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忍直视。

    这要是男女合作,必定十分美妙,但两个大男人,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琵琶嘈嘈之声不绝于耳,两人跳了几圈之后,那人又开始高唱:

    “雄兵高唱凯歌还呐

    犒赏三军玉门关嘿呀

    嗷嗷嗷”

    唱到最后,那两人同时起身,面对面交错欢舞,耸肩挤眉,看得人忍俊不禁,此时的二人哪里还有半分士形象,倒像街头卖艺的搞怪艺人了。

    等了片刻,歌舞便结束了,刘封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本以为是一段极长的舞曲,没想到总共才只有四句词,曲调慷慨激昂,但这词也太水了一些。

    正皱眉之时,那老者再次言道:“殿下,二位这首凉州词是为来往西域的商队所作,故而词句浅显通俗了一些,恐难登大雅之堂,让殿下见笑了。”

    那两人收拾乐器上前弯腰行礼:“如果尊贵的殿下能为我们填词,必定能够传唱大漠,甚至到更远的贵霜、大秦国去。”

    刘封笑道:“大俗亦为大雅,民谣传唱千年,经久不衰,诗经雅俗共赏,能流传的便是经典。”

    那两名西域歌者闻言欣喜万分,以为刘封是在夸赞他们,连连点头允诺,那老者脸色愈发难看,他本想用这两人引出后面之人,谁料抛砖引玉,砖却变成了金子一般。

    “咳咳,殿下做唐宋体,吾等已经拜读无数遍,自叹弗如,今日既来西凉,自当以凉州曲恭迎殿下,若能得殿下填词,当为凉州百姓之幸也!”

    老者不动声色地把那两人推到身后,跨前一步,向刘封抱拳道:

    “吾等班门弄斧,有几首拙作呈上,抛砖引玉,只填词,不做歌舞,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刘封微微点头,笑道:“洗耳恭听!”

    老者发现先出场的人都占了便宜,自己本打算最后作压轴,此刻却忽然改变了主意,当下言道:“那草民便先献丑了”

    老者行礼之后,微微挺起胸膛,扫视众人一圈,将几个同伴焦急疑惑的眼神忽略而过,一只手揪着山羊须,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自作潇洒之态,朗声诵道:

    “边城映日大漠寒,

    北雁南飞牛羊繁。

    驼铃声声驮白练,

    横笛吹彻玉门关。”

    “好诗!”

    老者读完,片刻的沉默之后,刘封竖了个大拇指,其他人也都跟着叫好起来,他不开口,其他人也不敢抢先。

    “献丑献丑!”老者向四周作揖,脸上颇有自得之色,一圈之后才向刘封抱拳道:“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殿下指正。”

    “无第一,各人思想意境各有不同,何来指正?”刘封却微微摇头,淡笑道,“承蒙各位抬爱,既然如此,本王也乘兴填词一曲,与诸位同乐。”他虽然引用了诸多唐诗宋词,但汉末时期还没有规整的律诗和绝句,什么平仄押韵之类的,刘封不说出来,其他人更是无从得知,只觉得对仗工整,词句精彩便是唐宋体

    。

    但刚才听了两首凉州曲,刘封便想起来后来唐代的凉州词,很可能便是对凉州曲的填词,唐代时期有几首凉州词传为经典,正好派上用场。

    “好!”

    “唐宋体终于要在凉州出现了!”

    “请殿下填词!”

    一时间,众人都纷纷鼓掌叫好,有期待者,也有讨好者,总之连郭淮等人都跟着拍起手来。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之下,刘封站在城头远眺北方,只见祁连山绵延万里,直入远处茫茫云雾之中,远处隐约看到黄河沿岸起伏的地势,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

    “有了,”刘封故作深思片刻之后,才收回了目光,用手指着北面的方向,缓缓吟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首词作完,场上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但和先前的情景又不相同了,士兵们大多是听不懂的,那凉州七子则目瞪口呆,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伸着脖子看向远处,喃喃自语

    。也有人不可置信地看着刘封,不相信他能在转念之间便做出如此惊天之词来,这等佳句刘封能够信手拈来,毫无苦思冥想之状态,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来找刘封填词,肯定

