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云看到赵广,明显愣了一下,想不到他会出现在这里,如果说他私自跑到江州来迎接自己,未免太过胡闹,毕竟这是在军中,心中涌起几缕温情的同时,更多的则是责怪。

    “哈哈哈,子龙此次大胜而归,壮我军威,可喜可贺。”思忖间黄忠已经大笑着迎了上来。

    赵云等人翻身下马,走上前抱拳道:“全仗全军将士上下用心,天气寒冷,老将军出城来,倒让云心中愧疚。”

    黄忠假装不悦道:“子龙这话,是说老夫已经不中用了么?受不了这些许微寒?”

    “倒也不是!”赵云连连摆手,他和黄忠早就相熟,开个玩笑倒也没什么,又和蒋琬等人见礼。

    “刘封见过黄老将军!”刘封这是第一次见到黄忠,虽然在本主的记忆之中也有印象,但亲眼所见,还是能感受到对方英雄气概,那种大将之风,是在无数殊死战斗中历洗炼来的,如历经磨砺的宝刀,愈加锋利。

 第63章 狙击手

    “子益不必多礼,如今你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必将是我南郡百姓的骄傲!”黄忠笑着,欣慰地点点头,他和刘封也算是老乡,看到昔日暴躁无谋的年轻人如今沉稳儒雅,也觉得面上有光。

    “父亲!”赵广看了刘封一眼,两人会心一笑,这才低着头上前行礼。

    “你怎么来了江州?”赵云皱起了眉头。

    “嗳,子龙你也太过苛责了!”黄忠看到赵云沉下了脸,知道他心中所想,笑着上前拍拍赵广的肩膀,“仲博不愿千里学艺,你该夸奖他才是。”

    “学艺?”赵云诧异地看了一眼黄忠,微微一顿,忽然反应过来,“你找黄老将军学箭术?”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有什么优点他还是很清楚的,箭术他也教过赵广,但从未想过让他去找别人拜师,现在看到这一幕,才发觉自己的疏忽,竟然放着黄忠这样的箭术高手而让赵广荒废了许多时日。

    “哈哈哈,子龙,你这宝贝儿子我可要定了,简直就是个箭术天才啊,”黄忠骄傲地大笑起来,疼爱地看着赵广,“不出三年,我保证他的箭术罕有匹敌。”

    “这小子,”赵云眼中终于流露出温和的笑意,笑骂道,“鬼点子还真不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可不要辜负了黄老将军一番心意。”

    他也知道黄忠中年丧子,一直孤身一人,这句话自然也有让赵广侍奉黄忠终老的意思。

    “父亲,我一定好好学习训练!”赵广见赵云同意,心中的一丝疑虑尽去,等到出师,他也可以统领雄兵,和父兄一样挂帅出征,何等威风?

    黄忠只是笑着淡淡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和赵云之间的情感,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两人相互托付,早已心知肚明。

    虽然表面平静,但他眼眸深处的痛苦和悲伤却还是被刘封看到,人老最怕孤单,黄忠英雄一世,却无后人,现在有了赵广,也算有了寄托之处。

    “谢谢子益哥!”赵云和黄忠相视而笑的时候,赵广却走过来再次感谢刘封。

    刘封笑道:“能得黄老将军赏识,是你自己的本事,不必谢我。”

    赵广却道:“若没有大哥指点,我至今还在成都厮混度日,怎会有此机遇?”

    黄忠这才明白过来,拂须看着刘封,点头笑道:“原来仲博是受了将军指点才来找我,那是该谢你才对。”

    赵云也道:“此次出兵,我听说张苞拜了孟起为师,学习他的枪法,张苞武艺果然大进,可见适合自己的兵器和招式才是最主要的,子益这个提议,能够量材而用,的确不错。”

    关索一直在旁边听着,忽然说道:“原来你们都是如此学艺,我虽然十八般武艺都会一些,但奈何力大,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兵刃,就连父亲的刀法也不太适合,不知道我该找谁学才好?”

    刘封转头笑道:“差点忘了,张苞因为要和马叔叔学艺,翼德叔叔为此还恼怒一场,二叔说你最适合学三叔的矛法,这次到了成都,你跟着三叔学万人敌,肯定不会错。”

    “哇,翼德三叔真的同意了?”关索闻言大喜,张飞可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能跟他学艺,字让高兴,转头看向鲍三娘,挠着头哈哈大笑,“等我学会了三叔武艺,你便再不是我的对手了。”

    鲍三娘闻言柳眉倒竖,娇哼一声:“就你这笨蛋样,三叔还不一定能收你呢!”

