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此忽然想起出征之时大司马吕范之言,隐约觉得的孙权此举,颇有深意。

    当日在城外送行,大司马吕范言道:“此番出行,山高路远,形势复杂,或有劲敌,不可勉力”

    言词闪烁,颇有劝他知难而退,保全性命之意,只因吕范之子吕据是随军副将,吕岱以为这是吕范拜托他多照顾吕据,便敷衍应承。

    但听到刘封出现的消息,吕岱再想起前言,只怕当初吕范已经得到了一些风声,大司马掌管情报细作,刘封来到交州,只怕已经有了消息,吕范知晓,孙权又何尝不知?自从刘封救了关羽之后,似乎便成为东吴的克星,从荆州交换粮草到奇袭南郡,气死大都督吕蒙,东吴上下无不忌惮,而曹魏诸将,更是接连败北,或俘或死,大多结局

    惨淡。

    孙权这次有意让他重回交州,便宜行事,究竟是为了对付刘封,还是为了对付自己?

    但吕岱毕竟是老将,沉稳持重,也非意气用事之人,猜测归猜测,行事却依然干练果达,毫无懈怠颓唐之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感慨之间,不禁想起曹操当年之言,此时再提,颇有种知音之感,只是当年曹操消灭袁绍,控制北方,征服乌桓,凯旋之后有感而发,乃是逸兴豪迈,气概万千,自己则

    显得有些迟暮萧索,更多了几分悲怆。

    “吕将军,在下来迟,还请恕罪!”正在思索之际,外面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快步走进来一位四十上下的武将,正是当年被他降服的随春。“数年不见,将军还是气度如常,宝刀未老!”见吕岱站起身来,随春急忙快步上前,拜倒在地。

 第913章 借刀杀人

    “不必多礼!”吕岱微微颔首,示意随春起身,笑道,“汝如今已有大将风度,多加历练,必成大器。”

    当年随春事败之后,对吕岱钦佩有加,追随他讨平其他几处叛乱,被吕岱推荐到合浦担任团练,如今已经成为一郡司马,多了几分沉稳和风度。

    “多谢将军!”随春被吕岱夸赞,一脸喜色,抱拳道,“此番能有幸追随将军平叛,属下定会留心在意,不负将军重望。”

    唐咨也上前和随春打招呼,两人寒暄几句,又将吕据和钟离婓介绍一番,几人落座,随春又汇报了一遍合浦的兵力情况。

    六千兵马,有四千都是新兵,还包括一千今年才入伍的士兵,那两千精兵已经是合浦郡的所有兵力了,先前就被吕调走大半兵力,如今的合浦已经彻底被抽调一空。

    吕岱闻言,暗自叹息,如果刘封早就和刘阐他们同行,只怕吕从各郡调兵,也是刘封暗中叫人献计,才致使郁林郡空虚,被蜀军三人尽取。

    如今合浦空虚,南海郡又何尝不是如此?各郡接连调兵,不堪负责,连粮草都略显不足,吕岱深知,这是孤注一掷!

    “苍梧兵马为何迟迟未到?”收起思绪,吕岱重振精神,向接应各部的吕据问道。

    吕据面露忧心之色,皱眉道:“高安距离广信,最多三日路程,合浦兵马已到,苍梧兵马、粮草也该早到才是,如今迟迟不见消息,只怕”说到这里,吕据也不敢往下说了,苍梧郡的形势与交趾颇为相似,交趾是士燮经营数十年的老巢,苍梧却是士燮的本家,士家人是当地大族,加之士燮的威望,影响更是

    极大,而苍梧太守梁宏曾为士燮弟子,如果此人有什么异心,可就大大不妙了。

    吕岱一眼便看出了吕据的担忧,双目微凛,缓缓道:“即刻派人往广信传令,叫苍梧太守梁宏亲自来高安,本将有要事商议。”

    唐咨言道:“将军,如今郁林郡被蜀军占据,将梁太守召来,若被蜀军得知,广信岂不危险?”

