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一听果然如此,大喜道:“先生真是未雨绸缪,明察分毫,此次南中各地若能平定,你当为头功。”
吕凯抱拳道:“属下此举,一为报效国家,二为保卫乡邻父老,不被蛮人所欺凌,不敢居功。”
刘封对吕凯和王伉的印象都很不错,当下让吕凯回去拿地图,邓艾和关索等人继续练兵,于禁、令狐宇等人,则帮助王伉在城外各处布防,以防万一。
不多时,吕凯从家中带来了地图,也是绘制在一整张羊皮,刘封一看正是这四郡和更南方的一些地方,包括最熟悉的泸水也都赫然在目,比邓艾这三天准备的草图完整多了。
先看看完整的四郡分布,刘封笑道:“有此图,日后行事便方便多了,先生既制此图,定然对地形十分熟悉,以后还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还请不要推辞。”
吕凯见刘封如此礼贤下士,心生感激,抱拳道:“属下对陛下和丞相仰慕已久,无不时刻思考能为国效力,今将军亲临,如见天颜,卑职愿效犬马之劳。”
刘封点点头,勉励地拍拍王伉的肩膀,将地图摊在桌面上,问道:“先生对四郡局势如何看待?”吕凯怔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刘封会有此一问,但看刘封精光闪闪的眼睛,心中一突,略作思索,答道:“朱褒存有异心,或可除之,高定为夷王,素受夷人尊重,如能安抚,当为长久之计,唯独雍恺,与
蛮人素有往来,跋扈建宁,实难处置,还请将军定夺。”吕凯的看法和他分析的差不多,最大的祸患还是这个雍恺,思索片刻,沉声道:“我奉命巡视南中,岂能让雍恺如此飞扬跋扈,当还南中百姓一片清明之地。”
第121章 各怀心机
吕凯吃了一惊,忙道:“将军不可草率,若惹恼了雍恺,其拥兵数万,再勾结蛮人,恐整个南中震动,百姓再受流离之苦。”
刘封笑了笑,对吕凯说道:“我知你忠心报国,体恤百姓,此事我自有道理,不会祸及无辜百姓,尽管放心吧。”
王伉也不知道刘封具体要做什么,知道他曾去过建宁郡,再次提醒道:“高定骄横,朱褒狠辣,唯独雍恺城府极深,将军要小心应付,若其不出建宁郡,实难对付,将军不可轻易涉险。”
刘封闻言冷笑一声:“说来说去,这雍恺还是祸乱之源,看来南中能否安定,都要着落在他身上了。”
吕凯也点头道:“若是将军能收服雍恺,朱褒、高定二人无虑焉。”
又问了一些南中的风土人情和雍恺几人的一些情况,刘封让吕凯派人暗中监视雍恺,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如果那边有什么异动,及时前来报告,吕凯答应而去。
吕凯走后,荀方说道:“要想平蛮,先要将南中安定,此地虽然山高林密,但也有平坦之地,可供囤粮,若能稳定发展,必将为益州仓廪之地。”
刘封点头道:“不错,将来入主中原,南中以后是大后方,务必要人心稳定,只是这雍恺虽然跋扈,却并无叛乱举动,眼下师出无名,未免百姓惶恐,还要从长计议。”
他这才忽然想起,诸葛亮南征,是因为刘备病逝永安之后,雍恺等人起兵造反,而自己先到一步,雍恺等人还畏惧刘备,暂时隐忍,如果无端动手,会惹人非议,其他郡守也会心生不安。
荀方眼珠一转,言道:“与其等其叛乱,不如先敲山震虎,他们三人若心中有鬼,必会露出马脚。”
刘封还没反应过来,荀方嘴角泛起一抹笑意,轻轻说道:“将军还记得当年削藩之事?”
刘封一怔,忽然眼中一亮,两人相视一笑,已然心照不宣。
第二天一大早,刘封便带着一百亲兵大张旗鼓去了建宁郡,吕凯正在城外部署工事,看到这一幕,大吃一惊,想要追赶已经来不及,赶紧来到城中。
“将军,如何能让刘将军独自去建宁?”吕凯看到荀方正悠哉悠哉地和白虎在院中晒太阳,急得直跺脚,“那雍恺心肠狠辣,恐有意外啊!”
