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左慈摇头道:“非是老道不愿请同门师兄,只是佛法阳刚恢弘,比之道法更利于对付阴寒之气,若有高僧出手相助,方为万全之策。”

    诸葛亮咳嗽数声,才无奈道:“看来这气运之数,非一家可占,散于众门众派,方能相辅相成,以为长远之计。”

    左慈面露吃惊之色,言道:“老道临行之时,掌教也说过类似之言,老道还不以为意,以为这场大功,必属昆仑、武当所有,如今看来,还是要仰仗其他宗门之力了。”关羽对这些气运、宗门之说倒是不感兴趣,不过也隐约猜到,诸葛亮之所以能从武当借到七星灯,恐怕也是与这气运有关,普净和尚不远千里来襄阳投奔,如今又赶到洛

    阳,也是煞费苦心。

    想到此处,又感念普净当年救命之恩,便说道:“吾来洛阳之时,普净大师曾来拜见,若需相助,他可请白马寺高僧前来,不如派人去请。”

    左慈笑道:“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周折,不料这些和尚也并非当真不问世事,如此最好不过了。”

    诸葛亮言道:“今日便是七日数,禳星之术可到今夜子时,有劳二将军去请人做准备,务必要得道高僧相助,到了子时,星辰之力最为强盛,不可再出纰漏。”关羽微微点头,看着诸葛亮比之昨日更加苍老,后背佝偻,连嘴唇之上,都出现了皱褶,心中一阵叹息,安慰道:“我亲自去安排此时,丞相先去好生歇息,将养身体,今

    夜只怕又是彻夜劳累。”

    诸葛亮勉强一笑,在关羽和诸葛乔的搀扶之下,到了床上躺下,沉沉睡去,看他面容憔悴,几乎瘦成了一把骨头,关羽也不由一阵鼻头发酸。

    “天还未亮,老朽也正好再去做些准备,先告辞了!”冬日时节,天亮得很晚,外面还是黑沉沉一片,左慈告别关羽,也离开了檀香宫。

    关羽来到屋外,拍了拍诸葛乔的肩膀,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于他,只是说道:“好生照顾丞相。”

    “是!”诸葛乔低下头,眼泪忍不住落下,掉落在脚下的枯草之上,发出奇怪的响声。

    关羽将青龙刀留在檀香宫,转身舒展身体,却发现浑身酸痛,尤其是后背之上,宛如针扎一般,疼得他额头竟冒出一层冷汗来。

    平日里他也经常掌灯夜读,舒展筋骨之时,全身都会发出噼噼啪啪爆豆般的声音,听起来令人心神愉悦,这一次却只发出单调的数声响,整个后背都难受至极。

    “莫非是昨夜那股寒气入身,伤了筋骨?”放下伸展的手臂,关羽暗自摇头,迈步走出了檀香宫。昨夜最后一个时辰的时候,忽然身后冷风阵阵,即便他穿着铠甲,还是如同赤着后背贴在冰山上一般,这股冷风不但阴冷至极,而且还十分持久,从未停歇,到后来几乎忍不住牙关抖动,若不是极力控制,浑身都要冷得发抖了。

 第741章 天地异象

    等诸葛亮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时间,不想一睡就是整整一日,睡梦中只觉得恍恍惚惚,一片昏暗,醒来之后更觉浑身酸痛,如同要散架一般。

    服下两枚补气丹药之后,又躺了一阵,才觉得稍有气力,在诸葛乔的照应下穿戴完毕,来到前厅,关羽等人已经在静坐等候。看到诸葛亮颤颤巍巍,脚步虚浮,普净等人都暗自吃惊,半年前他在襄阳见到诸葛亮,还是仙风道骨,飘然出尘之姿,不想眼前的竟是个行将就木的老者,似乎一阵风就

    能把他吹倒。

    “丞相,这位是法门寺长老明心大师,随他同来的二位乃是天竺高僧,在寺中修行十年之久。”关羽亲自上前搀扶着诸葛亮坐定,指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介绍,那老僧面色红润,白眉垂落面颊,气度谦和沉稳,在他身后的两名僧人形容古怪,满面胡腮,眼眶深陷

    ,都是闭目合十。

    “久闻汉丞相大名,幸能相见,便是有缘!”明心合十行礼,不急不躁。

    诸葛亮颤颤巍巍地抱拳,言道:“吾为国事,连累诸位大师劳顿,多谢!”

