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博脸上一红,嘿笑道:“我又不识字,将军能让属下带兵已经知足了,别说独当一面,能跟着将军就足够了,我今后的任务,就是保护将军安危,这是他们几个分派好的。”

    刘封轻叹一声,自从荀方几人拜他为主以来,便各自分派了任务,赵博以后就是刘封的贴身护卫,但刘封知道赵博在训练士兵方面还是有些能耐的,等以后找到合适的亲卫团,还是让他发挥所长的好。

    正思索着,就听见西边的赛场又是一声大喊,有的人甚至高喊:“令狐宇。”

    赵博一听顿时着急起来,拉着刘封急叫道:“快,那个幽州来的小子又要上场了。”刘封对令狐宇还是寄予厚望的,便和赵博到走过去观战,张飞看到刘封,招呼着他到了身边,指着一匹青骢马上的少年道:“子益快看,那个小子就是前日子龙说用方天戟的,本事还真不错,这次和这个令

    狐宇交手,有看头啦,哈哈!”

    刘封点点头看向场中,只见令狐宇手提一柄钢枪,枪身乌黑,唯独枪尖却是银白色,胯下黄骠马,对着对方抱拳朗声说道:“幽州令狐宇。”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便开始鼓掌叫好,可见他的本事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而在他对面,正是得到赵云注意的少年,此人名叫秦羽,手持一杆方天戟,他不像别的人都是提着兵器,而是将其扛在肩膀上,微微侧着脑袋,棱角分明的脸上泛着一丝邪魅的笑意,看着有几分奸邪相。

    “凉州秦羽!”秦羽淡笑着,丝毫不顾周围人的呐喊声,令狐宇的人气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张飞在一旁摸着满脸胡茬的黑脸,吸了一口气说道:“嘶,我怎么看这小子有点像当年吕布那厮?”

    刘封微微一怔,他是没有见过飞将军吕布的风采,但这人也用方天戟,而且张飞如此说,反而不像是巧合了,自从吕布之后,三国中还真没有再用方天画戟的人物。

    正思索的时候,却听见场中一声兵器碰撞的巨响声,他们已经交上手了,便驻足观看这两人实力究竟如何。

    令狐宇的枪法很飘逸,每一招都很刁钻,攻敌必救,十分灵巧,和赵云的枪法又有不同,不如赵云的招式快速。

    反观秦羽的方天戟,却十分霸道,而且招式凌厉,戟法比其他武器的招式又有不同,看得人眼花缭乱,只听到一阵阵呜呜的破风之声。

    两人过招,一巧一猛,倒也好看,秦羽暴喝连连,步步紧逼,令狐宇每次不经意的抬枪,将对方凌厉的招式化于无形,如果不是限于马战,配合他那灵巧的身法,恐怕还要更加厉害。

    两人在场中走马灯似的转圈,数十招不分胜负,场边观看的人也是齐声喝彩,虽然令狐宇能将秦羽的招式化解,但一时也奈何不了他。秦羽看上去身体并强壮,但体内却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绵延不绝,俗话说一力降百会,兵器和招式的难缠,也让一路没有敌手的令狐宇奈何不得,两人棋逢对手,杀得难分难解,看得大家不时惊叫感

    慨。

    不觉间五六十余合已过,两人都额头见汗,突然秦羽大吼一声,手中长戟在两人战马错开的瞬间反手横扫过来。

    这一招和回马枪有些相似,但更在出其不意,令狐宇是背对着他的,更不容易发现,众人都不由惊呼,就连张飞也点头道:“这招不错!”

    惊呼声中,令狐宇目光微凛,长枪斜刺向地面,猛然催动战马,那匹黄骠马似乎也有灵性,突然前蹄急转,将令狐宇的背身让成侧身。

    轻喝声中,令狐宇双手将银头枪撩起来,漆黑的枪柄形成了一道淡淡的黑色光幕,只听一声巨响,两件兵器同时弹开,胯下的坐骑后退了三四步。

    这一下硬碰硬,两人都被劲气伤了内腑,各自抓着马缰,面色苍白地直视着对方,目露钦佩之色。

    这两人都是少年英雄,自然有着年轻人的骄傲和轻狂,但一旦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就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孟玄,怎么不开机关啊?”突然人群中一人喝道。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大汉,正抱着胳膊站在人群中!

