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谯周问道:“那为何使者不行君臣之礼?”

    顾雍道:“汉王虽未汉室宗亲,却并未得禅让之功,恐难服众。”

    “大胆,”谯周怒道,“曹丕篡位,已然改朝换代,吾主继承汉祚,汝不行君臣之礼,莫非有异心焉?”

    顾雍淡然道:“吴候不敢冒天下之不韪,至今忠于朝廷。”

    谯周又道:“那便是忠于曹魏了?”

    顾雍摇头道:“非也,在下前来,正是为商讨齐攻曹魏,以清君侧,光复汉室。”

    谯周冷笑道:“听说曹丕五十万大军,由张辽统领,正发兵前往扬州一带,荆州也有数万兵马调动,吴候这是来求救的吧?”

    顾雍答道:“我主受先皇所托,坐拥八十一州,又有荆州之众,带甲何止百万?又有三江之固,即使曹丕亲来,又有何惧?”

    谯周道:“既然如此,那贵使前,意欲何为?”

    顾雍答道:“先前蜀吴联合之时,就有条约,若是曹兵来攻,要相互帮助,成为掎角之势。想汉王仁义著于四海,应该不会失信吧?”

    诸葛亮给谯周使了个眼色,抱拳道:“我主以诚信取天下,自然不会失信。却不知吴候所谓汉室,是指何处?”

    顾雍拱手答道:“为民争天下者,如今陛下被曹丕发配山阳,汉中王虽为汉室宗亲,但曹丕也得禅让之位,天下之民犹不能决,愿同汉王共同发兵,消灭逆曹,重振汉室。”

    顾雍之言也是两面推辞,说白了就是不愿承认刘备称帝,对于曹丕自然更不承认了,也为东吴日后自立做打算。

    诸葛亮看了刘备一眼,刘备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兵出汉中,与吴候共伐曹魏。”

    顾雍道:“汉王忠义,在下一定向我主禀告,此次带来黄金五百斤,布帛千匹送上,以资军用。”

    刘备点头,命人准备谢礼,送走顾雍等人。

    三朝之后,刘备问诸葛亮:“眼下正值练兵休养之期,汉中骑兵未成,我正欲退却,丞相却让应允,莫非真要出兵不成?”诸葛亮笑道:“陛下勿忧,曹军领军大将乃是张辽,据细作所报,张辽已经是病体缠身,恐不久于人事矣,孙权前来求助,不过是担心陛下又偷袭荆州,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孙权便可安心抵挡曹军,其两虎

    相争,我们正好坐收渔利。”

    刘备恍然,笑道:“我岂能如孙权那般言而无信,如此一来,只需将汉中兵马调动一番即可,命子龙和孟起加紧操练。”

    刘封对这场战斗倒是毫不关心,他现在记挂的还是南蛮,对刘备说道:“父皇,虽然眼下曹、孙交战,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日后若想出兵中原,必先要防范身后之患,如此才能安心北上,问鼎中原。”

    诸葛亮闻言,眼神一阵闪烁,笑问道:“子益此话从何说起。”

    刘封答道:“定南中,然后可图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图关中,蛮人反复无常,,不得不防。”

    诸葛亮赞许的点点头:“不错,子益能够顾全大局,着实能够独当一面了。”

    刘备也很欣慰,问道:“对于南中,子益你有何想法?”

    刘封沉思了一下说道:“曹丕想要伐吴,必会担心父皇出兵,定要设法牵制,未有南中蛮人可以利用。”

    诸葛亮点头道:“不错,此事我也想到了,你可有对策?”刘封道:“我军向来与南蛮井水不犯河水,甚至还有相互往来,若出无名之师,怕有损父皇英名。但蛮人无信,见利而忘义,早就蠢蠢欲动,若曹魏加以厚礼,许以封地,定然会被说动,一旦蛮军出动,便是一举平定的大好时机。”

 第113章 平蛮之策

    刘备却叹道:“奈何蛮人素来缺少礼教,即使平定,假以时日,定会又反,如此反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刘封自然知道刘备的意思,便答道:“只需收服其心,不必多做杀戮,若是蛮人心服,以蛮人为王,自然能保一世平安。”

    诸葛亮听得连连点头,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点头道:“子益能有如此想法,我便放心了,陛下,这平蛮之事,便交给子益吧。”

    刘封吃了一惊,忙推辞道:“丞相,这可万万不可,征服南蛮,出兵至少也要十万,我从未带领过如此多的兵马,怎敢妄自菲薄?”