荀方站起身,来到吕凯面前,笑道:“先生不必惊慌,我眼下正有一事需要先生派人去办。”
吕凯见荀方如此镇定,便猜到他们可能有什么计策,忙道:“将军尽管吩咐,属下定当竭力完成。”
荀方笑道:“也不是多难的事,我要你派心腹之人暗中送一封信到越酅郡,交到常琨手中。”
吕凯一怔,他知道常琨正是两年前被朱褒杀死的常房兄弟之一,被诬陷了谋反之罪,常琨受到牵连也被发配到了南中。
“好,属下一定完成。”知道事关重大,他也没有多问,从荀方手里接过了一封书信。
******
“报!郡守大人,刘封又来了,正在在城外求见。”
雍恺正拿着一张巴掌大的羊皮,上面写着几行字,谨慎地收了起来,沉声道:“刘封,他又来想干什么?”
“说是关于治理南中的事情!”
“治理南中?”雍恺眉头紧皱,冷哼一声,“他带了多少兵马?”
“只有一百多兵。”
雍恺双目微凛,起身吩咐道:“开门迎接。”
虽然不知道刘封又来干什么,但雍恺对他一直抱有警戒之心,自从刘封来到这里以后,他心中便总觉得隐隐有些不安。
自从上次赴宴之后,高定似乎对刘封也有畏惧之心,再加上百姓们关于那只白虎的传说,根本无法制止,说刘封是战神转世,他的将领和士兵都是天兵,如何厉害云云,更让他心里舒服。
“哈哈哈,将军半月前一去不回,属下还以为对我有什么不满,正惶恐不安,准备前去赔罪,不想将军就来了,快请进。”
雍恺大笑着迎出城外,看到刘封身边的几位将领,都是年轻人,一个个神色冷峻,有的眼神桀骜,有的大大咧咧,也看不出有什么真正的实力。
“父皇体恤万民,南中偏远,因不能亲临而时常挂怀,我奉旨前来巡查,自然要各处走动,四郡都还安定,都是诸位郡守之功。”
刘封打着哈哈,跟着雍恺到府中,雍恺就要命人设宴,被刘封因公事拒绝,只好以茶招待。
雍恺见刘封谨慎,心中愈发防备起来,问道:“不知将军此来,有何指示?”
刘封笑道:“吾此次前来巡查,发现南中这四郡治理得也还不错,虽不及中原富庶,却也是百姓安乐,只是军队方面却有些训练不足,若蛮人来犯,恐难抵挡,不知道郡守大人可有何良策?”
雍恺一听提到兵马,顿时心中不安更甚,眼珠一转,抱拳道:“属下偏安一隅,见识有限,未曾见过中原精锐之师,自觉尚能自保,不敢与将军相比。”
刘封不置可否,抿了口茶,漫不经心地问道:“不知这建宁郡如今有多少兵马?”
雍恺眼中精光一闪即逝,强笑道:“将军问这个作甚?”
刘封笑道:“我想组织一次大型的实战训练,让四郡的兵力能够融合,这样一来,就算是蛮人突然侵犯,也可以相互配合,最大化的发挥兵马的力量,特来告知一声。”
雍恺一听这话,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陷阱,若是将自己的部曲交出去训练,到时候收不回来怎么办?
刘封自从来到南中,一直留在永昌郡,对建宁郡不闻不问,怎么忽然就要来个实战训练,这其中恐怕有诈。
停顿片刻,雍恺意识到自己失态,忙哈哈笑道:“将军为南中安危着想,此计甚妙,不过属下人马都散布于各处要塞,一时还不能召回,可否稍等几日?”刘封轻轻放下茶碗,点头笑道:“郡守大人如此支持本将,怎好再让大人为难?我也是先来和大人商量一下,还要知会其他两郡,再做详细部署,暂且定到半月以后吧,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第122章 貌合神离
“将军体恤下官,我自当从命,半月之后,当亲率兵马往永昌集合!”雍恺答应着,把刘封一行送出城外,站在城头之上,眼中寒光闪烁,冷哼一声回府去了。
一路想着对策,想到王伉一直就对自己有所不满,恐怕也说了不少坏话,愈发觉得刘封是来消弱自己的兵权,再将自己治罪。
沉思一阵之后,雍恺召来参军,将刘封的来意说明,问道:“你看此事该如何应付?”
