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那探马见如此紧急的军情,刘封反而面露微笑,丝毫不见紧张,有些意外,“军情可否要回报?”
“暂时不必!”刘封将信笺捏在手中团成一团,用力地揉搓着,“暂且在武威等候消息,若再有情报,速报我知。”
“遵命!”探马虽然不解,但还是领命而去,来路上他猜测了无数种可能,甚至还惴惴不安,不想到最后却连个回信都没有。
此时已经过了中午,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刘封便让郭淮传令收兵,从城头上来到关内,玉门关的议事厅在东面,镶嵌城墙之内,有点像陕北的窑洞。
大家都看到了刚才的流星探马,但刘封不说话,谁也不敢贸然去问,这几人原本都是投降的魏国将领,多年过去,即便刘封对他们十分信任,但还是保持着谨慎之心。
坐定之后,郭淮几人讨论着刚才的两首填词和阳关的对联,以免尴尬,如果是西域的军情,刘封肯定会主动说,如果是朝堂之事,也轮不到他们来过问。
“几位对魏长有何看法?”
正义论之事,刘封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郭淮等人一怔,不知道他有何用意。
沉默片刻之后,王凌先开口了:“魏将军刚勇有谋,昔年临难受命镇守汉中,折冲外御,后又镇保长安,进取洛阳,实为大将之才也!”
郭淮也点头道:“魏将军骁勇善战,善养士卒,屡屡镇守一方,进退有度,罕见一败,吾辈不如也!”
刘封似笑非笑地看着郭淮几人,他们说的是实情,但未必都是实话,而且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魏延也曾打破郭淮和费耀兵马,用兵方面,可能真要强于郭淮。
微微摇头,刘封笑道:“魏将军屡次临危受命,经数百战,鲜有败绩,这都不假,否则也不会先后命他镇守二京了,我要听的,是他的反面评价!”
“反面评价?”郭淮微微蹙眉,疑惑道,“背后议论他人是非,非君子所为也,况吾等同朝为官,贸然非议,只怕还会留下隐患,引起不合!”程武和王凌也都同时点头,虽然不知道刘封的用意,但他们身份特殊,而魏延却是最早跟随刘备的老臣,资历极重,夸奖一番倒是无可厚非,但要是诽谤议论,确实也不
应该。
“罢了,也不为难你们了!”刘封摆摆手,忽然叹了口气,“如果说魏延谋反,你们信还是不信?”“谋反?”郭淮大吃一惊,顿了一下,摇头道,“若是当年镇守长安之时,倒有可能,如今虎踞洛阳,形势于魏不利,兴汉有望,魏将军若谋反,未免不识时务,非其所为也
!”
王凌终于明白了刘封刚才为何有此一问,皱眉道:“莫非魏将军真如传言所说,心怀专忌,高傲自负,为流言中伤?”
“流言?”程武听了王凌之言,也猛然醒悟,“难道魏朝中有人用计,散布谣言,道魏将军意欲谋反不成?”
刘封微微点头,这三人都是魏国后期的精英,短短几句话便能猜到中原的形势,果然并非浪得虚名,自己一番苦心留住这三人,将来对付西域,也可以放心了。
“都道魏将军脑有反骨,身为仅存的股肱老臣,立下汗马功劳,却与位于姜维等晚辈之下,心怀不忿,便起了反义。”
刘封叹了口气,缓缓道:“如今消息非但在洛阳传得风风雨雨,就是长安城中,也人心惶惶,陛下亲自派人送密信来过问此事,可见形势不容乐观呀!”魏延性格高傲,过于自负,又被诸葛亮所猜忌,刘备还能让他镇守汉中,但刘备死后,便很少再独守一方,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奇袭子午谷的计策没有被采纳,心中怀
恨,在所难免。
但刘封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不但让魏延尝试他的奇袭之计,更是屡次镇守前线要冲,可谓人尽其才,并没有再受委屈,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怨愤。而从历史表现来看,诸葛亮死后,魏延派人护送诸葛亮丧归,自己领兵留在渭南,是想与司马懿决斗,虽然实力不如诸葛亮,但一片兴汉赤忱之心,却与诸葛亮相差无几
。杨仪与魏延不和,领兵还朝,魏延怒烧栈道,便是意气用事了,但即便如此,魏延还是没想过要去投靠魏国,可见真是忠心耿耿,这也是刘封放心让魏延镇守前线的原因
。“常言道:众口铄金,当此之际,将军还是该尽快返回长安稳定军心才是,”程武也跟着紧张起来,忙说道,“就算魏将军未必有此心,但人言可畏,也会担心被猜忌,久而
久之,万一弄假成真,岂不是”
“弄假成真?”刘封闻言,微微蹙眉,程武的一句话,倒让他有了一丝隐忧。
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条离间之计,正是他自己授予阮籍的,目的是为了让曹爽放心与东吴交战。
但边关大将,身处高位,手握兵权,的确很容易惹人猜忌,但万一魏延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为了保命铤而走险,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历史是历史,过去之后人人都能评论是非,但身处其中,便是真伪难辨,更何况人心善变,此时身陷舆论漩涡之中的魏延,又会作何感想?
