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队骑兵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仿佛从地狱中出来的恶灵一般,虽然只有二十人左右,但给彭博一种无力反抗之感。

    静默,却足以让人压抑!

    彭博勉力咽了一口唾沫,手指轻微地颤抖着,在寒风中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还不下马,更待何时?”冷漠的声音打破了凝固的空气,等在西门的正是张苞。

    彭博的心沉到了谷底,昨日听回来的士兵报告,彭豹连张苞一个冲刺都招架不住,他更没有底气与张苞一战。

    “我我愿降,我愿降,”彭博万念俱灰,还心存一丝侥幸,从马背上翻身下来,跪倒在地,“不要杀我,你们不能杀我。”

    张苞鄙夷地看着彭博,微哼一声,示意亲兵上前将彭博和几名护卫看押,派人去通知守在其他两门的王仁和尹立,彭博被俘,拿下广汉城已经不是问题了。

    等张苞来到北门外的时候,马忠正好将彭虎一枪刺死,两人本来还算匹敌,但彭虎连夜奔波,加之接连失败,气势上便输了一阵。

    而随着彭博逃跑,许岭被杀,贼军四散奔逃,周围围拢上来的都是官兵,只剩下孤身一人,难免分神,一个疏忽,就被马忠枪尖刺中腹部,跌落马下。

    官兵重新整队,此时天色微明,守城的贼军还在紧张地看着外面的情形,等看到彭博被绑缚在城外的时候,没有一人再留下抵抗,而是打开其他几道城门各自逃走了。张苞也没有派人去追,这些贼人自有各地府衙的衙役们去搜捕,兵马入城之后,马忠出榜安民,张苞则派人向刘封报信,梓潼、广汉两郡平定,前往汉中的道路也已经打

    通,皇家的车马也可以启动了。

    监牢之中关押了许多郡县官员,张苞将他们尽数释放,设宴款待,让所有人先官复原职,整顿郡县政务,等刘封到了梓潼,再任命太守,安置各部官员。广汉城中,随着官兵进城,城内百姓一片欢腾,彭博自从杀了郡守之后,更是变本加厉盘剥百姓,这一个多月时间,为了凑齐兵粮,甚至纵容属下在城中抢掠,闹得鸡飞

    狗跳,怨声载道。如果说先前广汉的百姓对蜀汉政权也有不满,甚至也有不少抱怨,但经历此事之后,终于明白诸葛亮推行的法令政策有公正,在汉军的保护之下,他们的日子有多舒适,

    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才后悔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当官兵再次进城之后,广汉百姓发自内心地欢迎他们,甚至全城都在欢呼大汉盛世录的口号,期待着和平盛世早日到来。

 第822章 痛下杀手

    消息传到成都,刘封即刻下令所有相关人等开始迁移,整个队伍分作三队,武百官先行,天子车架居中,所有的家眷和辎重则留在最后。

    到了长安之后,不但要准备登基大典,还要为刘禅举办国丧,诸事都需要人手,荀方一人在长安肯定调度不过来,先让办事的人轻装简从赶过去。

    为了防止刘禅的悲剧再次发生,加上刘谌还年幼,这一次刘封亲自随驾出行,随行的有费祎、董允、刘敏等近臣,黄月英也带着诸葛瞻一起迁往长安。这一次迁都,对原先的“东州军”来说,无疑是最兴奋的,他们先前因为避乱入蜀,有些人已经老死或战死,但后辈们无时不想着回乡祭祖,眼看大汉崛起,终于得偿所愿

