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护卫从虎牢关赶回洛阳,顿时大街小巷议论纷纷,都说魏延拥兵自重,有谋反之意,这次长安皇宫派人下旨,魏延离开前线返回洛阳,都
透露着不寻常。
“你们说,魏长他有必要造反么?”茶肆之中,人们各自聚成一桌,小声地议论着,“他已经功成名就,年近七十,为何还要找死?”
“嘿嘿,他不想找死,恐怕就能等死咯!”一人端着酒杯冷笑道,“诸葛丞相预言魏延迟早必反,现在麒麟王远在西凉,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有人不服气:“他好端端的为什么造反?”“魏延自从荆州便跟随刘皇叔,那可是股肱老臣了,如今五虎上将个个封王,只有魏延不过区区侯爵,与后辈同班为臣,此人为人矜高傲慢,心中必定不忿,眼下谣言四起
,他怎能不有所防备?”
有人忧心道:“朝廷来人,恐怕已经起疑,如果召回魏延,只怕这洛阳,又要变天了呀!”
“难道他又是下一个韩信么?”
“当年韩信死于未央宫中,早有先例,魏延必定不敢回长安,如此岂不是坐实了罪名?”
“唉,当今的局势,真是进退两难,换做是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有人冷笑道:“你算老几?还能惊动当今天子?恬不知耻。”
“哼,老子是你爹,惊动你这个龟孙!”
“妈的,打死你个龟孙”
咣啷啷
猛然间,整个酒楼里一片大乱,掀桌子摔碗筷,惊呼叫喊之声不绝于耳,也有人哈哈大笑,拍着手站在一旁看热闹。
不等城中发生变故,洛阳城的百姓倒先动起手来,可心疼坏了店掌柜的,苦着脸赶紧劝解。
百姓的猜疑不断,洛阳城的武官员和将校兵丁也都是同样的想法,风言风语叫人心神不宁,他们每日小心翼翼,长安还是派人来了。
哒哒哒
守卫们在紧张之中,看到魏延从远处策马而来,到了内城门外,翻身下马,站在宫门前矗立良久,面沉似水。
停顿一阵之后,他才将头盔取下托在手臂之上,解下腰中佩剑跨步而入。护卫们齐刷刷看着魏延走进大门,只觉得他的脚步略显沉重。
第1145章 圣旨降下
汉军重夺洛阳之后,刘封将内宫改为中原军事府,在洛阳设立独立兵所,以备将来收复中原之用,外城府衙诸如司隶校尉部等则交由河南尹管制。
魏延的府邸安置在含章殿,回城之后,他直奔却非门,往却非殿来,这里原本是武官员上朝等候之所,改成了议事厅。
沿着长长的白玉台阶,魏延一步一步地走着,右手把持着头盔,抓着头盔边沿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台阶共分三层,每隔一层便有卫兵把守,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魏延缓步而行,灰白的须发在风中飘动,厚重的铠甲发出沉闷单调的摩擦之声,大家都神色复杂。
却非殿中,从长安来的使者已经等了一早上,小黄门手持符节,同行的还有三十名御林军,来势汹汹,让人心惊。
“骠骑将军到”
随着魏延走到殿门口,一名士兵肃然站立,大声禀告。
大殿之中一阵骚动,听到阵阵脚步声,洛阳城中的武官员都在这里等候,一早上的压抑和忐忑,这一刻终于来了。三位小黄门一人持节,一人手捧圣旨,另一人则端着一枚硕大的官印,用黄布遮盖着,谁也不知道那是一枚什么音信,但大家久处官场,已然隐约猜到魏延的官职肯定是
要变换了。
如今两军交战,洛阳谣言四起,连城中官员都将信将疑,惴惴不安,长安闻讯,肯定更多猜测,天使前来宣召魏延,事情恐怕不简单。
魏延跨步走进殿内,便看到武官员站立两侧,长安来的使者一行也都起身站在大殿之上,所有人都在等着他。
手持圣旨的小黄门也不和魏延寒暄,将圣旨高高举起,大声道:“镇远候、骠骑将军、河南尹魏延听旨。”
魏延双目微凛,撩袍跪倒在地,将头盔放在青砖之上:“臣魏延接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小黄门将圣旨展开,只见长长的一卷,高声念道:
“朕闻自十常侍乱政以来,汉道陵迟,为日已久;幸赖昭烈先祖,惟贤惟德,声被四海,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区夏。
江山遭天下荡覆,百姓受流离之苦,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此皆武贤臣,同仗忠义,讨灭贼臣,匡扶社稷之功。自董卓乱朝,武者树神武之迹,臣宣光耀明德。五虎上将,所向无敌,扫灭强梁,节制众城,网罗进逸,匡扶汉室,功莫大焉。然如忠勇王、常山王,皆意外而没,未
能颐养天年,令朕常怀遗恨。
卿乃国之大臣,三世股肱,耀威奋武,深入敌境,独得二京,使僭号之主,抱头鼠窜。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中原。卿之用兵,谋无遗策,举无废功,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不足比勋也。然朕念卿年事已老,魏军诡诈,前线多变,恐天有不测风云,一生韬略,就此蒙尘,今以延
为太尉,封长宁公,增邑万户,回归长安,以应其期。
卿当念先帝创业之艰难,传授明德韬略,殄灭奸党,拔擢忠义烈士,复安社稷,振兴汉室,如此则汉室幸甚,祖宗幸甚!
