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帐篷四周的角落之上,挂着黄纸写成的灵符,密密麻麻一串串挂在每一根梁柱之上,居中帐顶之上,则是一块磨盘大小是,朱砂手绘而成的北斗七星图。

    诸葛亮负手而立,观察半晌,走过去移动了几盏小灯的位置,便微微点头,对这一切准备颇为满意。

    徐庶言道:“吾早知孔明知晓七星祈禳之法,却不知此法还可用于他人。”

    诸葛亮叹道:“吾素谙祈禳之法,乃是为己求寿之术,为他人祈禳,便是折己之寿,只是这一切,还未知天意若何。”

    徐庶眼神微动,言道:“多少时日可成?”

    诸葛亮答道:“此法必用在寿终之时,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则必死矣。”

    徐庶吃惊道:“若能成功,便增寿一纪,如此说来,救活燕王,你岂不是要折寿一纪?”

    诸葛亮点点头,淡然笑道:“子益中毒至深,非药石可医,仅有一息尚存,乃是天悯汉祀,能救活于他,就算折寿三纪十纪,又有何妨?”

    徐庶看看身后,见诸葛乔还在门口和几名道士说话,上前低声道:“公可曾想过,若是你阳寿不足一纪,岂不是”“此事早在吾预料之中!”诸葛亮淡然一笑,言道:“吾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如此若能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于愿足

    矣!”

    徐庶闻言,悚然动容,正色抱拳道:“公之大义,吾不如也!”

    诸葛亮慨然道:“如今天气连月阴云,不知天象如何,今夜子时,吾便祭出七星灯为子益禳星,但尽人力,就看天意如何了。”

    徐庶言道:“公一片赤诚之心,因公废私,为汉家不惜性命,定能感动天地,子益既然集天数之运,定会渡过此劫。”诸葛亮并未再说话,只是微微点头,又看了一遍灯盏,转身来到门口,对诸葛乔吩咐道:“从军中挑选体壮无伤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点起油灯,

    将子益运至帐中床榻之上,批盖黄布,今夜子时,吾自会于帐中祈禳北斗,宫外叫张苞等人守卫,任何人不得入内打扰,切记!”

    诸葛乔答应一声,赶忙去准备,诸葛亮又将那四名道士唤入帐中,安排禳星之时需要注意之事。

    那四名道士都是从武当山派来,称呼诸葛亮为“师叔”,这倒让徐庶有些诧异,他知道诸葛亮曾去武当山学艺,却不料竟然也是武当山的弟子之一。

    安排了一阵之后,那四名道士也都去沐浴更衣准备,徐庶疑惑道:“我虽未如道门,但方才听你所说,既然先要祭告上苍,为何只准备纸钱香火,有四果,却不见三牲?”

    诸葛亮言道:“三牲乃是国之祭祀,社稷之礼,此番禳星,实为凡人,乃是逆天行事,岂能用此大礼?不仅如此,还需防血光之灾,要用人命来祭旗!”

    “人命?”徐庶悚然动容,不可置信地看着诸葛亮,“你打算用何人性命?”

    禳星之术听起来只是祈禳北斗,祭告天地,以求长寿,本来还觉得是一件助人的喜事,但忽然说要杀人祭旗,便变得有些血淋淋的,甚至还有几分阴森恐怖。

    诸葛亮双目微凛,沉声道:“既是祭天,自不能用那些万恶死囚之人,伤及无辜,又有违天和,吾思之再三,此事皆因陈骞而起,自然也该由他来承担。”“哦?你是说那陈矫之子?”徐庶眉头微皱,旋即又微微点头,叹道,“陈骞虽忠心为国,但战场之上,就该堂堂正正一战,错就错在他不该用此下作手段,就算不用他祭旗

    ,犯下如此大过,只怕陛下也不会轻饶于他,死罪难逃。”

    “正是如此!”诸葛亮点点头,扶手看向帐外,依然阴云沉沉,不知道天相究竟如何,叹道,“以命易命,岂非也是天道?”

    徐庶摇头叹息,忽然说道:“燕王跌入洛水,惊动诸位修行之人,听说白马寺也派人前来探视,昨日还有昆仑山来人,可要与他们相见?”

    诸葛亮笑道:“吾身居宫中,这几位无从探听消息,只怕元直来见我,也是为他们几位请命吧?”

