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成都只怕去不得了!”荀方紧皱眉头,走到刘封身后说道。

    “去,为何不去?”刘封豁然回头,眼中杀气毕露,寒声缓缓说道,“一定要去!”

    “可是这”荀方晃了晃手中的纸条,陷入了沉默。

    那密信正是从成都送来的,刘禅一行遇难的时候,队伍分为两段,一部分往长安报信,另一部分返回成都去报信。

    消息传到成都,朝野震动,一片惶恐,还好有费祎主持朝政,让皇后张星妍坐镇皇宫,先稳定了都城,同时命人严守城门,等候刘封前来主持大事。

    却不料消息走漏之后,不到半月时间,先是甘陵王刘永在犍为起兵,以长幼有序为名,想要继承皇位。

    而在梓潼的安平王刘理也不甘落后,以清君侧为名同时发兵,两人不约而同号召各郡县前来支援,刘永召集四万兵马前往成都,刘理在梓潼更有六万兵马也向成都开进。

    刘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千辛万苦、费尽心力稳定军心,这两个在历史上没什么记载的人物,居然横插一脚,不但不帮忙,还妄想生乱。

    他本想在消息传出之前尽快处理此事,只要在成都让刘谌继位,稳定朝堂,再接到长安登基,加上自己坐镇皇宫,所有的风浪都会渐渐平息,这个意外却让他措手不及。自始至终,在刘封的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两位在史书中一带而过的两位王子,甚至姜维等人也没有提起过,也是这两人平日里本就平平淡淡,没有出奇之处,继

    位之事,都先考虑的是刘封。

    刘封扶着门框,面对湛蓝的天空,真想大声告诉刘备:你生了几个好儿子,个个都是好样的,足以出人意料!

    这兄弟二人,完全诠释了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此危难之际,但凡有一点点脑子的,也知道不能生乱,刘永和刘理在朝堂上并无建树,军中更是没有势力,难道仅凭着刘备之子这个名号,就能得到群臣的拥立?刘封此时可真是哭笑不得,又生气又想笑,刘备怎么说也是一代枭雄,生了三个儿子竟都闹下这么大的笑话,刘禅好歹还有个肯放权的好名声,这刘永和刘理,简直就是

    弱智。如此看来,曹操还真是人生大赢家,后代到传到三代曹睿,尚不失为一代明君,而且还在坛上留下了“三曹”的名号,更有曹子建才高八斗之说,相比之下,刘备和孙权

    ,简直就是笑话。

    现在的东吴,也是乱成一锅粥,孙权还没死,就出现了太子党和鲁王党之争,朝堂上乌烟瘴气,人人自危,蜀国有个诸葛亮苦苦支撑,却也是外强中干而已。

    “非但不能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该杀!”刘封握着拳头,恨恨说道。

    荀方叹了口气,忧心道:“甘陵王、安平王起兵造反,其心昭然若揭,只怕前往成都,一路之上,不会太平。”

    “如今的益州,只怕已经乱成一片,郡县官员、各地百姓不知所归,我更不能有片刻耽搁!”

    深吸一口气,平息着胸中翻腾的怒气,刘封无力地坐在大殿的门槛上,太阳从殿角斜照下来,鬓角上的青筋在突突跳动。荀方此时已经冷静下来,思索片刻言道:“成都之事,自然要尽早解决,但此密信从成都送来此处,至少也有半月时间,此时益州情形不明,只怕各郡县被迫拥立二位王爷

    ,路途不同,入川之路极其艰险,一旦有心埋伏,便是万劫不复,殿下如今身兼天下安安危之重任,万不可冒险行事。”刘封叹了口气,皱眉道:“梓潼和犍为,一个在成都以北,一个在成都以南,必定会对皇城形成夹击之势,成都周围兵马也不过三万,但愿费祎能够稳定军心,固守城池。

    ”

    荀方忧心道道:“益州之乱,只需加强永安、汉中警戒,便可阻隔,对外并无祸患,只怕消息传出,东吴和曹魏不会坐视,趁机来攻。”

    刘封点点头:“孙权自顾不暇,人心不稳,又无人可用,我已让关平返回荆州,料想无事,倒是司马懿在豫州,却不得不防。”

    荀方言道:“洛阳之战,魏国中原兵力空虚,若能将司马懿调回河北,就算他人有心,也不敢贸然发兵。”“将司马懿调离中原?”刘封微微侧着头,若有所思,先对荀方吩咐道,“你即刻向益州各郡写信,以我的名义晓瑜各处,只需防守观望,按照礼数,北地王刘谌才是继承天

    命之人,不可助纣为虐,如何措辞,你最擅长了。”

    “是!”