钦此!”
使者宣读圣旨,一旁听的武脸色数变,个个心惊,直到最后的敕封诏令出来,不由一阵骚动。
这道圣旨说来说去,还是要将魏延调回长安,封长宁公,晋升太尉,看似位列三公,但如今的太尉,却没有一点军权,这是明升暗降,要魏延交出兵权。
陛下终究还是起了疑心!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心生寒意,他们为魏延麾下,一旦魏延受到猜忌,将会连累一大批人,甚至整个洛阳的行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除了先前跟随刘封和诸葛亮来到洛阳的官员,一众长安来的武全都脸色阴沉,死死地盯着魏延,等着他的反应。
沉默半晌之后,魏延僵硬的身躯微微一动,答道:“今魏军兵进虎牢,战事正起,三军待命,不可无帅,臣若”“魏将军不必担忧,此事陛下已有安排!”小黄门见魏延还想狡辩,冷冷地打断了他,“三日之后,将有人到洛阳接管兵马,至于虎牢关,有赵广将军为守将,足以挡住魏军
。”
魏延再次沉默,几个呼吸之后,又问道:“洛阳之重,关乎中原大计,非是臣有抗旨之意,乃为大事考虑,臣斗胆问一句,洛阳将由何人为将?”
小黄门细长的眉毛挑动着,言道:“告诉将军亦无妨,洛阳军事,将由司隶校尉姜伯约接管。”
“原来是姜将军!”魏延伏地的手指微微蜷缩,缓缓道,“姜伯约受丞相指点,传承衣钵,韬武略,足以担当此任。”
微不可查地一声叹息之后,魏延将双手举起,沉声道:“臣接旨!”小黄门面现得意之色,将圣旨放到魏延手中,语气也缓和了许多,笑道:“老将军为国立下赫赫战功,陛下只是念将军劳苦功高,让将军功成身退,颐养天年,当真龙恩浩
荡呀!”
魏延接过圣旨,以手扶地,想要站起来,身躯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旁边有一名武将急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能得陛下挂念,乃老臣之幸也!”魏延抱拳一笑,已经变成紫黑色的面膛看不出喜怒,“诸位一路辛劳,又劳驾在此等候,请到云台歇息,三日之后”
小黄门脸色微变,言道:“老将军,陛下挂念甚切,吾等奉命而来,可不敢耽搁太久呀!”