    徐庶倒也没有任何掩饰,点头道:“此其一也,我次来探视于你,却也是真,否则便不会来洛阳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顿了一下说道:“那七星灯乃是武当山镇观之宝,难保也会有觊觎之人,你可将他们请于宫墙另一侧等候,待七日之后,我自会去见他们。”

    徐庶微微点头,凛然道:“你只管放心,若是山野之人前来滋事,需先问过吾帐中之剑。”

    诸葛乔从后院来到檀香宫,见庭院中张苞和赵广对坐闲聊,上前将诸葛亮的安排说了一遍,禳星之术需要整整七日,需要大家精心准备。既然是诸葛亮的安排,张苞和赵广自然不说二话,当下由赵广去挑选士兵,张苞则向魏延去调动兵马,今夜亲自来巡查守卫。

 第733章 智者失虑

    当天夜里,依然阴云密布,冷风阵阵,但四野无声,只有飞檐殿角的风铃不时发出清脆之声。檀香宫内外,早已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铁甲卫士,宫门外围是令狐宇带领的骑兵在巡逻,封锁了附近所有的街道,大帐围墙之外则是战狼营,由张苞带领着一百精锐亲自

    指挥调度。而宫墙之上,甚至高出的屋檐和屋脊之上,则或明或暗地布满了神射营的士兵,赵广潜伏在一处隐秘之地,对于大帐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一旦发现可疑之人,保证能够

    一箭射杀。

    即将到子时,诸葛亮沐浴斋戒,身穿道衣,披着鹤氅,披头散发,来到帐前,四名道士戴束发冠,穿皂罗袍,眉心涂着红色的朱砂,各自拿着祭祀用品,神色肃穆庄严。前左一人,手端着一个银盆,盆中插着手指粗细的竹竿,竿尖上用孔雀羽为葆,前右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为北斗之势,后左一人,双手捧着法剑,后右一

    人,端着香炉纸钱。诸葛亮扫视一圈,对诸葛乔吩咐道:“蘸取朱砂,插下二十八宿旗,按照东、北、西、南依次布置于祭坛外围四处,大帐周围立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

    ”

    诸葛乔领命,带着四人按照早就安排好的取过青、皂、白、红四色旗帜,在左前那人的银盆中依次蘸取朱砂,到各自的位置插下旗子。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

    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

    诸葛乔亲自在一旁指点,以防出了纰漏,他只以为这是普通的朱砂,却不知道陈骞已经被杀,旗子上蘸取的,正是陈骞的心头精血做成的朱砂。旗子插好之后,正好到了子时,诸葛亮又吩咐道:“四十七名军士站立四十七座土台之前,见我帐中燃起灯光,便一同点灯。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

    ,如违令者斩!”诸葛乔领命,招呼早就挑选好的四十九名精壮军士上前,这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站立在原本演练好的位置上,执旗守坛,听候

    使令。诸葛亮又看了一眼四处布置好的士兵,才缓步走向大帐,到了帐门口,脱去长靴,赤足走入帐中,将香炉摆在床头的案几之上,焚香于炉,注水于盂,去过法剑,开始仰

    天祈禳,口中念念有词。

    诸葛乔在帐门口静候着,看到诸葛亮从衣袖中拿出一盏形状古怪的铜灯,看起来十分古旧,甚至有几处还有碰撞的凹痕,刻着古拙的花纹和字。

    将银盆中最后的朱砂尽数灌入铜灯之中,却不见那铜灯中有丝毫溢出,朱砂灌入之后,铜灯的颜色变得更加明亮起来,在四周的灯光下反射光芒。

    放下法剑,用纸钱点火,放置在铜灯之上,那铜灯本无灯芯,却虚空燃起了豆大的一点火光,呈金黄色,居中一点豆大的湛蓝。

    一股令人身心慵懒的气息扑面而来,冬日深夜的寒冷在灯光亮起的一刹那间消失殆尽,仿佛置身于暖阳之下。

    诸葛乔心中称奇,却也没有忘了正事,向外面打了个手势,所有的士兵们同时开始点灯,大帐周围亮起点点等光,将这大殿一隅照得十分明亮,树影斑驳。

    对于禳星之事,诸葛乔自然不懂,但他知道不管结果如何,都将在七日之内出现结果,最关键的还是在案几之上的那一站七星灯。

    七日过后,如果七星灯不灭,刘封便能醒转过来,算是躲过一劫,但灯火熄灭,恐怕真的就回天乏力,连如此玄妙之法都无能为力,谁还能救刘封一命。刘封于公是大汉燕王,汉室中兴的中流砥柱,全军殷切盼望,如果刘封因为这次刺杀死亡,对于全军士气打击极大不说,只怕也会计划魏、蜀的矛盾,远的不说,城中的

