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虽不好牵连其后辈,但孙邻止为县吏,若非无人可用,也不会来守新都,于朝中再无争执,虽姓孙,却还不如江东那几家大姓外臣,实在令人叹息。”
陈寿点头道:“孙邻一脉被打压至此,还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甚至不如外臣安稳,今孙权兵败,江东危如累卵,若能遣人劝说,必有降意。”
“承祚久在益州,却对江东之人如数家珍,实在叫人佩服,”刘封也没想到陈寿对孙家人的支脉如此清晰,果然是做史官的料,大笑道,“若能不费兵力拿下新都,当记陈参军首功。”
陈寿俊脸一红,急忙低头道:“属下只是一家之言,还要请将军斟酌决策。”
“哈哈哈,来人!”
刘封看陈寿羞赧的神态,不禁大笑起来,起身招呼亲兵,“传李丰来,吾另有吩咐。”
亲兵前去传令,刘封回头对跟着起身的陈寿笑道:“承祚,你既知孙邻身世,可知新都司马刘铄之来历?”
陈寿一怔,眉头微皱:“刘铄乃刘繇次子,先任骑都尉,其兄光禄勋刘基之女本为鲁王孙霸之妃,四季皆有赏赐,与全家、张家并列,只是后来南鲁党之争,孙霸被处死,刘家也从此失势”说到这里,陈寿忽然反应过来,抬头惊呼道:“莫非将军早已派人与刘铄联络,新都城中已然有了部署?”
刘封负手笑道:“我用兵向来以智取为上,不喜攻杀。
刘铄也是刘氏一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汉室宗亲,今见汉室将兴,作为刘家子嗣,此时不出力作为,更待何时?”
陈寿叹道:“将军之谋,于大处如惊涛奔流于大江,于细微处又如绣针穿行于锦帛,吾辈不如也!”
“嘿,你也会马屁了?”
刘封看着一脸虔诚的陈寿,戏谑一笑,“吾虽已有部署,但承祚献策,也是锦上添花,今后可要再接再厉才是。”
第1308章 暗流涌动
孙权初领江东,拜周瑜为大都督,于柴桑建立水寨,操练水军,不仅是因为鄱阳湖的广袤,更因为豫章郡内水路纵横,四通八达,可北通荆州,东至吴军,南下会稽、交州。
水军训练之时,东吴又疏通加强了水路通道,以此最大限度发挥水军优势,孙权迁都建邺之后,从柴桑至秣陵的水路,轻舟顺水一日可达,与快马不相上下,而坐船之人无需像乘马那边消耗体力,更为便捷。
江东开发水路之便,数十年来的确受益无穷,无论是出兵、运粮还是商船和百姓出行,都受益于此,但自从豫章被蜀军占领之后,这四通八达的水路变成了东吴最头疼的防线。
豫章水路密如网织,大小水路成千上万,要想全部阻塞防范难如登天,而水为自然之物,更不可能将其阻塞或者改变河道,只能在重要渡口设置港口要塞。
新都港便是东吴在西面新建的最大水路要塞,都江自北而来,从东面注入鄱阳湖,大江自西向东而流,实属怪异。
都江向东三百里,便分为南北两支,北为昌江,南为乐安江,新都港便在此分水岭之地建设,三年来耗费许多人力,虽是新城塞,却仅次于江北的濡须坞。
新都当水陆要冲,位置十分重要,先由大将留赞为太守,因孙权诸葛恪欲图徐州,调留赞随军北上,又以唐咨为守将。
数月前楚军叛乱,蜀军尽数调往荆州,而魏军又入侵淮南,孙权御驾亲征,尽调江东兵马北上,新都五万人马虽然未动,却将唐咨调去领兵,以族人孙邻为安西将军镇守新都。
才来新都不到三月时间,忽然哨探来报,蜀军便长驱直入,十五万大军水陆并进,新都将士上下一片惊慌,他们最担心的一刻还是来临了。
作为镇守前线的将士,他们深知责任重大,更知道面对强大蜀军,危险也同样不小,除了一些真正想保卫江东的士卒,有一半以上都在等着调令下来轮换。
江东士族盘根错节,孙权饱受其苦,登基之后更对建设私兵几次下令调整,各处防备兵力也每隔一段时间便轮替调换,以防有人暗自坐大,威胁朝廷。
来新都的守军大都心中忐忑,有些盼着能遇到蜀军大战一场,捞取功劳,更多的则是祈祷守备期间蜀军不要来攻,赶忙将他们轮替,远离这最危险的是非之地。
