知道他二人本就是好友,对聂友也十分恭敬。
虽说是酒宴,但大敌当前,一切从简,陆宏领会稽大小官员一同作陪,虽然诸葛恪早已不是大将军,但官拜太傅,比原先的官职还要高,未掌兵权,功勋犹在。
昔年诸葛恪两次征讨山越,一次大胜,另一次眼看就要将山越尽数降服的时候,没想到其兄弟诸葛乔出现,打破了诸葛恪的计划,又因豫章丢失而不得不退兵,兄弟之争以失败遗憾而终。
但即便如此,诸葛恪在会稽一带的名声犹在,和当年平定山越之乱的陆逊齐名,为山越所敬畏,听这二人之名,便畏之如虎。
简单用过饭,诸葛恪肥硕的身躯便靠在椅子中闭目养神,不再闲谈,陆宏知道军情要紧,便撤去酒席,将闲杂人等都遣散。
陆宏干咳一声,言道:“太傅大人,蜀军集合十万之众来攻会稽,来势汹汹,恐来者不善啊!”
“十万么?”
诸葛恪依然闭着眼睛,淡淡问道,“可知是何人领兵?”
“这”陆宏一怔,尴尬道,“据建安守军所说,山越军由阎宇及一众山越头领带领,但建安兵马,他们并不知道。”
“荒唐!”
诸葛恪还未说话,与他同来的那名年轻武将却冷笑冷哼一声,“被人攻占城池,竟不知何人领兵,真是天大的笑话。”
“王将军!”
陆宏脸色一冷,沉声道,“建安距此在数百里之外,隔着千山万水,建安守军尚不知情,叫本令如何回复?”
此人名叫王征,是丹阳人士,是聂友从丹阳军中提拔起来的一名校尉,看他人高马大,面带髭须,倒也威猛,但一个小小的偏将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陆宏也是无法忍受的。
王征冷冷道:“守军不知,何不派遣斥候查探?”
“你”“不必争吵!”
诸葛恪猛然睁开眼睛,寒光爆射,瞪了两人一眼,沉声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王将军,马上派人查探究竟是何人领兵。”
“遵命!”
王征扫了一眼陆宏,眼中尽是不屑之色,大步而去。
诸葛恪又对陆宏吩咐道:“陆大人,请即刻准备车仗粮草,集合两万兵马随某前往建平御敌。”
“啊?
太傅”陆宏吃了一惊,犹疑道,“今蜀军十余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蓄锐而来,不可敌也。”
“哦?”
诸葛恪眉毛一挑,扫了一眼陆宏,“吾奉旨领命来援,却按兵不动,莫非坐以待毙不成?”
“这倒不是!”
陆宏忙道,“会稽群山叠水,路途遥远,蜀军若来,辎重难运。
下官以为,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
蜀军既来,以山河为防,其欲战不得,攻又不能,锐气必消,太傅再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
“哈哈哈,真儒生之见也!”
诸葛恪一阵大笑,停了停腰身,傲然道,“陛下北征,蜀军趁机而来,或为试探之举,当以雷霆之势灭之,叫其不敢觊觎江东。
若如府君之言,似此迁延岁月,何日能退蜀军乎?”
聂友也在一旁说道:“府君不必担忧,蜀军人数虽多,却是山越、交州兵夹杂其中,不过乌合之众,吾等该早日平乱,为报陛分忧,专心与魏军交战,方为上策。”
陆宏何尝不知道早日消灭蜀军的好处,但会稽地广人稀,哪有许多兵力与其对峙,抱拳道:“只是,我会稽之兵不过三万”“兵力之事,陆大人不必担忧,吾方才说过,只需两万便足矣!”
诸葛恪神色一冷,也失去了耐心,淡淡道,“大人还不快去准备?”
“是!”