    吕岱微哼一声,沉声道:“吾此举不过是试探梁宏罢了,若其记恨前事,怀有异心,定不敢前来,只怕与蜀军早已暗中来往,吾等便不必等候,及早出兵,防患于未然。”

    吕据道:“莫非梁宏他已经”

    “迟迟不肯发兵,定是在犹疑之中,”吕岱微微点头,轻敲着桌面,“诸位即刻训练兵马,挑选精锐组成中军,两日之后,准备出征。”

    “是!”众将不敢耽搁,各自领命而去。

    众人走后,房间里安静下来,吕岱看着挂在墙壁上的交州地图,呆坐半晌,缓缓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看外面碧空如洗,阳光明媚,却消不去他心头的阴云。

    “燕王刘封”

    良久之后,吕岱负手来到门口,幽然而叹。

    ******

    广信城中,刘封正和梁宏等人商议军情,吕岱派人来请梁宏到高安大营中去议事,梁宏不动声色打发走来人。

    刘封笑道:“吕岱显然已有察觉,不过寇威率领两万兵马明日就到,可叫全军准备,粮草器械,两日之后,与东吴一战。”梁宏言道:“吕岱虽然年迈,但人称廉颇不老,至今跨马自如,诸事亲为,乃是劲敌也!其自追随孙权一来,贼每与对敌,未尝得利。今又举兵再至,当以深谋远计战之

    ,不可卒攻也。”

    刘封点头道:“吕岱之名,吾何尝不知,只可惜所托非人,如今再来交州,孙权也未尝没有借刀杀人之意,吾欲其活命,只恐天意不遂。”

    梁宏抱拳道:“殿下礼贤下士,敬重贤良,天下人无不钦服,敬贤院更是保住多人名节,只是吕岱,恐怕”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刘封洒然笑道,“将军难免阵头亡,吕岱一生征战无数,这一次就要看他本事如何了。”

    梁宏微微一叹,言道:“距此不远还有武城、都陵二县,位于郁水两岸,扼守要到,又有端溪为屏障,殿下何不先派兵马守住此处,以拒东吴?”

    刘封摊摊手:“吾正有此意,奈何眼下无人可用,可先增派兵力,待寇威到来,再做计议。”

    梁宏略作沉吟,言道:“若是殿下不弃,下官倒可推荐一人,足以带兵守城。”

    “哦?”刘封眉毛一挑,笑道,“我大汉朝堂,一向唯才是举,人尽其能,若有贤才,梁太守就该早早推荐才是,这倒是你的不对了!”

    梁宏一怔,尴尬笑道:“非是下官嫉贤妒能,只因此人乃是下官门生,又与下官是远方亲戚,故而”“嗳”刘封一摆手,打断了梁宏,不悦道:“本王再三说过,举贤不避亲,只要真有其能,必当重用,梁太守这是久处是非之地,太过谨慎小心了,快将此人唤来,让我

    看看。”

    梁宏闻言,不由一阵感动,他才刚刚投诚,刘封就对他如此信任,急忙打发下人去将要推荐之人唤来。

    不多时,便看到一员年轻武将快步而来,正是前日晚上接待刘封的那名都尉,白天再看此人,精神抖擞,步伐铿锵有力,举止之间也颇为沉静,暗自点头。

    来人进入大堂,抱拳道:“属下相毅,参见燕王殿下!”

    “原来你叫相毅!”刘封颔首而笑,先前对这人的第一印象便很不错,笑道,“这倒是个少见的姓氏。”

    梁宏介绍道:“相毅乃是苍梧荔浦人,曾随下官学艺五年,成年之后游历海外,粗通武艺,可以领兵。”

    相毅也不卑不亢,刚才从传令人口中已经知道刘封的意图,抱拳道:“殿下尽管下令,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好!”刘封点头道,“本王命你先带五千人马驻守武城,且观吴军形势如何,大军后日便到。”

    “遵命!”相毅大喜,没有丝毫犹豫领命而去。

    刘封看相毅举动,嘉许道:“沉稳有度,若加磨炼,必成大材。”梁宏知道刘封一向慧眼识人,闻言欣喜道:“承蒙燕王谬赞,此子能随殿下历练,也是他的造化。”

 第914章 立功心切

    随着将令传下,广信城也紧张起来,粮草辎重第二日便运送出城,随后寇威也领兵赶到,此时想必吕岱也有所察觉,先锋人马马不停蹄奔赴武城。

    等第三日刘封领中军到武城的时候,寇威和相毅已经部署完毕,两万多兵马城内军营无法安置,就在北城外紧靠城墙扎下营寨。

    此时谈马来报,吴军也来至端溪,两军各自得到消息,先行安置部署,再准备交战。

    刘封召集众将升帐,言道:“吕岱主动出战,只怕各路援军早已到齐,但其不过乌合之众,并无精兵,自来取败而已,诸位谁先出马?”

