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改名为长宁殿。长宁殿后面还有几座宫殿和廊坊,都由荀方分配给大将军府的人居住办事,带有家眷的,可分配在最北面的小院之中,甚至在第二进的宫殿中间,一片空阔之地改成了演
武场,可供三百人在这里演练。
出了大将军府便是西宫门,向西行约八百尺,便到了内城的西门,再往外便是长安西门直城门,而长安城的百姓基本都分布在城西北。西北角的长安外城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而成,著名的“长安九市”便在此处,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东市是商贾云集之地,西市则是各类工坊和作坊,三教九流,应
有尽有。
这里最能体现整个长安城的民生,乃至眼下整个大汉朝野的情况,大将军府就近九市,刘封也安排府中之人扮做百姓每日闲逛,打探民情。来到长宁殿,却见除了邓威、何鑫和慕容鼎这一干原本汉茗商号的老骨干之外,还新增了七八名有才干的商人,另外还有几人显然不是汉昌号的人,因为刘封看到了河北
甄家的人,老三甄景也在此处。众人引荐寒暄一番之后,除了甄景之外,还有江东张家的代表,如今随着孙权打压陆家和顾家,其他家族也心惊胆战,将家业重心转到商业方面,张家三年前就组建商队
,直通西域,可谓高瞻远瞩。相互介绍之后,邓威和何鑫便将设立钱庄的事情详细汇报一遍,刘封听了一阵,果然是集思广益,没有听出什么漏洞,甚至连如何防伪都考虑在内,果然不愧为一群经商
的老狐狸。
当下便由刘封拍板决定,暂时于洛阳、长安、汉中、成都、襄阳、柴桑、天水和敦煌设立八个钱庄,由官府出面作保,分开经营。西域之地的天水和敦煌钱庄由慕容鼎负责,柴桑钱庄交给江东张家管理,洛阳钱庄交给甄家管理,朝廷每年抽取三成作为赋税,听起来虽然多了一些,但钱庄是在汉昌号
的名下,和普通赋税又有不同,两家也没有什么异议。
今日刘封出面的主要目的,还是决定钱庄的开设和官府支持,至于如何运作等等,都由众人详细商议,邓威和何鑫二人负责全权处理。这几年随着河西之地的平定,汉昌号不断壮大的同时,各个家族的商队也不断增多,玉门关、阳关听说商队络绎不绝,没到春秋两季,更是排成长队,西域诸国也开始与
河西之地频繁来往,大汉的名号再次在西域传扬开来。
商队赚钱,当然是刘封的目的之一,在攻下洛阳之前,军中有三成的军费都是汉昌号提供的,大大缓解了国库压力。这个商队组建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得到诸葛亮等人大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刺探西域和中原各地的情报,几乎每个商队之中,都有暗卫的人在活动,渗透到各个郡
县,无孔不入,这才是汉昌号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
中午时分,酒宴散去,众人也都各自告辞,唯有甄景留在了最后,刘封知道他还有事商议,便不动声色地到偏殿等候。甄景跟随他来到房中,抱拳道:“殿下为在下找出刺兄之人,家父甚为感谢,临终之时百般嘱咐,务必重礼致谢,今逢大典,殿下又信任我甄家参与钱庄之事,吾辈铭感在
心,不敢相忘。”
刘封叹道:“先生太过客气了,当初也是形势所迫,就连本王,都被狐狼卫暗算,司马家的人,当真是无孔不入啊!”“家兄惨死在外,家父因此卧病不起,悲恸丧命,我们一定会为他们报仇!”甄景握拳沉声道,“丧子之痛,一定会让司马懿也尝尝个中滋味!”
第980章 麒麟枪谱
刘封听甄显言下之意,似乎有对司马懿出手的意思,不禁吃了一惊,如今司马懿彻底离开朝堂,出乎刘封的意料,不知道此人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历史上司马懿似乎是被曹操胁迫出山,这一次告病还乡,也不知道其真实意图如何,但刘封总觉得,像这样雄才大略,深谋奇算之人,绝不会轻易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
如今的司马懿躲避河内,韬光养晦,说不定暗中已经有了动作,他也曾派人暗中监视,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越是如此,越让人觉得不放心。
现在听说甄家又想对司马懿下手,不禁心中一动,或许甄家这个意外的变数,会让司马懿提早露出马脚,脸上却神色不动,问道:
“听先生之意,莫非要向司马懿讨个说法?”