“这个”魏延一怔,“事起仓促,此去长安,老臣也要做些准备,那就明日一早出发,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小黄门这才点头笑道:“若是即刻出发,也显得吾等不近人情,那就给老将军半日准备时间,明一早便去长安。”
“多谢!”魏延躬身行礼,又接过长宁公的印信,刻意分派许多官员陪同使者去云台歇息,以示敬意。一行人走出大殿,顺着走廊向东去了偏殿,魏延送出门口,身后站着的,只剩下原本长安的亲信。
第1146章 洛阳暴乱
宫殿门口,两旁粗大的柱子上金色飞龙盘绕其上,仰天吞云吐雾,午后的阳光洒落玉阶,魏延双手各拿着圣旨和印信,望着天空一语不发。
在他身后,一众武静静地站着,今天的这一幕,他们早在半月前就曾私底下密议过,终于还是没有躲过去,不过让他们意外的,还是魏延的态度。
秋风萧瑟,吹过宫殿,屋檐上的风铃叮当作响,忽然从角落的花园中跳出来一只蚂蚱,本是向着大殿的屋檐上飞去,却半途掉落下来。
蚂蚱在地面上跳动几下,再次飞跳而起,还是无法够到屋檐,只好落在台阶的圆形扶手之上,挥动着翅膀,发出衰弱的声音,已不似原先那般嘹亮。
魏延扭过头来,怔怔地看着这只秋后的蚂蚱,若有所思,半晌之后,长叹一口气,转身走进殿内。
“将军,陛下年幼,轻信谣言,如今我们受此猜忌,为何不上书分辨澄清?”
终于有人忍不住,上前大声动问,这么轻易就离开洛阳,交出兵权,他们这几十年出生入死,恐怕就要从此解散了。
魏延缓缓转身,看着手中的圣旨,将其抖开,展在众人面前,冷笑道:
“如今大将军远走西域,朝政由费祎和姜维把持,这二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他们会信某辩解?”
一人怒不可遏,也顾不上禁忌,大声道:“脑骨乃是天生,难道就因此而误人一生么?”
“将军,何不马上向大将军禀告,大将军对将军信任有加,又神武聪慧,定不会被谣言所蒙骗。”
“对,赶紧向大将军禀告。”
“大将军能够修改圣旨么?”魏延眉头微皱,沉声道,“就算大将军信任于我,也来不及了,圣旨已下,君无戏言,此事已然无从更改。”
“哼,欺人太甚!”一名武将咬牙切齿,将宝剑拔出三寸来,寒光闪闪,“老子一生出生入死,刀头舔血,到头来还要受猜忌,被小人利用,可恨”
“赵将军,你意欲何为?”另一名武将一把将他的宝剑推入匣中,扫视众人,向魏延抱拳道,“将军此一去,我等恐怕也迟早会调离洛阳,将军可曾为兄弟们想过?”
魏延依旧不发一言,听着一众属下讨论,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忽然停了下来,展颜一笑,缓缓道:“长安城,有个未央宫呐!”
“将军,你”
“未央宫,韩信”
魏延一句话,让所有人脸色大变,这是最坏的结果,也是他们最不想讨论的结果。
惊慌之中,只听魏延说道:“诸位先各回营中,今夜戌时,到我府中议事。”
众人心中一动,也不再多言,各自先后离开了却非殿,魏延静立片刻之后,神色再次恢复从容冷静,大步走出了殿门。
天至黄昏,魏延加官进爵前往长安的消息像风一样在洛阳城传开了,果然和大家先前的猜测相差无几,魏延终究受到了猜忌,要被调离洛阳。
日色偏西,城中光线渐暗,百姓们的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早早便入户闭门了,甚至连东市的夜摊,也比平时早了一个时辰。
掌灯时分,宽阔的大街上,空旷无人,这些本来灯火阑珊的街道,如今却漆黑一片,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谁都能想到这将是不寻常的一夜,如果一夜无事倒还罢了,一旦发出什么动静,恐怕就是惊天之变,从此洛阳将会再遭战火,甚至可能堪比当年董卓在朝之时。
月上角楼,万籁俱寂,三更鼓已经响过,洛阳城看似平静,实则能够安然入睡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都躲在家中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哒哒哒
子时刚过,便听到一阵嘈乱的马蹄声出现,每个人的心头仿佛被重锤狠狠敲了一下,快速地跳动起来,忍不住倒吸一口气,手心里冒出了冷汗。
未过多久,便听到嘈杂的声音由远及近,附近的百姓都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直到这些声音再次远去之后,才长出一口气,谁也不想动乱出现在自家门口。
“啊”
终于,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所有人都浑身一震,有的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将桌椅木棍死死顶住门窗,胆战心惊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喊杀声和吵闹声越来越响,有的人从窗棂中看出去,那里是皇城方向,只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战马嘶鸣着,令人心悸。
砰砰哐当
东城一座府院的大门被人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