    话音才落,相毅便出阵道:“小将愿先上阵。”

    刘封也正想看看相毅的本事究竟如何,点头道:“好,本王分你三千兵马迎敌,葛政带兵押后掠阵。”

    “遵命!”二将领命,共领精兵五千,往端溪方向鼓噪而来。吴军哨马早已探知,吕岱闻报,马上带兵来到河岸边,梁宏不肯来军中,第二日便有细作禀告,蜀军进入广信,就知道苍梧不保,杀奔广信而来,却不料蜀军行动也不慢

    ,先一步占领了武城。

    兵马才扎住阵脚,便见大道上尘土飞扬,旌旗招展,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簇拥而来,当先一员双枪小将,器宇轩昂,带着几分冷傲之色。

    两阵对圆,相毅持枪跨马而出,高声叫道:“吕岱,苍髯老贼,你诱杀士公之后,卑鄙无耻,有何面目再来苍梧?欲自取死亡乎?”

    吕岱正在观察这员小将,并不认识,见对方口出狂言,面色不悦,就听唐咨怒喝道:“无名小将,胆敢口出狂言,今日休走!”

    唐咨也是用枪,不等请令便挺枪跃马,直取蜀军小将,霎时间端溪两岸鼓声震天,尘土飞扬。

    相毅首次出战,想要好好表现一番,精神抖擞,舞双枪催马来迎,红英飘洒,双枪在手中转动如同车轮一般,耀眼夺目。

    霎时间两骑相交,唐咨是老将,久经沙场,一杆枪看似缓慢,却十分实用,相毅双枪连动,攻势如雨,不多时二十合已过,却无法撼动分毫。

    相毅毕竟年轻气盛,又立功心切,见唐咨沉稳,忽然转变枪招,上下两路一齐进攻,连人带马都不放过,顿时让唐咨有些手忙脚乱。

    但唐咨毕竟经验丰富,依然与相毅颤抖,一个年轻气盛,一个章法有度,二人连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此时相毅的坐骑却已经疲累,不堪奔驰,只得悻悻而退。

    唐咨也不敢贸然追击,想不到一名年轻小将便如此了得,看蜀军退去,也收兵还营,将刚才交战情形告知吕岱。

    吕岱叹道:“奈何年轻将才,皆出于蜀营乎?”

    钟离婓闻言大为不忿,抱拳道:“老将军何故长他人威风,末将愿意领兵去追。”

    吕岱摇头道:“天色已晚,刘封又诡计多端,退兵焉能没有防备?”

    轻捻白须,沉吟片刻之后,传令道:“欲平交州,需先驱苍梧之兵,传令三军向前开进,就在端溪西岸三里处下寨。”

    唐咨等将领命,马上进军过河,寻找开阔之处安营扎寨,近三万兵马营帐,绵延数里,都按照吕岱吩咐,颇有章法。吴军开拔安营扎寨,相毅也领兵回城,本来意气风发,却不料首战未胜,闷闷不乐,刘封非但未责怪于他,听说他是因为坐骑孱弱,反而赏了一匹西凉大宛马,这让相毅

    更觉愧疚,暗下决心要立功报效。

    晚饭过后,众将议事,听说吴军就在数里之外下寨,刘封并不着急,传令各将小心防守,由葛政负责巡营,待明日再与吴军交战。

    相毅回到营中,与两名副将商议道:“都说燕王善于用奇谋,我看他未免太过谨慎了些。”

    副将与相毅也相识多年,都是相熟的,疑惑道:“燕王殿下名震天下,人人敬畏,就是魏大司马曹宇,也被他斗得忧闷而死,你还敢质疑他?”

    相毅笑道:“今我兵在城中,吴军新来,就在一字坡安营,必定防备不足,正是偷营良机,却不见他下令,岂不是太过谨慎?”

    副将一惊,催促道:“哎呀,此等妙计,你为何不早早献策,这样才能让殿下重用于你啊!”

    相毅却机敏一笑,低声道:“若是殿下在中军提起,我自然会去抢功,但他既然不曾想到,何不我们自去,建了首功,也不枉殿下对我器重。”

    “嘿嘿,高啊,实在是高!”另一个副将拍着相毅的肩膀,叹服道,“学义兄能为主将,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兄弟以后跟定你了。”

    相毅轻咳一声,正色吩咐道:“你们二人马上去准备本部兵马,等今夜三更之时出营,去劫吴寨。”

    二人喜滋滋地领命而去,相毅也回到营中准备铠甲兵器,一应披挂都仔细检查一遍,又去后营安抚新得的大宛马,忍不住心潮澎湃。

    到了三更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