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潼关,便是长安境内,阳春三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新绿,若有若无的绿意布满黄土高原,田间百姓悠哉劳作,太平景象,看得人心情也舒畅。
中午时分,人马来到灞桥,只见一队装束整齐的人马肃然等候,为首一员大将身如铁塔,远远看到刘封等人,便纵马直奔而来。
“大哥,大哥”张苞炸雷般的声音顺着风声远远传来。
看到张苞,刘封和姜维、关索等人也都迎了上去,几人聚在一处,哈哈大笑,虽然只是数月不见,却如同隔了三秋一般,尤其是张苞和关索,恨不得现在就来一场比武。
张苞和关索走在最前面,说说笑笑一阵,张苞忽然神秘说道:“关老三,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我的对手,我看你一定不是大哥的对手!”“二哥,你在长安逍遥日子过多了,是不是想避战?”关索翻着白眼,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举目四顾的刘封,撇着嘴说道,“大哥多少年不曾临阵,说他剑术精湛我倒还信,若
说马上功夫,他恐怕连邓忠那小子都打不过。”“老三,看来你还是被大哥给迷惑了呀!”张苞见关索果然还不知情,摇着头一阵感慨,将马头靠近,低声说道,“你可知道,自从丞相和二叔将大哥救活之后,他的体质早
已与以往不同了,就在那一夜”
张苞压低声音,将刘封在洛阳承露台下举石狮的事情说了一遍,至今让张苞心中难解的是,他先后去试了三次,最后一次才堪堪撼动那座石雕,却始终无法平举起来。“真有此事?”关索听完,半晌之后才瞪大眼睛一声惊叫,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刘封,见他正和姜维说笑,对着四周的田地指指点点,儒雅斯,怎么看也不像能举起千
斤石雕的样子,砸了咂嘴,盯着张苞,“你不是骗我?”
“嘿,这事我会骗你不成?”张苞不满地摇头,“大哥这是深藏不露啊,故意憋着劲一鸣惊人呢!”
“一鸣惊人?”关索不禁失笑起来,“以大哥现在的名号,还要如何惊人?”“好,你若不信,到了长安便知!”张苞也不和他争执,言道,“两月前在梓潼,听士兵说大哥没有陈寿的兵器,回到长安之后,我已经让浦沅为大哥打造兵器了,重达七十
二斤。”
“七十二斤?”关索着实吓了一跳,看了看马鞍上挂着的丈八蛇矛,这家伙才有六十斤重,“你造这兵器,大哥他,他能用得了?”
张苞却自信一笑,言道:“嘿嘿,大哥的力量比我还大,我的虎头枪也是六十多斤,七十二斤对他来说差不多!”
“莫非大哥真的忽然得了神力不成?”关索此时倒有几分相信了,如果张苞骗他,马上就到长安能够验证。张苞慨然道:“为大哥打造的这杆抢,乃是终南山葛玄道士送来的一块天外陨石,十分坚硬,浦沅说要用八十一天淬火打造,任何人不得打扰他,为此他带着三十人搬到终
南山脚下去了。”
“不好!”张苞正在感慨,关索忽然一声惊叫,“昨日大哥叫我学习统兵之法,看来他早有打算了,你我还要加倍努力才行啊!”“那是自然!”张苞握拳狠狠地晃了几下,“我们要是被大哥打败,岂不是要被全军耻笑?”
第936章 未央面圣
终于来到长安城,消息传开,顿时街道上人山人海,如今不但刘封的声望极高,就是他颁布的那些政令,也是深入人心,长安今年是免税的最后一年,百姓们无不感激。
再加上这几日被萨珊国的使者打压,官府和百姓都觉得失了中原大国的颜面,唯一能对付那头狮子的便只有刘封降服的白虎了,可谓是万众期待。但当大家看到刘封骑马入城,并未见到白虎,那些准备大肆炫耀一番的人便觉得失了逸兴,摇头叹气,甚至有人恼羞成怒,暗骂刘封不会审时度势,竟不知道带着白虎来
,长了他人威风。人心常常便是如此,当有些人期待的事情并不如他预想的那般,便开始肆意谩骂,他们想看到的并非白虎真能降服金毛狮,而是希望事实如同他们先前大肆吹嘘的那般发
展,才能显得自己消息灵通,高人一等,从而好一阵得意。
刘封无形中破坏了这些人设想的美好,让他们先前的吹嘘和先见之明化为泡影,自然羞怒,吹捧之主便变成了唾骂对象。
未央宫中,刘封带着姜维等人面圣,一趟远行,刘谌比原先更成长了许多,仅仅数月之间,已现成熟之态,或许也和这几月费祎等人的培养有关。
无论如何,刘谌在历史上的表现还是让刘封满意的,对这个未来的新君,他也充满了信心,只是眼下还年幼,诸多大事都需要经过自己裁决,也算是半个皇帝了。
酒席之上,刘谌坐在刘封身旁,抬起稚嫩的小脸问道:“皇叔,那萨珊国的使者欺人太甚,你为何不将白虎带来,灭灭他们的威风?”
