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纷纷,蜀军进城之后,并未有任何烧杀抢掠之事,甚至安抚百姓,巡逻城池都井井有条,但从那些士兵的脸上,他们猜测刘封被人袭击恐怕也
是十之八九。
蜀军进城之后,打开了皇宫宫门,刘封及一干重要武都在宫中,消息无从打探,百姓们也只是胡乱猜测,洛阳城因为刘封一人而变得沉闷压抑。
曹魏的皇宫为内城,高大的红墙之内,居中以太极殿为核心,左右各有东西二堂,三条笔直的街道直通南门外阊阖门、止车门和端门。简化之后的皇宫,除了后宫内院之外,以太极殿以为大朝,东西堂供朝谒与讲学,自北向南的排列着重要官署,东侧有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太庙、护军府等;西侧
有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司州等。
这些署衙暂时都被新进城的武占据,曹魏的官爵等级和蜀汉略有不同,官署还要重新改换,只是作为临时安置所用。
殿前官署早被武占满,殿后的后宫大院却是一片空旷,准确来说,仅有北宫的檀香宫有蜀军守卫,一座小宫门外,却安排了一千铁甲卫士。
这些士兵身形高大,全副武装,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十人为一队,在宫墙外来回巡逻,几乎没有任何间隙,正是战狼营的精锐。
檀香宫门口,守着十名黑甲卫士,虽然后宫没有任何人出入,但这十人却一脸警惕,不时观察着街道的两侧,目光如电。
刘封被送入后宫之后,就近安置在檀香宫,谁也不知道这座宫殿先前是何人居住,所幸里面倒也打扫干净,甚至连被褥用具都一应俱全。
三日时间,十名军医和洛阳城有名的大夫都被关在宫中,为刘封诊治,却都是束手无策,这些人连何种毒物都查不出来,更不要说医治了。张苞和赵广就住在刘封厢房胳膊,两人也是忧心忡忡,刘封此时不仅面色发黑,全身已经变成了乌青色,如同被烧焦的半截木头一般,如果不是身躯还有余温,甚至都怀
疑他已经死去。
今日一早,华佗的大弟子李当之从长安星夜赶来诊治,但整整两个时辰之后,却无奈叹息,束手无策。
李当之有“药王”之称,连他都没有办法,恐怕普天之下,再难找到解毒之人,而李当之的一句话,更让张苞等人如坠冰窟。
那种毒性极为霸道,即便是手脚处受伤,也必须要当机立断切断患处,不使得毒性蔓延,方能勉强保命,如今整整过去三天,又是伤在头上,基本已经无力回天。而据李当之的测试,他就找出了六种极为霸道的剧毒,甚至还有从西域来的一种奇毒,毒素不但蔓延到刘封的脑袋,整个心脉之中也完全被污染,就算最危险的换血之术
,也不能清除。而刘封之所以一直死而不僵,是因为这些毒素都太过霸道,反而在刘封体内相互克制,一旦被其他毒素吞噬,将会形成一种更为可怕的毒素,到时候说不定整个人都会化
为一滩血水,甚至还会传染周围之人,比之瘟疫更加可怕。
没有人认为李当之是危言耸听,光看刘封的样子,就知道已经凶多吉少,如果刘封性命不保,甚至会导致军心不稳,即便是有诸葛亮和关羽坐镇,也难以消除这种影响。相比于诸葛亮的睿智天成,关羽的威猛神武,刘封的亲和沉稳显然更加亲民,尤其是蜀军阵中如今一干主力武将,都和刘封息息相关,交情匪浅,一旦出现意外,势必也
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丞相昨日就来城中,为何迟迟不肯露面?”张苞站在门外,看着阴沉沉的天空,显得无精打采。
赵广叹了口气,忧心道:“看大哥如今的模样,恐怕丞相已经无能为力了,但国之大事,不容耽搁,城中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去处理。”
“如果大哥真的”张苞看了一眼赵广,咬了咬牙,“你会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赵广苦笑着,摇了摇头,和张苞并肩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半晌不语。
“我们不能没有他!”沉默了好一阵之后,张苞忽然说道,“如果能用我的命换回大哥一命,我一定会换,他比我有用!”