陆宏无奈,也知道诸葛恪平素就性情高傲,矜己陵人,多言无益,只好下去准备。
第1331章 全面部署
一日之后,东吴兵马出动,陆宏领会稽官员将诸葛恪一行送出城外,以南部都尉柯兊为向导,赶奔永宁对抗蜀军。
看着大军远去,尘土飞扬,陆宏长叹一声,抱着手一脸凝重,良久不语。
其弟陆睿言道:“两军交战,非在兵之多寡,太傅谙熟兵法,兵力虽少,借住地形之利,未尝不可胜也!”
陆宏叹道:“太傅之能,吾岂不知?
只是蜀军此次出动十万人马,非同小可,魏延入侵荆州,意在南郡,为何还敢将长沙兵马调来会稽,其中必有蹊跷啊!”
陆睿眉头一皱,眼看旌旗消失在山峰之后,问道:“兄长既有此猜测,为何不在太傅面前说明?”
陆宏摇头苦笑:“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太傅骄矜自傲,最不喜有人智先于他,若说出来,只是徒惹嘲讽罢了!”
陆睿冷哼一声,怒道:“他诸葛恪虽有本事,但性情孤傲,迟早必吃大亏,你我只管准备后方之事,筹备粮草,不必管他了。”
陆宏微微点头,二人转身回城,忽然问道:“小妹之事,进展如何?”
陆睿脚下一顿,摇头道:“唉难呐!”
陆宏脸色微变,沉声道:“洪家屡次要挟,无耻至极,岂有此理!”
陆睿跟上去说道:“兄长息怒,我再派人与其交涉,再多送些钱财与他”诸葛恪领兵日夜兼程赶到永宁,永宁是三年前才新置的县城,以章安之东瓯乡割之,户不满万,位于慎江北岸,县城低矮破败,只修起一半城池。
此时前方终于传来消息,蜀军领兵者正是荆州刺史关平,有五万荆州兵马,三万山越兵以及交州两万人马,合计十万攻下建安,先部正往永宁杀来,不日即到。
诸葛恪闻言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蜀军人马众多,而是领兵者竟是关平,荆州战事正酣,身为荆州刺史,关平怎会离开中军来此偏远之地?
聂友言道:“太傅,莫非蜀军是瞒天过海之计,刘封在荆州与魏延交手,暗中却派关平来偷袭江东?”
“嗯,极有可能!”
诸葛恪点头道,“刘封用兵,向来诡计多端,阴险狡诈,命关平来攻会稽,借机威胁江东,或许豫章也有兵马早在准备,倒颇合其性。”
聂友冷笑道:“刘封声东击西,处心积虑,这次便要叫他得不偿失了。”
诸葛恪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中总觉得隐约有些不安,具体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只好先将猜疑放下,先来安排布兵之事。
召集众将言道:“蜀军结交山越,来势汹汹,吾等兵力不足,何不也与山越联合?”
柯兊闻言抱拳道:“太傅,东瓯山越向来不听朝廷号令,一月前劫走陆郡守之妹,欲强行婚配,陆郡守屡次与其交涉换人无果,双放势如水火,恐难说服其来相助。”
“竟有此事?”
诸葛恪倒有些意外,撇嘴笑道,“既然将人掳走,生死都不由她,为何还来交涉?”
柯兊答道:“三小姐虽貌美,却性如烈火,那洪明爱慕已久,故而设计将其劫去。
但三小姐誓死不从,以死要挟,洪明不敢用强,只得设法让陆郡守同意这门婚事。
长兄如父,只要有陆郡守答应,三小姐也就无话可说了。”
“嘿嘿,不想陆家竟沦落至此!”
诸葛恪一声怪笑,说不出来是讥讽还是同情。
陆宏兄弟是陆绩之子,想当年陆绩声望著于江东,更胜陆逊,曾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可惜英年早逝,陆宏兄弟三人不满十岁返乡,后因陆逊之事牵连,不受孙权重用,只在会稽当了郡守。
陆绩共有两男一女,长子陆宏,次子陆睿,小女陆郁生,因生于郁林郡而得名,这些诸葛恪倒是知道一二的。
微微一顿,才问道:“那洪明在洪家地位如何?”
