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军偷袭九江郡,占领寿春和阴陵,这里是水陆要冲,将整个淮南的主要的水路都控制在手,失去了徐州的吴军无论北上还是南下,这里都是必经之地。

    寿春城内,夏侯楙亲自坐镇,阮籍为军师,诸葛虔、石苞、徐质等将轮流守城,阴陵则由徐质和郭奕二人镇守,两城遥相呼应,也可以随时支援。

    即将正月,新的一年来历,战火蔓延的寿春却没有丝毫喜庆之气,百姓闭门不出,叫苦连天,城外尸骨堆积如山,黑烟滚滚,与远山的皑皑白雪形成鲜明对比。

    夺回徐州,偷袭九江郡,震动中原,虽然曹爽之名威震天下,但夏侯楙从青州两路出兵取得大胜才是制胜的关键,天下人对夏侯楙再次刮目相看。坊间甚至为此起了争论,有人认为夏侯楙本为名将之后,实力不俗,只是他不幸遇到的对手是刘封,如果换了别人,也不会有先前的屡战屡败,这次徐州战事,便是夏侯

    楙能力最好的证明。但也有人认为夏侯楙是知耻而后勇,先前长安之败便苦学三年兵法,洛阳再败却没有自暴自弃,再一次研习兵法,才有巧取徐州,奇袭寿春的壮举,经此一站,以后就算

    再遇到刘封,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但无论任何一种说法,总之夏侯楙可算是扬眉吐气,一扫先前沦为笑柄的尴尬处境,整个扬州境内风声鹤唳,担心夏侯楙还会再次出兵偷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夏侯廙每隔三日,便将各处议论的消息搜集汇总,报知于夏侯楙,如今天下的风评,对他和曹爽的的评价都极高,认为魏军重振雄风,当应在他二人身上。

    对于种种夸赞,夏侯楙已经有些麻木了,当年他在雍州、后来主动请缨留守洛阳断后,他听过的褒扬之词比这多多了,结果都是败得一塌糊涂。

    此次奇袭成功,为自己正名,今后见人便不必畏手畏脚,被人取笑,但夏侯楙心中清楚,这一切布局的真正幕后之人,至今还没有任何消息。

    他也曾暗中让夏侯廙去长安打探刘封的消息,但至今不见回归,大家都以为刘封与刘谌大吵一架之后远走成都,但夏侯楙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

    刘封苦心布下如此大局,让自己回到青州准备一年多,才等来中原计划的谋划之行之人阮籍,如今各路兵马纠缠一处,厮杀正酣,已经不是谁想停战就能停的了。

    当此之时,夏侯楙料定刘封绝不会袖手旁观,虽然他不知道刘封真正的目的何在,但绝不会是让魏吴两国相争,彼此消耗实力这么简单。这一场中原大战,夏侯楙为关键人物,人人都以为这是曹爽的谋划,但谁又知道,或许连曹爽,都在刘封的算计之中,乃至于洛阳造反的魏延,夏侯楙也是将信将疑,也

    曾几次和阮籍提起,但阮籍并不与他讨论此事,每次都是敷衍而过。

    夏侯楙眼下最倚重的便是阮籍,中原各路兵马的行动,都是出自阮籍的谋划,他自然不敢得罪阮籍,此人才是中原大乱的关键人物,他只是被推在前面受些名誉罢了。

    可即便如此,夏侯楙还是十分享受胜利的喜悦,虽然谋划出自阮籍,但行军布阵,攻城掠地,还是要经他决策调度,这其中的功劳,他至少也占了三成。

    所以面对各路风评,夏侯楙并没有太多心虚和愧疚,反而更是下定决心,这一次要尽数消灭吴军,如果能够趁势拿下扬州,那才是真正功成名就之时。

    至于有人讨论他如今是否和刘封有一战之力,夏侯楙则嗤之以鼻,此战之后,他已经决意无论如何也要留在淮南,至死都不再回中原与蜀军交手。

    “报”

    正当夏侯楙神思怔忪之时,外面有士兵匆匆来报:“将军,吴兵已于合淝集结完毕,共有十三万人马,正往寿春而来。”夏侯楙长身而起:“快去请军师前来议事!”