守军军心不稳,孙邻又是初来乍到,军中之事大多不熟,基本都由司马刘铄代为处理,这一段时间因为吴兵可调,已经半年不见新兵来轮替了。
此时蜀军大肆出动的消息传来,新都便一片哗然,士兵多有不安之色,孙邻急忙派人向孙权报信,请司马刘铄商议军情。
二人与城中武将官商议一番,众人都是一筹莫展,这次蜀军由刘封亲自统率,水陆各有精锐,推来推去,却无人能够出兵前去抵挡,最后正好决定严防死守,以待援军。
新都港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朗朗晴日,却如同风雨欲来,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江上波光粼粼,消不去他们心头的阴霾。
官署之内,司马刘铄刚刚巡视一遍回来,摘下头盔,满头细汗,有下人赶紧端上凉茶,就在书房内歇息。
“主公,薛先生来了。”
刘铄放下茶杯,扭头便看到一名蓝衫士从门口走了进来,家臣刘齐在后面跟着。
“到门口候着,不许任何人进来,”刘铄向士颔首示意,吩咐着刘齐,在他转身之际又加了一句,“若孙将军来,先请到客室。”
“是!”
下人走后,刘铄对落座的士说道:“子,汉军即到,可都准备好了?”
来人名叫薛显,乃是刘繇军师薛礼之子,字子。
二人长辈为世交,刘铄和薛显一同游学长大,也为挚友,薛显在外人看来为刘铄的幕僚,实则并无从属关系。
“吾已暗中命人散步谣言,愿意降汉者已有五百人,更多人还在犹豫观望,”薛显叹了口气,看着刘铄,“唯有将孙权兵败江北的消息传开,方能大见其效。”
“暂且不必!”
刘铄还是摇头,皱眉道,“此事若传出,恐军心散乱,必有逃兵,孙邻自会加强防备,我们便不好行事了。”
薛显微微一顿,正色问道:“子休兄当真信那刘封之言?”
“以眼下局势,就算不信,你我又能如何?”
刘铄看着薛显,叹道,“更何况身为刘氏之后,吾辈自有担当匡扶先祖基业。
孙权僭越称帝,侵占江东,早已易志,今又因鲁王之事迁怒吾族,进退无路,幸遇这光复祖业之事,焉能再错过?”
薛显皱眉道:“刘封之谋,果真令人震惊,若魏延当真未反,不仅江东危险,只怕中原也难保了。”
刘铄冷笑道:“孙、曹皆为窃国之贼,如今两虎相争,自损元气,大汉作壁上观,得取其利,有如神助,岂非天意也?”
薛显再叹道:“当年诸侯纷争,汉室凌迟,至三足鼎立,曹丕篡位,孙权称帝,人都道汉室气数已尽,却不料如今又有半壁江山,再现光武神迹,果然中兴有望。”
刘铄暗自握拳,咬牙道:“先前委曲求全,实为保全安身无奈之举,如今既有此良机,若再错过,岂不叫天下人耻笑?”
“主人”正说话之时,却见刘齐急匆匆走进来。
刘铄问道:“何事?”
刘齐言道:“刘将军派人来请,马上到府衙议事。”
刘铄吃了一惊,问薛显道:“今日巡城,并无大事,汉兵还有两日才到,何以突然相召?”
薛显脸色微变,颤声道:“莫非事情败泄?”
“嗨!”
刘铄拍着桌子站起来,来回走了两圈,沉声道,“若孙邻有所觉察,早已派兵前来捉拿,或许真是军中之事。”
薛显跟着起身,沉吟道:“就怕孙邻使诈,如此非常之际,还是小心为妙。”
刘铄双目一阵收缩,快步走到书案后面拿出一把匕首,咬牙道:“如此只好铤而走险了。”
第1309章 虚惊一场
薛显见刘铄拿出匕首,吃了一惊:“子休兄切莫冲动!”
刘铄将匕首拔出一寸,露出寒光,沉声道:“若不早做防备,反被孙邻识破,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危亡之际,当用非常手段了。”
薛显也知道这个期间更要谨慎,无奈点头道:“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一场大功劳就要枉费了。”
刘铄道:“且先自保要紧,留得七尺之躯,立功还有机会。”
薛显抱拳道:“兄长此去,千万小心。”
刘铄嘱咐道:“愚兄自去见刘铄,见机行事。
若是真有意外,便趁其不备先将孙邻杀了,再设法策反守军,若能趁乱占了新都,岂不更好?”
