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6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住蜀军的攻击。

    未过多时,便听到城楼上脚步声响动,喊杀声偶尔传来,大部分守军或逃或降,根本没有抵抗之力,蜀军已经控制了庐江城。

    “来人,打开城门,迎魏将军进城!”

    城楼之下,听到几声粗豪的喊叫,紧接着脚下便传来震动之声,城门已经从里面打开了。

    “军师”看到蜀军从两侧的城楼走上来,西城的吴军纷纷簇拥在一起,围拢着鲁淑,神色紧张。

    蜀军远远将鲁淑等人包围,也不急于进攻,双方对峙一阵之后,城楼上又有脚步声传来,便见魏延从人群后面大步走了进来。

    来到数十步之外,魏延按剑大声道:“鲁先生,如今大局已定,汝何其不明局势?”

    鲁淑勉强稳定心神,深吸一口气,排众来到魏延面前,颓然问道:“将军洛阳反叛,自号楚王,莫非一切都是虚假?”

    “哈哈哈,不错!”

    魏延认真点头,向鲁淑抱拳道,“你我各为其主,襄阳盟约之事,还望海涵!”

    “唉,江东无人乎?”

    鲁淑此时已经明白,如果魏延叛乱是诈,这一次上当的,可不只是东吴,魏国恐怕也要遭受重创。

    “将军,四门已被控制,并无一人逃脱。”

    正在此时,又一人上城来复命。

    正是六合天将廖化,他带领的战狼营主要便是攻城拔寨,这次乘虚攻打庐江东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赵胜第一个便爬上了城头,将吴兵杀散。

    魏延点头道:“很好,马上出榜安民,将守军和衙役看押起来,不得走漏消息。”

    鲁淑见大势已去,无奈投降,他身后的吴兵纷纷放下兵器,被蜀军押到后营去了。

    府衙之中,鲁淑颓然坐在下首,脸色苍白,心跳如鼓,魏延来庐江,那刘封和关平定然是去江东了,这简直是灭顶之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孙奂他们如果能够到皖口,等发现敌情马上向孙权禀告,还能派兵来攻庐江,回援江东,否则便真无力回天了。

    庐江失守事小,但会对前军将造成致命影响,这一次不知道魏延带来多少人马,这一支奇兵如同利刃一般,直插东吴心脏要害。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一阵人声喧嚷,十几人簇拥而来,鲁淑抬头看时,脸色大变,只见孙奂和吴硕几人披头散发,被两名年轻武将押送进来。

    “父亲,孩儿于山口埋伏,尽灭吴军,擒了几员大将。”

    来的两人正是魏昌和魏荣,既然将孙奂诱出城外,魏延有怎会毫无布置?

    “哈哈哈,孙将军,别来无恙乎?”

    魏延与孙奂相见还不到一月时间,自然认得,先前二人平起平坐,甚至魏延还感恩戴德送他出江夏,转眼之间,却变成了阶下之囚。

    孙奂见到魏延,神色大变,想要张口大骂,却见魏延也穿着蜀军衣甲,顿时张口结舌,茫然地看向了脸色苍白的鲁淑,眼中尽是疑问。

    鲁淑看着孙奂几人,却面如死灰,魏延做的滴水不漏,如今庐江被攻下,石亭毫不知情,江东之人丝毫不知大难将至,就算知情,也毫无抵抗之力,亡国之日不远矣。

    “孙将军,送江夏之情,魏某不会忘却!”

    魏延亲自为孙奂解绑,让他和鲁淑坐在一处,叹道,“此非你二人之过,能瞒过天下人,魏某身背骂名,忍辱负重,如今终于扬眉吐气了。”

    鲁淑无奈摇头,苦笑道:“此等惊天之计,恐非将军所设,莫非又是麒麟王刘封之计?”

    “哈哈哈,子益不负麒麟之名,如此妙计,舍他其谁?”

    成功取下庐江,魏延如同拨云见日,心情十分舒畅,精神抖擞,想起种种布局,至今连他都激动地手指颤抖。

    鲁淑闭目长叹,半晌才问道:“敢问麒麟王现于何处?”

    魏延转过头来看着鲁淑,双目如电,似乎看穿了鲁淑的忧虑,笑道:“军情大事,恕某不能相告,先生既知,又何必多问?”

    “唉”鲁淑低下头,双拳紧握,却又无可奈何,想想这几年江东的局势,孙权实在是自取其败。

    “军师,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奂惊魂不定,听二人的对话更是糊涂。

    “一言难尽呐!”