    这数万魏军降兵,只怕都要为刘封送葬了。

    于私刘封也是诸葛亮的女婿,自己的妹夫,诸葛果年纪轻轻,前几年自己病重之时,诸葛果对他悉心照料,甚至以娇小之躯去外地求医问药,诸葛乔怎能不尽心报答?

    刘封遇刺的消息,此刻早已经传到长安,想必诸葛果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还有在南阳的关凤,不知道她们二人到了洛阳,又不能即刻见到刘封,会是何等焦急。

    夜凉如水,但大帐中却丝毫不觉得寒冷,整整两个时辰之后,诸葛亮睁开眼睛,放下法剑,盘坐在蒲团之上,面色有些疲惫。

    “侥幸没有失败!”诸葛亮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地笑意,言道,“总算成功引导七星之力。”

    “恭喜师叔!”那四名道士也面露喜色,毕竟七星灯禳星之术他们只是在道观中听师长说过,多少还有怀疑,如今见到诸葛亮做法成功,自然确信无疑。诸葛亮微微点头,对诸葛乔说道:“从明日起,吾当每日祈禳三次,不可口出恶言,不可与心恶之人、杀戮之人交谈。为防万一,吾半步不会踏出后院,也不与闲人交谈,

    外部一应事务,都由魏将军和伯约二人定夺,不可叫人来打扰!”

    “是!”诸葛乔也知道此事已经到了关键之时,言道,“我已经准备两百名无伤士兵以为轮换,却不知该如何替换他们。”诸葛亮一怔,忽然摇头失笑道:“若非伯松提醒,吾险些犯下大错,那些士兵并非铁石之人,焉能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七日之久?只需在我休息之时,叫他们替换即可,不

    可超过一个时辰,更不能让灯火熄灭。”

    “是!”诸葛乔一一记在心中,却暗自感慨不已,他久随诸葛亮,知道其安排诸事,都是思虑周全,从未疏漏,这一次却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看来刘封遭逢意外,还是影响到了诸葛亮的心绪。

 第734章 人心浮动

    蜀军夺取洛阳,占据虎牢关,自此关中之地进入蜀汉之手,与此同时,刘封在金水桥遇刺,五六日昏迷不醒,两道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蜀汉和曹魏上下喜忧恰好相反,得失洛阳,生死刘封,都夹杂着不同的思绪,一时间蜀汉的命运和刘封的生死成了纷纷议论的话题。

    而远在江东的东吴,虽然也得到蜀、魏相争,两败俱伤的消息,却根本无暇庆贺,更无人用心仔细打探,此时的江东境地,比之洛阳城还要沉闷压抑,谨小慎微。

    吴大帝孙权自从病愈之后,等诸葛恪回到建邺,因功庆贺,甚至大赦天下,除了死囚之外,非穷凶极恶之人,尽数释放,封诸葛恪为大都督,寿春候。但建邺的喜悦持续了不到仅仅半月时间,孙权将陆逊发配夷洲,本以为太子党和鲁王党之争会就此消停,却不料此事牵涉极广,还有人不断谏言挑拨,甚至涉及到后宫之

    人,龙颜大怒,决意彻查此事。

    无论是陆家、顾家还是张家,但凡牵涉之人,无一幸免,尤其是负责调查此事的孙峻和吕壹二人,更是暗中联合,趁机打压异己。

    吕壹不仅为人刻薄,而且用法严酷,又和孙峻操弄权势,瞒上欺下,一时间闹得建邺城人人自危,朝中武更是噤若寒蝉,畏之如虎。

    回光返照的孙权失去了年轻之时的睿智和果敢,满心猜忌,喜怒无常,先将顾家家主顾潭及其弟顾承二人流放交州,又诛杀了太傅吾粲,以诸葛恪为太傅。

    顾氏兄弟可是丞相顾雍之孙,也是陆逊的外甥,而太傅吾粲也是陆逊的好友,孙权此次狠下杀手,显然是表达对陆逊的不满,也是对东吴四大家族的首次反扑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