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心愿有些夸张,但这是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东西,努力就会有结果,至少到目前为止,正在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至于修炼长生之类的飘渺之事,还真是无暇去想,练气士终究只是传说,结果并非人力可控,万一此路不通,岂不是虚度日月,辜负上天的眷顾?

    即便是来到古代,如果浑浑噩噩隐居修炼,与世无争,一旦老死山林,也不过如一粒尘埃卷入这个时空,一吹即散,这和当年就死又有什么区别?

    听说刘封居然降服了传说中的天马,马超大为震惊,竟抖抖索索地从轮椅中站了起来,也顾不上和刘封商议大事,让人搀扶着先去看天马了。

    马超走后,尹赏只好无奈地向刘封说起情报之事:“殿下,昨日半夜,有人连夜进城,形容憔悴,想必是日夜奔波不曾休息,只亮出了洛阳的官便昏死过去,直到今早才苏醒,此人只说是奉魏将军之命来见殿下,其余便

    只字不提,情况紧急,要尽快见到殿下。”

    “是长将军派来的人?”刘封心中一动,摸着下巴沉吟片刻,整个人忽然轻松起来,“恐怕是因洛阳谣言之事。”

    “洛阳之事已然甚嚣尘上,当真是洪水猛兽呐!”尹赏慨然一叹,他猜测魏延亲自派人来见刘封,想必也是倍感压力,快要支撑不住了,才不远万里亲自派人来澄清。“我从未怀疑过魏将军!”刘封此时已经彻底放心,坐在一旁喝着端上来的葡萄汁,笑道,“马叔叔方才急着去看天马,并不急于带我去见来人,恐怕也是此意。魏将军既派

    人来见我,便足见诚意了。”

    “正是!”尹赏没想到刘封会如此冷静,面对边关大将造反,又是在前沿阵地,换做是谁,都会紧张怀疑,心中钦佩之余,也有几分动容。

    马超镇守西凉,何尝不也是边关大将?想必刘封对马超的信任也正和对魏延这般,他们作为西凉的郡守,能有如此英明果决的统领,当真倍感欣慰。心念电转,嘴里却说道:“那人今早醒来,便要去玉门关,是马将军见他身体孱弱,若再奔波,恐怕性命难保,至少也会落下病根,不忍如此忠心之人因此而受损,故而飞

    鸽传书殿下,倒让殿下受罪了。”

    “呵呵,这点辛劳并不算得什么,”刘封摇摇头,无奈道,“马叔叔终究是我长辈,当年在成都之时,没少跟着他跑前跑后,他如此决定,并无不妥之处。”一番话说得尹赏心潮起伏,他早就听说刘封平易近人,宽仁大度,原先在北伐的时候也曾会过面,但并无交谈,又是在军中,形势不同,今日一见,来到武威之后,几番

    交谈,才深有感触。

    正闲谈之际,只见门外急匆匆走进来一个人,这人三十上下,面色微黑,身形孔武有力,面容看上去有些憔悴,但已经恢复了精神,正是尹赏派人去找的魏延亲信。

    “小人魏涓,参见大将军!”来人一进门,便看到了刘封,纳头就拜。

    “好了,起来吧!”刘封微微点头,魏涓一来便以官职相称,自然就是代表魏延澄清军中之事。

    “是!”魏涓起身之后,才发现刘封只穿着一身内衬,胸口湿了一大片汗渍,看出他是连夜从玉门赶来,不禁鼻头一酸,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刘封笑道:“魏将军派你前来,可有军情禀告?”“军情?”魏涓回过神来,不由一怔,急忙从怀中摩挲一阵,掏出了一卷指头粗细的油布包裹来,捧在手中,“小人奉家主之命前来,是有密信呈上,家主嘱咐过:不见大将

    军,不能示于任何人。”

    尹赏上前将密信取过,递给刘封,刘封亲自倒了一杯葡萄汁:“如一路辛劳奔波,不顾性命,足见忠诚,此处无酒,便赏你一杯葡萄汁吧!”魏涓吃了一惊,愕然接过葡萄汁,捧在手里,却紧张地盯着刘封缓缓打开密信,一动也不敢动,他知道这封信关乎着整个魏家的命运,他作为魏延的心腹,自然十分关切