    了。回归长安,这对整个大汉军团来说,无疑是极其振奋人心的消息,无论是武将官,还是普通百姓,都看到了汉室振兴的希望,而自从攻下长安之后,武大比的中原人

    士明显比往年增多了。

    此时曹家还未统一天下,虽然是三国乱世,但许多人还是以汉室子民自诩,汉室王朝的中兴之象,让许多有抱负之人再次燃起了兴国壮志。

    有人有治国雄心,也有人贪恋故土,有近乎一半的益州本土之人不愿北迁长安,刘封并未勉强,以杜琼为益州刺史,李朝为别驾从事,管理州内之事。

    一年之内,天子銮驾从成都出去了两次,第一次是刘禅,这一次是刘谌,平定了战乱之后,百姓们依旧夹道欢送,他们都清楚,这一去便是龙归大海,再不回还了。

    三日之后,天子驾兴梓潼,武官员都在城外相迎,张苞和马忠上前行礼,张苞如今也是国舅了,刘谌见到他,也是倍感亲切。

    入城之后,先将刘理带到府衙之中,此时的刘理面色委顿,低着头向刘谌下拜,心中滋味自然十分复杂。

    按照刘封的交代,费祎当堂宣布,削去刘理的王爵,贬为仁孝候,命他回到成都去为刘备守陵,但子嗣仍然可以入朝为官,刘理感激谢恩,好歹也是保住了性命。

    至于刘理究竟是不是刘备的亲生之子,已经不重要了,刘封也不想去深究,甚至都没有在太后面前提起,随着刘谌的成长,刘理这一脉势必会渐渐削弱。处置了刘理之后,彭博便交给刘敏去审查定罪,听了马忠之言,如此反复怯懦之人,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干脆斩首始终,以儆效尤,将彭博和许岭三族近亲发配到南中去

    。

    处置彭氏和许氏,也有杀鸡儆猴的作用,这两家都是广汉郡的大户,不让谈付出一点代价,其余各个家族定然不会平衡,但也会以次为戒,不敢随意滋事。

    “殿下,好消息,好消息呀,哈哈哈!”

    在梓潼休息一日,刘封正抱着诸葛瞻,带着刘谌在花园中晒太阳的时候,董允兴冲冲地走进来,看到刘谌,急忙行礼。

    刘封问道:“何事如此欣喜?”

    董允面色发红,双目放光,许久未曾见他如此失态了,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长长的杏黄纸笺,正是暗卫密保所用的纸张。

    刘封不禁眉头一皱,一手抱着诸葛瞻,另一只手将其接过来,通常为了消息保密,便于传递,暗卫的纸笺都是两指来宽,短短两行字,这一大串字着实让刘封疑惑。

    “东吴,是东吴消息,”董允语气激动,指着纸笺说道,“孙权因为太子与鲁王之争,龙颜大怒,命人调查此事半年之久,终于有了结果,这信上之人,皆已被处置”

    “这么多?”刘封吃了一惊,看着那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名字,只觉得自己都头皮发麻,这简直是将东吴三分之一的骨干给除掉了。

    刘封扫了一眼,心中震惊的同时,对这份情报的内容也十分满意,问道:“这情报是何人整理送来?”

    董允显然也明白刘封的意图,赞道:“此人乃是柳伸之子柳纯,颇有才干,器量过人,负责整个江东的暗卫调派和组织。”

    “嗯,不错!”刘封满意地点点头,看着书信,叹道:“孙权这一番痛下杀手,东吴必定人心惶恐,士气不振,暂时无需担忧了。”

    董允微微点头,也是颇为惋惜,无奈道:“只可惜了这些忠臣良将了。”

    刘封眉头紧皱,将诸葛瞻放下来,刘谌乖巧地抱着小家伙,两人在旁边的石桌上玩耍,刘封仔细纸上的每一个名字,默然不语。

    这一份情报不但写得十分详细,而且还一目了然,将孙权处置之人按照太子党和鲁王党分开,还罗列了每个人的身世以及出发结果。

    太子孙和,罢黜,太子党:

    吾粲,吴郡人,太子太傅,处死;

    陆胤,吴郡人,陆逊之侄,下狱;

    顾谭,吴郡人,顾氏族长,及族弟顾承流放;

    张休,彭城人,张氏族长,流放,族弟张纯,处死;

    朱据,吴郡人,朱氏族长,赐死;

    陈正、陈象,会稽人,族诛,连同朝臣九人处死。

    鲁王孙霸,赐死,鲁王党:

    全寄、吴安,吴郡人,国戚,处死;

    杨竺、孙奇连同朝臣十三人,处死。看着这一个个近乎全都熟悉的名字,刘封自己都觉的过于残忍了,顾谭和顾承流放发配,他在襄阳的时候就已知道,当时还颇为震惊,没想到孙权不仅仅处置了顾家,东

    吴顾陆朱张四大族都被他清理了一遍。陆逊被孙权发配远征夷洲,归期无限,张家、朱家、顾家的族长都被处死流放,而柳纯所列出来的每一个名字,必定都是每个家族的杰出人物,这对四大家族来说,无疑

    是灾难性的打击。

    半晌之后,刘封才长叹一声,缓缓道:“不想孙权英明豪杰一世,晚年却如此多疑弑杀,非但一世英名尽毁,恐怕他此举不但不能震慑江东士族,反而适得其反呐!”