    明心宣了一声佛号,合十言道:“丞相不必如此!当年佛入中原,白马驮经,都是光武之功,如今为延汉祀,吾等自当尽心竭力,此乃因果轮回之数也。”

    诸葛亮微微点头,言道:“大师能有如此心意,足见汉室气数未尽也。”

    明心慨然道:“丞相为了汉室天下,鞠躬尽瘁,操劳至今,乃是国之大义,天下苍生,比之老僧度化不过十人百人,当真功德无量!”

    诸葛亮微微摇头,也不知道他所指何意,又问道:“不知几位大师需用何物,若要布下道场,只管与关将军商议便是。”

    关羽言道:“此事无需丞相操心,倒也无需多少物具,几位大师为子益诵经庇佑即可,只等左慈道长前来,便可准备了。”

    诸葛亮抬头看向门外,夜空如洗,繁星点点,今夜又是晴朗天气,叹道:“今夜乃是最后期限,但愿苍天怜汉,能够救活子益,振兴汉室,克复旧物,拯救万民!”

    明心言道:“生死有命,佛说因果轮回,道家也有阴阳转换之理,丞相不惜以性命交换,又有天地至宝相辅,必能达成所愿。”

    说话之间,左慈也到了檀香宫,竟然穿着崭新的道袍,一身干净利落,更多了几分仙风道骨,倒让关羽颇感意外。众人见礼之后,左慈言道:“今日乃是最为关键之时,星辰之力打开燕王性命幽门,此乃逆天改命之术,有违天道,必定会带来无尽凶煞之气,无论遇到何事,诸位都不必

    大惊小怪,不可惊慌乱语,务必原样坚持,否则便是功亏一篑。”

    众人都一一答应,左慈又对诸葛乔吩咐道:“将帐外守灯之人增为九九八十一之数,散布帐外,各持灯幡,不得走动喧哗。”

    诸葛乔领命,又去招呼那些士兵,重新挑选人数。

    左慈又让普净等六位高僧同时写下佛家符咒,一并挂在那八十一名士兵的灯幡之上,宫腔内外更是增派两倍的士兵警戒,最关键的时候,绝不容任何有心之人打扰。

    等一应准备完毕,亥时已过,帐中多了六位光头大和尚,俱都身披锦色袈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打坐在帐中六个方位,闭目合十,面现慈悲之色,低声颂念经。

    诸葛亮已经无法站立,跪坐在七星灯前,最后一次开始禳星之术,看着黄纱之下的刘封面庞,神色略有复杂,但更多的却是希冀和欣慰。

    汉室振兴有望,又能让诸葛果一家团圆,无论作为人臣还是身为人父,他都已经竭尽全力,就算以命换命,也已无憾。

    此时的刘封面如冠玉,不似前日那把灰白毫无血色,脸色泛着光泽,雨润光滑,说明体内已经有了生机,只剩下最后一道打通性命幽门关窍的关键之举。

    深吸一口气,诸葛亮缓缓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左慈就在他身后,拂尘不断挥动着,罩向刘封头顶,似乎将四周无形的力量引注到琉璃灯之上。

    帐外四周密密麻麻皆是直立的士兵,关羽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中,一手抚须按于胸前,一手持着春秋书卷,全神贯注地看书,对帐中之事,不闻不问。到了后半夜,忽然间夜风皱起,天空中云雾皑皑,这云层和平日里的不同,倒像是凭空出现了一层雾气,将天空与大地隔离开来,星月渐渐朦胧,甚至感觉变了颜色一般

    。

    不知何时,大帐之中的诵经之声越来越大,一声声佛号传出帐外,整齐铿锵,显得恢弘嘹亮,神圣浩大,令人心神一振。

    轰隆隆

    不知何时,天上的星月只见一点点暗淡的轮廓,冬日时间,一声闷雷更让人心惊胆战,那星月的颜色似乎变成了暗紫色。此时不仅诸葛乔震惊不已,就连洛阳城中的百姓,也都被惊动,阵阵雷声震耳欲聋,似乎要将天地撕裂一般,仿佛在头顶亮起的闪电,每一道都有十余丈,至少也有水桶

    粗细。

    天地之威,令人心悸,更何况还是冬日打雷,粗大的闪电有几道甚至是紫色,如此异象,更是吓得那些百姓趴伏在地上磕头祈祷,只怕这天地异象,会带来灭顶之灾。电闪雷鸣,风声呼啸,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有人甚至痛哭不已,城中一片惊慌,连守城的士兵都胆战心惊,尤其站在高大的城墙上,面对如此威势,禁不住全部跪倒在

