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想听哪方面的?”刘封看着诸葛果如此纯净的眼神,觉得就是千言万语也不够谈的。

    诸葛果嘴唇微抿,思索一下说道:“人常说西川蜀道艰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易守难攻,将军可否描述一番?”

    没想到诸葛果会问这个,地理环境该怎么形容?脑子急转,想起自己和刘备同行的时候说起李白的蜀道难,当时一时记不住全部,回来之后整理了一下,虽然不全,但也得其要领,便说道:

    “这地势险峻,造物神奇,蜀道之险,若非亲眼所见,当真非言语所能描述,我这次回来之后,感慨颇深,倒写了一首诗,就怕说出来小姐笑话。”

    诸葛果眼睛一亮,这一下的神色和诸葛亮颇为相似,说道:“将军武双全,不妨念来听听,奴家虽然读书不多,但还算能听懂一些的。”

    刘封也不过是自谦而已,那可是诗仙李白的东西,能差到哪里去,看到诸葛果期待的眼神,马上开启了装叉模式,清了清喉咙,朗声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梯石栈相钩连。

    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一首残缺的蜀道难,但对刘封来说已经颇为不易了,此时他不禁要感谢当年的考试,要不是这首诗是每年的必考题,自己恐怕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何时,诸葛果竟用一只手支着下巴,睁大了眼睛看着刘封,眼神里充满了向往和钦佩,看得刘封一阵心旌荡漾,

    “书到用时方恨少!”刘封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东西迟早会派上用场,闲暇时候便搜集脑海中的诗词,全都记录下来,每当这种时候,他对这句话感触最深。

    “吆,没想到子益不但带兵打仗厉害,诗词也写得如此之好啊!”不知道黄月英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外,轻笑道,

    “你这首瑟调曲不但将蜀道的艰险呈现于我们面前,更是想象力丰富,恐怕当今只有曹子建的洛神赋可与之媲美了。”

    听到如此夸奖,刘封不禁脸上暗暗发烧,毕竟盗版别人的东西,多少有些心虚,只好含糊答应。

    饭菜上桌,诸葛果似乎还沉浸在诗中描述的情境当中,筷子敲着碗沿叹道:“这蜀道真有如此艰险?”

    黄月英笑道:“傻孩子,子益所形容的,正是蜀道奇险与壮伟,但他的想象力和词句使用又十分独到,真的是入木三分。”

    “我什么时候才能去看看?”诸葛果叹息着,她从小就在诸葛亮的教导下研习道法,加上战乱,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等天下太平吧,你想去哪里娘都陪着你,”黄月英怜惜地摸摸爱女的秀发,笑道,“好了,别想这些了,你自己也通音律,这首词意境飞扬,一会让子益抄下来,加到曲调中,定然又是一个绝妙的传唱。”

    刘封突然想到这正是汉朝的时候,蜀道难好像也是一首汉乐府诗歌,这下可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自己赚翻了天。

    因为诗词和歌曲的关系,瞬间把刘封和诸葛果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就连黄月英,也比上一次热情多了,刘封的这一顿午饭,倒是吃得有滋有味,十分满足。

    从诸葛府中出来,刘封觉得外面的阳光也比原先明媚了许多,脚下轻快得似乎要飞了起来,哼着小曲背着手走在街道上,骄傲地像只大公鸡一般。

    正走着,忽然人群一阵骚乱,哗啦啦的马蹄声从左边的街道传来,隐约听到女子的叱咤声,不由心中疑惑,竟有女子在城中骑马?

    刚转过街角,便看到三匹马飞奔而来,马上三个矫健的身影,从左到右依次为绿、白、红三色,这三个女子都是劲装打扮,英姿飒爽,气势逼人。

    等走近了,才看清居然是关银屏和马瑶雪,还有刚刚来到成都的鲍三娘,在她们身后,还跟着一位愁眉苦脸的英俊小将,正是赵广。

    “咦,这不是子益哥吗?”关银屏最先发现了站在路边的刘封,勒马停了下来,“子益哥,怎么你一人独自在大街上?”