    刘封说这些话,也是马谡当年和诸葛亮说的,他还想着自己出谋划策,南征的时候诸葛亮能够带上他,亲自见证七擒孟获壮举,哪想到诸葛亮干脆不去了。

    诸葛亮笑道:“其实此事我已经与陛下商议过多次,本来也是由我亲自带兵征讨,但如今看你也成熟不少,就该独当一面。”

    刘备也点头道:“不错,将来征战的事情便要以你们后辈为主,此次对付小小的蛮兵,不让你去锻炼,以后征战天下,恐怕言之过早。”

    刘封没想到刘备和诸葛亮现在对自己如此看重,竟然给他这么大兵权,又惊又喜,但也有些担忧,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恐怕也要效仿诸葛亮七擒七纵,但自己遇到的战况,会和诸葛亮的一样吗?

    整日里想着能够统雄兵征战天下,现在真有了机会,刘封反而有些没底了,毕竟这可是动辄数十万人的性命,他可不想成为赵括那一类人,遗臭万年还不算最坏的,让这么多人白白送死,心中何安?

    出谋划策是一回事,调兵打仗又是一回事,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思索片刻,刘封说道:“我以前带兵不过一万,实在经验不足,威信也不足以服众,不如就让三叔作为出征大将,我做参军吧。”

    诸葛亮点头笑道:“你说三将军,还真差点忘了他,此次出征要是不让他去,恐怕他也不会答应,不过三将军有时做事鲁莽,怕误了大计。”

    刘封言道:“我与三叔感情日深,只要晓以利害,应该没问题。”

    刘备沉吟片刻,却点头答应了:“翼德入川之事,也曾独领一军,你二人一老一少,一动一静,应该能够相得益彰,这次就让翼德挂帅吧。”诸葛亮见刘备已经决定,便不再多说,言道:“南中平定,非一蹴能就,若贸然出兵,容易激起蛮人之恨,恐其死战,而如今曹兵出动,若是他们被说动突然起兵,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看现在不宜动

    大肆调兵,先分一部分兵马到建宁演练,以作防备。”

    刘封想着在成都已经没什么事,便道:“如此也好,就由我先带人去建宁,先行部署,若有异动,马上派人前来报信,再由三叔统领大军前来接应。”

    诸葛亮点头道:“建宁三郡太守,其心各不相同,据斥候所报,雍恺和东吴暗中联络,你此去该当小心谨慎,若非常之时,可便宜行事,不必先行禀报。”

    刘备也道:“此去南中,你和翼德全权行事,朕相信你们能够妥善完成此事,丞相还要部署农耕之事,若非兵败求援,其他你们都自行决断吧。”诸葛亮沉吟道:“南蛮之地鲜有人迹,人常言此地地势险要,常有瘴气出现,人畜难行,而且蛮人又善于在丛林之中活动,你要多带几个将领,也好随时应付,眼下军中几位将领,你都可调用,今晚我和陛

    下找三将军商议此事,你将所需将领名单列出,也好早做调度。”

    刘封看诸葛亮考虑周全,也没什么异议,便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去准备,争取月底能到江州。”

    关羽已经去了永安,留下关索夫妇和关凤都在成都,关凤嫁给了刘封,关索还要跟随张飞学艺,而且娘子军还需要训练,正好都留了下来。

    刘封晚上去了诸葛府中,和黄月英说明情况,这一趟出去,很可能就是半年。

    “什么?”黄月英吃惊道:“刚刚新婚就要出征,而且南蛮之地深不可测,这一去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才能回来,你让我家果儿怎么办?”

    刘封没想到黄月英会这么说,按说她也是能够顾全大局的人才对。正疑惑着,黄月英忽然幽幽说道:“昔年孔明便是被陛下请出山,一去就是七八年,妾身一人将果儿养大,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果儿也是好长时间才认了这个父亲,难道你又要让果儿也受和我一样的痛

    苦吗?”

    刘封心中一震,原来黄月英是因为这个,怕诸葛果孤身受苦,不过行军打仗是不能带家眷的,这该如何是好?

