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杨仪闻言,大吃一惊,第一反应便是将目光看向了刘封。

    所有人也都倒吸一口冷气,纷纷看向了刘封,子益体在士林中已经成为潮流,刘封的诗句的确是一字难求,但也不会高到这个程度吧?

    “诸位不要误会,就是大将军之,只怕也不能超过十万钱吧?”就在大家以为邓芝拐弯抹角是要拍刘封马屁的时候,邓芝又开口解释,并向刘封行礼,“请将军赎罪!”刘封无奈地摸了摸呼吸,耸了耸肩膀,  示意不要紧,却在想邓芝这家伙不会也是趁机作弄自己,昨日给他下了个紧急命令,尽早就把自己也拉下水,子益体的那些诗

    ,放在后代,还真是万金难求,无价之宝。“向尚书,敢问是何人章,能值百万钱,可否拿出来一同欣赏,让我等也开开眼界?”开口的正是刑部尚书荀勖,他暗中观察一阵,总觉得今日的早朝,似乎有些不对劲

    ,尤其是皇帝的神色,不时看向杨仪,莫非明亮司是针对御史台?“对啊,何人能有此本事,章超过百万,必定是栋梁之才,若真有此人,我吏部愿意破格拔擢录用!”向朗也冷声开口了,刚才他还稍有得意之色,没想到一下子蹦出来

    两个超过他数倍的人,刘封也就罢了,这个百万章的到底是谁?

    刘谌也点头道:“邓将军,若有如此才学之人,就该推举才是,不该埋没了人才。”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邓芝终于看向了杨仪的方向,杨仪眼角微微跳动,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群臣的眼神也都变得精彩起来,这是又要对御史台下手了?

    邓芝抱拳道:“请问赵御史,阁下价值百万的章,可否拿出来与吾等一同分享?”

    大家这时候才发现,刚才还侃侃而的殿中御史赵岚,不知何时已经偷偷躲到了杨仪身后,低着头一语不发,满头大汗,朝服的衣襟还在微微发抖。

    杨仪面色一冷,向旁边迈开一部,将赵岚让在众人面前,沉声道:“赵御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这”赵岚两腿哆嗦,不住擦着冷汗,面色苍白支支吾吾,“这是有人请下官写,写祭祖,下官受邀而作,是其感谢下官,并非祭之价”不等他说完,程畿已经忍耐不住,上前大喝道:“就算是以礼相谢,用得上百万之财么?”

 第1005章 虚晃一枪

    看到赵岚的神色,大家已经明白,赵岚这是变相收人贿赂,虽然没有别人直接收取那样明目张胆,但区区一篇祭,就要一百万钱,也太不可思议了。

    “一百万钱,比朕见过的钱还多!”刘谌脸色一冷,问道,“这该如何定罪?”

    荀勖出列奏道:“行赇五万以上,当髡为城旦,赵御史之罪,非但要抄没家产,还为死罪,身为御史,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啊?”赵岚闻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颤声道,“陛下,微臣冤枉,微臣冤枉,请陛下开恩明察”

    “押下去!”程畿的脸色十分冷峻,想不到在这各项资金吃紧,国库空虚的时期,竟然还有人如此大胆,心中还有半分大汉之思?“看来有钱人还是多啊!”大殿之上,刘封慨然而叹,他也想不到邓芝竟会挖出这么大的一个蛀虫来,缓缓道,“受贿有罪,行贿者也不能免,此事一定要严查,告示各州郡

    ,以为警示。”

    “遵命!”程畿、荀勖、邓芝三人一同行礼,这就意味着廷尉、刑部和明亮司三司会审,合力处理此事了。杨仪此时的脸色有些阴沉,直挺挺地站在大殿之上,他没想到自己视为心腹的两个御史,竟然监守自盗,连自己都隐瞒过去,再想起这一段时间二人义正言辞地弹劾百官

    ,不禁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难受。“杨御史驭下不严,也有渎职之罪,该如何惩处?”众人吃惊的时候,京兆尹成济站了出来,几日前御史台弹劾了他部下一名武将,让他颇为不忿,现在可算找到机会反击

    了。

    杨仪淡淡答道:“罚俸一月!”

