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好消息,好消息”正在此时,却见司马昭急匆匆地从院子里跑进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何事如此焦急?”司马懿不满地皱了皱眉头,不知道多少次提醒过他们,要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却总是如此失态。
“父亲,方才长安细作来报,刘禅北巡之时,在武功遭遇山洪爆发,全军覆没了,”司马昭握着双拳,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报信,又恨恨说道,“全军覆没!”
“什么?”司马懿双目微凛,狭长的眼睛猛然眯起来,如同嗅到血腥的野狼,凌厉而又警惕,还捏在手中的叶杆被攥得粉碎,沉声道,“消息可真?”
“千真万确,绝不会有假!”司马昭重重地点头,咽了口唾沫,大笑道,“长安细作亲自前来报信,听说刘封已经去了长安,早已不在洛阳了。”
“嘿嘿嘿,”司马懿眯缝着眼睛,发出低沉的冷笑,一拍桌子,又大笑道,“哈哈哈,好,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司马昭满脸喜色,上前两步问道,沉声道:“父亲,刘封去长安,要不要再派人把他给”“不必了!”司马懿摆摆手,瞥了一眼司马昭抹脖子的动作,又叹了口气,“为了刺杀刘封,我狐狼卫损失十之七八,精锐尽失,没有三五年,恐难再成气候,凡事不可太过
,否则被朝廷察觉,岂不对我司马家有所忌惮?”
“是,还是父亲思虑周到!”司马昭猛然一惊,刺杀刘封的事情,黑风营也干过几次,但都是有来无回,如果让他们知道最终狐狼卫成功了,必定会有人调查司马家暗中隐藏的实力,这可不是什么好
事。
司马懿合上书籍,缓缓说道:“关羽、诸葛亮皆已丧命,蜀军本就人心慌乱,如今刘禅又死,蜀国上下群龙无首,仅凭刘封一人把控,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手段!”
司马昭有些不甘心:“父亲,难道就放任刘封去处理国内之事?”“我自有办法!”司马懿轻轻地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双目微缩,冷笑道,“这一次不用派出刺客,我也要叫刘封焦头烂额,蜀国一旦自乱,待明年新兵练成,吾便可重夺
洛阳,再振军心。”
司马昭问道:“不知父亲有何妙计?”
司马懿捻须思索一阵,吩咐道:“拿笔墨来!”
“是!”司马昭从一旁桌上准备好笔墨纸砚,亲自为司马懿研磨,在一旁伺候。
司马懿缓缓说道:“吾有三计,可叫蜀国人心震动,生出内乱,刘封自顾不暇,身败名裂。”
司马昭将一张纸平铺好,躬身等候司马懿的指示,他知道这一次如果能成功,待重新夺取洛阳,司马家的计划可能会提前做出改变,一颗心忍不住砰砰狂跳。“先命子上派人散布谣言,刘封收服白虎,此乃西天之主,有征伐之象,亦为岁中凶神也,所居之地,定有丧服之灾,刘禅、诸葛亮、关羽、赵子龙皆都意外丧命,此为应
兆之果也,刘封必会为西蜀之地带来无数天灾人祸。”司马昭眼角忍不住跳动起来,在一旁连连点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刘封先前以收服白虎为荣,这一次,却会为他带来灭顶之灾,这几人都是意外而死,岂不正是上天惩
罚?“其二,”司马懿继续写道,“当年蜀军进入长安之时,刘封曾坐过龙椅,此虽为前朝之物,然刘封篡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其为螟蛉之子,本非刘备之后,如何能够继承皇
位?”
司马昭抚掌笑道:“仅此一条,就可让刘封不得人心,那刘永和刘理定会起兵争夺皇位,大乱将起。”司马懿却是头也不抬,继续道:“其三,刘封嫉贤妒能,带人血洗陆浑书院,隐士胡昭及其门徒两百余人尽数被杀,有识之士当共起而讨之!”