虽然刘封是刘禅的兄长,在太子其间,刘谌还称他为伯父,但一旦登基,便是天子,没有人能超越天子,刘封也就从伯父变成皇叔了,对于这些称呼,他其实并不在乎。
只是觉得在这个时代,一些让人啼笑皆非,却又不能改变的封建礼仪,只要不干涉到国家大事,不损害大汉朝和百姓的利益,也就由他去了。
听刘谌又提起金毛狮,刘封笑道:“陛下放心,此等番外小国,未见过什么大世面,不用出动白虎,我也有办法对付那头狮子。”
刘谌也笑道:“我知道皇叔无所不能,到时候对付那头狮子,朕要亲自去看!”
刘谌显然还未能完全适应皇帝的这个身份,称呼也总是在“我”和“朕”之间来回切换,尤其是和刘封这些亲近的人在一起,更是常常忘记。“并非我无所不能,而是我们的对手太过逞能,所谓物极必反,天道昭然也!”刘封看费祎等人都在席间,笑道,“大汉中兴,自有天意,顺者昌,逆者亡,诸位只要同心戮
力,再现汉武、光武盛世,不远矣!”费祎等人最担心的,还是刘封到了长安之后对刘谌不敬,或者叔侄二人之间有所嫌隙,二人一个是新君,一个掌控汉家命运,一旦有了矛盾,那可是致命的打击,现在见
两人如此和谐,个个喜笑颜开,彻底放心。
正讨论长安城这一段时间的修葺和变化,刘谌忽然说道:“皇叔,我不想只学,还想练武!”
刘封眉毛一挑,问道:“哦?为何学武?”
刘谌小嘴微微一抿,竟有几分倔强之态,言道:“如今天下未平,中原不归,学武便能于马上定乾坤,我要和祖父、皇叔一般,亲自杀敌,统一河山,振兴汉室!”
刘封诧异地看着刘谌,扫了一眼旁边的费祎,笑问道:“这话是何人教你的?”
“无需他人教我!”刘谌微扬着下巴,稚嫩的脸上透着一股英气,“方才皇叔也说了,汉武、光武,乃至高祖,都是从马上征得天下,我也正该效仿才是!”
刘封听得一阵无语,看向费祎,苦笑道:“尚书大人,陛下有投笔从戎之念,你可要好好劝导于他才是。”费祎刚才听到刘谌的话,装作低头喝酒,一语不发,他一直在朝中,其实比刘封更了解刘谌,岂能不知道刘谌的心思,正摆了一副看热闹的心态看刘封如何化解,没想到
刘封竟将皮球踢给了他。微微一怔,费祎答道:“陛下有武略雄心,壮志可嘉,乃众臣及天下之幸,只是欲成盛世,非在征战,而在休养。正所谓休养生息,百姓安乐,征战连年,岂非劳民伤财?
”刘封深以为然,点点头对刘谌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这出兵打仗,有我和几位将军便足够了,但治国之术,我可是一窍不通,还需你一力担承,你看这天下九州,郡县
无数,百姓黎民,无不盼望安居乐业,都需要安邦治国之策,平乱有我,治世还需陛下之力!”太傅谯周也在一旁说道:“殿下之言有理,武帝雄略,乃是景盛世为先,光武中兴盛,也知天下疲耗,百姓思乐息战,故而陇、蜀平后,非危急情形,未尝复言军旅,息
民休养,十数年方成大国之势,望陛下明察!”
