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将军谋划,在下就不敢妄加指点了!”魏荣尴尬一笑,抱拳道,“但在此之前,还望曹将军能够支持我等,待取了南阳,占据荆州,我们有了立足之地
,就是将洛阳送与大将军,亦无不可!”
“当真?”李胜眼睛一亮,盯着魏荣看了半晌,见他认真点头,才缓缓坐回去,皱眉道,“只是不知魏将军能有几分把握夺取荆州呐!”
“将军莫忘了如今的荆州之主已非关羽了,”魏荣一声冷笑,自信道,“那关平虽一直追随关羽左右,但平日不过是护卫之职,鲜少领兵,更何况统御一州数十万兵马?”
李胜闻言,不由心中一动,点头道:“不错,魏将军身经百战,几吾败仗,对付初掌荆州的关平,倒也绰绰有余了。”
魏荣笑道:“家父一生征战,如今关乎生死之际,又岂能草率出兵?正是因关平领兵来攻洛阳,他才亲自出战,若一举击败荆州兵马,趁势拿下南阳并不难。”
“人言魏将军勇冠三军,看来比当年的廉颇还要强盛几分,着实叫人钦佩。”
李胜虽然和楚军没有什么交情,但此时也不禁为魏延的胆大心细而感慨,当天下人都以为魏延会龟缩洛阳防守的时候,谁又知道他准备绝地反击,杀出一条生路?
魏荣羞愧道:“若是在下有家父一半本事,早就该替他出征了,唉”
李胜劝道:“少将军不必气馁,如今你镇守洛阳,同样责任重大,万不可妄自菲薄呀!”“本无退路,唯有一死而已!”魏荣忽然一笑,抱拳道,“往后诸事,还望将军能够多多支持才是。”
第1205章 出谋划策
在洛阳盘桓三日,李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昔日的皇城,在他以前没有资格进入的皇宫内院,大摇大摆地逛了一圈,非但无人阻拦,魏荣还派了向导跟随。
满足好奇心之后,李胜回归邺城,便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这次不但探清了洛阳的虚实,更打听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甚至还打算为曹爽好好谋划一番中原计划。
归心似箭,看到魏军处境如此凄惨,李胜所幸大手一挥,连运送粮草的车辆牛马都一并送给魏荣,只带着随从士兵轻装返回河北。
魏荣感激不尽,又将从内宫中淘来的一件皇家玉器送与李胜,并亲自送到虎牢关外,一路上感激之词说之不尽,甚至将李胜比作了楚军的救命恩人。
“今吾军中,只知有李将军,而不知曹将军,将军切莫辜负楚军一片殷切之心呐!”
脑海中回荡着这句话,李胜一路上飘飘然,自觉这一趟洛阳之行没有白白受苦,让十几万人感恩戴德,念其名姓,这是多大的荣耀?
渡河北上,李胜甚至想象自己已经名满天下,一路之上,不时笑出声来,到了邺城之后,便马上私自来见曹爽。
曹爽这段时日是喜是忧,喜的是嵇康的谋划十分顺利,东吴近四十万大军被困兖州,进退无路,眼看就要被灭,此战已经让天下人对他刮目相看。
忧的却是至今不见司马懿的消息,这个忽然间失踪的人,像一条暗中盯着他的毒蛇一般,让他寝食难安。
等李胜进来,曹爽懒懒问道:“洛阳情况如何了?”
李胜看看左右无人,上前笑道:“大将军,先不说洛阳之事,我这里有一件好消息,保证将军精神焕发。”
“哦?何事?”
“大将军,司马懿有消息了”
“什么?”曹爽一下子坐直了身躯,脸上的肥肉轻微颤抖着,“他,他现在何处?”
“大将军,司马懿已经对我们没有威胁了!”李胜得意一笑,看曹爽要发怒,赶紧说道,“司马懿父子去了辽东,现在襄平,早已不在中原了。”
“去辽东?”曹爽吃了一惊,眉头紧皱,却是舒了一口气,“司马老儿跑去辽东究竟意欲何为?”