    “哼!”成济微哼一声,退回原位,虽然对这个结果不甚满意,但总算扳回一点颜面。“如今兴汉大业刚有起色,众爱卿要齐心协力,以大汉为重,朕自会铭记于心,诸位的功劳,太史令都会记着的。”刘谌也想不到新政之后,朝中还隐藏着这么大的贪官,

    暗自吃惊。

    “臣遵旨!”群臣心中凛然,刘谌看似年纪小,心思却不小,一句太史令记着,那是警告众人:好的自然会记着,坏的,更不会漏掉!

    遗臭万年,就在眼前呐!

    思忖之际,就听刘谌问道:“邓将军,你可还有本奏?”

    “有!”邓芝依然站在殿中,竟有中不死不休的感觉,一个有字,让所有人精神一振,却看向了杨仪,收拾了两名御史,这次是要针对御史令了?

    邓芝奏道:“太中大夫王山蓄养奴婢,触犯禁律,请光禄勋给予解释。”

    光禄勋为河东人裴俊,裴俊也正看着杨仪,期待着接下来的局势,哪想到邓芝话锋一转,矛头指向了自己,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啊,啊?”

    “王山之事,请裴大夫给予解释!”邓芝再次重申,详细说道,“三日前,王大夫私自将一民女带回府中,未经官府同意,未有字据画押,此乃朝廷禁令。”“竟,竟有此事?这混蛋王山”裴俊还有些慌乱,惊怒之下,口出脏言,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大声道,“既是如此,散朝之后,叫他即刻将人退回,按照律令惩处便

    是。”

    荀勖却道:“若是这般退回,便是强抢民女之罪,按律当免官下狱!”

    “这这该如何是好?”裴俊一怔,这还成了烫手山芋了。

    太常顾谭低声道:“只能叫王山纳娶其为妾,如此便只能算他品行不端,罚些俸禄。”

    裴俊反应过来,急忙说道:“好好好,想必是王山想要纳娶偏房妾室,有些操之过急了,下官一定查明此事。”

    众人到了此时,开始盼望早朝赶紧结束,邓芝改变了弹劾对象,这明亮司是不是想整垮御史台之后,取而代之,变本加厉?

    连蓄养小妾这种事都能查的出来,这可是家事,简直比御史台还可怕,每个人多多少少私下里都有些龌龊举动,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这等私下之事,一旦被放到公堂上来说,那可不仅仅是丢官受惩,丢人丢面才是最关键的,说不定以后羞于见人,还不如死了算了。更可怕的是,明亮司才组建不到一月,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些人是明亮司的人,不像御史台那样,大家都基本知道有哪些耳目,会多加防范,明亮司隐藏在暗处,防不胜防

    ,最为致命。。

    想到这一层的人,顿时脸色有些难看,开始暗中回忆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家事,可千万不要有什么把柄被明亮司的人给发现了。

    “邓将军,你还有本要奏?”刘谌见邓芝还站着不动,再次开口。

    “正是!”众人都恨不得把邓芝从殿中拉回来,这一口气弹劾了这么多人,比杨仪还要气势汹汹。

    “奏吧!”刘谌似乎也有些不耐烦了,“若非今日朝上之人,便先禀告廷尉和刑部去查,查实之后按律论处即是!”

    “遵旨!”邓芝似乎也不明白皇帝推诿的意思,躬身道,“微臣禀奏杨御史欺压百姓,以权谋私!”

    “杨御史?”刘谌惊呼一声,瞪大了眼睛。

    群臣也都再次愕然,感情邓芝这虚晃一枪,最终的目标还是杨仪,刚才还忐忑的心情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和兴奋。

    终于,明亮司要和御史台正面交锋了吗?

    “哦?邓将军说本史欺压百姓,可有证据?”杨仪反倒是很镇静,不慌不忙,斜睥了一眼邓芝。

    邓芝言道:“昨日杨御史在北城集贤楼宴客,宴罢之后不曾结账,扬长而去,集贤楼掌柜敢怒不敢言,这难道不是欺压百姓?”“呵呵,本史还道何事,”杨仪眉毛一挑,淡笑道,“昨日宴客,府中下人早已与集贤楼掌柜商议过了,因来人数量不好确定,等酒宴结束之后,今日一早便去结账,料想此

    时已经付过帐了。”

    众人一听,都不禁暗自摇头,邓芝用这件小事来弹劾杨仪,未免太过儿戏,赊账结账这是常有之事,有人还和酒楼客栈一月结一次账呢!不过大家也都明白,邓芝这是向杨仪正式宣战,御史台和明亮司,要真正较量了!