    鲁淑看着孙奂,苦笑一声,缓缓道,“江东危矣!”

    “啊?”

    孙奂瞪大眼睛,转头打量着魏延,吃吃问道,“你究竟是楚军,还是蜀军?”

    “汉军!”

    魏延淡淡回答,傲然道,“某昔年弃暗投明,追随先主匡扶大义,振兴汉室,虽万险而不能阻,岂能晚年易志?”

    “这”孙奂愣住了。

    “哈哈哈”魏延又是一阵大笑,却带着一丝悲怆和无奈,负手来到门前,缓缓道,“人都道我魏延脑有反骨,迟早必反,暗中诋毁诽谤。

    唯有先帝和麒麟王,对某坦诚相待,信任有加,屡委重任。

    此等知遇之恩,魏某岂能不粉身碎骨,以死相报?”

    轰隆隆就在此时,远天传来隐隐雷声,众人望着魏延凌傲却又略显孤独的背影,全都默然不语,各有所思。

    悠悠众口,各执一词,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毁于流言诽谤之中?

    沉默片刻之后,魏延转过身来,脸上早已恢复冷漠之色,吩咐道:“来人,将他们几位看押在后院,不得与外人往来!”

    “是!”

    魏延又对孙奂言道:“孙将军,这其中情由,鲁先生已经猜到一二,你二人可慢慢商讨推测。”

 第1286章 各施其计

    魏军水土不服,军士多有病倒,消息传到石亭,孙权冷笑连连,当年曹操挥师南下,荆州望风而降,有百万之众,却还是因为北军不服水土,损耗甚多,不得不用荆州兵为主力。

    如今曹爽领兵再来,又是如此,两军隔巢湖对峙,虽不如昔年之盛,但仿佛是宿命一般,魏军惨败的历史似乎又要上演了。

    马上命张承等将严密监视魏军,一旦曹爽有退兵之意,便马上进行反击,趁势将其驱逐出淮南,保住扬州。

    丞相陆凯言道:“陛下,连日阴雨,魏军虽水土不服,却精锐尚存,值此大胜之际,定不会轻易退兵,先前细作来报,曹爽暗中调拨战船运到巢湖,只怕其中有诈。”

    孙权冷哼道:“曹爽欲在水上与朕一战焉?”

    陆凯言道:“水战于魏军自然不利,然其准备舟船,必有所为,陛下该早做防备。”

    孙权点头道:“嗯,叫舒城和羡溪两路兵马加紧巡逻,魏军若出战,必在天晴之后,若其敢发兵,即刻命水军出动,两路夹击。”

    陆凯言道:“魏军出兵,必从巢县来攻羡溪。

    魏军暗中调动船只,便是料到我水军必定出兵相助,从后攻之,何不将计就计,叫其有来无回?”

    孙权眉头暗皱,对陆凯反对他的部署有些不满,而且部署还在魏军预料之中,更显得浅拙,手指轻敲桌面,淡淡道:“将水军分为两路,一路攻羡溪,一路于湖上截击魏军,吾东吴水军,水上当正面退敌,方显大吴之威风。”

    陆凯还要再劝,忽然发觉孙权面色不虞,心中一动,赶紧打住念头,命人去分布巢湖水军,监视魏军动静。

    都尉张休见陆凯传令,问道:“曹爽在巢湖西北方向,若是从西面来攻石亭,该如何防备?”

    陆凯言道:“巢湖以西有潜山、石亭山为屏障,陛下早已分兵把守,魏军难以行军,就算强攻,消息也早送到中军,可及时驰援。”

    正商议之时,内侍前来,又说孙权宣召,陆凯赶忙来到府衙,见孙权脸色铁青,怒不可遏。

    陆凯看看左右,见一名衙役跪在地上,小心问道:“陛下,何事震怒?”

    “韩综竖子,竟又来害朕!”

    孙权一拳砸在桌子上,咬牙道,“此等叛国之贼,朕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

    陆凯问道:“韩综又来发兵?”

    书佐张震在一旁小声道:“韩综暗中与舒城晁家来往,将屯粮之地告知韩综,晁焦一家有投魏之意。”

    “啊?”

    陆凯大惊,忙道,“陛下,若舒城粮地泄露,该早做转移才是,万不可让魏军得逞。”

    晁家正是韩综母亲的娘家,这事朝中人尽知,当年韩综叛国作乱,就有人提议将晁家一并铲除,被丞相顾雍谏阻,没想到还是留下了隐患。

    正忧虑之时,却见孙权忽然连连冷笑起来:“嘿嘿,朕有一计,此番要将韩综此贼擒住,亲自将其灭杀。”

    陆凯一怔:“陛下有何妙计?”

