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没见过了,不过九真郡人人都这么说,料想不假。”
“无论如何,九真婆王兄妹二人,可是交州一等一的高手,有他相助,士将军必定能赢。”
一连两日,兵马各自相持,城内城外两下观望,却是相安无事,这一日一大早,有探马匆匆来至中军大帐,向刘阐禀告军情。
刘阐闻报,脸色微变,急忙派人将刘封、费恭和刘循先叫来,让那人将探听到的消息又仔细说了一遍,才问道:“这该如何是好?”
刘封看刘阐的脸色有些不对劲,皱眉问道:“你所说的这个九真婆王,当真厉害?”“此事整个交州人人尽知!”刘阐点点头,郑重说道,“九真婆王名叫赵妪,传言其身长九尺,力大无比,和兄长赵国达相依为命,兄嫂三人,势力极大,官兵不敢招惹,都
说横戈挡虎易,对面婆王难,故而才有了九真婆王这个称呼。”
“横戈当虎易,对面婆王难?”刘封摸着下巴,笑道,“都说女人是老虎,看来这赵妪比老虎更可怕。”
刘阐点头道:“赵妪不但武艺高强,就是她乘坐的大象,也难以对付,根本没法打。”
费恭看了一眼刘封,言道:“昔年燕王南征蛮王孟获,曾用火计打破木鹿大王的象兵,不置可否对付赵妪?”“恐怕不行!”刘封却第一个摇头,“木鹿大王指挥的乃是象群,一旦躁动,便会让所有大象受惊,故而能成,而赵妪只乘一象,必定久经训练,与主人心意相通,这些惊吓
,对其威胁不大。”
刘循却忽然笑道:“将军一言,倒是提醒了我,那九真婆王再厉害,也不过带着一头大象罢了,只要用计得当,也不难对付。”
刘封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传言毕竟多有夸张,可先试探虚实,再做打算。”
刘阐看看三人,问道:“那该如何派兵?”
刘封思索片刻,言道:“前几日从苍梧、郁林两郡来的援军,似乎急于立功,又非理之亲信,就让他们去吧!”
刘循点头道:“正该如此!”
费恭也笑道:“若是他们不敌贼军,也正好消灭交州吴军,一举两得。”
“那就这么定了?”刘阐看三人齐齐点头,才放心下来,去中军大帐升帐。
不多时,吴军将军悉数到齐,听说终于要开战,个个面露喜色,摩拳擦掌,尤其是那两队新来的援军,更是双目发光,迫不及待。他们来的时候,吴军已经取了左闾,这几日更是没有战事,听说先前斩杀许多贼军,几乎人人都有功劳,这两队的吴军更是心痒难耐,几次前来请令,却被刘阐暂时压住
了。
“刘将军,管他来的贼军是谁,末将保证叫他们有来无回!”刘阐话音才落,苍梧郡的都尉便站出来抢令。
“刘将军,这头阵还是交给末将吧,必定取了那九真婆王的脑袋!”郁林郡的都尉一看就着急了,急忙上前。
“唔,这个”刘阐看着二人,颇有为难之色,踌躇不定。
“刘将军,末将愿往!”
顾黎也在刘封的眼神暗示下上前请令,马上就迎来那两人愤怒的目光,其他吴将知道这两人立功心切,心照不宣没有去争,顾黎却不管这些,他可是南中的统帅。
“好了好了,大家不必争了,”刘阐看看时机差不多,摆摆手,“这样吧,就命赵都尉和黄都尉共同领兵去迎敌,顾县令在南门外埋伏,以防城中贼军偷袭。”
“是!”那两名都尉闻言大喜,挑衅地扫了一眼顾黎,你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敢来抢攻,真是不自量力。
看两人正要去准备,刘阐又说道:“不过都说九真婆王厉害非常,二位要倍加小心,若是不敌,早早退回,让刘将军对付她!”