    董允点头道:“孙和被罢黜,以孙亮为太子,孙亮年仅五岁,孙权想借此安排亲信,以防重蹈覆辙。”刘封心中一动,才想起来东吴此事比历史上提前了好几年,如今魏蜀吴三国的皇帝都年纪幼小,老臣势大,莫非也是天意?

 第823章 休养生息

    刘封言道:“江东局势,被孙权用武力打破,这与当年孙策进入江东之时,手段颇为相似,必定生乱。”

    董允点头道:“正是如此,孙权此次悍然出手,借机打压众多家族,此时东吴想必人人自危,人心惶恐,暗流涌动。”

    江东大族实力最强的莫过于陆顾朱张,但还有许多土著大姓,他们家族人口众多,还拥有大量土地,家族与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比于这些世家,孙氏一族算是出身寒门,孙坚之父种瓜为业,孙坚虽然自称孙武后裔,但也只是当过县吏而已,如果不是平定黄巾之乱有功,恐怕很难出头。孙坚背叛四世三公的袁术,攻打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表,孙策进入江东之时,也是一场腥风血雨,陆康、刘瑶、华欣、王朗,无一不是当时名士,父子二人可谓是靠着攻杀

    朝官、杀戮名士立国开基,江东大族对其定然潜藏不满。所以孙权继位之后,又开始重用江东大族之人,顾雍、朱据等等,在战事平息之后,双方暂时取得了一种表面上的平衡,但随着老一辈族长死去,孙权年迈,双方的默契

    渐渐消失,孙权大概也有年迈无力之感。

    当年孙策围庐江,陆氏宗族包括陆康在内死伤众多,陆氏和孙氏本就有血仇,孙权病危之际,将陆逊发配海外,只怕也是担心旧事复发。

    这一次将矛盾彻底激发,孙权的手段比之孙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江东的局面进一步恶化,人心涣散,似乎一触即溃。

    “若此时能够发兵,或可一战而定!”刘封思索片刻,摸索着下巴,眼中精光闪烁。“殿下万万不可!”董允吃了一惊,忙阻止道,“如今国丧期间,不易出兵,再则东吴虽有内乱之象,但孙权尚能控制局面,一旦出兵,反倒叫他们摒弃前嫌,何不隔岸观火

    ,叫其自乱?”

    “嗯,倒也有理!”刘封一怔,不由想起当年郭嘉遗计定辽东的计策来,而且说实话蜀汉的屁股也还没擦干净,的确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只好暂时放下这个念头。而今陆逊不在,极有可能老死在夷洲,孙权的回光返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内无能臣贤嗣,外无军师大将,青黄不接,内部混乱,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很有可能会崩盘,

    还要再等机会。

    董允知道刘封虽然喜欢弄险,但在大局之上还是十分稳重的,如今诸葛亮和关羽都不在了,全军上下,决策都出自刘封一人之手,更不能有丝毫差池。

    见刘封并未冲动,松了一口气,又道:“除此之外,洛阳危局也暂时解除了,司马懿已经被调往邺城。”

    “哦?”刘封眉毛一挑,讳莫如深地一笑,“司马懿此番回朝,千夫所指,我倒要看他如何化解。”

    董允却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惋惜:“谁料那胡昭竟会与张角是同门,想当年黄巾贼导致天下大乱,张角妄图称帝,胡昭退隐山林,不问世事,终究还是被黄巾所累。”刘封摸着长出来的胡茬,嘴角牵动,一阵冷笑:“胡昭也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其心机之深,远非你我所能忖度,司马懿为其学生,黄巾余孽这个名号,是洗也洗不掉的,

    除非他欺师灭祖。”

    董允微微一怔,忽然想起来刘封也曾去过太平谷,胡昭为黄巾军的身份,就是在太平谷被揭穿的,消息传出,天下震惊,甚至还有人不敢相信。

    但崤山青冈峰孟家在江湖上的地位极高,绝不会胡乱说话,更何况孟家还与张角有姻亲关系,在众多江湖人的逼问之下,孟家也不得不出面,证实了此事。

    有了孟家的认定,胡昭的身份基本被确定,如此一来,本为世家代表的司马家族,却出了个黄巾余孽,司马懿的身份变得十分尴尬。曹爽正和司马懿暗中较量,二人不分上下,但这个消息一传出,曹爽岂能放过,连夜飞奔邺城,亲自将消息告知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