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百官其实一直都在观察着刘封的反应,自从刘邦平定异姓王之后,便规定外姓不得封王,刘封虽然是刘备的义子,但谁都知道他本是寇氏的后人,封为燕王实在出人意料。刘备左右,关羽、诸葛亮等人也都目光深沉地看着刘封,这次分封王位,是他们几个人珍重商议过的,虽然不管外界如何议论,但刘封毕竟是刘备自己收养的义子,总要给一个名分,否则便显得刘备心胸

    狭隘了。

    在这个十分敏感的当口,刘封的举动,无疑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思,百官鸦雀无声,就连礼乐也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高台之上,刘备身穿龙袍,头戴王冕,气势和先前又有不同,见刘封跪地,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抬手道:“子益有何事,起身奏来。”刘封依然跪地,将象征着王爷身份的玉佩和节杖捧在手上,大声道:“儿臣蒙父皇其中,能收为义子,已然知足,得赐王姓,铭感五内,不胜惶恐,自当肝脑涂地,助父皇完成复兴大业,但这燕王爵位,乃

    是帝室贵胄,封德才不足,不敢接受,还请父皇收回。”

    刘备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笑道:“子益良苦,随朕东征西杀,立下汗马功劳,既为朕之后,就当封王,此乃遵从王法礼度,不必推辞。”

    刘封又道:“父皇器重提携,儿臣牢记在心,日夜以思报效,然燕王之位,臣实不敢忝居,今追随父王左右,又时常念及父母先祖,愿光耀祖上之辉,若父皇能赐先祖罗候之位,乃封之所愿耳。”

    刘备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刘封意志坚决,也不怕冒犯天颜,愣是不肯接受燕王之位,最终在关羽和诸葛亮等人的劝谏之下,继承寇氏祖上的爵位,封为罗候。

    这样一来,大家对刘封的看法又改观不少,尤其是诸葛亮和关羽,这可是他们未来的女婿,先前商议将刘封封王,也是一种考验,但谁都不敢说破,如今见他如此谦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的决断,刘封也曾和法正商议过,他本想借此恢复寇姓,但法正却认为这样不妥,一来恐怕天下人议论刘备,说他有了子嗣,便排挤刘封,不能容人,另一方面则是怕有人会故意借此做章,说他

    对刘备有了心,不愿做刘备之后。

    最好的办法就是依然姓刘,却继承先祖的罗候之位,感念刘备赐姓培养之恩,也表示自己并没有夺嫡篡位之心。

    其实刘封自己对这个燕王也不感冒,一旦默认了,就算他再端正,恐怕也要被人非议,而且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些人也才不过是个侯爵,他上来就封王,这以后别人怎么看他,还怎么相处?

    一切武官爵都安排完毕,刘备金口玉言宣布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欣跃。

    下午时分,刘备又率领武在成都之南御驾亲耕,这是效仿先贤,又举行了一个农耕祭祀仪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同时宣布减轻赋税,劝农耕种。

    “劝农”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农本方针,实行“不夺民时,不尽民财”的双赢政策,充分发挥了民本思想,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

    刘封虽然对这些不甚了了,但对诸葛亮的聪明却不得不佩服,果然不愧是数一数二的内政人才,这可比曹操的屯田制又高明了许多,里面有很多的激励措施,百姓只会有动力,而不会感到有压力。

    当然与此同时,军屯也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开春之后,练兵的同时,也会让这些士兵耕种,尤其是定了组建骑兵的决策之后,粮草更成为重中之重,骑兵的费用可比步兵高了近十倍左右。同时诸葛亮还建议大兴水利,以其弟诸葛均为堰官,借助原先李治父子开设的水道,重新疏通益州到长江的水路,也是一条商路,增强与中原的商业来往。

 第111章 五禽戏

    第二日,刘备第一次设朝议事,众人三呼万岁,武分两班列开,气氛已经原先大不相同了,刘备继承汉祚,让所有人都有了主心骨,无论如何,大汉这杆打旗是不能倒的。

    刘备坐在龙椅之中,对众人说道:“寡人继承汉室大业,然曹贼势大,孙权孤立,任重而道远,望众爱卿同心协力,再行光武之兴汉壮举。”