“哼,无需刘将军出手,末将定斩贼婆首级!”赵都尉脸色一变,瞪了一眼刘封,抱拳而去。另一人也冷眼扫过刘封等人,这一段时间虽然诸将都有功劳,但立功最大的,还是从南中来的这几个人,这让东吴诸将着实不舒服,私下里不知道讨论过多少次了,憋着
一股劲要挣回场面来。
不多时,便听到帐外人喊马嘶,鼓声响起,顾黎也抱拳领命去准备。
刘封看着刘阐,竖了个大拇指:“理之临机应变,激将法用得恰到好处。”
“当真?”刘阐有些意外,这还是第一次被刘封夸奖,不禁面露喜色,嘿嘿一笑。
费恭言道:“贼军有八千余人,人多势众,若是不敌,恐顾县令难以抵挡。”
刘封却笑道:“我正要他贼军取胜,故意将其让进城中,料士匡再无援军,彼时可将龙编四面围住,等他内乱,便不攻自破。”
刘循皱眉道:“将军先前就说城内必定生乱,这几日不见动静,会不会出了什么差错?”
“不会!”刘封微微摇头,“大概是时机还不成熟,等九真贼军进入城内,或许便会带来转机了。”
费恭虽然不知道刘封所谓的内乱从何而起,猜测必定是和贾林有关,言道:“九真婆王因利而来,进入城中,或可以此利用,士匡这是引狼入室啊!”刘阐在一旁翻着白眼插不上话,这时候才说道:“分明是引虎入室,还是母的!”
第893章 四面围城
兵马辰时出营,不到午时,忽然营中一阵骚乱,有败兵逃回,接连回来四五百人,还未来得及打探消息,顾黎也仓皇回营,面带惊惧之色。
刘阐见那两位都尉迟迟未归,就知道大事不妙,将顾黎叫来问道:“顾县令,与贼军交战,情况如何?”
顾黎擦着脸上的灰尘,叹气道:“唉,那九真婆王果然名不虚传,赵、黄二位都尉还未与她交手,就被那头白象给杀了,士兵难以抵挡,被她冲进城去了。”
刘阐吃了一惊:“九真婆王真有如此厉害?”
顾黎苦笑着摇摇头:“九真婆王如何,还未见她出手,就是那头白象,也为属下平生仅见,身上披着厚甲,刀枪不入,数百士兵被它一冲即散,根本无从抵挡!”
刘封皱眉道:“如此说来,只是那九真婆王一人,就杀进了龙编城去?”
“正是!”顾黎颓然点头。
“这”刘阐有些心虚,以一人之力冲开数千人的防线,简直就是神灵一般,还如何与之交战?
看向刘封问道:“还需要围城吗?”
刘封点头道:“贼军入城,我料士匡再无救兵,可传令围城。”
刘阐担忧道:“若是那九真婆王杀出来,如何抵挡?”
刘循言道:“先传令围城,贼军自然惊慌,其余之事,等她出城再说。”
刘阐走后,刘封微微凝目,言道:“八千余人进入龙编,我看城中粮草也所剩无几了,最多五日,必定有变。”
费恭言道:“不如你我各守一门,若那九真婆王真的出战,也好迎敌。”
刘封摇头道:“士匡想要调动九真婆王,恐怕还是力有不逮,暂时不用分兵,只需传令各营,若是见到白象出城,不可与之交战,尽数让开。”
刘循皱眉道:“若是贼军趁势出城追击,岂不自取其败?”
刘封笑道:“贼军知我中军就在城北,若是九真婆王来战,也必定会先来北门,你我三人合在一处,才好见机行事,其余各门,就算失利,也无关要紧。”
费恭忽然茅塞顿开,笑道:“还是将军计谋长远,若是少数贼军出城,我们正求之不得,士匡却是断然不会舍得离开龙编的,擒贼擒王,抓住士匡,此战便胜了。”
刘封颔首赞道:“公许言之有理,我们发兵来此,为的就是对付士匡,千万不可舍本逐末,被这些人混淆视听,枉费兵力。”
刘循也恍然,抱拳道:“领教了。”
刘阐即刻去传令,将兵马分作四队,围住龙编城,各队小心对敌,若是见到白象出城,不可与之交战。
半个时辰之后,兵马安排完毕,就在此时,忽然辕门外鼓声大作,一名校尉快步来报,龙编城的北门打开,贼军似乎要出城了。
北门是中军大营,自然不能撤离,刘阐急忙和众将一起出营,将兵马列开阵势,旌旗飘扬,盔甲在阳光下散发着光芒,旗门之下,刘阐居中,刘封和刘循各在左右。
此时城门已经打开,城头之上,一员武将按剑而立,他身旁站着一位青色儒巾的士,二人正观望着吴军大营。
费恭指着那两人说道:“城上的想必就是士匡和袁林了。”
刘阐点点头,咬牙道:“那狗贼正是士匡。”
