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抬头远望,魏军大营的火势正盛,隐约还能看到奔走的人影,西北方向也有火光燃烧,不知道全端所部情况如何,但不见他来岸边会合,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

    留下全端吸引魏军,孙宇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当日盛怒之下斩了全怿,但孙宇岂能不知道孙权的性情,而且此番又是战败逃命,先前功过相抵,恐怕难逃责罚。

    就算过了孙权这一关,全公主那里可没法交代,而且全公主和孙綝关系密切,此人心狠手辣,为了讨好全公主,说不定还会有更阴狠的手段。让全端留下来,他要么战死,要么投降,全端一死,回朝之后便没人和他对峙,还可编造一些理由,若是他投降则更好,孙权必定迁怒在全家人身上,不再追究全怿之事

    了。

    “将军,好消息!”正当孙宇心事重重,想着逃回淮南之后该如何向孙权禀告的时候,却见刘靖喜滋滋地跑上船头来。

    “何事?”

    “船舱中发现许多粮草,想必是魏军刚刚运来,还来不及卸下,”刘靖眉开眼笑,“若是萧晨船上也有粮草,这一路之上,便再无忧虑了。”“太好了!”孙宇闻言大喜,传令道,“即刻就在船上造饭,命士兵轮流饱食,全速开船,不要被魏军追赶上来。”

 第1236章 引蛇出洞

    大火熊熊,照得下蔡东城外亮如白昼,魏军人马冲突,看似慌乱,实则并没有人去救火,直到涡水上吴军船只离开之后,便纷纷进入城中。

    府衙之中,仓皇撤退的吴军留下了一片狼藉,大堂内几支火把掉在地上熄灭,还有四五个挂在墙壁上孤独地燃烧着,火焰微弱,在夜风中摇摇欲坠。

    随着一阵铿锵之声,一队武将鱼贯而入,当先进入大堂的正是许仪,带人将堂内检查一遍之后,才有士兵举着火把跟进来,分列两旁。

    夏侯威和诸葛诞等人随后而进,来到帅位之上,夏侯威来不及坐下,开口问道:“吴军从涡水逃走,还剩多少兵马?”

    诸葛诞答道:“方才士兵来报,在岸边俘虏一万余人,算上全将军所部和厮杀逃散的,根据抢走的船只来算,料想不超两万。”

    “唔”夏侯威略作沉吟,看向了众将身后的黑影之中,“全将军,先前城中扬州兵马还剩五万,不知有多少水军。”

    人群一阵骚动,将后面的一个人亮出来,正是吴军将领全端,只见他铠甲整齐,面容冷清,根本不像是厮杀过的模样。

    见夏侯威问话,全端只好上前答道:“扬州兵多从淮南调来,大多都熟水性,虽非水军,但在战船之上,还是有一战之力。”

    夏侯威皱眉道:“嗯,如此看来,还是要依计行事了!”

    诸葛诞笑道:“将军尽管放心,吾已派人准备多时,孙宇此番出城逃命,定叫他插翅难逃。”

    夏侯威马上传令道:“好,命各营连夜出发,精骑赶奔慎县,阻截吴军,捉拿孙宇。”

    “遵命!”诸葛诞知道军情紧急,马上前去传令。

    “全将军,此番立下大功,大将军必有重赏,你就不必再奔波了!”

    魏将各去准备,夏侯威才走到全端面前,笑道,“那孙宇故意留将军断后,自行逃走,想必将军也看在眼里,此等公报私仇之举,实在让人齿冷。”

    全端轻叹一声,苦笑道:“孙宇虽有些本事,但太过自负,杀我兄弟,还欲置我于死地,吾岂能叫他如愿?”

    夏侯威默然点头,言道:“全将军依旧领兵驻守下蔡,待本将擒拿孙宇之后,提他来见将军,看其还有何言辩论。”

    “罢了,过去之事,不提也罢”于诠摇头道,“吾已为降将,还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只望将军莫要食言,能够依约行事。”

    “哈哈哈,这你只管放心!”夏侯威大笑道:“将军所部,若不愿留我军中,自会遣散回乡,至于全将军你,可安排到青州练兵,不必再与东吴将士对阵。”

    全端这才松了一口气,抱拳道:“多谢将军体谅!”

    夏侯威言道:“此番夺城,全仗将军之功,若无将军,就算此计能成,必定也有数千人丧命,将军功莫大焉!”