    张飞已经走到场中正要阻止继续比赛,听见此人说话便问道:“什么机关?”那大汉刚才看得入迷,着急喊了出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抱拳道:“三将军,草民叫张龙,和三将军一样是涿郡人士,和秦羽在来益州的路上结识,刚才太过精彩,一时失口,多有冒犯,还请将军见谅

    !”

    张飞没想到这人表面上看似粗犷,说话倒是礼数周全,而且又是同郡同姓,顿时好感增加不少,笑问道:“你兵器还有机关,拿出来让我见识一下!”秦羽神情尴尬,瞪了刚才喊话的张龙一眼,跳下马来,将自己的方天戟拿给张飞,同时指着手柄的末端说道:“此处有一个按钮,只要一按,戟头便会脱离戟柄!”

 第103章 军中男儿

    “啊?”张飞吃了一惊,按按钮,哗啦啦一声响,只见那个戟头掉在地上,与戟柄之间连着一根二尺来长的铁链。

    “哎呀,要是刚才这戟头脱离戟柄,后果不堪设想!”有人发出惊呼。

    其他人也都脸上变色,有人吃惊,也有人露出不屑的神色,虽然这招能将敌人在出其不意之间置于死地,但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招数,太过阴损了。

    令狐宇这时也跳下马来,抱拳问道:“刚才为什么不用这招?”

    秦羽咧嘴一笑,答道:“我这招只在关键时刻才会用出,只在生死之际才对敌人使用,我与阁下无冤无仇,不过是切磋而已,自然不用。”

    “嗯,”张飞点点头,对这种招数倒是不置可否,扭头看向令狐宇,“我刚才看你那一枪应该还有后招,为什么不用?”

    令狐宇吃了一惊,面露钦佩之色,正色抱拳道:“三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方才的确还有一招杀招,但在下还未熟练掌握,怕控制不住伤了对方。”

    张飞闻言哈哈大笑,将方天戟还给秦羽:“你二人武艺都不错,就算平手吧,你们明日都能参加最后的比赛。”

    令狐宇和秦羽大喜,赶紧行礼谢过,周围观看的也都拍手叫好,这边的两场比赛都已经结束,大家都挤到旁边看热闹去了。

    张飞拉着刘封说道:“走,去子龙那里看看,我徒弟正在场上呢。”

    刘封一听是关索,也有些期待,这家伙马战功夫还真没见识过呢,跟着张飞从旁边的通道来到场中。

    这里的打斗更加激烈,关索的对手是一个黄脸大汉,比关索高出一个个头来,两人已经从马上打到了地上,战马被人牵着站在一旁!

    关索手中长矛的确和张飞的差不多,长度比普通的要长三分之一,此时正单手挥舞着扫出一个大大的圆圈,关索也是天生神力,这样借助兵器的优势用出来的威力更大,地面黄土飞扬。

    没想到这黄脸大汉却毫无惧色,迎着关索的长矛将手中的三叉戟斜斜的挑了过去,一阵令人牙酸的刺耳声音响过,关索的长矛从从黄脸大汉的头顶上堪堪而过,冒出一串火花。

    关索脚步一错,收住枪势,另一只空闲的手抓住枪柄往回一拉,长矛又呼啸着反扫过来,黄脸大汉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见他大喝一声,三叉戟迎着枪尖刺了过去。

    他的兵器前端有三股枪尖,能将对手的兵器夹住并绞掉,可见这人也是以力气取胜,要不然这一招是没什么用的,反而成了掣肘。

    卡的一声脆响,关索的长矛被架在三叉戟的两股尖端之间,发出刺耳的声音,关索的力量正好大于常人,对方的招式瞬间就被克制。

    关索又有张飞的指点,更懂得对力量的运用,虽然黄脸大汉化解了关索的这一招,却在力量上输于对方,僵持了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在众人的惊叫声中看到三叉戟也飞了出去。看到兵器撒手,旋转在空中发出呜呜的声音,人群一阵骚乱,紧接着爆发出两声爆喝,两道人影各自向前,却是赵云伸手抓住了即将砸入人群的三叉戟,张飞也冲进场中抓住了关索的长矛,矛尖几乎要刺

    到黄脸大汉的脖子上了。

    黄脸大汉从错愕中回过神来,上前抱拳道:“关小将军勇力过人,在下佩服!”