 第1224章 静待其变

    阮籍到府衙来见夏侯楙,听了东吴派兵之事,笑道:“将军勿忧,孙权一心要夺中原,寒冬腊月不惜调集兵力,强行交战,此举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夏侯楙皱眉道:“可吴军从合淝而来,寿春便要受前后夹攻之患,这该如何是好?”阮籍言道:“大将军前日传令,已经在小沛设下十面埋伏,将孙奋兵马团团围困,吴军本就人困马乏,粮草不足,军心涣散,败亡只在早晚之间,如此一来,彭城兵马便可

    抽调了。”

    夏侯楙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对呀!险些忘了彭城兵马,大将军调集十路大军,彭城只出了部分兵力,其余兵马便可前来支援了。”

    “这倒不必!”不料阮籍却摇头道,“彭城兵马还需作为后备兵力以取小沛,将军大可从下邳调兵。”

    “这倒是稳妥之法!”夏侯楙对阮籍如今是言听计从,当下便道,“我这就叫应璩从扬州抽调兵力前来助战。”

    夏侯楙重夺徐州之后,曹爽命从小沛逃走的兖州刺史应璩接任徐州刺史,随着战线前移,徐州如今变成了魏军的后方,支援粮草辎重。

    阮籍又道:“待下邳兵马到了彭城之后,却不必来寿春支援。可命徐盖带兵前往吕县,与豫州兵马遥相呼应,对下蔡吴军形成钳制。”

    夏侯楙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点头道:“还是军师思虑周到,如此一来,反倒是孙宇的兵马被前后夹攻,他再无暇来攻寿春,如此我们便可专心对付扬州吴军了。”

    “正是此意!”阮籍淡淡说道,“天寒地冻,眼下不宜出战,将军只需固守城池即刻,待吴军到了城下,再做定夺。”

    夏侯楙皱眉道:“那徐盖呢,该如何行动?”

    阮籍言道:“徐盖到了吕县之后,可派人与夏侯将军联络,其双方约定用兵,是战是守,皆由夏侯将军决策,只要能牵制住孙宇兵马即可。”

    夏侯楙叹道:“只是不知孙宇兵马粮草还有多少,若让他再坚持两月,待到春日,只怕又要拼死一站了。”“不然!”阮籍摇头道:“今吴军被困,兵疲粮尽,之所以苦苦厮杀,是还有一线生机,然其士气低落,正如夕光返照,不过许久便黯然无光,若孙宇再被困一月,必定兵无

    战心,不战自败。”

    “一鼓作气,再而衰”夏侯楙嘴里念叨着,嘿嘿一笑,“孙宇连番退兵,恐怕只剩下最后一口生气,只要将之消磨殆尽,则是他兵败之日。”

    阮籍笑道:“将军所言甚是。”

    “夏侯将军,听说吴军增援,该让俺们出战了吧?”

    正在此时,从外面走进来几人,正是寿春的一众武将,身材魁梧的徐质走在最前面,一个人便几乎占满了进门的甬道。

    在他身后,诸葛虔、石苞和泰山三兄弟都跟了进来,个个看着夏侯楙,求战心切,进入徐州之后,一直都是偷袭,几乎没有硬仗,大家可都期待多时了。

    夏侯楙主意已定,摆手道:“诸位稍安勿躁,这冰天雪地,孱马兵困,如何交战?吴军求战心切,便叫他们在城外喝喝西北风,我们以逸待劳,岂不更好?”泰山军老大吴强埋怨道:“夏侯将军,我们不惜离开泰山,冒险进入扬州,可是为了能够痛痛快快打一仗,让兄弟们练练手,这从秋初到冬末,眼看半年过去了,兄弟们身

    上都张了赘肉了。”

    夏侯楙被几人逼问,无奈看向阮籍:“军师,你看这”

    “诸位稍安勿躁!”阮籍对众人言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下正是养兵之际,待到用兵之时,诸位就算不想出战,吾也要军令行事了。”

    徐质瞪大了眼睛:“军师,那你说说,什么时候才会用兵?”

    阮籍双目微微收缩,看着外面枯干的枝丫,缓缓道:“就在春日,江河解冻,草木新绿,万物逢春,便是厮杀之时。”

    “军师,这岂不是还要等两三月?”吴雄看向阮籍,有些不明其意。说到底,他们兄弟三人其实是受了阮籍邀请才同意出山的,明面上现在是夏侯楙的部曲,其实真正只听阮籍的命令,而且他们出兵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魏国,实则算是

    江湖之约。阮籍见众人不解,只好说道:“诸位,张承所领兵马,除了濡须八万水军之外,其余皆为各地抽调的预备役,实为乌合之众,就算兵临城下,也威胁不大,只管叫他来攻便

    是。”

    诸葛虔不解道:“既然如此,若主动出击,岂不轻易可胜?”阮籍摇头道:“张承乃是先锋兵马,孙权必定还有后招,我们要对付的,乃是孙权从江东抽调的精兵,如今视敌以弱,养精蓄锐,正是等东吴大军渡江北上,再与之一决胜

    负!”