    全端低头不语,想起这半月来的经历,也是受尽了煎熬,全怿被斩,自己受了一百军棍,打得皮开肉绽,不能下地。

    当初心灰意冷,对孙宇更加痛恨,前来下蔡寸功未立,反倒性命难保,羞怒之下,全端干脆打算投奔魏军,以求活命。

    当夜他便派心腹之人悄然出城到魏营来见夏侯威,说明降意,只等伤势稍好,便出城归降,甚至如果魏军想来攻城,他愿带本部兵马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放其入城。不料亲信回复,夏侯威直言担心孙宇会用苦肉计,毕竟全端虽非皇亲,但全怿可是孙权的外孙,不能尽信,但只要全端真有降意,便继续留在城中,如果孙宇有什么异动

    ,及时将情报送出即可。

    全端想不到夏侯威竟如此谨慎,甚至连里应外合攻城都不敢轻易尝试,整日心中忐忑,不知道魏军究竟有何意图,莫非真要等到城中粮尽,不战自败?

    直到昨夜孙宇忽然传令出城厮杀,夺取战船意图逃亡之事,全端才发觉有些异常,趁着兵马调动之时,赶忙命人先一步出城,将情报送于夏侯威。

    方才全端领两万兵马来到城西,便见到了诸葛诞,二人阵前相见,全端下马投降,麾下吴军对孙宇之举本就不满,见全端有降意,也纷纷归降。

    诸葛诞马上命人掘开土城,放水淹营,倒让全端有些意外,先前他已派人告知夏侯威吴军的意图,为何诸葛诞不马上调兵保护涡水战船?

    诸葛诞却笑道:“吾意正要孙宇出城,此乃引蛇出洞尔!”一语惊醒全端,才明白那些战船是魏军故意放到涡水之上,让吴军看到逃生的希望,主动出城,对于水战自信的吴军来说,从涡水逃到江淮,便如蛟龙入海,可比强行突

    围的机会大得多。听了诸葛诞的解释之后,全端先前的一丝忧虑也消失,看来孙宇注定兵败,自己不过是早走了这一步罢了,还免去部下之死,换来夏侯威的优待,倒和孙奋的举动有异曲

    同工之妙。先前准备投降之时,全端也曾几番挣扎,如今已成定局,便不再多想,按如今的局面来讲,东吴的确大势已去,淮南空虚,此番消灭孙宇之后,非但江北再无立足之地,

    恐怕江东也危险了。

    再想到朝中乌烟瘴气,人人自危,东吴早已不是当年人才济济,齐心协力的时候了,非但主上后继无人,臣武将也大不如前,江南人杰何以凋零至此?

    心中思绪万千,夏侯威已经匆匆领兵而去,不用他问,也想到诸葛诞早已在涡水下游布下天罗地网,孙宇自以为逃出生天,却不知正投入网中。全端继续留在下蔡候命,沉默一阵之后,马上将各营将校都召集过来安抚,此番不得已投降,为众人博得活命机会,接下来的去留由士兵各自选择,回乡之后,劝他们不

    必再从军了。下蔡城内外人喊马嘶,魏军尽数赶往南方,城外的火势渐渐减弱,灰烬被洪水淹没,原本扎营的地方变成了一潭污水,星星点点的火苗在晨风中漂浮,如同鬼火一般。

 第1237章 陷入绝境

    晨曦微露,春寒料峭,涡水涛涛而下,两岸树木依然泛黄,淡淡的春绿若有若无,早有鸟鸣回荡在山林之中。

    孙宇站立船舷之上,一夜无眠,也不觉得疲惫,各船上的士兵都已经轮流吃过饭,许多人倒卧舟中,鼾声如雷,这几月来胆战心惊,终于能吃饱喝足睡个安稳觉了。

    刘靖睡了两个时辰,走出船舱看到孙宇还在外面,忙道:“将军,你还是回去歇息一阵,养养精神吧!”

    孙宇回过头来,转动着酸硬的脖子,笑道:“无妨,虽然已经乘船,但毕竟还在魏军境内,不可松懈。”

    刘靖言道:“天色已明,魏军大概还在整军,待他们追来,我们顺水而下,已经到了淮水,寿春魏军有张承将军牵制,料想无碍。”

    “唉,此番大败,着实始料未及!”孙宇看着两岸飞速后退的林木,一声长叹,“当年长沙之败,坏吾大事,如今进入中原再次失败,看来此生飞黄腾达无望矣!”

    “将军万万不可颓丧,”刘靖忙劝道,“只要我们退到淮南,集结兵力再战,夺回寿春不过反手之间,今朝中无人,陛下必当倚重将军,今后还有”

    咔嚓嚓轰隆

    就在此时,忽然斗舰速度陡然降下,一阵剧烈地摇晃,差点将孙宇摔倒,士兵也传来喧哗惊呼之声。

    “发生何事?”孙宇大怒,喝问道:“何人驾船?”