第1131章 布局西域
从长安来的三封密信,一封是刘谌托董允所发,第二封则是姜维通过暗卫送来的,最后一封是荀方从大将军府中发出,三封信,都是陈述关于洛阳谣言的形势。
密见阮籍之事,到目前为止只有荀方一人知道,这倒不是刘封不信任姜维他们,而是为了隐秘,当然这其中也有试探的成分存在。
关羽和诸葛亮同时在洛阳殒命,加上刘禅和赵云出了意外,对如今的朝堂影响极大,刘封虽然威望极高,但自问还是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掌控力。而且老臣诸如费祎、董允、马良,乃至姜维,这些虽然都忠心耿耿,但未必就和刘封一条心,而在后期费祎似乎和姜维在政见上也有冲突,如今少了杨仪,但多了个更危
险的魏延。刘封这一场布局,是为整个中原大计,但顺便也有试探众人反应的意思,最主要的当然还是魏延的忠诚问题,自己的判断归判断,但事实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关于魏延
和杨仪的那一番争执和诸葛亮的评判,后人评判一直争执不下,各执一词。
如今的魏延已经年过六十,名副其实的开国功勋老将,在这个时候,他能否经得住流言的考验,辅汉之心永保如初?刘谌的不安来自于上位者的本能反应,掌权者最担心边关大将拥兵自重,这样的谣言最为之名,诸葛亮北伐之时,司马懿就利用谣言,连刘禅都放心不下,将诸葛亮回朝
中,更不要说刘谌和魏延的关系了。
姜维的怀疑大概还是多受了诸葛亮的影响,诸葛亮一直对魏延有戒备之心,姜维长期随诸葛亮学艺,听得多了,也就心存疑惑,在如今的局势之下,确实无法保持淡定。而荀方的来信,则和郭淮等人的见解一致,他虽然知道这个计策是刘封谋划,但如果魏延一旦有了防卫之心,他虽不惧流言,但怕朝堂上的人不信任他,一旦有此担心,
便很可能铤而走险。
难道真要弄巧成拙?
刘封眉头紧皱,半年布局,发展到现在诸事都十分顺利,东吴已经蠢蠢欲动,如果魏延这一环出了差池,形势将会变得错综复杂,中原大计将会化为泡影。
“将军,当今局势,以中原为主,西域为次,先定中原,方能全力西征,如今正值全军士气鼎盛之时,若洛阳有变,恐怕人心不稳,将军当速回长安才是。”
郭淮见刘封一脸凝重,暗叹一口气,决定还是以大局为重,刘封这一次来,确实有向西域发兵的意图,但如果洛阳出了变故,中原不稳,西征更就无从谈起了。
王凌和程武也在一旁微微点头,他们已经等了四五年,也不在乎多这一年半年的,或许刘封到了长安之后,稳定人心,就能消除流言,那时候再出兵未迟。
刘封忽然双目微闭,深吸一口气,摆手道:“且先不管中原之事,还是说说出兵轮台的方案吧!”