“何止是你?”赵广叹了口气,“大哥比你我加起来还有用,所以才有人处心积虑想要除掉他。”“这个青狼头,若查出半点线索,我一定不会放过他!”张苞双目微微发红,想起了那些刺客脖子上的狼头刺青,竟然和先前的那批刺客同出一处,这些人当真是不死不休
。“丞相已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找出这些人的幕后主使者!”赵广双目微凛,淡淡说道,“若大哥真的活不了,等查出此人身份,我当辞去军中之职,为大哥报仇,以
其道反制其身。”
张苞一怔,看了看赵广,点头道:“我也去!”“你不行!”赵广咧嘴一笑,拍拍张苞的肩膀,缓缓道,“莫要忘了大哥的雄心壮志,他可不仅是想统一中原,还要远征塞外,这些都要你替他去完成,报仇的事,交给我就
够了,等大仇得报,自当与你并肩而战,完成大哥夙愿,将来也好再去见他呀!”
“将来去见他?”张苞收回目光,回头看了一眼厢房的窗棂,里面静默无声,暗自咬了咬牙,握拳道,“好,将来若能再见,他还是我们的大哥!”“嘿嘿,那是自然!”赵广冷然一笑,沉声道,“我已经叫李神医配置一种毒药,做成之后涂在箭镞之上,也要叫那人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第731章 世界地图
檀香宫西侧的一所独院,枫叶凋零,满园红叶,秋菊盛放,红黄相称,院中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叶落尽,枝丫横亘。
厢房的门窗都用厚重的棉布帘子遮盖,房间内烧着两座铜炉,炭火映红,一壶热水正冒着热气,噗噗作响。
诸葛亮和一位老者相对而坐,桌上的茶水早凉,二人皆无心饮茶,望着红彤彤的炭火发怔。
那老者鹤发童颜,面目红润,两道白眉直插鬓角,一看年轻之时也是一位英俊潇洒之人,身上透着几分仙风道骨,比之诸葛亮多了几分强壮和活力。
“禳星之术,非但消耗元气,还要折损阳寿,你真要如此?”良久之后,白发老者缓缓开口。
诸葛亮收回神思,良久未动的羽扇晃了几下,慨然道:“天下分崩,三十余载,鸷搏狼,江山沉雄,吾受先帝三顾之恩,岂能不尽心竭力,以成大业?”见那人缓缓点头,继续说道:“今北伐出关,宛、洛既得,三分鼎立大计已成,此皆因子益之功也,吾垂垂老矣,兴汉大业,当应在子益身上。吾折损寿元,若能换回大汉
数百年振兴大业,又何足道哉?”白发老者目光熠熠,忽然笑道:“公还如当年南阳模样,初志未改,一心兴汉,如今连得二京,天下之土,得其一半,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今曹魏迁都河北,东吴偏安一
隅,汉军雄踞中原,九州归一,此乃大势也!”
诸葛亮慨然一叹,缓缓说道:“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哦?”老者微微一怔,旋即笑道,“倒也有理,不想公通明经理,也懂这些江湖俗语。”
诸葛亮笑道:“此乃是子益之言耳!”
老者这才恍然,摇头失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子琼近一年来信,皆是俗语连篇,却又精辟至极,原来是受了燕王影响。”
原来这老者正是徐陵的师傅徐庶,自从曹宇领兵出征之后,便悄然离开,云游四海,如今诸葛亮来到洛阳,便赶来相见。
诸葛亮慨然道:“如今国中,吾主内,子益与关将军主外,然我二人皆已将近花甲之年,这九州之地,还需子益一力承担,元直再看此物”
诸葛亮说着话,从衣袖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银白色的布绢来,一层一层打开,扑在桌子上,整个八仙桌几乎都被占满。
“这是何物?”徐庶看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无数线条,标成了无数块,扫了一眼,看到了居中的一块图形,惊呼道,“华夏?”