柯兊答道:“洪明武力过人,两膀有千斤之力,三十有二便为洪家之主,也是东瓯越人的头领。”
“倒也算年轻有为,只是还难配陆家之女。”
诸葛恪微微点头,却也知道山越终究是蛮夷之辈,要想让陆宏把亲妹嫁给洪明,简直是痴心妄想,陆家虽然如今不得势,那也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非常人可比。
聂友皱眉道:“朝廷与越人不和,这该如何是好?”
诸葛恪淡然一笑,言道:“悌勿忧,吾数征山越,深知越人之心,其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欺软怕硬,吾写一封书送与洪明,奉以金珠,自有办法结其为援。”
旋即命人准备纸笔写信,正写之时,哨马来报,蜀军已经越过松川,正往建平杀来。
诸葛恪一蹴而就,将书信封好,言道:“柯校尉马上带吾书信去见洪明,以金珠钢刀为礼去东瓯通盟,待击退蜀军之后另有封赏。”
“遵命!”
“慢!”
诸葛恪又叫住了柯兊,冷声道,“若洪明不识抬举,执意不肯出兵,吾便先出兵扫平东瓯,俘虏其族人妻儿为先部,以挡蜀军。”
柯兊心中一沉,不敢有丝毫怠慢,在后营领了厚礼去见洪明。
诸葛恪对王征和聂友言道:“蜀军攻建平,必从汉兴循建溪而下,命你二人各领一兵,先于汉兴筑两寨分列建溪两岸,令兵守之,以为掎角之势,吾随后便到建平。”
聂友笑道:“吾二人领丹阳兵去汉兴,定能击退蜀军,无需太傅再去。”
诸葛恪脸色一沉:“若是寻常之兵,倒也不必担忧,但此次关平领兵,军中必有能人,丹阳兵虽勇,但蜀军势大,万不可轻敌。”
聂友这才醒悟,抱拳道:“太傅教诲,末将谨记!”
诸葛恪点头道:“速去准备吧!”
“遵命!”
二将领命前去,诸葛恪呆坐一阵,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去给聂友。
这五千丹阳兵虽说人数不多,但在诸葛恪心中却比两万会稽守军要强悍,这也是他自信与蜀军一战的底气,若不是想首战立威,提升士气,他还不愿先派出去,担心损耗太大。
第1332章 首战大捷
会稽境内,看似只有几个县城,但地域广阔,人烟稀少,每个县之间道路难行,相隔甚远。
聂友领兵来至汉兴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与副将王征商议一番,在建溪寻找一处险要之地,二人各守一边,连夜部署防守。
正准备下寨之时,斥候又送来诸葛恪书信,聂友展开一看,大呼精妙,赶忙叫王征领兵后退,二人重新回到汉兴城中。
汉兴虽说为县城,城池尚不如永宁,甚至比行军的营寨还要差一些,低矮的石墙围拢,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城上只容得下一人行走。
王征皱眉看着不到两丈高的城墙,疑惑道:“这城池太过矮小,若蜀兵杀来,无从防备,如方才沿河下寨,据险而守方为上策,为何弃险要而退兵?”
聂友笑道:“据险而守,人人皆知,非为上策,今太傅有妙计在此,保证大破蜀军。”
王征一怔,见聂友拿出一封信,接过来一看,点头笑道:“太傅用兵,果然奇计百出,如此属下便分兵去埋伏。”
聂友却摇头道:“吾素知子平之勇,正面还需仰仗于你,若挡不住第一阵冲击,如何行计?”
王征抱拳道:“将军任用,属下自当全力以赴。”
聂友拍着他的肩膀慨然道:“今国中空虚,吾随太傅远征,不知北方战事如何,江东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子平趁此多立功劳,加官进爵,方能一展抱负!”
王征知道聂友一向对他十分器重,心中感激,抱拳道:“多谢将军提携。”
聂友拍拍王征的肩膀,带了三千人到城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