    一旁的诸葛果忽然咬了咬嘴唇说道:“我要跟随夫君一起去。”

    “啊?”刘封顿时头大,诸葛果要是跟着黄月英如此任性,那可麻烦了。

    更令他吃惊的是,黄月英居然点头同意:“如此也好,顺便可以照顾一下你。”

    “照顾我?”刘封诧异,他还在想如果真的去,该怎么照顾诸葛果呢。

    黄月英突然笑道:“我家果儿可是懂得剑术的,当个贴身护卫还是没问题的。”

    “剑术?”刘封更是晕了,不信地看着诸葛果,猛然又想起自己挨的那一剑,不仅一阵后怕。

    黄月英解释道:“昔年孔明从汉中带回一部越女剑谱,闲来无事我便让果儿练习作为强身之用。”

    刘封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越女剑竟然出现在诸葛亮的家中,吃吃问道:“那,那一剑”

    黄月英笑道:“孔明为了让果儿安心修炼,花费无数心力用竹林做成阵法,不让任何人打扰,并告诫她要是有人贸然闯入,便格杀勿论”“呃”刘封嘴巴张了张,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感情自己那天误打误撞,是冲到了一个侠女的房间里?

 第114章 法正传道

    诸葛果低声道:“还好我收手及时,我怕将军不喜欢自己舞刀弄剑的样子,所以一直没有让母亲告诉你,你不会生气吧?”

    生气?高兴还来不及呢,没想到自己竟然娶了个侠女,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刘封才摸着下巴说道:“可是就算我同意,就怕岳父大人他不肯答应啊。”

    黄月英嗔怒道:“此事只管交给我好了,你只管放心,也可以让关凤同去,也多个人照应。”

    刘封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由暗自高兴,其实他对诸葛果的依恋也很多,苦苦追了近半年,刚刚成亲,才结婚不到一月时间,哪里舍得分开?

    如此一来,要是再加上关凤,有两女相伴,便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看着有些娇羞的诸葛果,不禁感慨,这个看似弱的女子,竟然还是个会越女剑的侠女?

    带女眷的事情,自有黄月英和诸葛亮去商议决定,刘封也做不了主,回家之后和邓艾、荀方商议了一下出征事宜。

    第二天一早,刘封来和法正道别,法正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虽然气色还不算太好,但能够行动,还是让刘封欣喜不已。

    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刘封这次把他从鬼门关上拉回来,态度已经完全转变了。法正善奇谋,是真正的军师类型的人物,和郭嘉、荀攸属于同一种类型,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在以后的征战中,一定会有巨大的帮助,刘封可不会盲目自大到认为只凭自己那半吊子的历史知识就能百战

    百胜,所向披靡。

    冬日早晨的阳光正温暖,刘封来到府中的时候,法正正在刘封为他专门定做的躺椅中晒太阳,椅子轻轻地摇晃着,显得悠闲自在。

    “子益是来道别的吧?”法正看到刘封走进来,淡淡地笑着。

    “师傅如何得知?”刘封吃了一惊,怎么这些人都喜欢搞些未卜先知,故作深沉的把戏?

    “东吴使者前来,想必是曹丕又用兵了,”法正慢悠悠地摇晃着躺椅,“曹兵不可能两线作战,东吴又被牵制,眼下正是平定南中的好机会,陛下和丞相定然不会放过。”

    刘封笑道:“就算要平定南中,也不一定是我去啊!”“非你不可!”法正却摇摇头,肯定说道,“如今陛下年纪已老,不能御驾亲征,丞相虽有领兵之能,然国中之事都需他处理,诸多决断,都需要丞相来定,非到万不得已,孔明是不会离开陛下左右的,眼下

    二将军、子龙、孟起都不在成都,唯有三将军一人,若是出征,孔明定会举荐于你。”

    刘封心中暗自佩服,从法正的话中,也能想象当年诸葛亮亲自征伐南中,六出祁山,是多么的无奈,主要还是人才问题,除了他之外,再没有统兵大将了。

    刘封坐在法正身边,替他捏着腿,言道:“只是我也没有统兵经验,这十余万大军,怎会放心交到我的手中。”法正看了刘封一眼,一副了然的神色,笑道:“你这也是在考验为师不成?就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