“不错,此图乃是子益手绘,名曰世界地图!”诸葛亮缓缓点头,目光变得深邃明亮,眼光波动着,熠熠闪光。“这”徐庶将手指指在那一片写着华夏二字的图形上,看起来像一只报晓雄鸡,但尾巴的部分却写着西域二字,面对整张绢布,一脸不可思议,“我堂堂华夏,巍巍九州
,难不成便只有这弹丸之地?”看到徐庶震惊和疑惑的模样,诸葛亮再次点头而笑,慨然道:“何至于此?当初子益绘成此图,法孝直与我同观,俱都不敢相信,然塞外胡人、西域诸强,乃至那些天竺僧
人,都是你我从前闻所未闻之时,还有这里”诸葛亮指向东边一片空白处毛毛虫一般的长条图形,“此便是倭寇巢穴之地,听说比之瀛洲还要远一倍的路程,也不知道那些倭寇如何能够穿越万千水域,历经狂风巨浪,
来我疆域滋事。”
“这,这未免也太过匪夷所思了。”饶是徐庶见多识广,宠辱不惊,也被眼前的这一副简单的地图给镇住了。在他心目之中,中原广大河山,就算一年时间也不能走完,有的人穷其一生,也不过在一州县之地,但在这张图上,诺达的中原之地,却不过巴掌大小,那外面的世界,
又有多大?“当初看到此图,吾又何曾相信?”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悠悠说道,“但数年过去,吾与几位天竺僧人相谈,也曾拜访过昆仑山人,才知子益所绘之图,并非空穴来风,光是
那天竺的地形,就与其所说大致无二。”
“果真如此?”徐庶又看向了天竺的方向,皱眉道,“疆域如此之大,相隔万里之外,燕王又如何能够尽知?”“此便是子益奇特之处!”诸葛亮双目一阵收缩,缓缓说道,“吾虽不敢妄称博览群书,但自问历代经之中,从未提及这些疆域,子益原本不过一名武将,却一夜之间非但
见识广博,而且能够运筹帷幄,大有先见之明,岂非天意也?”
“天意?”徐庶一皱眉,沉吟片刻,才正色问道,“依你之意,子益莫非便是天选之人?”
“是否天选之人,先不论他!”诸葛亮微微摇头,似乎不愿提及此事,缓缓道,“但大汉中兴之事,却只能寄望于他一人之身了。”
徐庶眼睑微沉,半晌不语,片刻之后,指着那些红线所绘的地方,问道:“这些红线包含之地,皆在国土周围,便是我国之大敌么?”
“非也!”诸葛亮却摇摇头,看着中原地图南北东西的四个红色地图,笑道,“此为子益标注,若在有生之年,将其变为黄色,便为他一声之追求。”
“你是说”徐庶瞪大了眼睛,黄色地图正是中原大地,原来这是刘封将来要征伐之地,不禁心中骇然,喃喃道,“开疆扩土,开疆扩土”
“不错,相较之下,你我当年之志,也不过燕雀而已!”诸葛亮慨然一叹,虽然笑得有些落寞,但眼神之间,却是充满了向往和羡慕。
“看来我这半生蹉跎,白白浪费了!”徐庶怔然半晌,忽然说道,“待此事了却,我当亲自去走一趟西域。”
诸葛亮微微点头,认真言道:“先不论世界如何,只是这中原大业,子益也不得不救!”“父亲,七星坛已经准备完备,请父亲前往验视!”正在此时,诸葛乔敲门走进来,汇报情况。
第732章 禳星之术
诸葛亮和徐庶二人来到檀香宫东墙,这里临时凿开墙角做了一道门,直通向前庭,位于太极殿东北角的一处花园之中,是诸葛亮选中搭建祭坛之地。
祭坛倒也简单,中间垒砌一丈高的土台,搭建了一座帐篷,帐篷为八角形,各绘制八卦图形,按照阴阳之数依次排列。
帐篷四周,按照阵型分列许多土坯,做成渠道,上面摆列鲜花、香果和香炉,围列成一圈,有四名穿戴整齐的道士手持桃木剑,肃然立于帐门口。
诸葛亮当先而行,来到门口,向四位道士稽首行礼:“有劳道长!”
“为国请命,理所应当!”为首之人还礼,让诸葛亮走入大帐内。
大帐内一切布置倒也简单,中间摆了一张床,铺设黄布流苏的帐蔓,床头有一张小方桌,也有香炉和鲜花香果,方桌前放置一个蒲团。
除了那张床之外,帐内其余五品都摆在地面之上,摆设香花祭物,在床的四周分布七盏大灯,大灯外围沿着帐篷,又有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
帐篷四周的角落之上,挂着黄纸写成的灵符,密密麻麻一串串挂在每一根梁柱之上,居中帐顶之上,则是一块磨盘大小是,朱砂手绘而成的北斗七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