    “将军,大事不好了”

    在高处负责了望的哨兵惊慌跑下楼梯,失声道:“前军船队全部搁浅了。”

    “搁浅?”孙宇稳住身形,惊问道,“河水湍急,水面极深,这涡水之上曾有船队运粮,水道通畅,为何会搁浅?”

    “将军,你,你看”

    不等哨兵答话,刘靖忽然指着高处惊叫起来。

    孙宇抬头看去,不禁脸色大变,原来船队正驶入两山之间,这里的河道位于一片峡谷之中,两岸悬崖峭壁,足有四五丈高,长着干枯的杂草和几株峥嵘的青松。

    而在悬崖顶上,密密麻麻出现无数士兵,个个张弓搭箭,俯视着他们。

    涡水到了这里忽然变浅,滚滚河水变成涓涓细流,吴军所乘的船只全部搁浅,前后相撞,翻船无数,乱成一团。

    “这,这是何处兵马?”看到两岸的魏军,孙宇脸色惨变,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夏侯”刘靖一眼看到了左边岸上的旗号,惊得浑身一颤,“莫非,莫非他们早有准备?”

    此时峡谷中尽是吴军的喊叫之声,魏军还未攻击,他们便溃不成军,翻了船的士兵纷纷往其他船上拥挤,这里水面虽浅,不能撑船,但还是能没过膝盖,河水冰凉。

    孙宇到船头四下观察,才发现河道不知何时被魏军破坏,涡水流经此处,就在刚刚进入峡谷的位置,向左右分流出去,这里的河面便变浅了。此处河道下降,萧晨虽在前面开路,但发现情况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停船,后军顺流而下,即便是技术精湛的水军,也无法马上就停船,到了搁浅之处,前后相撞,挤作一

    团。

    前无去路,后退更不可能,此时甚至连与魏军厮杀都做不到,吴军真正如同入网之鱼,徒劳挣扎,无路可去。

    夏侯威一手抓着披风,大喝道:“孙宇,尔等已经走投无路,何不早降?”

    此时朝阳升起,魏军面对河谷中的吴军,沐浴阳光,仿佛天神一般,俯视着芸芸众生,生杀予夺,胜券在握。孙宇脸色铁青,仰视着上方的魏军,半晌之后,才来到船头,对吴军说道:“众将官,今日但有战死之豪杰,绝无屈膝之小人,吾等受陛下厚恩,自当以死效命,决一死战

    。”

    吴军闻言,顿时一阵骚动,个个面面相觑,神色不定,此情此景,就算想决一死战,又该如何战斗?“哈哈哈,孙宇,汝好不识局也!”夏侯威一阵大笑,俯视着孙宇,喝问道,“尔等进退无路,身处绝地,如何与我厮杀,如今只需一把火,尔等便尽皆丧命,何必负隅顽抗

    ?”

    夏侯威一句话,让吴军脸色大变,他们都在船上,如果魏军放火箭,很快船只就会着火,水上交战,最怕的就是大火,他们怎能不怕?

    孙宇虽然知道大势已去,却不肯束手就擒,大喝道:“诸位,随我涉水冲出去!”

    刘靖还未反应过来,便见孙宇快步走下斗舰,赶紧招呼士兵紧随其后,大家纷纷抄起兵器下船。

    “哼,真是不知死活,”夏侯威见状大怒,一抬手,就准备下令放箭射杀吴军。

    “将军且慢!”诸葛诞拦住了夏侯威,言道,“孙宇负隅顽抗,吴军将士却犹豫不决,今其势穷欲降,若放箭乱杀,是坚吴军之心也!”

    夏侯威一怔,看着河谷中纷纷跳水的吴军,如同下饺子一般,水花四溅,皱眉道:“但他们混在一起,这该如何是好?”诸葛诞指着孙宇走去的方向,笑道:“孙宇欲从下游谷口冲突,吾早已命人在此埋伏等候。将军静观其变,不愿厮杀的吴军,自会留在谷中,待拿住孙宇,其余吴军便不得

    不降!”

    夏侯威点头道:“还是诸葛将军妙计,若孙宇不识时务,自寻死路,也只好成全他了。”此时河谷中的吴军正徘徊不定,想跟着孙宇,又担心山崖上的魏军,不时抬头张望,但见箭矢张而不发,一个个抱着侥幸心理,站在原地磨蹭,只有少数人跟着孙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