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贺冲就浑身血脉贲张,现在又要来一次冒险,顿时面现激动之色,双目放光,抱拳大声道:“将军小心,末将自当全力以赴,冲阵杀敌,我最擅长了。
”
刚刚商议完毕,就见关门已经打开,鼓炮齐鸣,一队人马涌出,步兵分列左右,随后三百骑兵轰然而出,站立关下,一名武将催马呼啸来至阵前,倒也颇有威势。
来将腰身粗壮,但身形矮小,黝黑的睑膛,凶眉恶目,脸上长满了疙瘩,下颌微有黑须,岁数在三十上下,也撇嘴打量着寇威等人。
那人将手中大槍一摆,大喝道:“来将通名!”
寇威打马上前:“长沙寇威,讨逆平贼,还不下马投降?”
“哈哈哈!”那人见寇威不过无名之辈,纵声大笑,“无名之辈,也敢来攻我郁林,先过我这一关再说。”
寇威微哼一声,也不问那人的名姓,催马直杀过去,大刀斜举,正是关羽当年最典型的刀势,力劈华山。
“擂鼓!”贺冲向身后的几名士兵摆手,顿时鼓声隆隆,杀气腾腾。
寇威胯下一匹黑马,黑得皮毛发亮,也是西凉良驹,奔腾如龙,转眼即到,大刀在第一抹晨光下寒光闪烁,摄人心神。
那人才催马跑了几步,寇威已经到了近前,冲到当场,挟裹着一股狂风,急忙举枪向前刺去:“找死!”
两马对冲,速度极快,而且冲击力也不小,那人看到寇威胸前空门大露,摔杆就是一槍,刺向了寇威的胸口。
寇威这是出师之后第一次挂帅领兵,自然踌躇满志,意气奋发,走马上阵,劲头十足,丝毫不留余力,上来便是关羽的成名绝招。
吴将手中枪还未递过来,寇威的大刀却已经斜劈而下,发出呜的沉重风声,令人心悸。
“啊?你”吴将大吃一惊,想不到那看似斜后笨拙的一刀,出手却如此之快,瞪大了眼睛,瞳孔里尽是惊慌之色,还不等收枪,刀刃已经到了脸颊近前,狂风带着冰寒的杀气,脖子
里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噗!
一声轻响,吴将从右肩到左腹,被寇威一刀斜斜斩为两半,鲜血喷洒,内脏飞舞,惨不忍睹,血腥气和恶臭在晨风中弥漫开来。
“杀啊!”
寇威一刀斩了吴将,神色不动,似乎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马势不但没有停歇,反而轻磕马腹,直奔关门口。吴军还在目瞪口呆之中,鹿头关作为进出交州和荆州的门户,又是两国交界之地,这里的守将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这可是交州军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当年吕岱亲自任用的
大将,竟然被人砍瓜切菜一般给斩首了?
轰隆隆
守军们还在呆愣之中,寇威已经一人一马冲入关门口,大刀舞动,两旁惊慌的弓箭手被他放倒一大片,后面的骑兵更是乱作一团。
等守军想要集合的时候,寇威已经冲入关内,贺冲也领兵随后杀到,一把刀舞动得如同车轮一般,虎虎生风,硬生生冲开还在混乱之中的吴军骑兵,也进入关内。
转眼之间,形势陡变,守军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就被夺了关门,随后蜀军一拥而上,关头上的吴军早已心慌,知道大势已去,各自逃命。寇威从关门北侧而入,冲入关门南侧,看到吴军抱头鼠窜,纷纷向南而去,对随后赶来的贺冲言道:“吴军败走,必定逃去石塘,距此不过十余里,可尾随追杀,若是守将
敢开城放逃兵进城,正好一鼓作气杀进去。”
贺冲听得眼角一阵狂跳,心中暗道寇威这是突然袭击杀上瘾了,还妄想再拿一城,不过他现在也觉得意犹未尽,趁着吴军不备攻城倒也不错。
二人商议一番,带领骑兵沿途追杀溃逃的吴军,边杀边驱赶,浩浩荡荡往石塘县而去。
葛政最后进入关内,才将吴军杀散,正抓捕吴军,准备招降俘虏,忽然士兵报告,骑兵又杀出城去了,不禁愕然。
不过先前三人商议也是要尽快杀到布山,骑兵先走,步兵也要紧随其后,留下两名校尉带一些兵丁办理善后,葛政也带兵马不停蹄向南而进。