“哼,料想是看朝中无望夺权,便避乱去了吧!”李胜冷然一笑,“当年河北黄巾大乱之时,也有许多人避乱辽东。”
“嗯!”曹爽微微点头,觉得心头一股无形的压力骤然消失,却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消息你是从何得知?”“就在洛阳一家酒肆之中,”李胜笑道,“这也是无心之举,那客栈中住着一队辽东的参药商户,如今被困洛阳,不得出城,几人聚在一处闲聊,说起襄平之事,才知道司马
懿已经到了襄平了。”
“怪不得整个中原都不见司马父子的踪影!”曹爽沉吟片刻,忽然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既然如此,本将要亲自挂帅出征!”
李胜早就知道曹爽的心思,笑道:“如今再无后患,早就该是大将军一展神威之时了,如今吴兵被困,若能将其一举歼灭,定叫吴军闻将军之名便抱头鼠窜。”
“哈哈哈,来人”
曹爽心急难耐,马上就要出发,李胜赶忙将他拦住:“大将军,朝中之事还需妥善安置才是,而且洛阳还有消息,容属下详细禀告。”
“嗯嗯,这倒也是!”曹爽拉了拉衣领,重新落座,“说说楚军如今情形如何?”
李胜笑道:“大将军,若非属下去得及时,只怕险些铸成大错”
便将他当日在洛阳见到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楚军已经是外强内弱,兵粮断绝,完全要依靠魏军来生存了,命脉就把握在曹爽手中。
曹爽闻言大笑道:“哈哈哈,魏延呐魏延,吾今借你三十万粮草,我看你过了冬日,明年春天又当如何?”
李胜言道:“将军,属下在洛阳之时,魏荣曾言,若是楚军能拿下南阳,占领襄阳,便可将洛阳让与将军,以报今日渡厄之恩。”
曹爽悚然动容:“当真?”
“自然是真!”李胜点头道,“洛阳之余楚军,实则进退两难,进则无路可去,退则坐以待毙,唯有前去荆州,方能与蜀军周旋。”
曹爽皱眉道:“可荆州兵马听说已有五十万,都是关羽所留,兵精粮足,楚军恐难取胜。”李胜傲然一笑,缓缓道:“大将军,若是关羽尚在,魏延或许没有一战之力。但如今荆州之主乃是关平,此人并无带兵只能,不过仰仗关羽之威名耳,听说关平勇而无谋,
不善领兵,又如何能与身经百战的魏延相比?”
“嗯?”曹爽一怔,诧异地看了李胜一眼,点头道,“倒也有些道理。”
李胜面现得色,又道:“况楚军陷于绝境,必当以死相拼,正所谓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而荆州兵只是讨伐叛乱,双方士气不同,高下立判!”
曹爽眉毛不自觉的地一阵挑动,摩挲着下巴看向李胜:“以你之见,关平必败?”
“嘿嘿,这个属下倒也不敢保证!”李胜有些心虚,尴尬一笑,“两军交战,瞬息万变,战场之上,谁又能说得清?只是大势如此,人心如此而已。”
“想不到李将军也有如此能耐,”曹爽赞许地看着李胜,“莫不是在洛阳有人指点于你?”“没有没有!”李胜急忙摆手,干笑道,“先前阮嗣宗一番谋划,让吾等惊为天人,彼时满色顿开,方知兵法谋略之重,属下也因不能为将军分忧而深感惭愧,故而苦读兵书
,一些粗浅拙见,不过是些皮毛而已,让将军见笑了!”“将军能有此番心意,本将深感欣慰!”曹爽忽然间叹了口气,想起这半年来何晏只顾炼丹,邓飏日日宴请宾客,饮酒赋诗,两人都将朝堂之事当做儿戏,唯有李胜才是一
心为国。
沉默片刻,缓缓道:“待将来取了洛阳,本将保汝封候拜将,封河南尹,光耀门楣,名垂青史。”李胜大喜,离席再拜:“多谢大将军栽培!”