第762章 家族计划
司马昭看着纸上写好的三条计划,眼中露出狠厉之色,嘿嘿笑道:“只此三条,便可叫刘封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全身而退。”“他已经无路可退,”司马懿放下笔,揉了揉手腕,吩咐道:“此三条计策,你与子上分别安排人去实施,第一可使刘封人心尽失,百姓惶恐,第二可让刘封失去武信任,
刘禅子嗣尚小,必定生乱,第三条,可叫天下士林之人对其口诛笔伐,留下万世骂名。”
“这才是真正的身败名裂啊!”司马昭小心地收好那张纸,笑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却有寒光迸现出来,抱拳道,“我这就找兄长商议安排。”
司马懿又道:“对了,马上命人从徐州将石苞调来。”
“石苞?”司马昭一怔,想了许久才似乎有些印象,疑惑道,“莫非便是那名铁匠?”
“不错!”司马懿缓缓点头,“此人当年在洛阳卖铁为生,但颇有本事,被埋没在徐州之地,可调来为我所用。”
“此人有何本事?”司马昭有些不满,撇嘴道,“正是他丢了下邳城,让吴军占了徐州大半之地,恐怕”
“他本事如何,还要看是否有领兵之权,”司马懿淡淡打断了司马昭,“此事暂且不论,此人当年与邓艾相交甚厚,我调他前来,是为说降邓艾所用。”
“邓艾?”司马昭一惊,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已经开始计划洛阳之事了。”“嗯!”司马懿微微点头,“吾于邓艾有拔擢之恩,只是不幸兵败被擒,熟料其竟有大将之材,如今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却也不过区区一名先锋都督而已,正好可借此劝说
,叫他回心转意。”
司马昭点头道:“若能劝降邓艾,重新夺回虎牢关,趁刘封不在洛阳,人心未稳之际,可成大事”
司马懿似乎不想提及此事,抬手阻止了司马昭,吩咐道:“洛阳之事,容吾仔细斟酌,你先去调石苞前来,我自有安排!”
“是!”司马昭收好纸张,还未出门,却见司马师低头急匆匆地走进来,一脸忧闷,“兄长,可是河北有消息传来?”
他们兄弟二人,一人负责对外消息和军情,一人负责魏国朝堂之内的消息,司马师面现愁容,司马昭便猜到了个大概、
“是!”司马师叹了口气,进了书房,向司马懿行礼,“父亲!”
“何事?”司马懿眼皮抬了抬,神色不动。
司马师言道:“前几日早朝,光禄勋郑袤等人联名上奏,举荐三叔为太傅,已经得到陛下应允,诏书不久便下。”
“这是好事啊!”司马昭闻言大喜,诧异地看着司马师,“你为何还愁眉苦脸?”
“愚驽,”司马懿一声沉喝,司马昭浑身一震,见司马懿冷声道,“汝三叔进封为太傅,位列三公,大将军之位,便不可能再授予为父了。”
“啊?这”司马昭愕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司马师显然要比他的这个弟弟心思缜密,城府更深,微微点头道:
“方才三叔派人来报信,曹爽暗中使人在朝堂上屡次虚报功劳,又暗指父亲未曾发兵援助夏侯楙,才导致洛阳失守,朝中言论对我们大为不利。”
“唔”司马懿微微皱眉,自语道,“看来曹爽对大将军之职尚存觊觎之心呐!”
司马昭冷哼一声,怒道:“他曹爽有何本事,竟妄想大将军之位,若不是南阳兵败,父亲早已经”
“此事不必再说!”司马懿冷冷打断了司马昭,沉声道,“朝中之事,暂且静观其变,大将军一职悬而未定,熟料又不是陛下故意为之?若是太过急躁,反而不美。”
“是!”司马昭咬咬牙,虽然不甘心,但司马懿的命令,他却不敢不听。
司马师又道:“四叔也写信前来,狐狼卫从洛阳退出之后,暂时安于温县,但与洛阳仅有一河之隔,不利于安置训练,可否前往濮阳?”
“濮阳?”司马懿闭上了眼睛,良久之后才道,“濮阳乃是夏侯惇练兵之地,必定还有夏侯家的势力,如今虽然夏侯楙兵败,但人多眼杂,还是安置在陈留吧!”
“是!”司马师领命,陈留太守是司马家的门徒,又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倒是稳妥。
司马懿问道:“狐狼卫如今还有多少人了?”
司马师答道:“仅有三十二人,其中八岁以下六人,十五岁以下十二人,其余皆是伤残之人。”
“青黄不接呐!”司马懿叹了口气,目光看向窗外,光秃秃的枝丫,树叶凋零,看起来和如今的狐狼卫何其相像?