刘谌对谯周还是十分尊敬的,若有所思:“老师和尚书言之有理!”刘封叹了口气,慨然道:“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治国如是,那些士家大族,百姓传承,又何尝不是如此?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呐!陛下,你的责任关乎千秋万
世,天下百姓,比我更重!”
费祎和谯周等人似乎没料到刘封竟会有如此认知,频频点头,就是姜维和邓艾,看向刘封的目光也再次有了变化,刘封一向对政事很少过问,原来心中早如明镜一般。
刘谌毕竟还年幼,看大家都如此说,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沉稳地点点头:“既然皇叔和太傅几人都如此说,朕只好认真学,将来一定好好治理天下。”“哈哈哈,陛下英明!”刘封闻言大笑,轻抚着刘谌的肩膀言道,“不过陛下放心,虽然要学,但武艺方面,也不能落下,我打算在长安建立太学院,不仅有科馆,也有
武科场,让陛下武双全,岂不更好?”刘谌见还能学武,顿时大喜,拿捏着姿态大声道:“皇叔之言有理,准奏!”
第937章 咸阳祭陵
第二日,刘封还是没有像别人议论的那般,与萨珊王国的使者会面,而是领着人马出了长安西门,往咸阳而行,祭奠皇陵去了。虽然刘封敬重天子并没有错,但又有一部分开始对他指指点点,私下里咒骂不已,这几日他们在酒肆茶馆、大街要道之上连番吹嘘,宫里府里的某个亲戚透露:燕王一到
长安,马上就会对付那些金发怪样的番人,这让许多人他们羡慕而又敬畏。
如今刘封对此事不闻不问,这让他们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大家的质疑,他们便转了风头,又说刘封胆小怕事,无计可施,故意借故逃避萨珊国的使者。坊间议论,刘封更是无暇去听,更无从得知,身居高位,他愈觉责任重大,尤其是诸葛亮不在,他便更加繁忙,从前往益州到现在,几乎都是马不停蹄,兜兜转转,连个
喘息的机会都没有。距离天子登基还有不到二十天,为了新政,刘封更是不能放松,但他知道长安城天下瞩目,必定有许多使者前来,应酬繁多,干脆皆祭拜刘阐的机会离开长安,躲到咸阳
去了。
除了将刘谌留在长安,由谯周几名老臣陪同之外,费祎、马良、董允、郭攸之、荀方、邓芝、姜维、邓艾等一干朝中重臣都被他带了出来,就是为了商讨新政的改革。这可是关乎今后大汉朝发展稳定的重要一步,刘封虽然知道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但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还需要和众人讨论商榷,一旦制定出来,便会关乎千万
人乃至整个华夏的命运走向,千万马虎不得。王莽新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封不得不谨慎改革,后世甚至有人猜测王莽也是个穿越者,虽然理念先进,但并不代表就能执行,毕竟还是封建社会,要逐步改革,不可
自断手腕。咸阳距离长安并不远,半日即到,此处也有原先留下的宫殿府衙,足够安置这些武大臣,刘封让荀方先将原先商议过的科举和察举相结合的选材方法详细给众人讲解,
此事费祎和董允已经知晓一些,这一次主要是说给所有人听的。虽说科考在刘封脑海中十分简单,但真正讨论起来,却是细节繁多,甚至有几人还持反对态度,科举意味着贫寒百姓也有了翻身的机会,这对某些代表士大夫家族的人来
说,是一种无形的威胁。总之来说,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十分客观的,毕竟武大比已经举办了好几届,科举也分武,也是三年一次,士家同样也可以举荐人才,只是郡守以上级别的官员
,都要朝廷统一考核,也算是两全其美。不过由此也衍生了诸多问题,比如眼下还是战乱时期,加之古代能识断字的人本来就少,不像唐宋明清之后,纸质书籍大量印刷普及开来,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学校和教
书之人。举办县学甚至乡学需要花费大量钱财,这对眼下的形势也极为不利,昨夜从未央宫出来,董允告知刘封光是长安皇宫的修葺和翻新,就用了近百万钱,让刘封心疼得差点
骂娘,这些钱要是用来建设军队,汉军的战斗力又要飙升了。
但这关乎大国颜面,长安虽然还保留着原来的宫殿,但历经数次战乱,许多地方破败荒芜,天子已经决定就在长安登基了,太寒酸也说不过去。
只此一项花费就金额巨大,这还是费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