    会怀疑他事先有所准备。看刘封如此轻松,这七人心中震惊无比,这样的此举轻描淡写,张口就来,只怕他们苦思十天半月也未必能抵得上一句,而且刘封常年出征在外,填词如此轻松,这让他

    们整日在家读书写的人情何以堪?“好,好一个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妙,当真是妙啊!”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却是郭淮,大笑着走到众人中间,向刘封言道,“末将虽是粗人,但也感受到此曲意

    境之豪迈,当真神思飞跃,气象开阔,非等闲胸襟,不能做出这等佳句。”“不错,这四句词字字珠玑,着实令人拍案叫绝,依属下之见,这后两句正好可做玉门关之对联,警示出关、戌边者之思乡怨情,戌边卫国,责任重大,该当自我宽解才是

    。”

    “对对对,长史言之有理!”郭淮欣然点头,“马上派人雕刻这两句词,悬挂关门之外。”

    “周先生,殿下这首词,填得可还满意?”程武走后,郭淮才转过身来笑着问那老者。“经典,经典,自叹弗如呐!”老者慨然一叹,脸色有些发白,刘封的一首词,不但概况了先前西域二人和他所作词的内容,而且意境更加深远宏大,真有一种天外见天的感觉。

 第1129章 备受打击

    “殿下,草民也有拙作献上,请殿下喝对!”正当其余几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红面之人站了出来。

    这人面颊为黑红色,其余各处为暗红,一看便不是本色皮肤,只是西域之地常见的高原红,看他神色颇有几分自信,想必是这几位中的佼佼者。

    刘封此时胸有成竹,一鸣惊人,便不妨再鸣冲天,正好还有一首词需要写出来,有人抛转,更是乐见其成。

    见刘封含笑点头,那人也上前大声道:

    “凉州四郡又两关,

    单于杀马登祭坛。

    将军策马佩刀环,

    纵横血战复玉关。”“哦?是复辟失地,颂扬战争之词?”刘封眉毛一挑,暗道这家伙还算块好砖,微微点头之后,慨然道,“人马戍边,饱受离乡风寒之苦,纵横疆场自然快意恩仇,然厮杀流

    血,终非本王所愿。”

    那人不解道:“莫非收复失地,驱逐外族,算不得功业大事么?”“失地自然是要收复,但外族却未必驱赶!”刘封微微摇头,扫视众人,“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终成江海,正是有容乃大也!驱逐厮杀,只会增加累世

    之仇,何如收纳包容,如百川归海,川有干涸之时,海却终究还为大海!”“杀不如容?”郭淮在一旁眉头微皱,作为将来出征西域的主将,在这个问题上他不知道思考过多少遍,刘封这句话到让他如同拨云见日,不禁点头道,“正所谓上兵伐谋,

    攻心为上,军事如此,国事亦如此!”那老者被刘封的词句所压,如萤火比于皓月,变得黯然失色,自觉面上无光,此时见同伴又填词,担心刘封无法再做出精妙之词,就此打住,又让后来人抢了风头,心中

    悔恨无比。

    懊恼之间,索性豁了出去,言道:“马先生之词,是为将士所做,殿下统雄兵百万,转战九州,无不是三军将士用命,不知可有词送与他们?”

    “你们呐,终究还是不知战争之残酷!”此时的刘封,确实有种老气横秋的语气,沧桑中带着一丝无奈,扫过这群士,他们只是在家中想象战场上的浴血厮杀,从词句中描述将士的勇猛热血,却哪里知道普通

    士兵和那些成为刀剑亡魂死者的悲哀?

    就在众人各有所思之时,刘封缓缓道:“本王这首词,送与所有的三军将士们!”

    郭淮等人听说刘封要专门为他们填词,个个精神一振,目光殷切,早年之时刘封写过一首满江红,豪情万丈,广为传唱,这一次又会是什么?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刘封却背转身走到桌案旁边,端起一盏琉璃杯,杯子中紫色的葡萄酒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折射着金灿灿的阳光,令人垂涎欲滴。

    将酒杯举到额前四十五度,刘封轻轻摇晃着杯子,深吸一口气:“举杯哦,咳咳咳”

    “殿下”

    “殿下你没事吧?”