司马昭恨恨道:“为了对付刘封,付出我司马家大半心血,着实令人心中不爽快。”“子元,目光切不可太过短浅!”司马懿收回目光,扫了一眼两个儿子,淡淡说道,“若不是我出动狐狼卫,以诸葛亮、关羽和刘封之能,三面出击,不出三年,不仅中原不
保,河北之地也将尽失,大势已去,如何还能成就大事?”
司马昭凛然,抱拳道:“是,孩儿领教。”
“帮曹家,就是在帮我们自己!”司马懿双目一阵收缩,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在任何时候,司马家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是!”司马师兄弟二人同时行礼。
“好了,都下去吧,”司马懿摆摆手,“吾方才安排几件事,务必小心去办,来年开春,当是用兵之时。”
司马师二人离开之后,司马懿坐在书案边半晌未动,良久之后,重新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三个人的名字:曹芳、曹爽、夏侯楙。
“大哥,朝堂之上的事情,父亲和三叔自有对策,我这里倒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出门之后,司马昭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拉着司马师挤眉弄眼地阴笑着。
司马师一愣,脸上的肉瘤在阳光下乌黑发紫,问道:“对了,方才父亲也说,安排了几件事,快说说!”“走,去我府中,慢慢商议。”司马昭挥了挥手中的白纸,拉着司马师快步而去。
第763章 荆州小聚
襄阳又迎来了一场冬雪,长江沿岸愈发寒冷,冷得近乎渗透到骨髓中去,看似漫天飘雪,到了地上却化为雪水,地面湿滑,行人寥寥。刘封一行五人每人两马换乘,经过三日,终于渡过汉水来到襄阳城,一千多里的距离,看似不远,但这时候道路还未完全开辟出来,加之天气原因,翻越秦岭多用了一天
时间。
进入襄阳境内,便看到许多百姓都头戴白布做成的孝带,路过的茶肆酒楼中,甚至还有供着关羽画像的,关羽在荆州可谓深得民心。
入城之后,守军回报关平,只当刘封是普通的长安信使,只在驿馆中接待,直到来敏前来接洽,见到刘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将刘封接到襄阳王府,刚刚坐下来,关平便匆匆赶来,两人其实分别才半月之久,却依然倍感亲切,虽然远在襄阳,但关平还在戴孝,家中同样供着关羽画像,早中晚都
上香祭拜。
“大哥,你怎会来了襄阳?”关平有些意外,神色凝重,“前几日赵统派人来送信,陛下驾崩,子龙叔叔也一同遭遇不幸,他们都去了长安,你莫非还不知情?”
“此事我如何不知?”刘封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正是从长安赶来,准备去益州。”
“啊?”关平疑惑道,“去益州,为何不从汉中走?”
“殿下,莫非益州发生了内乱?”来敏看刘封的神色,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他先前就在成都任职,对益州错综复杂的情况颇为了解,还多次在关羽面前提起过。
“正是!”刘封无奈地摇摇头,将刘永和刘理起兵的消息说了一遍
“真是岂有此理!”关平握拳,想要大骂两句,又觉得不太合适,只好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来敏皱眉道:“益州形势复杂,殿下如今身肩大任,如此单骑前往,实在太过危险了。”
“对啊,大哥!”关平反应过来,马上说道,“我这就调兵到江陵准备,叫永安也抽调兵马,随时接应。”
刘封摆手道:“益州之事,虽然混乱,但他们人心不齐,不必大动干戈,等到了江州,我自会随机应变。”
关平还是不放心:“要不我将寇威从新野调来,与你同去。”“寇威么?”想到这个当年跟随自己的同族,因为被关羽收到门下便一直留在襄阳,刘封嘴角泛起欣慰的笑容,摇头道,“都不必了,寇威和关兴在南阳,需谨防司马懿,我
经过襄阳,休息一日便往江陵。”
来敏叹了口气,抱拳道:“燕王为国事整日奔走,历经风雨,一片赤诚,却不料两位王爷竟然唉!”
刘封苦笑道:“这也是无奈之事,我受先皇托孤之重,又蒙丞相和二叔活命之恩,敢不竭心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