吴军败兵被尾随追杀,三三两两簇拥一起,奋力奔跑,来至石塘北门外,城上的守军早已发现,看到乱糟糟无数人影前来,纷纷戒备。
先到城下的吴军急得直跺脚,喘着粗气大喊:“弟兄们,快开城!我们是鹿头关守军,被蜀军偷袭了。”
守城将士一看,果然是鹿头关的士兵,鹿头关的粮草都是由石塘县供给,这些守将大多都去过鹿头关,一来二去,大家也都相熟,基本都是熟面孔了。
吊桥降下,城门打开,吴军纷纷涌向城门,守将见逃兵接连不断,个个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同情不已,大家都是当兵的,自然心有戚戚。
败兵刚来了一半,忽然看到后面还有骑马的飞奔而来,本以为是骑兵,等到了近前,才看清铠甲竟不是吴军骑兵装扮。
正要开口喝问,寇威已经一马当先,飞奔向城门,战马嘶鸣,四蹄翻飞,如同神龙出水,跃上了吊桥。
轰隆一声,桥面震颤着,扬起一大片灰尘,吴军有一半被挤落河水之中,守将还未反应过来,寇威再一次和东吴逃兵一起,冲进了城门之中。
城门口的守军发现不对劲,纷纷上前阻拦,但哪里是寇威的对手,大刀左右挥舞,杀得吴军人仰马翻,根本抵挡不住,纷纷败逃。刚才开城的那名吴将吓得脸色煞白,直到听到内城城墙角下传来惨叫声,才回过神来,忙催促身边士兵:“快快快,快向王司马禀告,就说鹿头关被偷袭,败阵的士兵逃进了城内,还混进了蜀军一员大将,快来斩将立功。”
第889章 长驱直入
石塘虽然只是小县,但位于边关,却有精兵三千,守将与鹿头关的守将实力相当,都是吕岱任命,才刚刚听到鹿头关失守的消息,正准备传令小心防守,就有亲兵急匆匆
跑进来,禀报道:
“王司马,大事不好,刚才逃回的士兵中混进一员蜀将,已经杀进城来了。”
“什么?竟有此事?”王司马吓了一跳,急忙大喝道:“备马!”
赶紧披挂整齐,出门上马,直奔北城而来,县城本就窄小,王司马才转过一条街,就看到一人舞刀大杀四方,吴军四散奔逃,无人能敌。
王司马见状大怒,舞刀迎上前去,大喝道:“站住!你是何人?”
“哼,你还不配知道本将之名!”寇威回头看到王司马,一声冷哼,大刀翻转在手,遥指王司马,“你若是识相,下马投降,可免一死!”
“哼,好大的口气,看刀吧!”
王司马闻言大怒,抖动丝缰,催马上前,战马奔腾而出,大刀便是开山之势,呜的一声,斩向了寇威的面门!
寇威见到王司马的招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凝目看着对方冲来,直到对方冲到面前,才骤然大喝一声,舞刀斜挑上去,一招举火燎天势。
虽然这一招并没有什么名称,但寇威在关羽死后,将这一招取名为“关公望月!”
当!
一声巨响,王司马直觉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冲撞而来,喉咙里发出惊呼之声,手臂发麻,大刀早已经飞了出去。
寇威就在马上原地不动,挑飞了王司马的兵器,冷眼斜睥着他从眼前摇摇晃晃飞驰而过,才翻转大刀,一个灵巧的向后挥斩。
王司马心惊胆战,本以为逃过一命,下一刻竟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身躯却离自己越来越远,四周的景物翻转着,渐渐变黑。
“关公门前耍大刀!”
寇威看也不看身后的王司马,瞟到眼角飘洒的血珠,就知道一颗大好头颅已经飞上半空,嘴里喃喃念叨了一句,这是刘封当年说过的话。
“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寇威看着惊呆的吴兵,猛然嗔目大喝,大刀高高举起,“降者不杀!”
轰隆隆
就在此时,贺冲也带领骑兵进入城中,正看到满城的士兵叮叮当当扔下兵器,跪在街道之上,竟没有一人反抗。
“这这就完了?”贺冲舔了舔嘴唇,无奈而笑。
寇威微微点头,冷眼扫视吴军,对贺冲言道:“兵贵神速,这石塘县还有些兵力,我料定周和桂林必定空虚,可趁势一起拿下!”