    众人齐声称是。

    刘备又道:“寡人既然正位大统,自然不能偏安一隅,如今武官职已定,诸位务必尽心尽责,各处兵马要加紧操练,待来年再用兵征战,下面就由诸葛丞相宣布今后的军事部署。”

    诸葛亮出列答道:“臣遵旨!”随后宣布刘备的圣旨,主要还是军事调动任务。

    首先关羽和原先计划的一样,前往永安,委任永安太守,防止东吴对蜀中的偷袭,同时将永安太守吴懿调往白帝城,任白帝城太守。

    加封赵云为征北将军,委任汉中太守,马超为阳平关守将,两人共同守卫汉中,等羌人的马匹送到,便在汉中交接,两人都是重点训练骑兵,汉中太守魏延调回成都听令。

    其他邓芝、赵统、吴班、王平、孟达、等人都在汉中听任赵云调遣,王甫、庞宏、法邈、陈震、关平、关兴、廖化、周仓等人随关羽前往永安上任!

    关羽即将上任,刘封的婚事也定下来,关羽正式为关银屏取名为关凤,以银屏为字,而诸葛果也有了字,叫做淑贞。

    刘封迎娶双骄,成为了成都的一段佳话,而且还是关羽和诸葛亮的女儿,一个武力威震华夏,一个智谋无双,不知道羡煞多少年轻才俊。

    新婚三日,如果不是在成都,刘封正想大喊个“乐不思蜀”的话出来,关凤的刚劲,诸葛果的娇柔,让他体会了完全不同的韵味,整整三天都没有出门。

    这一天正和两女闲聊,忽然华青堂的伙计张平前来,说华佗找他,刘封一怔,他的剑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最近也就再去华青堂,不知道华佗忽然找他,有什么事。

    和张平来到华青堂,正走入后院,忽然听到有人叫他:“子子益!”

    刘封回头一看,却是一个中年大汉,一脸的胡须,身材魁梧,只是脸色憔悴,正神色复杂地看着他,愧疚中带着几丝犹豫。

    “你是子方舅父?”刘封怔了一下,想了许久,才从原主的记忆中找出来这个人,正是丢失荆州的罪魁祸首糜芳,这一声舅父,叫得实在是拗口而又别扭。

    糜芳点点头,一咬牙,紧走几步,跪倒在地:“子益,谢你救我一命!”

    刘封忙扶起他:“你是长辈,我怎能受此大礼?你怎么会到了这里?”

    东吴议和之后,把糜芳和傅士仁交了回来,这事自有刘备处理,他甚至还忘了这事,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放了出来。

    “唉,一言难尽!”糜芳别过头,叹道,“当初我受了傅士仁的蛊惑,又惧怕云长,做了蠢事,自以为此次难逃一死,如果不是你救了云长,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了。”

    刘封没想到刘备只是杀了傅士仁,糜芳却判了重型,也可能是刘备感念糜竺一家对他早年的帮助吧,当年在徐州,要不是糜竺等人的支持,刘备也不会有今天。糜家是早期投奔刘备的徐州豪族,糜芳也从那个时候跟着刘备开始了流亡生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糜竺如今身担要职,妹妹嫁给刘备,在流亡中死去,他仅有着一个弟弟,刘备宅心仁厚,又怎么忍

    心杀了糜芳?

    糜芳叛蜀,只是因为目光短浅,算是一个小人的自保之术,如果关羽不怪罪他,刘备就不会执意杀了他,这件事只让罪魁祸首傅士仁顶罪也算有了交代。

    “你怎么会在此处?”刘封心中感慨,疑惑地问他。

    糜芳满脸愧色,言道:“这次陛下登基,大赦天下,我所幸被放出大牢,但在朝中已然无法立足,丞相便让我来此地帮助华先生看守院落。”

    刘封点头道:“如此也算是个好差事,华青堂在将来也是极其重要之处,你一定要尽心尽力,感念陛下不杀之恩。”

    糜芳答道:“其实我当时便后悔了,只是为时已晚,而且东吴众人对我唾弃鄙视,白眼相加,此次得生,一定要重新做人,帮助华先生打理好医馆,也算是为自己赎罪吧。”

    刘封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道:“能有如此感悟,想来子仲叔叔也会欣慰的。”

    糜芳叹道:“若得大哥见谅,我便此生无憾了!”