    地。诸葛乔仰头看着这一切,账内已经迷雾蒙蒙,看不清任何景象,急得措手跺脚,关羽也不知何事站起身来,手持青龙刀,一手抚须,丹凤眼大张,寒光闪闪,竟瞪视着天

    空中的闪电,似乎要与这天地威势一较高低一般。

    等到狂风散去,云雾消失,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甚至连一丝风都感觉不到,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仿佛梦魇一般,并未任何影响。诸葛乔看关羽站立良久,正准备走上前让他坐下的时候,却忽然脸色大变,一只脚踏在台阶之上,整个人呆住了。

 第742章 将星陨落

    诸葛乔走到近前的时候,才发现关羽不知何时竟也是须发皓白,长身而立,目视天空,宛若一尊神祗,但双目却凛然不动,如同雕塑一般。

    “关将军?”诸葛乔小声地招呼着,见关羽纹丝不动,不由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走上台阶,又低声呼唤:“关叔叔?”

    此时已过五更,弯月正挂在当空,从太极殿居中的屋脊上照下来,虽然不甚明亮,但正好迎着关羽的面目,脸上神情纤毫毕现,却是动也不动。

    诸葛乔脸色微变,来到帐门口,再看关羽的面目,再次潸然落泪,不想关羽竟然就这么持刀站立,无声无息地死去。

    此时帐中的梵唱也已经不再高亢,变得绵长悠远,白色的雾气渐渐散去,关羽的衣甲、披风之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霜。

    “唉,大道轮回,天道无情,时也?命也?”就在此时,听到左慈一声长叹。

    “左道长,燕王他可否醒转?”诸葛乔不敢碰触关羽,踮着脚询问。

    “一切都是天意,还是先料理后事吧!”左慈却再次长叹,“此间事了,刘伶便随老道前往昆仑山,先告辞了。”

    “道长?”诸葛乔听到这句话,心中一阵慌乱,再也顾不上禁忌,从侧面挤了进去,却发现左慈已经不见踪影,只有那四名倒是垂手而立,六名大和尚还在打坐诵经。

    “父亲”看到端坐在案几前垂首不动的诸葛亮,诸葛乔心中一阵慌乱,声音发颤。

    “父亲!”诸葛乔跪倒在地,用膝盖前行到诸葛亮面前,发现他也已经死去多时,嘴角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并无半分悲伤之色。

    “父亲”诸葛乔趴伏在地上,失声痛哭。

    一夜之间,关羽和诸葛亮二人都无声而去,刘封也不见醒转,让诸葛乔心中惶恐不已,而亲人离世,加之这几日的操劳,身心疲惫,竟然昏死过去。

    普净大师站起身来,看了看帐中情形,又看到关羽高大的背影,诵念佛号,来到帐外,见那些士兵也都个个如同雕塑,身上一层霜雪,也没有了生机,暗自摇头。

    正不知道该找谁传信的时候,赵广从太极殿的屋脊上飞身而下,为了以防万一,他在大殿的柱子上准备了绳索,荡着长绳来到宫墙之内。

    赵广背着射日神弓,上前问道:“大师,方才听到哭泣之声,可是有了什么变故?”

    普净叹了一口气,言道:“禳星之术已然结束,小将军即刻派人去传魏延、姜维二位前来主持大事,对了,还有二位王妃,也一并前来。”

    赵广看了一眼大帐,见关羽还在站立门口,今天已经到了七日之数,全军上下,无不在等候消息,也不知道里面情形如何了。

    赵广本想细问,但见普净大师神色凝重,也不敢耽搁,赶紧到外面去传信叫人。

    ******

    一梦千年,欢喜云烟!

    刘封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极长的梦,似乎经历了千年流光,却又虚无缥缈,整个人似睡似醒,迷迷糊糊,在漆黑的夜空中游荡着。

    无数的情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像是快进的电影片段,似曾相识,却又看不清具体的景象,有烽火连天,有千军万马,甚至还有上学的课堂,训练的军营。

    身躯如同失重一般漂浮在太空之中,周身漆黑一片,极远处似乎有光芒闪烁,他想挪动一下身躯,却身不由己,只能如同浮萍一般漫无目的地游荡。

    正感空虚的时候,一股温暖的力量将他包裹,十分舒适,推着他的身体向着那点点光芒的地方飘去。

    也不知游荡了多少距离,那些光芒愈发璀璨,整个人如同飘荡在星空之中,令人眼花缭乱,一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