贺冲两次跟着寇威,却没有杀到几个人,意犹未尽,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将军只管去取桂林,我只要五百兵便足够,待拿了定周,便马上向牂牁郡报信求援。”
“好,即刻出发!”寇威看看左右,让贺冲带了五百骑兵,留下五百人看押俘虏,等候葛政前来,剩余的两千骑兵随他杀奔桂林而来。
葛政在后面领兵气喘吁吁而来,却只看到大路上两股烟尘飞扬,城中只有少数兵力,不禁摇头苦叹:“跟着这两人,我还有功劳可挣么?”
步兵追着骑兵跑,士兵们可都累得够呛,但二人攻城,葛政哪里能够落后,不得不又留下一部分兵力善后,挑选精锐往桂林追赶,另外分了一千人去定周。
寇威一路催马赶路,两千骑兵阵势浩荡,旌旗飘扬,烟尘滚滚,到了桂林已经是傍晚时分,远山如黛,夕阳正浓。
逃兵无法逃跑这么远,桂林城还没有得到消息,还有一个时辰才到关城门的时间,骑兵骤至,城内外的百姓一片惊慌,纷纷避让。守军正在城楼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桂林在广郁中心,靠近郡治布山,平日里防备本就松懈,半月前还被调走了两千守军,此时城中只有预备军和官差衙役,不知道这股
骑兵从何而来。
江东本就缺马,整个东吴的骑兵也不过十万,交州之地水泽湖泊极多,骑兵就更少了,守军还从未见过如此浩荡的骑兵队伍,顿时傻了眼。
寇威纵马提刀,一语不发,领兵直接冲入了城门之内,城门口的守军半张着嘴巴,眼睁睁看着这一队骑兵从呼啸而过,吃了一嘴的灰尘。
“这,这是何处的兵马?”一名吴军愕然问道。
“不知,”另一人茫然摇头,忽然惊呼道,“看铠甲装束,恐怕是蜀军啊!”
这人一声惊叫,城门几十名巡逻的士兵都惊出一身冷汗,恍惚间觉得刚才那一幕如同梦魇一般。
战马奔驰在桂林城中,吓得城中百姓惊呼逃窜,但骑兵的骑术都很精湛,撞翻了一些推车菜架,却并没有伤害到一人。
兵马径直来到县衙,衙门口的士兵全都呆愣住了,看着这些杀气腾腾的官兵,抓着腰刀不知所措。
寇威坐立马上,银色的头盔在夕阳映照下泛着刺目的光芒,抹额和两颊的护面之间,透出双目中的寒光,沉声喝道:“桂林县令何在?”
“在就在府衙之中!”一名衙役咽了口唾沫,指了指衙门口。
“叫他来见我!”寇威翻身下马,将大刀拄在青石板上,发出铿锵之声。
“下官在此,下官”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士急匆匆走出来,看到眼前的骑兵气势汹汹,却不是吴军装扮,顿时愣住了,“请问将军,从何而来?”
“吾等乃是大汉兵马,从荆州而来!”寇威一摆手,身后的骑兵也整齐划一地下马,冷然注视着县令,“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可愿降?”
那县令吓得冷汗涔涔,甚至都没有听清寇威的话,不知道这股骑兵如何来的,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愿降,下官愿降!”
寇威微微点头,迈步进入县衙之内,吩咐道:“马上出榜安民,就说大汉兵马进城,不日广郁将不再归东吴所管,遵我大汉政令!”“是,是!”县令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擦着冷汗,赶紧打发几名衙役去全城传令,又分派亲信带着汉兵接管城防,安置兵马。
第890章 宁死不屈
听说是汉军到来,城中百姓又怕又喜,汉军治理南中之事,他们已经听说了许久,不仅免三年赋税不说,还有人教耕种,更有官兵帮忙,人人羡慕。
现在听说汉军到来,百姓们有害怕也有期待,刚才骑兵入城,气势汹汹,确实惊吓了许多人,在随后的差役们安抚之下,百姓们将信将疑,等着随后的消息。两个时辰之后,城外人声嘈杂,有大胆的百姓出门偷看,发现又有许多兵马进入城中,听说军营中人满为患,城外也在安营扎寨,处处都是营房,县衙的府库打开,粮草
一车一车运往城外。
看到这一切,百姓们终于确定,来的就是汉军,只是初来的骑兵有些嚣张,后面的士兵入城,却与百姓秋毫无犯,桂林城一下子热闹起来,却并未听说有暴乱之事。忐忑不安地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便见那些官兵已经整装待发,在晨雾中离开了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