    石苞倒不是主战派,听了阮籍之言,皱眉道:“东吴已经两次从江南调兵,若再强行派兵,则吴郡空虚,难道他不怕蜀军趁虚而入?”众人一听也都纷纷点头,深以为然,如今蜀军不但水军与东吴不相上下,而且占据了豫章和柴桑之后,东吴的三江之险不复存在,孙权就算再年老昏聩,也不敢大肆调兵

    ,不顾后方。

    阮籍扫过众人,却不和他们争执,只是说道:“若要孙权出兵,必定还需变化,如今孙权所忌惮者,正是荆州蜀军,就看魏延能否牵制整个荆州兵马了。”诸葛虔冷笑道:“魏延不过老匹夫而已,脑有反骨,心虚造反,这是自寻死路,他怎能挡得住蜀军长安、荆州两路兵马?败亡只在时日长短而已,他岂能牵动整个荆州的兵

    马?”

    “对啊,我听说魏延已是强弩之末了!”石苞也思索道,“半月前听说楚军向大将军借粮,已然无法支撑兵马所用,如何能与蜀军持久对敌?”

    吴强等人对魏延的举动有同情也有无奈,说他不讲义气,却又是被人猜忌,万般无奈,皱眉在一旁不做评价。阮籍却轻声叹道:“事在人为呐!”

 第1225章 四面楚歌

    大吴龙飞二年初,正值元宵之际,沛国境内却烽火连天!

    吴军在沛国布下的防线被魏军攻破,最先进入沛国境内的依然是微山湖方向,湖面结冰,魏军踏湖而过,东面的防线告破。

    随后东南方向留县、谷阳等地魏军也步步紧逼,吴军不断退缩,最后只剩下相县、沛县和丰县三城,这三城背靠九里山,成为吴军最后的存身之地。

    吴军防线退缩之后,夏侯霸领兖州兵马越过芒砀山,与曹爽的兵马连接起来,二十多万魏军对九里山如扇形包围,扎下七座连营,如铁桶相似,将吴军彻底与外界隔绝。

    此时的吴军可谓彻底陷入绝境,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士气低落,兵无战心,等待他们的唯有败亡。

    诸葛融、丁奉和朱桓三人歌手一城,沿着九里山苟延残喘,已经数日不见斥候细作回报,不知道扬州兵马是否攻下寿春,漫长无望的等待,度日如年。

    曹爽命夏侯霸围住孙奋所在的小沛,分兵攻打其他两城,半月时间,相县和丰县先后告破,吴军死伤无数,有些逃入九里山中,只剩下沛城一座孤城。

    曹爽领兵到城外,夏侯霸前来拜见,曹爽大加勉励众将,各记下功劳,犒赏全军,将沛城团团围住,此时已到二月,春日渐暖,大地复苏。

    历史仿佛在重演一般,又在九里山下,十余万吴军被困小沛,被魏军团团围住,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大河解冻,万物复苏,这本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吴军来说,才是真正的寒冬末日。

    接连几日,士兵逃散五千余人,沛城中的吴军衣衫褴褛,形容消瘦,如同难民一般,和先前杀入兖州只是的意气奋发截然相反。

    孙奋的病情愈发严重,城内仅有的十几名医者全被叫到府衙之中,却依然束手无策,哀伤绝望如同阴霾一般布满吴军心头。

    此时城中早已粮尽,吴军宰牛马为食,百姓的粮食也被哄抢一空,城中人人怨恨,士兵各无守心,能抢则墙,能逃则逃,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

    诸葛融大怒,严命四城加强防守,不许进出城门,但凡有逃走者,斩其伍长,才算稍稍稳定军心。待到其他两城逃兵进入小沛,守军愈发恐慌,如今只剩一座空城,肯定凶多吉少,彻底陷入绝境之中,深夜甚至能听到有人啜泣哀嚎,甚至有队伍联合叛逃者,竟直接从

    城墙上跳下。曹爽知道吴军士气已尽,马上命令各部并力攻城,辛敞虽劝他困死吴军,如果强行攻打,反倒激起吴军拼死斗志,若任其自生自灭,粮尽自然无力再战,到时候拿下小沛

    不费吹灰之力。

    但曹爽却不想如此去做,最后一战,他想以武取胜,一来彰显魏军之强盛,鼓舞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