    刚刚营造的气氛骤然打破,身旁的护卫都吃了一惊,赶紧围了上来。

    “没事没事,不妨事!”刘封咳嗽几声,第一次在作诗的时候臊得面色通红,被子里的酒水洒到手背上,也顾不上擦,干笑道,“方才冷风入口,见笑了。”

    他本来想的是凉州词,但在举起酒杯的时候却应景生情,差点把李白的“举杯望明月”给吟诵出来,这青天白日的,一旦出口,一定会成为千古笑谈。

    喘气缓神的时候,刘封暗自摇头,看来肚子里存货多也不是好事,虽然都是一些杂货,但一旦拿错了,就会适得其反。

    气氛破坏,刘封也懒得再摆动作,干脆将杯中酒一口喝下,清了清喉咙,朗声吟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妙啊,妙!”四句词刚完,郭淮便第一个大声叫好,他先前在长安作战失利,当年便有穷途末路之感,对最后两句诗感触自然最深。

    “绝妙之句,绝妙之词呀,”那老者细细品味,慨然而叹,“豪饮旷达,醉卧悲慨,殿下胸襟气魄,吾辈不如也!”

    “视死如归何其悲壮,豪放旷达却又无奈悲情,这或许就是出征将士之心吧!”那红脸之人也低头叹息,似乎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殿下能开风之先河,诗作传唱不绝,果然精妙绝伦,吾等自不量力,献丑了。”

    此时剩下的几个人虽然也有所准备,但已经无颜再拿出来念诵了,几个人神态变得谦恭起来,亲自见识了刘封的才学,才知道自己的举动有多么可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之事,推敲学习,又有何妨?”刘封淡然一笑,今日就是没有这几个人,在这两关之上,他也会情不自禁背上几首诗,所以并不觉得这

    几人可恶,反而来得正是时候。

    见这几人诚惶诚恐,勉励道:“诸位饱读诗书,若能学以致用,造福一方,方不负先贤之学。”

    那几人唯唯诺诺,低着脑袋,本来还有机会和刘封同席饮宴,但现在自取其辱,哪里还好意思继续留下,匆忙行礼之后转身灰溜溜地离去。

    “殿下,玉门关都贴了一副对联,不如乘兴顺便也给我阳关来一幅吧!”

    那几人正走到楼梯口,忽然听到有人还要刘封作诗,不禁齐齐站住,回头一看,正是阳关都尉王凌。

    “哈哈,好好好,”刘封似乎心情大好,大笑道,“两关之中,玉门关为屯兵之地,阳关则偏重商队来往,多离情别绪,这样吧”

    略作沉吟之后,刘封朗声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妙极,妙极了,”王凌双目大张,这两句诗当真痛快淋漓,赶紧命人记下来。

    凉州七子听在耳中,面面相觑,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无奈和苦涩,看来麒麟王当真才思敏捷,这张口就来的本事,恐怕天下无人能及。几人有些失神落魄,低着头走下楼梯,正走到一半,忽然看到一名士兵全身甲胄,急匆匆地从下面冲了上来,背后插着一杆杏黄赤边旗。

 第1130章 自造隐患

    黄旗红边,是最紧急的军情,众人一看到这个探马,马上停止了嬉闹之声,静静地看着那人快步来到刘封面前。

    刘封也发现了情况,一摆手,让郭淮带人守在远处,走到了城墙西北角的位置,这里远离城上的守军,说话也不会有人听到。

    看来人的模样,刘封便猜到了个大概:“长安的消息?”

    “正是!”探马微微躬身,竟从怀中接连拿出了三封紧急信,其中一封为明黄色,显然是从皇宫来的,“这三份情报今早一并传来,将军过目。”

    刘封眉头微皱,这几封信都是信鸽传输,但一连来了三封,难道长安城中有了什么变故不成?

    第一封先打开的便是黄色信笺,刘封看罢不动声色,打开了第二封,扫了一眼之后,将最后一封也打开,忽然嘴角露出了笑容。

    “将军”那探马见如此紧急的军情,刘封反而面露微笑,丝毫不见紧张,有些意外,“军情可否要回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