第1206章 再放长线
严冬降临,本该平静安稳的中原,却因为战火而乱成一片,人们在指责刘谌年少妄断,逼反魏延,感慨曹爽筹谋全局,夏侯楙一雪前耻的时候,又一条惊天消息从长安传
来。
魏延谋反,鲜卑入侵,汉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万众期待的麒麟王刘封终于从西凉赶到长安,所有人都认定刘封回朝,必定能够主持大局,扫平一切。
但让所有人意外甚至惊慌的是,刘封回朝后追问宣召魏延之事,小皇帝刘谌竟袒护朝臣,寸步不让,与刘封针锋相对,当殿争吵。
幸得老臣谯周、费祎、董允、马良等人苦劝,才勉强罢休,刘封一怒之下,干脆离开长安去了成都,让刘谌自己去处理残局。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谁能想到原本一片光明的兴汉之路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小皇帝刘谌的独断和专横让许多人大失所望,一时间汉军境内人心震动怨声载道。
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要是刘封当初不拥立刘谌,选择刘永或者刘理,乃至自行登基,也要好过当下的局面。
大汉朝雪上加霜,再次面临内忧外患,没有人能想象失去了麒麟王之后的大汉会如何发展,更没有人知道刘封离开长安之后,刘谌还会做出什么荒唐之事来。
三足鼎立,魏蜀吴半年时间的形势如同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寒冬腊月,水浅石出,许多事情也浮出水面。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曹爽才是最大的赢家,东吴如同吞钓之鱼,必将受到重创,而蜀军内忧外患,魏延的反叛也正是因为曹爽屡次散步流言所致,三国相争,曹魏又有了
崛起之势。
数九天气,大雪纷飞,鸟雀绝踪,洛阳城的上空,偶尔飞过几只鸽子,为这阴沉沉的天空点缀了一丝活力。
洛阳北宫之后的落樱殿,这里本为后宫妃子所居,如今已经改造为洛阳信鸽饲养之地,在这里有数百鸽笼和低声咆哮的狼犬,同样也是洛阳的禁地之一。
一群信鸽起起落落,无数的情报信息从这里传送,负责传信的士兵紧张地观望着,将进出的密信及时送往含章殿。
含章殿一座隐没在樟树林中的偏房内,红泥小火炉,一股淡淡的酒香和茶香混合在一起,显得清幽舒适。
信使走到门外,轻轻拉动门口红色的丝线,这里有并排无色丝线,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情报信息,红色为重要情报。
片刻之后,房门轻轻打开,一名侍卫出门问道:“何处情报?”
“长安、中原都有!”
那士兵走上台阶,将手中朱红色油纸包裹的密信双手呈给接待之人,房内还隔着一道风荷屏风,他也不敢抬头看一眼屋内之人,便躬身退出。
“将军,又有重要情报!”那侍卫转身入内。
“这已经是今日第五道情报了!”一个略显沙哑而又苍劲的声音响起,带着些许的无奈。
“呵呵,情报越多,便说明局势越乱,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另一个清朗平淡的声音笑着。
侍卫转过屏风,便看到两人正对席而坐,左首之人满头银发皓白如雪,三寸来长的胡须同样为白色,但还极其刚劲,根根竖立,可以想象它昔日的威猛虬髯。
虽然须发尽白,但老者淡紫色的面膛威猛依旧,双目炯炯有神,虽是淡然而坐,但给人一股沉稳有力,不怒自威之感。
与之对坐的是一位三十上下的中年人,上唇和下颌留着黑色髭须,一双眼睛深邃晶亮,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不是名满天下的麒麟王还有谁?
谁又能想到,与刘谌大吵一架,怒走成都的刘封竟会悄悄来到洛阳?
而他对面的老者,并非别人,正是先前被逼反的汉骠骑将军、如今的楚王魏延,数月时间,竟让他须发尽白,可见承受压力之大。
此事如果传出去,天下定然一片哗然,定要议论刘封和魏延勾结一处,愤而谋反了,两人同为长沙人士,以楚军自居,倒也不差分毫。
“曹爽果然出兵了!”魏延接过密信,展开一看,笑了起来,“看来此番他已经对我完全信任,倒可再借些粮草了。”
“倒不必急于这一时了!”刘封微微摇头,将另一封信递给魏延,“伯约、世元他们都在催我出兵了,认为眼下时机成熟,不知长叔叔如何看待?”魏延拿过书信瞟了一眼,笑道:“若是按照原本计划,此时出兵,正合时机,但吾料孙权必不肯善罢甘休,更不想拱手让出中原之地,必定还会发兵救援,等他们援军交战
之时,我们再出兵,方为良机。”
“这正是我半月前的想法!”刘封微微点头,叹道,“如今的局势比我当初预料的还要复杂,中原已成乱局,吾视之如同掌中之物,何妨再多捎带一些?”
“哦?”魏延眼睛一亮,盯着刘封,“子益莫非又有什么惊天之策?”
“惊天倒也不敢!”刘封微微摇头,看着魏延笑道,“我想把线放得再长一些而已,只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