 第1006章 唇枪舌剑

    众人皆以为邓芝这是小题大做,未免显得幼稚,但邓芝却似乎并无所觉,直视着杨仪:“是否已经结账,自会有人去查。杨御史如此大宴宾客,聚集数十人,也有私会党羽

    ,结党营私之嫌。”

    杨仪神色更加不屑,笑道:“不知邓将军可曾派人调查那些人的身份,赴宴之人,皆为本史平日好友,俱为白身,并无官职,何来结党一说?”

    “这那是在下冒昧了!”邓芝一怔,显得有些尴尬。

    大殿中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本来以为邓芝针对杨仪,必定是一场唇枪舌战,谁料却是无稽之谈,这就显得邓芝有些无理取闹,落了下乘。

    杨仪却冷声道:“诽谤朝廷命官,可是要治罪的!”

    众人吃了一惊,都为邓芝捏了一把汗,如果杨仪这时候反咬一口,虽然不至于将邓芝治罪,但对新建立的明亮司可是极为不利的。“此事暂且不提!”邓芝叹了口气,似乎不愿给杨仪反击的机会,马上问道,“半月前,宛城功曹杨华运送一匹盐铁,却至今未到长安,据我所知,是御史大人命有司将此事

    压下,莫非杨御史有私吞盐铁税之意?如此混淆视听,欺下瞒上,乃是渎职之罪。”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一项大罪,盐铁可是朝廷管控最严的物资,一旦有人侵吞,尤其是是铁,便有造反之嫌,也不知道邓芝从哪里得知此事。

    “据本将调查,那杨华乃是襄阳人,与御史为同族。”最后这句话,更让群臣吃惊,杨华是杨仪的族人,这其中关系可就更加微妙了,既有包庇之罪,也有渎职之罪。“启奏陛下!”杨仪闻言,脸色微微一整,转身向刘谌行礼,奏道:“杨华的确为微臣之族人,半月前其奉命运送宛城盐铁,在武关一带遭遇贼寇,因寡不敌众,被山贼劫去

    ,宛城县令已经请命领兵剿贼,微臣受南阳太守之托,暂请衙门未将此事上报,待平贼之后,自会将盐铁如数送到长安。”

    户部尚书郤正也出列奏道:“陛下,宛城盐铁,每三月运送一次,到月底才到交差之时,若能将这一批盐铁按时送来,也不算隐瞒不报!”郤正一席话,更让邓芝的检举变得苍白无力,更何况这其中还有南阳太守的请求,各州郡与朝廷官员之间,只要不是为了私利,相互拜托帮忙极为常见,就算杨华是杨仪

    的族人,也无关紧要。刘封刚才见邓芝一针见血,将两名御史大夫送进监狱,正自满意,本以为他对杨仪的检举也会如此,没料到一连说了三件事,都不痛不痒,甚至还将他自己差点置入险境

    ,被杨仪反杀,不禁有些无奈。

    这倒也不是他对邓芝失望,而是此时刘封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杨仪虽然有性格缺陷,但为人作风上,却好像没有什么不端之处,邓芝找不到他的黑点。杨仪自从被刘备重用之后,因为与刘巴不睦而调往州郡,后来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府长史,由他制订行军计划,筹措粮草,都是不用思虑,一蹴而就,军戎节度也都由杨

    仪监督,深受诸葛亮器重,可见其才干过人,做事滴水不漏,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把柄。“邓将军,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可由廷尉或者明亮司先派人调查,就不必在朝堂上说了。”到了此时,连刘封觉得场面尴尬,看不下去了,以手扶额,示意邓芝就此

    打住。毕竟人人都知道明亮司是他一手组建,如果让人以为邓芝今天的举动是自己筹划,那可就丢人了,虽然邓芝是他授意行动,但这过程也未免太幼稚了一些,此次收拾了两

    名御使大夫,对杨仪有所警示,也足够了。刘封都亲自开口了,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邓芝该退回去,今日的早朝也该结束了,虽然杨仪安然无事,但那两名御史下狱,也让人觉得心中痛快,而且这两人是罪

    有应得,当真是恶有恶报!

    “殿下,末将还有本奏!”邓芝竟然无动于衷,又向刘封请示。

    刘谌也觉得有些乏味了,催促道:“邓将军还有几道本,都一并奏来吧!”邓芝依然毫不慌忙,言道:“臣启陛下,杨御史在南郡之时,因蒋令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