甄显冷笑道:“不必向他讨要什么说法,司马家又如何会承认做下的那些勾当?我们只要让他也体会一番丧子之痛便可。”
“哦?”刘封看着甄显,却没有问他详细的计划是什么,笑道,“如此说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必有一人要出意外。”
甄显冷哼道:“哼,这叫天道轮回,杀人自然也要偿命!”
刘封顿了一下,言道:“司马懿为人深沉,心思缜密,如今虽然不在朝堂,司马家的权势却还是超过甄家的,你们可要谨慎而行呐!”“多谢殿下提醒!”甄显见刘封还在为甄家着想,而没有因为打击这个劲敌信息,更多了几分敬佩和感激,“此事我们做得十分隐秘,甚至天衣无缝,一切自会水到渠成,司
马懿还在邺城之时,就已经实施了。”
刘封想不到自己当年一席谎话,却引起甄家如此神秘的行动,如果是那个方仁的话,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不过为了天下早日平定,能用甄家对付司马懿,从长远来看,这个谎还是值得的,也算是司马懿处心积虑刺杀自己的代价吧,以后想办法从其他方面补偿甄家也就是了。
甄显见刘封沉吟不语,还以为他是在为甄家的计划担忧,笑道:“此事究竟结果如何,殿下尽管等好消息便是了。”
刘封收回心神,叹道:“司马懿,终究还是一头老狐狸啊!”
甄显不知道刘封为何如此忌惮司马懿,多少有些诧异,如今的司马懿可谓虎落平阳,没有了部曲士兵,还能有什么作为?
不过此时关乎甄家的命运和安危,甄显也不想多说,转变话题问道:“在下先前在洛阳之时,听说殿下搜集天下枪谱,不知可有此事?”
刘封点头道:“不错,如今天下未平,四海离乱,西域更是尾大不掉,本王还要多培养领兵之将,为将来打算呐!”
甄显抱拳道:“殿下深谋远虑,心系天下,着实令人钦佩,在下听闻此事之后,也四处打探,搜集枪谱,在河间重金购得一本枪谱,献于殿下!”
“哦?可曾带来?”刘封眼睛一亮,他这半年连枪,任何一本枪谱都能引起他的兴趣,不过大多都平淡无奇,看过之便送到军中让士兵们去练了。
甄景点点头,在刘封期待的目光之下将手伸进怀中:“说起来,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此枪谱名为麒麟,在下到了长安之后,殿下便封为麒麟王,果真奇特。”
“麒麟枪谱?”刘封心中一震,光听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人的,就是不知道内容是否真如其名。
甄景从怀中拿出一个藏青色的绸布包裹,拆了好几层才将其解开,里面却是一本十分古旧的布帛书,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兽皮。
“据说此书乃是一名渔夫在东海打渔之时所得,因其救了一名老者,那老者重病不治而死,临终前留下了此物”
刘封不等甄景说完,便迫不及待地接了过来,已经满是皱褶,甚至出现皲裂的封面之上,用古奥的甲骨写成两个字,看字体应该就是“麒麟”!