参军吃了一惊,沉声道:“刘封这是要夺取大人兵权啊,想必大人还记得两年前常房之事,刘封此次带兵前来,恐怕别有所图。”
雍恺沉沉地点着头,摸着唇上的髭须,冷声道:“刘封不过一黄口小儿罢了,竟然如此咄咄逼人,我世代继承祖上爵位,受封于此,岂能被他牵制?”
参军眉毛一挑,低声说道:“大人的意思,是要和蛮王联合么?”
“哼,这是他们逼我的,”雍恺用力地捶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冷冽的目光看向屋外,沉声道,
“方才孟获派人送来密信,说曹丕派人与他联络,若能发兵攻打刘备,将来封他为蛮王,并许以益州之地,他要和我共分西川,看来是到动手的时候了。”
参军言道:“即便孟获肯发兵,也不能朝发夕至,刘封眼下就在南中,半月之后就要练兵,还需先做防备才是。”
雍恺冷静下来,转身问道:“你有何良策?”
参军想了半天才道:“刘封要集合四郡之兵合练,朱褒和高定自然也会得到消息,高定虽然其意不明,但朱褒当年诬陷常房,时刻提防刘备会来调查,此次刘封前来,定然心中惶恐。”
雍恺闻言点头道:“不错,朱褒这小子,当年要不是我保他,诸葛亮又岂能杀掉常房一家?”参军阴狠一笑:“只要大人派人将其中厉害说明,就说刘封此来,正在暗中调查常房只是,朱褒做贼心虚,自会投靠大人,只要大人能和朱褒联合,再合力说服高定,如此一来,他刘封就算有永昌郡的兵力
,也是奈何不得。”
“哈哈哈,妙啊,此计甚妙,”雍恺一拍大腿,又恢复了跋扈神色,冷声道,“等我三郡联合,牵制住刘封,再等孟获蛮兵到来,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参军抱拳道:“大人,蛮王那里,属下愿亲去回复。”一想到蛮人那些只穿着草裙的女子,参军眼中的神色就变得迷离起来。
“好,就由你去回复孟获,叫他速速征兵前来,先去南中,再和曹兵共分益州。”
雍恺意兴飞扬地挥挥手,微扬着下巴做出一副君临天下的气派来,似乎已经将整个益州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一般。
******
越酅郡是夷人最为集中的地方,经过十几年的经营,高定凭借自己的智谋和鄂焕的用力,成为越酅郡的夷王,受到所有夷人的尊敬和拥戴。
能让同族团结一心,共同抵抗蛮族,也是高定最大的梦想,他小时候就是因为蛮人袭击部落而被抢到了蛮族,十岁才从绝地逃了出来,其中的艰辛,唯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在成为夷王之后,高定对每时每刻的享受都不会放过,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部落最大的那颗梧桐树下做成的藤椅中,和小妾喝酒,看她们跳舞。
这一天正酒至正酣的时候,亲兵前来报告:“大王,常琨求见!”
高定浓眉倒竖,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见不见。”他最讨厌有人在这个时候打扰他。
“大王大难即将临头,还有如此雅兴在此享乐?”正在此时,园林外传来一个大笑声。
“大胆,竟敢擅闯本王私地,拉出去乱棍打死。”高定从藤椅上坐起来,双目含煞,没有经过他的同意进入这里,无疑是对他威严的挑衅。
“大王,常琨真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鄂焕蛮牛一般的声音跟着出现。
“你们都退下,”听到鄂焕的声音,高定才郑重起来,挥退了小妾左右的侍女,叫亲兵把常琨带上来。
“常琨拜见大王!”来人是个三十上下中年人,虽然穿着夷人的衣服,但还是能从面貌上一眼看出他就是中原人。
高定冷冷地看着来人,沉声道:“常琨,你们兄弟在越酅郡守,若不是受本王保护,恐怕早被朱褒所杀了吧?”
常琨再次行礼,抱拳道:“在下深知大王救命之恩,所以得知大王有难,不惜冒死来告知。”
“哦?”高定身子向前欠了欠,从木碗里拿了个野果啃着,冷笑道,“在这越酅郡,本王还能有什么大难?”
常琨问道:“大王可知两日前刘封又去了建宁?”
“这算什么?”高定毫不在意,淡淡说道,“刘封奉旨来巡查南中,到处走走也是正常。”“大王此言差矣,”常琨摇头道,“刘封此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