    刘封笑道:“刚去府中办了点事,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去打啊!”马瑶雪得意一笑,上次和刘封吃饭,她对这个老大哥印象特备好,“子益大哥,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是啊,将军要不要同去?”鲍三娘依旧身背长剑,红色的衣服特别显眼,“西城外有好些物,我们昨天收获不小呢。”

 第72章 娘子军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军营中还有些事要办。”刘封笑着摇摇头,打打杀杀的事情,他现在的兴趣不大,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梳理,而且现在的处境,还容不得他吃喝玩乐。“好吧,那我们走咯!”关银屏点点头,手里银枪挥舞着,调转马头就要出城。

    “大哥,要不我跟你去军营吧。”赵广也策马过来,大声喊道。

    “不行!”等待他是却是三个女子异口同声的拒绝。

    “表弟,你敢不听我的话?”马瑶雪一手叉腰,“要不要在大哥面前比试一番?你要赢了就随大哥去。”

    赵广的连顿时垮了下来,他虽然拜了黄忠为师学艺,但还算以箭法为主,依然不是马瑶雪的对手。

    “未来表弟,你放心让我们三个女子出城去吗?”关银屏偏着脑袋,轻笑道,“要是被赵叔叔知道,不会轻饶了你的。”

    “未来表哥,我们要指望的箭法抓几只岩鹰呢。”鲍三娘捂嘴咕咕笑着,才来不多久,她已经和这两个女子亲密无间了。

    赵广苦着脸,看着刘封无奈地长叹一声,跟随三人打马而去。

    刘封摇头失笑,年龄小竟然吃了这么大的亏,赵云和关羽结成亲家,又给赵广找了两个女中豪杰,看来真是造化弄人,不过年轻一辈之间如此和谐,倒是令人欣慰。

    看到这三个女子同时出现,刘封想要建立一支娘子军的念头愈发强烈,关银屏这三个人武艺高强,连赵广都不是对手,如果能组织起来,绝对是一股不小的战力。

    不过刘封并不是想让她们真的去冲锋陷阵,而是为了将来的医疗队做准备,在医护方面,女子有着天然的优势,要是让关银屏几人统领,不但能够大幅度减少士兵伤亡,还不用为了担心后勤部队的危险而派兵守护,她们自己就足以自保了。

    不过眼下要忙的事情太多,这个建议只能往后放一放了,华佗至今还未到成都,成立医疗队也是任重道远。

    回到住处,赵博已经把那个老铁匠接了过来,他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名叫蒲元,是个壮硕的年轻人,老铁匠怕刘封责怪,赶紧介绍说他这个儿子很有铸造天赋,一定会对他有帮助。

    刘封告诉他们不必紧张,以后军营的工坊中需要大量的工匠,只要有本事的,都会留下来,如果做出贡献,还能封个一官半值,蒲元在一旁听着,点头直笑,充满了希冀。

    工匠在这个时代也同样是属于下九流的行业,根本不受重视,忽然之间就被刘封选中,并且还能安排到军营之中,将来有机会封官,有哪个年轻人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将军回来了!”正说着话寇威和荀方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赵博也带着铁匠父子先去休息。

    “寇威?”刘封有些意外,看他比原先多了几分沉稳之气,上前捶了他一拳,笑道:“你小子终于想起来看我了。”

    寇威忙说道:“本来昨天就要来,但东吴的钱粮实在太多,一直没有处理完毕,今天刚刚弄完,我就直接赶来府中了。”

    “行了,你我兄弟,开个玩笑而已,”刘封笑道,“二叔的本事你学了几成了?”

    寇威闻言脸上也有欣喜之色:“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虽然属下不敢说有太大的进步,但却可以与两位小关将军打个四五十合!”