    “还有,派遣暗卫精英在成都保护刘谌,当此之际,千万不能再让北地王有什么意外,否则将是一团乱麻。”

    “殿下所虑甚是!”荀方点头,再次问道,“只是入川之路,必定凶险无比,殿下打算如何行动?”

    “我自有办法前去!”刘封摆摆手,心中有些烦乱,“先等我休息片刻再做筹谋,司马懿在中原必定会有所动作,我有一计,可叫他解甲归田。”荀方悚然动容,但想到刘封自从来到城中,还未休息吃饭,也不急着追问,先派人送他去休息,马上写信送到益州各郡,安抚民心。

 第756章 春情泛滥

    刘封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原先的府邸,老管家刘福早在门口眼巴巴地在等着,佝偻着后背,须发花白,转眼间,当年沉稳干练的管事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公子,你可算回来了,”看到刘封,刘福从台阶上快步走下来,擦着浑浊的泪水,“夫人听说你遭了不幸,连夜赶去洛阳,老奴这心里也一直七上八下,你总算回来了,回

    来了”

    看着不住点头落泪的老人,刘封心中感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这王府虽然不算大,但也是老管家的功劳,你可要保重身体,我以后还要仰仗你搭理府邸呢!”

    “一定,一定,老奴一定尽心尽力,”刘福激动地连连点头,又看了看刘封身后,问道,“诸葛夫人她在何处?”

    “夫人留在洛阳了!”刘封叹了口气,不愿向刘福说这些伤心之事,背着手走进了府们。

    刘封的府邸是当年来长安时诸葛亮分配的,虽然不如真正的王府宏大,却也是原先一位大员的宅邸,三重院落,走廊亭榭,花鸟鱼池样样俱全。

    刘封常年出征在外,诸葛果又喜安静,关凤一直留在襄阳,这座不算大的府院中,只有十几人,显得特别空旷,许多房间都是空置。走过前厅的时候,忽然看到门槛旁边角落摆着的木马,刘封停下脚步,走过去拿在手中,木马上落了一层尘埃,但也能看出它被磨得十分光滑,应该就是刘伶平日的玩具

    。

    一想到家人,刘封心中的愧疚更深,尤其是刘伶,这个儿子已经长到快六岁了,父子两人相处的时间总共加起来,恐怕还没有一年,甚至有时候感觉都十分陌生。

    “这是小公子的玩具,可是老夫人亲手做的。”刘福看到刘封发呆,在一旁轻声解释。

    他口中的老夫人正是黄月英,提起黄月英来,刘封心中愈发难受,诸葛亮这次为了救他殒命,如今成都又乱成一锅粥,诸葛果已经写信命人送去,不知道能否稍作安慰。

    益州的局面乱成一团,消息不明,一想起来就刘封心中着恼,怒其不争,这也是刘封心烦意乱的根源所在,如果换了别人生乱,他还能勉强冷静下来。

    “真是猪队友!”刘封用手抚着额头,走向大堂。

    “公子要吃猪油做的饭吗?”刘福心中有许多关切和疑问,看到刘封脸色不太好,也不敢贸然去问,听他开口,赶紧跟着搭腔。

    “不用了,你去忙吧,不用管我!”刘封一怔,不由哑然失笑,刘福的老而失聪,力不从心,和现在蜀国的境地,又何尝没有相似之处?

    “哦哦,”刘福答应着,转身要走的时候,回头说道,“公子,房间里”见刘封已经迈步走进了大堂,便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咦,你怎么会在这里?”刘封一脚踏进门槛,就看到孟婉儿正盯着满桌子的饭菜发愣,脸上神情古怪,有喜有忧,甚至偶尔还有几分羞涩。

    “啊!殿下,你,你来了”孟婉儿被吓了一跳,听声音才注意到门口站着活生生的一个人,看到刘封,忽然又低下头。

    “这个荀方!”刘封顿了一下,无奈地笑着摇头,想不到竟把孟婉儿送到了这里。

    走到桌前坐下,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孟婉儿,“坐啊,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单独相处,今日为何如此拘谨?”