“快看,九真婆王来了!”就在此时,顾黎指着城门口一声惊呼。南征交趾,刘封已经暗中封顾黎为偏将军,只是还在吴军营中,不好当众宣布,他就在南中长大,见过无数大象,但白象却极为少见,他也从未见过,瞪大了眼睛看着黝
黑的城门洞口。
先是一队越军涌出,各持兵器,虽然也都穿戴盔甲,但不甚整齐,一看就不是训练过的士兵,队伍行列都弯弯曲曲,两边的人数也不一致。
不过此时大家都无暇取笑贼军的混乱,一声高亢的象鸣声从城门道中传出来,因为门洞的关系,更加深沉嘹亮,似乎还带着一股气浪滚滚而出。
吴军阵营中,骑兵忽然出现了骚动,甚至有几匹战马不受控制,嘶鸣起来,向后营逃走,骑兵制止不住,吴军的阵型也出现了混乱。
“哈哈哈”反倒是城头之上,传来了得意的大笑之声,正是士匡和几名越人,那些越人服装各不相同,应该都是各个部落的头领,百越众多,大小不一,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来投靠
士匡。
刘阐几人的坐骑也都躁动不安,不过都有亲卫控制,勉强安抚着,白象先声夺人,让吴军上下齐齐变色,先前围城的士气也被彻底打压。
一抹白色终于在城门中出现,越来越大,长长的象鼻弯曲着,悠然摆动,一个庞然大物近乎占满了整个城门道,缓缓走了出来。这头大象体型巨大,不但比刘封南征只是见过的那些大象个头大,就是刘封后世见过的大象,也没有这么大的,也就是龙编城的城门高大,如果是左闾这些小县城,那城
门道根本无法让白象进入。
这头白象已经超过了一丈半,刘封粗略估算,几乎要达到四米之高,简直就是一座行走的城堡,四条腿如同大殿的柱子一般,一人恐怕难以合抱。
更神奇的是,这白象浑身莹白,甚至泛着光泽,皮毛光滑,而不是其他大象那般满是皱褶,两根象牙弯曲向上,足有一米,磨盘大小的耳朵呼扇呼扇。
白象额头上铺着一块正方形的锦编毛毯,四面留着金丝流苏,眉心还挂着一块人脑大小的金色圆盘,上面刻镂花纹。
就在锦毯之上,坐着一位穿着简陋,皮肤微黑的高大女人,虽然只是盘坐象头之上,刘封也看出这女子身形十分高大,应该就是这几日人人议论的九真婆王赵妪。九真婆王并不是刘封想象的那种巫婆形象,看年纪应该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头上梳着无数小辫盘结起来,类似于后代的脏辫,一双眼睛十分圆大,睫毛极长,刘封自然
而然的想到了“卡姿兰大眼睛。”再看到赵妪的身材的时候,刘封不禁大吃一惊,才明白为何会有人传言赵妪“身长九尺,胸长三尺”了。
第894章 九真婆王
随着白象缓缓出城,吴军骚动,不仅仅是战马,就是士兵们,也都忍不住向后退了两步,毕竟都是交州兵力,并不算得上什么精兵。
因为白象体型巨大,赵妪的身形显得有些娇小,但刘封却从上半身看出来,这女子的身高极有可能比自己还要高,宽肩细腰,体型修长。此处已经是越南境内,即便是冬天,也天气炎热,赵妪穿着并不多,裸露双肩,穿戴皮甲,胸前用彩色的织锦包裹,饶是如此,刘封还是想到了这随处可见椰子树上的果
实。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不叫椰子,据刘阐所说,椰子在当地叫做“胥邪”,也是越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赵妪腰间缠绕鲸皮甲,额头上带着一圈银铃配饰,眉心有个红点,也不知道是装扮还是印记,鼻梁笔挺,嘴唇微微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与岭南人倒不相同。
只见她双手各持一把弯刀,肩后披着七彩锦带,从肩膀上穿插在双臂之下,在微风中起伏飘扬,衬着白象的威猛,显得飘飘欲仙。
就在众人的惊愕之中,白象独自来到场地中央,长长的象鼻摆动着,忽然朝向天空,发出了嘹亮的鸣叫之声。
“嗷昂”
声音绵长悠远,带着一丝凄厉悲凉,远山回荡,气势骇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