    刘封满意地点点头:“这就不错了,你前途不可限量,可要再接再励,也抽空多学学兵法。”

    寇威抱拳道:“这几日关将军已经将他的春秋刀法传授与我,还需要时日揣摩,我一定加倍努力。”

    刘封和荀方吃惊的看着寇威,荀方说道:“若是如此,关将军当真是倾囊相授,你万万不可辜负了他一片心意。”

    寇威点点头,向刘封问道:“方才关将军派人给我报信,说不用去他府中了,让我直接来找你,有事安排,却不知是何事?”

    刘封看向荀方,笑道:“你的事我已经父王他们商量过了,已然应允,要你即刻就去颍川,由寇威与你同行保护,带几个得力亲兵,估计到了年关就能赶到。”

    荀方闻听跪倒在地,抱拳道:“将军为属下如此费心,等此次接回家人,荀方当以死相报。”

    刘封扶起荀方,又拉着寇威的手,对二人说道:“大家以后不要再这样了,我们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般,不分彼此,这一去路上一定要小心,一切随机而变!”

    寇威抱拳道:“将军放心,属下定当誓死保卫世元等人的安全!”

    “好了,明天你们出发,除了昨天带来的马鞍之外,我还有其他几样兵器,我们趁此机会去和士载商讨一下。”刘封带着两人去找邓艾。

    除了斩马刀和马鞍这些,他还想改善的骑兵武器就是骑士枪,这完全是属于欧洲的兵器,与东方人使用的枪矛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当时没有马镫,所以骑兵不可能象后来的骑士那样,用长枪或者达到去冲击对方,只能拿矛尖刺击,大刀劈砍,使得骑兵的威力大大减少。

    但现在不同了,刘封已经决心做出马镫来,让马上战斗发生质的变化,而欧洲所用的骑士枪无疑是最好的武器之一,可比仅仅手持长矛的骑兵冲击强悍多了。

    欧洲的骑士枪是在两米左右的长杆头上安装尖锐的金属锥体,并且在手的位置有护手,后部有配重木锥,同时,在马鞍上制出“枪托孔”以在冲锋时吸收刺杀的冲击力。

    这样骑兵在冲击的时候,杀伤力就会倍增,但骑士枪也是作为一次性的武器使用,在战马全速冲击之下,很少能有在一次冲击下保持完整的骑士枪,毕竟这个时代还没那么多铁器,骑士枪的枪身肯定是以硬木为主的。

    另外还有标枪,准确来说就是投矛,这是步兵和骑兵都可以装配的兵器,一般六尺左右,也是木质为主,前断一尺用铁铸成,尾部与木杆相连,中间加装加装球形把手,方便手持,还能稳定平衡,冲锋前仍一波投矛,和热兵器时代的手榴弹有异曲同工之妙。

    投石车和大盾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但还算需要改善,不过这些就只能依靠工匠来做了,刘封最多只能提提意见,他对此更是一窍不通。

 第73章 激将

    翌日早晨,成都军事府中,刘备召集所有武议事。

    众人都在议事厅聚集,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正常的议事都是半月一次,其他的事务都是单独汇报刘备或者诸葛亮的,一旦集体议事,必定会有重大决策。

    张飞拉着赵云问道:“子龙,你可知是何事召集大家?我正和孟起训练骑兵呢,哪有时间在这里折腾?”

    自从看了马超的重骑兵之后张飞真是爱不释手,天天和马超在一起训练,甚至比马超还要勤快!

    赵云正要回答,刘备和诸葛亮也已经到来,众人上前见礼,关羽和张飞在武将首列,臣之首则是诸葛亮、蒋琬、刘巴几人,刘封很自觉地站在黄忠之后。

    刘备扫视众人,说道:“诸位,马上就到年底,如今正是蓄养兵力、修养生息之机,诸位可有若有良策,不妨提出,武大会诏令已然颁发,成都会有诸多外人前来,务必加强警戒。”

    刘备说完,武将这边倒是没什么想法,大家都在训练各自的兵马,忙得不亦乐乎,谁都知道,来年肯定又有仗要打,都想自己的部曲成为精锐之师。

    另一边的蒋琬等人则建言献策,无非就是改善赋税,加强百官治理,刘巴也正在进一步改善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