    “是!”孟婉儿不敢看刘封,低着头坐下,拿起桌上的筷子,却是动也不动。

    “你这是怎么了?”刘封失笑起来,孟婉儿身上这种女儿的娇羞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还是骄矜活泼的,甚至有几分狡黠,就算当初在熊耳山,也从未如此局促过。

    “没,没有!”

    “那快吃饭吧,吃了饭好好休息。”刘封端起碗,才觉得腹中饥饿,刨了两口饭。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看到孟婉儿只是心不在焉夹了一根青菜,刘封又问道。

    “啊?没有”

    “哦,那快吃!”刘封夹了几块鸡肉放到孟婉儿的碗中。

    孟婉儿嘴巴放在碗上,没滋没味地一颗一颗夹着米粒送到嘴里,一时间房间里无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刘封并非这个时代的愚顽之人,他早就知道孟婉儿喜欢自己,而且他对孟婉儿也颇为动心,也有把孟婉儿纳入房中的意思,但眼下局势一片混乱,不是儿女私情的时候,

    脑海中转来转去,都是益州的事情,便显得有些迟钝了。

    他虽然两世为人,但对女人还是了解得不够透彻,孟婉儿原本就对他芳心暗许,这一次经过禳星之术,刘封无论冲容貌和气质上,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他哪里知道,再见他的时候,孟婉儿的思慕之情已经泛滥得无以复加了,如同滔滔大河,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诸葛果和关凤的默许,更是难以克制,此时的孟婉儿如同

    置身洪流之中,根本身不由己。

    “你怎么不吃?”刘封连吃两碗饭,才看到孟婉儿碗里的饭菜动都未动,皱起了眉头,忽然又怪笑道,“要不要我来喂你?”

    “啊?不用不用!”孟婉儿猛然抬头,看到刘封略带几分轻佻的笑容,忽然想起了两人独处的时光,竟然呆住了。

    刘封又夹了些菜放到孟婉儿的碗里,笑道:“好了,快吃饭,吃完之后,我还有大事要拜托你去做。”

    “何事?”孟婉儿期待着。

    “嗯,算是江湖上的事吧!”刘封沉吟着,问道,“张宁是你的姑母,你们孟家和张角的关系,江湖上有多少人知道?”

    孟婉儿答道:“原先因为黄巾之乱,此事倒是一直隐秘,但太平谷天书降世的消息一出,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层关系了。”

    “很好!”刘封点头道,“我眼下有一件大事要拜托你去做,借用孟家在江湖上的影响力,散布谣言。”

    “散布谣言?”孟婉儿一怔,嘴里叼着半根青菜,衬着她饱满的红唇,煞是诱人。

    “具体如何去做,吃完饭后我详细告诉你,”刘封手指敲着桌面,看到孟婉儿的神情,忽然又笑道,“等此事做成,我便派人到孟家去提亲,你看如何?”

    哐啷啷一阵碗筷落地的破碎声音从大堂里传出来!

 第757章 甄家三子

    小憩一阵,再从府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间,大街上依旧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随着丝绸之路的大力开发,长安已经日渐繁荣,有了几分帝都的气象。来到府衙之中,却见荀方正在接待一位年轻人,看上去也不过二十五六,但此人一身穿戴极为讲究,都是上好的锦缎,唇上留着一撇髭须,面色沉稳,颇有气度,眼睛里

    透着几分精明。看荀方有事,刘封便准备转身离开,虽然这人相貌不凡,但荀方未曾提起,刘封也不愿多问,他现在可不是当年见了谁都要打听是不是历史名,求贤若渴的时候了,身为

    堂堂燕王,也要有一点身段才行。

    这并不是说刘封膨胀了,而是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必须要如此去做!

    “殿下,你来得正好,”不料荀方看到刘封从前庭走进来,却迎了出来,走下台阶低声道,“方才甄家的人来了,在调查甄显遇难之事,你看要不要”

    “河北甄家的人?”刘封背着手,看了一眼大堂中的人,双目微微一缩,点头笑道,“好,去见见!”

    荀方带着刘封进入府衙,那人看荀方的态度,就知道刘封身份不简单,早已经站起来恭候,神态从容,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