    刘封又安慰他一番,才跟着张平来找华佗,华佗正和一位中年人在后院打拳,看似形态古怪,却十分有章法,古朴典雅,刘封静静地看着,一直到他们打完。

    “哈哈哈,将军快请屋里坐。”华佗收招吸气,带着刘封进入房间,那中年人正是华佗三大弟子之一的李当之。

    见礼之后,刘封问道:“不知先生找我,可有什么事要帮忙?”

    华佗笑道:“华青堂一切正常,怎敢再劳烦将军?此次找将军前来,是想帮助将军,略尽绵薄之力。”

    “哦?”刘封不由好奇起来,“莫非先生有什么灵丹妙药给我不成?”

    华佗微微摇头,却问道:“将军可曾见老朽刚才演练的拳法?”刘封点点头,华佗拂须笑道:“不瞒将军说,此乃导引养生之术,乃老朽从庄公二禽戏基础上创编而来,取名“五禽戏”,长期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培本固元,对将军有莫大的好处,想传于将军,不知

    ”

    “五禽戏啊?那太好了!”刘封只听到这个名字,就一口答应下来,反而让准备了一番说辞的华佗有些愕然,原本还以为刘封只注重屋里,会看不起这些养生之术,哪知道竟然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李当之还以为刘封只是为了给华佗面子,故意敷衍,解释道:“将军,五禽戏从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而来,若能学会,益处无穷,且将军新婚燕尔,若长期练习此功,对床

    底和谐,也有莫大的好处。”

    “哈哈哈,好,从明天起,我就来学习这五禽戏!”刘封一听还有这功效,更是满口答应。这可是华佗最著名的养生之法,据说李当之就活了一百多岁,根本不用他们推荐,刘封早就动心了。

 第112章 东吴求救

    已经开春,在诸葛亮的主持之下,由杨仪带着颜琰等一批新选拔的人才开始了农耕策划,对农事进行重新规划,马均也将他在魏国制造的水车做了出来,在,灌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羌人先送来了十万匹战马,由赵云和马超统一练兵,加上原本在汉中的骑兵,算起来刘备军中的骑兵已经达到了二十万,骑兵已然初具规模。

    新选拔的武将在锻炼和适应一段时间之后,依据各自的特点到军中担任职位,刘备颁布三年举行一次武大比,今年年底还有一次,各个县乡如果贡献出特别人才,县令还有嘉奖。

    如此一来,不但军中士兵和将领都勤加锻炼,就连一些郡县也兴起习武之风,学堂也逐渐办得有声有色,都为三年之后的又一次比赛做准备。

    荀方和寇威也在二月中旬的时候回到了成都,由于年前大雪封山,无法前行,他们困在长安一月有余,所以才来得晚了,接回一家人,荀方也彻底踏实下来,每天到都跟随诸葛亮去学习。

    章武元年春三月,孙权受封为吴候,加九锡,统荆州江南八郡,孙权迁都武昌,立儿子孙登为太子。

    曹丕魏遣使责吴太子入侍为质,孙权百般推诿,曹丕大怒,决定出兵伐吴,令前将军张辽,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围攻南郡。

    东吴再次被曹军震动,无奈之下,遣使向蜀中刘备求助,弘德殿中,东吴派来的使者是顾雍,看来对这事还挺重视。见礼之后,顾雍说道:“吴候与汉王修好,此次特派在下前来问候汉王。”大家从这句话看出来,东吴对刘备称帝一事还是不承认的,一直以汉献帝赐封的爵位称呼,只认刘备汉中王的身份,也算是平起平

    坐了。

    刘备不动声色,笑问道:“多谢吴候厚意,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顾雍神色微变,他知道刘备这么称呼孙权,也是不承认孙权的武王身份,这个吴王是曹丕敕封的,并非汉帝旨意,但现在有求于人,也不能太过执着,答道:“谢汉王关心。”

    还未提正事,就见谏议大夫谯周忍不住了,出列喝道:“东吴使者不知我主已经继承汉室正统了吗?”

    顾雍神色不变,答道:“此事天下皆知。”

    谯周问道:“那为何使者不行君臣之礼?”

    顾雍道:“汉王虽未汉室宗亲,却并未得禅让之功,恐难服众。”

    “大胆,”谯周怒道,“曹丕篡位,已然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