薛显点头道:“此计虽好,却为下策!我这就带心腹人在府衙外假意巡视等候消息,若事有变,以堂外鼓声为号。”
“好!”
刘铄将匕首小心藏于内衬衣衫之中,又对刘齐吩咐道,“你先去通报家人准备,若听到关内有喊杀之声,便带他们趁乱先走,向西去寻汉军,他们自会接待。”
刘齐已经有些慌乱,颤声道:“主公,你,你千万小心!”
刘铄安慰他几句,自从李严派人与他联络的时候,便已经下定决心,只要重归汉军,家里的那份刘氏族谱,将不存在吴臣的称号。
自从作出决定的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知道做大事,必须要冒一些风险,如今刘家刚被孙权打压,风雨飘摇,而迎接汉军,于他名正言顺,再不搏一搏,更待何时?
藏好利刃,刘铄带了两名最精壮的家臣扮做亲兵赶往府衙,脑海中演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
走进衙门,便看到几位将领正在低头窃窃私语,神色惶急,看到刘铄进来,纷纷住口,刘铄不由心中一沉。
看了一眼摆在大堂外的牛皮鼓,刘铄脚下没有停顿,暗中握拳走进大堂,孙邻正一脸阴沉地坐着,不知道低头思索着什么。
刘铄示意一人站在门外鼓前,带着另一人径直来到孙邻坐的案几对面,这个距离暴起发难,还有得手的机会。
“啊?
刘司马”孙邻心事重重,忽觉眼前一黑,抬头见刘铄就直愣愣地站在眼前,吓了一跳,惊呼道,“司马你来得好快。”
刘铄也有些意外,稳住心神抱拳道:“城内紧急,将军召唤,不敢耽搁。”
“唉”孙邻忽然闭上了眼睛,长长一叹,“江东危矣!”
刘铄心头一跳,隐约明白了些什么,楞了一下之后赶紧换了衣服紧张神色,忙问道:“江东发生何事?”
孙邻双手扶着桌案,摇头道:“陛下御驾亲征,于石亭兵败,今退兵濡须,魏军长驱大进,恐江北不保。”
“啊?
这”刘铄惊得后退两步,神情错愕,不可置信,吃吃问道,“陛下拥兵数十万,又有水军照应,怎会败于夏侯楙之手?”
“都是那魏延!”
孙邻一拍桌子,咬牙道,“今早探马来报,魏延并非真的造反,而是瞒天过海之计,叫我江东放松警惕,全军北上”刘铄惊呼道:“魏延假意造反?
那江夏岂不是”说到这里,忽然停下来,喃喃道:“如果消息是真,那豫章兵马果真是由刘封统帅了”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他说给孙邻,还是说给自己听得,心中反倒彻底稳定下来。
“魏延老贼,非但骗了江夏不说,还暗袭庐江,扮做援兵冲击陛下御营,”孙邻咬牙切齿,“才导致北军大败,让魏军有了可乘之机。”
刘铄闻言,心中已经笑得乐开了花,快要憋不住了,赶紧低头装作擦汗掩饰,咳嗽数声匆慌问道:“陛下兵败,必不会再派援军,豫章人马果然是刘封亲自带领,这该如何是好?”
“吾急召司马,便是商议此事!”
孙邻抬起头来,一脸苦涩,扫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将校,眼神黯淡,“豫章水陆共有十五万人马,又是刘封领兵,如何抵御?”
刘铄看着孙邻,嘴巴张了张,却终究没有说出半句话来,只能摇头叹息,这个问题,先前他们已经讨论过许久,最终无人出战,决定坚守。
前几日讨论,都还以为消息传来的刘封领兵只是虚张声势,那时候尚不能退敌,更不要说现在确认领兵的就是刘封,众人心中更没有底了。
良久之后,孙邻低声叹道:“莫非天意灭我江东不成?”
刘铄见孙邻也无战心,此消息一旦传出去,关内必定军心大乱,不由暗自窃喜,魏延和刘封的消息都是真的,那说明自己的选择更没有错。
“将军,为今之计,还是只能严防死守!”
孙邻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