    。

    灯火摇曳,夜风从房门吹进来,信纸徐徐展开,只有一掌大小,上面字也不算多,大概有七八行,刘封静静地看完之后,就在灯火下将其焚毁。灰烬在夜风中飘洒起来,飞过几人的头顶,打着旋儿散落在地上,魏涓紧张地咽了一口唾沫,却发现刘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1135章 中原首战

    秋雨连绵,让闷热的空气变得清凉起来,随着天色放晴,徐州境内秋高气爽,再等两日,等地面稍稍干燥,百姓们就准备下地收割庄稼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彭城是连接中原与徐州、扬州的枢纽之地,又是泗水和淮水交汇之处,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泗水从北向南汇入淮水之中,彭城处处皆是水乡,这里水路纵横交错,湖泊河流随处可见,微山湖便是彭城境内最大的一片湖泊,因西北有微山而名。

    夜风习习,仅有一线弯月垂挂西天,一点点微弱的光芒撕不开黑沉沉的暮色,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微山湖上静悄悄。

    从湖面上看去,微山如同沉睡的怪兽一般,沉静安详,稀疏的火把北岸上亮起,夜色之下,几处港口的位置清晰可见。

    湖水涌动着,不急不慢地拍打着湖岸,看似平静的湖面之下,鱼虾正肥,却也是暗流涌动,时刻上演着吞噬杀戮的游戏。

    当当当当

    二更的梆子声在空旷的湖面之上回荡着,夜深人静,虫声唧唧,让巡逻的士兵昏昏欲睡。

    一抹淡淡的白云漂浮而过,将本就暗淡的弯月藏于其中,就在此时,几艘小船如同河沙中的鱼群,疾速却又毫无声息地从南岸进入了湖面。

    片刻之后,几十艘小舟也随后而来,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却依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些舟船从泗水岸边冲出来,沿着南面的河岸悄然靠近西面的港口。

    小船开路,随后而来的便是一艘楼船,这艘楼船并不算大,蒙着黑色的帐蔓,如同幽灵一般,摇摇晃晃跟在小船之后,依然悄无声息。

    船头之上站立两人,尽皆全副武装,拄着兵器遥望港口,目光熠熠,正是东吴将领骆统和盛曼。

    对于江东水军而言,在这泗水和微山湖上行舟,简直如履平地,无论小舟还是大船,都十分平稳,非但速度极快,还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虎牢关大战正酣,两日前夏侯霸又调走了一部分兵力,终于等到了出兵的机会,从水路进攻彭城,对于东吴水军而言,志在必得。

    “此番夜袭彭城,定能成功。”盛曼的声音中透着兴奋,仰头看着朦胧暗淡的月色,岸上稀疏的火光根本发觉不到隐没在山影之下的船只,这是他首次带兵正式交战,而且是打响中原大战的第一人,意

    义非凡。

    骆统静静地观察着远处,冷笑道:“魏军一心要夺回洛阳,自恃兵力强盛,不做防备,正所谓兵不厌诈,这一次定为陛下开疆扩土。”

    “待取了彭城、小沛,兖州便是掌中之物,打通与扬州关节,便可东南呼应,长驱直入了。”

    盛曼想着诸葛融的计策,至今还心潮澎湃,如今魏军后部一片空虚,只要拿下这两处要地,扬州的孙宇也就能发兵接应,两路大军乘虚而入,当势如破竹。

    “待到了港口,你绕到上游,我二人分左右杀入,先在寨中放火,趁乱军逃走,尾随而行,直到彭城,将其三面围定,便可大功告成。”

    骆统与盛曼商量着计划,攻打彭城这一路,主要还是为吸引小沛的守军,这是声东击西之计。

    据探马所报,彭城和小沛各有一万兵力,魏军从各处抽调人马,但这两处位于两国交界处,还是留下了重兵。

    不多时,东吴的舟船便靠近了西岸,魏军依然没有反应,看来他们也想不到这时候东吴会发动袭击,主动破坏盟约引战。

    骆统二人大喜,马上就在船上分兵,盛曼带着本部兵马暂时隐藏,骆统则领兵爬上了岸边,巡逻的士兵半天也不见动一下,可见平日戒备本就松懈。

    看到骆统准备就绪,盛曼不再犹豫,马上传令将楼船开动,周围二十艘小船冲开水面,向着北面的港口冲过去。

    骤然而起的动静,终于惊动了守军,他们愕然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船只,竟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地看着舟船从眼前滑过,冲到了港口边上。

    “不好,御敌,快鸣警!”