    又对张飞说道:“谢将军出手相助。”

    张飞松开关索的武器,打量着这个年轻人:“本事不错,你是哪个军营的?”

    黄脸大汉抱拳答道:“在下李强,从江州选拔来的。”

    张飞点头笑道:“虽然你略输一筹,但也算不错了,还有成长的余地,若是愿意,以后便留在我军营当中吧!”

    李强一听顿时惊喜交加,哪里会想到忽然就被张飞看中,跪拜道:“谢将军提拔。”

    张飞扶起他道:“好了,你就先和关索在一起吧,等比试结束了自会统一安排。”李强抱拳行礼,心中却在暗自给自己打气,他其实是辅汉将军李严的族侄,本可直接在李严军中当个副将,但他不想借助前辈的力量,要用实力证明自己,已经从军五年,如今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这一次

    总算有了机会。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想起父亲给自己取字飞龙的意义,不禁目光熠熠,将来征战中原,讨伐边境,都还有着无数证明自己的机会。

    关索这一场也是军中比试的最后一场,接下来休整一天,就是最后的排名比试了,所有确定入选的人都可以参加,其他淘汰的若是愿意入伍,自有人安排,若不愿意留下,也能在年关之前返回家中。

    这次参选的所有名单都送到诸葛亮和蒋琬处,由他们来筛选、考察和录用,刘封看到上面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也就无法提供什么好的建议,干脆不去参与其中。

    华青堂在一个多月之后,因为五湖四海的人来来去去,名气几乎传遍了整个益州,不但因为华佗医术高明,开馆授徒也得到许多人的追捧,前来学医的竟有不少。

    最让刘封欣喜的是,华佗早年游历的时候所教的三个徒弟也都齐齐来到成都,不但为华佗减轻了许多压力,也让华青堂的实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这三个人早已能够独当一面,而且在当地十分有名,在华佗的悉心指点之下,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甚至超过了华佗。大徒弟名叫樊阿,是彭城人,最早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之术,二徒弟是华佗在广陵郡收的,名叫吴普,对于草药颇有研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扁鹊等,对药材的性味十分清楚,所开药方被人

    称为济世良方。

    另一人则已经颇有名气了,名叫李当之,是曹操的随行军医,常常给曹操煎熬汤药,少通医经,修神农旧经,已经著有本草经,有药王之称。曹操死后,曹丕篡位,杀了许多忠臣,排挤打压兄弟,厌倦了宫廷内斗,被听说华佗去了成都,便追随而来。

 第104章 华佗的魅力

    来到华青堂,这里已经热闹得很,有的是来看病的,也有来拜师的,甚至有的只为好奇,来一睹华佗风采,门口的那幅对联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刘封正往里走,突然有人喊道:“哎呀,将军大驾光临,快请进!”

    闻言一看,正是那天第一个报名的年轻人,笑道:“不用客气,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没有想到刘封会对他如此重视,连忙答道:“小人叫姓张名平!”

    “哦!”刘封点点头,问道:“天天都这么多人吗?”

    张平道:“是的,有的是来寻医问药的,但大多数却是来拜师学艺的,也有一些前来看热闹的,毕竟师祖开馆授徒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华佗的三个徒弟来了之后,教导弟子的事情就交由他们三人,每个人各有所长,也正好分开教导,而华佗则专心著作他的青囊书,有时间便去指导一下。

    刘封边走边问:“华先生可在?”

    张平答道:“师傅正在里面接待客人呢!”看刘封平易近人,又多说了两句:“今日来的客人好像还不一般,平常师祖都是让三位师傅接待,或者便由我们来接待,今日的那个客人却让是师祖很看重,亲自接待不说,已经谈了一个早上了,这不,正

    让我去买些酒食呢。”

    刘封一听便知道来了高人,三国中医术能让华佗重视的寥寥无几,但有建安三神医存在,不禁问道:“可知来的是何人?”

    张平摇头讪笑道:“好像也是姓张,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姓张?”刘封心中一阵激动:“我去看看!”难道把张仲景也给吸引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