书籍右下角已经破损,只看到“东海散人”几个字,后面应该是那人的名字,却已经无从得知了。
翻开第一页,画着一头活灵活现的喷火麒麟,四足之下踩踏的却不是祥云,而是一杆长枪,细看起来,更像是戈矛,那长毛似乎直冲着他的眉心而来,气势逼人。
再往下翻开一页,刘封却傻了眼,这一页上只有短短三行字,下面配着一张上半身人体图,画着脉络和穴位,但那些字却是奇形怪状的甲骨,自己一个都不认得。甄显看刘封眉头蹙起,言道:“这枪谱字太过古奥,在下也曾托人鉴别,此大概是平王东迁时期之体,料想那东海散人还要早于春秋之时,在下能力有限,不知枪谱是
否有用,还要劳烦殿下派人将其中字通读方知。”
刘封将枪谱合上,再次用绸布包裹起来,长出一口气,言道:“此书古旧,必定非彼等闲,待本王寻找名士破译此书,方知高低。”
甄显抱拳道:“能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在下倍感欣慰。”
刘封眼下还不知道这枪谱是否实用,但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其他搜集来的枪谱,上面都是写着招式和口诀,大多都是四处拼凑,不成体系。这一本书非但古旧深奥,而且还涉及到筋脉和穴位,仅凭这一点,就超过了那些枪谱许多倍,任何一种武艺,要内外兼修方能有所成就,关羽、张飞、赵云等等,都有一
套独特的运气之法,可不只是简单的凭借招式取胜。甄显走后,刘封难以遏制心中的激动,马上除了府门直奔太学院,那里有几个老古董在,不知道是否认识这些甲骨,汉代距离秦朝并不算远,应该还有春秋时期的传承
,只要能把这本枪谱翻译出来,剩下的就好办了。虽然自己以后亲自上阵的机会并不多,但多学武艺,强身健体总不会错,处正在外,万事都有可能发生,有了这股子蛮力,不学些武艺,刘封自己都觉得心中难安!
第981章 恐怖邺城
春风送暖,长安城一片喜庆,欢声笑语,接连几日通宵达旦,百姓们甚至有一种回到盛世的错觉,就连中原来的商客,都有些流连忘返。但此时河北的邺城,却似乎因为一场倒春寒而一直没有缓过劲,自从迁都以来,邺城的地位虽然一跃而上,本土百姓感觉恢复了往昔袁绍在邺城时期的辉煌,但总觉得气
氛凝重,令人压抑。一月多前,忽然间全城戒严,官兵衙役从上到下,全城挨家挨户搜查,也不知道在找些什么,但凡可疑之人都被抓捕,甚至连串门的亲戚也被一并带走,邺城监狱人满为
患,听说有许多都被关押在军营之中。
谁也不知道皇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但看着满街游走的官兵,百姓们心惊胆战,甚至一个谨慎躲闪的眼神,都可能引起官兵的怀疑,马上就被抓捕带走。
恐怖的气息笼罩在邺城半月不散,直到半月前,官兵才忽然撤退,城门打开,抓走的百姓也都放了出来,百姓们才长出一口气,纷纷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何事。
随着外地商队和客人的走动,终于从中原传来消息,魏国的传国玉玺竟然消失了,无端的出现在了长安,正逢大汉天子登基之时,这岂不是天意?一时间,整个邺城一片哗然,人心震动,如果不是半月以来官兵的威慑,只怕大街小巷都要被吵翻天了,但即便如此,百姓们私下还是议论纷纷,曹魏篡汉,终究不能秉
承天意,如今的刘谌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邺城北面的府衙被改造为魏国皇宫,这里也是当年袁绍在河北开府的地方,皇宫东南处,则是大将军,府门外一条宽阔的青石街道,却没有一个人经过,这个时候,谁还
敢去见暴躁的大将军?
曹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坐上了大将军之位,设计将司马懿赶回河内,少帝曹芳年幼,托孤大臣只剩下他一人,朝野上下、武百官无不听他号令。
正当他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时候,谁能想到,一夜之间,传国玉玺竟然不翼而飞,听闻消息,曹爽如同五雷轰顶,几乎昏厥过去,赶忙传令全军追查。经过一番调查,他们最怀疑的目标无疑便是刚刚来邺城的贵霜国使者鸠摩多什,就在玉玺丢失的那一夜,守护玉玺的一名高手与鸠摩多什比武受伤,这分明是鸠摩多什预
先设计好的。那名高手可是曹丕时期就一直留在朝中,虽然他是一名倭人,到曹丕对其十分信任,叫他保护天子及玉玺安危,这名倭人也不图名利,一心在皇宫内修炼,不为外人所知
,甚至连曹爽,都不知道这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玉玺丢失之后,曹爽一边派人追击贵霜使者,一边满城戒严搜查,这可是国之大器,消息一旦传出去,必定动摇国本,军心和民心都会受到影响,不容小觑。
但往往天不遂人愿,折腾了近两个月之后,非但派出去抓人的侍卫无一返回,传国玉玺竟然好端端出现在了长安,恰逢大汉天子登基之时,这简直是助长大汉威风。曹爽恼羞成怒,当即将光禄勋、卫尉、执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