    终于有人看清了船头上的标志,顿时脸色大变,扯着嗓子大喊起来,尖锐急切的声音划破夜空,如同夜枭一般。

    但此时骆统已经从岸上领兵杀到,在港口的另一侧,一声喊,便冲进了寨中,另一边的盛曼几乎也同时登岸,分左右放火厮杀。喊杀声骤然响起,微山湖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岸边的嘈乱传出去老远,吴军早有准备,冲进去之后,背负干草和点火的士兵四下分散开来,竞相放火,借着夜风吹拂,

    整个港口瞬间便燃起大火。

    盛曼上岸之后,马上让后面的士兵结成阵型,负责放火的继续行动,其他的士兵则稳稳占据了地形,接应随后上岸的士兵整备厮杀。微山湖湖面上忽然亮起了无数火把,占满了整个湖心,繁如满天星辰,铺天盖地地向着港口极速靠拢过来,守军惊慌失措,各自为战,只在黑暗中胡乱射箭,却已经无济

    于事了。

    火光就照亮了整个湖面,只见人影幢幢,魏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吴兵直杀入后寨去了,只听鼓声响动、惨叫声连片,人马呐喊着,四散奔逃。

    骆统和盛曼放火之后,带领本部人马如同双龙出水,势不可挡,那些守军猝急不防,挡不住吴军的冲杀,又在黑夜之中难辨情况,来不及穿戴盔甲便狼狈逃亡彭城。

    此时随后而来的大船将坐骑运到岸上,此次共带来一千战马,两人各选精兵,跨上马背,带急追逃兵,要借此机会一鼓作气冲入城中。

    按照军师的计策,能够威胁彭城固然是好,但如果能一举拿下彭城,下面的计划就会更加容易,少了许多周折。二人猛催动骑,骑兵追击着散乱的逃兵,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所向披靡,前面有逃兵带路,即便天色昏暗,也不必担心迷失方向,追杀一阵之后,彭城已经遥遥在望。

 第1136章 立功心切

    彭城为中原战略要地,又位于东吴和曹魏的战略要冲,历经曹休、曹真和张郃等几位老将轮流守卫,不断修葺加固,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城池却十分坚固。

    当年曹仁在兖州之时,在城外修筑四座瓮城,各屯精兵两千,互为犄角之势,不但能及早发现敌情戒备,互相之间也能通过暗道联络,可谓铜墙铁壁。

    彭城守将为满宠之子满伟,满伟身长八尺,与其父颇为相似,以格度知名,善于治军,继父爵为昌邑侯,镇守此处要冲。当年满宠镇守潼关,五年时间让蜀军未进半寸,只可惜后来弘农失守,背腹受敌,故城难受,愤而殉国,满伟继承其父意志,又在徐州前线防备吴军,城中一切,都布置

    得井井有条,深得夏侯霸赞许。不过两月前忽然从邺城调来一名司马,此人名叫丁瑜,乃是中书令丁谧之侄,此人不懂兵法,平日只会飞鹰走狗,收受贿赂,来到彭城之后,搞得军营乌烟瘴气,人人责

    怨。满伟曾两次向夏侯霸上书,彭城乃是要地,半点马虎不得,丁瑜如此捣乱,恐怕酿成大祸,大概丁谧把持朝政,又被曹爽信任,连夏侯霸都无能为力,两次写信但都杳无

    音讯,便只好放弃,整日忍气吞声。

    这一夜忽然听到外面嘈杂之声大作,满伟从睡梦中迷迷糊糊醒来,便听见亲兵急促敲门,顿时心中一沉,赶紧起身开门。

    亲兵也是衣甲不整,神色匆慌:“将军,大事不好,东吴偷袭彭城,已经杀到城外了!”

    “什么?”满伟惊得倒退一步,他虽然治兵有方,但还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猛然听到消息,顿觉不可思议。

    那亲兵倒是久经阵仗的,先前也曾追随过满宠,催促道:“将军,消息千真万确,快快下令集合吧,否则来不及了!”

    “好,马上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不得轻举妄动!”满伟看正是半夜时分,敌情不明,勉强稳定心神,吩咐道,“通报瓮城小心防备,听我号令行事。”

    “是!”亲兵匆忙而去。

    “报,将军大事不好!”一人才走,又一名士兵快步冲进来。

    满伟看装扮正是巡逻的士兵,惊问道:“何事?”

    “吴军突袭,已经攻破东面两座瓮城,即将杀到城下,”那士兵满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