    “金钩钓鳌鱼!”

    孙权一咬牙,寒声道,“魏军既探得舒城粮仓,定会派兵来截粮,韩综立功心切,既然是他提供线索,自会亲自领兵前来,这是他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陆凯吃了一惊:“陛下莫非故意要让魏军通过潜山?”

    “正是!”

    孙权冷然一笑,“叫潜山守军故意放过前军,再封死山路,朕要瓮中捉鳖!”

    陆凯急道:“陛下,那潜山乃是西面屏障,若让魏军轻易通过,只恐”“丞相”孙权沉声打断了陆凯,“朕只是先放韩综兵马通过潜山,重新步兵把守,有何不妥之处?”

    “这”陆凯只是隐约觉得这样做太过冒险,但从计策上来说,诱敌深入,截断退路,并无不妥之处。

    孙权追问道:“卿以为朕之计不可用乎?”

    “此计并无不妥!”

    陆凯低头道,“只是将魏军放过潜山,务必要小心监视,不可叫其分兵,以防生乱。”

    “哼,此事朕何尝不知?”

    孙权冷哼一声,目视门外阴云,咬牙道,“此次定要将韩综碎尸万段。”

    众人皆知孙权对韩综恨之入骨,东吴上下也无不痛恨此人,见他自投罗网,自然乐见其成,除了陆凯之外,其他人都纷纷陈赞。

    孙权龙颜大悦,马上派太史亨领兵到舒城准备,等魏军通过潜山,便到屯粮处去埋伏,将韩综活捉带来石亭,由孙权亲自发落。

    正当孙权稍感欣慰之时,忽然快马来报,会稽境内山越叛乱,侵扰沿县,攻打建安,正往东阳、温州一带劫掠,官兵抵挡不住,请求驰援。

    孙权才稍微转好的脸色又变成了暗青色,气得浑身哆嗦,山越军屡次除之不尽,自从蜀军占了庐陵之后,迁徙大部分山越百姓才稍微安定,没想到又死灰复燃,再次生乱。

    “可恶山越,何以不去劫掠蜀军境内,反来会稽,真是岂有此理!”

    陆凯言道:“陛下,山越彪悍,待其成势,当为大患,恐会稽为其所扰,将威胁吴郡,难保交州蜀军不会趁虚而入,须尽早平叛。”

    孙权眉头紧皱:“如今大军尽在江北,各郡县已无兵可调,何人能够平叛?”

    陆凯一阵沉吟,却听孙峻言道:“诸葛太傅熟通兵法,曾几乎将山越连根拔除,由他前去,万余兵力足矣。”

    孙权脸色阴沉,无奈道:“如此只好抽调吴郡守军了。”

    孙峻言道:“虎林还有两万水军,何不”“虎林港水军绝不可调走!”

    孙权回收打断了孙峻,沉声道,“刘封险诈,难保蜀军不会趁机来偷袭,若将其调离,则江东如三岁婴孩,再无半点抵抗之力。”

    陆凯想借机劝孙权退兵,留守部分兵力防备江北,却又担心触怒孙权,犹豫片刻道:“臣即刻命人传令太傅,命他领吴军兵马从山阴往建安平乱。”

    “唔!”

    孙权微微点头,“传旨太傅,叫他速战速决,不求灭敌,能将山越赶到庐陵去最好。”

    “遵旨!”

 第1287章 今非昔比

    一月之后,终于雨过天晴,魏军大营一片骚动,有人马开始离营北退寿春,车仗马匹浩浩荡荡,连接十余里。

    消息传到石亭,孙权等人早已料到魏军这是佯装撤退,沿途之上比有埋伏,全军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果然两日之后魏军重新调兵,巢县夏侯霸出兵攻羡溪,兵分三路,一路防备水军,一路防濡须吴兵,中军直逼羡溪。

    孙权命前将军唐咨出战应敌,同时巢湖和濡须水军调动,水陆齐发,江北战事一触即发。

    东吴巢湖水军调往东南方向之时,魏军秘密调来的三千战船也来到湖上,曹爽带领众将来到岸边,看着水波起伏的浩渺湖面,不曾上船就觉得一阵眩晕。

    “韩将军,此番出战,从后偷袭东吴水寨,乃是此战之关键,胜负之数,都在将军一人身上,可千万要小心呐!”

    这次出动水军,任命的水军将领正是韩综,韩综本来揭发舒城屯粮之地,想带兵去烧粮,但听了郭奕之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