郭淮吃了一惊:“将军,只怕”
“无妨!”刘封平和一笑,看向东方,“我相信魏长。而且就算要赶回长安,也不在这一两日时间,诸位稍安勿躁。”刘封之所以还能保持镇定,就是因为至今还没有听到任何洛阳传来的消息,洛阳除了魏延之外,还有赵广、傅佥、张嶷和关索,军师为徐陵,他们身处其中,要比长安的
姜维等更了解情况。魏延真有异心,这几个人他是无法掌控的,真到紧急时刻,就算魏延手段狠辣,这几个人中至少也有一人会送出消息来,而且云羽卫或明或暗,现在连刘封自己都分不清
,更不要说魏延能够全面封锁消息了。“西域形势看似复杂,实则已然明晰,”郭淮见刘封主意已定,便抓紧时间陈述西域形势,“自西域断绝往来之后,朝廷再无管束,各国互相征伐,如今只剩焉耆、车师、鄯
善、龟兹、疏勒、于阗六国,乌孙和康居及大宛三国实力雄厚,又被北方丁零所压制,西域西北形势于我反而有利。”刘封想起黄亮威胁黄月英的事情,微微点头,凛然道:“吾已派人去了坚昆,康居、乌孙、龟兹迟早必有一战,康居、乌孙擅自脱离西域都护府,岂能容他如此肆意妄为?
日后必当收回。”“将军神武,必定能够横扫西域,”程武听刘封的战略竟是原本的整个西域版图,更觉激情豪装,言道,“西域诸国,以其西部力量强大,懂不焉耆、车师、和高昌几处,兵
力不过万,若非路途遥远,指日可破。”
郭淮点头道:“高昌离此近两千里,难以一蹴而就,当需步步为营,稳固而进,方为长久之计。”西域的地形图,郭淮这几年已经命人详细绘制,刘封也早已看过多遍,言道:“看来诸位都是打算从西域北线出兵,既然如此,以我之见,当先恢复戍己校尉部,重修高昌
壁,屯兵种田,以为将来进兵之所。”
郭淮道:“将军之见,与吾等不谋而合,当年定远侯班超及其子班勇两征西域,都是以此为据。”
“好!”刘封一巴掌按在高昌和伊吾两地的位置,沉声道,“西域都护府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取回戍己校尉部,重新屯兵屯田,郭将军,多少时日可成?”
郭淮站起身来,抱拳肃然道:“禀大将军,半年之内,当收回戍己校尉部。”“很好!”刘封点点头,示意郭淮坐下,对众将言道,“吾出征西域,是欲以战养战,戍己校尉部距此千余里,虽然高昌、车师兵马不多,但劳师远征,诸位还要小心谨慎,
尽量减少伤亡损耗,攻心为上,能降则降,不可多造杀戮。”“将军放心,末将早有打算!”郭淮大步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地图,在玉门关外西北处地方早已画了一个圈,指着红圈言道,“此处为宜禾校尉部,距此千里,早已荒废,今
殿下同意出兵,当先据此地以为中转,再往高昌,如此前后相接,可保万无一失。”
“哈哈哈,我早知诸位已有良策,一切军事,便由三位自行顶多了!”“遵命!”三人目光熠熠,面露喜色,多年的等待和准备,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了。
第1132章 敲山震虎
西域的形势原先在长安的时候刘封便和姜维等人讨论过几次,这次来到玉门关,看到郭淮对西域诸国的情报和地形掌握地更为详尽,原来在刘封心中鞭长莫及的西域,似
乎也不是想象中那般艰难。“此番出兵高昌,重拾戍己校尉部,一来是为将来进兵做准备,而来则是敲山震虎,威慑其余各国,”刘封也来到地图跟前,指着高昌附近的车师,“车师国如今一分为二,
国力弱小,年初却不见来长安朝贺,或许他们有所依仗,便是此次出兵讨伐的重点对象。”
程武点头道:“车师国不曾遣使,吾军便师出有名,可先据宜禾校尉部,再观察高昌国之人的反应,遣使责问车师,此乃先礼后兵也!”
“好,就依此计!”刘封对程武的计策颇为满意。
如果强攻车师,很容易让其他各国有戒备之心,但先礼后兵就不一样了,让他们看到大汉兵马的实力,收敛一些非分之想。
郭淮言道:“先前龟兹使者入关,曾说陛下会降诏统一龟兹独立于西域都护之外,不知可有此事?”“哼,这不过是龟兹白日做梦罢了!”刘封一声冷笑,“龟兹使者暗藏祸心,想以一人之力胁迫朝堂,当真幼稚,今日听郭将军及诸位之言,我倒有一计,可叫龟兹进退两难
。”
郭淮问道:“不知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