    几人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出征的劳累也在一众人的相聚欢笑中一扫而光,在黄忠和赵云的带领下相携入城。

    到了城中,赵云看向赵广,笑骂道:“这小子,偷偷摸摸就来找黄老将军,害得我连礼物都没来得及准备,有失礼数,还不快过来敬酒,行过大礼?”

    虽然刚才说过,但礼数还是不能少,赵云主动提出拜师,也算是让黄忠心底踏实,在蒋琬、刘封等人的见证之下,赵广正式拜了黄忠为师,也算是黄忠的半个儿子了。

    黄忠虎目微湿润,他戎马一生,自从中年丧子之后,便一直未曾娶妻,到老了得到这么机灵的一个徒弟,能继承他的衣钵,也算是老怀宽慰了。

    不多时酒席已经备好,城外自有蒋琬安排人犒劳兵马,刘封说道:“仲博在箭术上的确有很高的天赋,再能得到黄老将军的真传,以后便是我军中的第一狙击手!”

    “狙击手,是什么?”一直沉默寡言的赵统难得说一句话。

    刘封明白自己又讲了一个不该说的名词,干咳一声解释道:“狙击手就是专门做狙击的,比如在战场上专门射杀敌方大将,或者攻城拔寨的时候除掉敌人指挥官等等,所谓一击毙命者。”

    “啊?”关索一听惊叫道:“隐藏起来暗算别人,那岂不是小人行径?”

    刘封摇头笑道:“要是在关键的战争中,我军中有一队神箭手,专门混在军队中或占据有利地形,负责射杀敌方大将,那我军的胜率就会大很多,还能打击敌方士气,没有将领指挥的部队,哪里还谈得上阵型和战斗力?”

    关索还是一脸的不屑,撇撇嘴低头喝着酒,他不好反驳刘封,但觉得要是这样,那带兵打仗还有什么意思?

    赵云却点头赞同道:“将军说得也很有道理,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了!”

    黄忠思索片刻,抚掌笑道:“我一生练习刀法、箭术,上阵之时还是以冲锋为主,子益方才所言,又加大了弓箭手的作用和威力,若真能如此,他们将会成为战场的主宰者,而不是辅助兵种了。”

    刘封响起后世的狙击手,甚至能有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要是能多培养出赵广这样的神射手来,解决战斗便会轻松许多,也会让敌方主将战战兢兢,而不再是像现在这样耀武扬威地骑在马上或者站在城头指手画脚。

    赵云显然对这个狙击手十分看好,笑道:“我军中的狙击手,就要由黄老将军亲自指点了,多多益善啊。”

 第64章 骑兵计划

    “赵叔叔,这次回去,有了费用和钱粮,还请赵叔叔能够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来!”刘封一直对骑兵的战斗力很看好,当然对赵云的训练更是期待!

    赵云抚须笑道:“就算你不说,我此次回到成都也要向主公请命,不出两年,定能训练处一支无敌之师来。”

    刘封点头说道:“有赵叔叔在,以后天下人定然不敢再小瞧我西川骑兵,只是这川马矮小,恐怕将来会有所弊病!”

    赵云闻言也叹道:“是啊,就是可惜了这川马不是最适合的马匹!”

    黄忠言道:“主公帐下论骑兵能力自然是子龙将军和孟起将军当仁不让,若是骑兵由子龙将军来训练,以孟起的脾气,肯定要来争的。”

    赵云难得的大笑一阵,说道:“孟起之能,云也叹服,西凉铁骑也令中原诸侯闻风丧胆,到时候便由我二人一起训练吧!”

    刘封却摇头道:“赵叔叔此言差矣,若是让赵叔叔和马叔叔一起来训练这一支骑兵,那岂不是浪费?”

    蒋琬问道:“子益莫非有什么高见?”

    刘封自从重回成都之后,屡出奇计,而且效果也很不错,蒋琬这是第一次和刘封近距离交谈,愈发觉得这个年轻人果然不凡。

    刘封对二人说道:“我只是想让二位叔叔训练不同的骑兵兵种!”

    赵云目中精光一闪,随即问道:“莫非还要训练重骑兵?”他训练的就是轻骑兵,另一个兵种自然就是重骑兵了。

    “不错!”刘封点头答道:“若是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重骑兵,他日我们出兵西川,纵横中原便所向披靡!”

    赵云也被刘封这句话激起豪情,朗声说道:“贤侄所言不差,当年吕布的西凉铁骑便是最好的证明,纵使是孟起现在为数不多的那些重骑兵,也是主公看重的一宝呢!”

    说到这里又感慨道:“孟起训练的重骑兵气势逼人,而且杀伤力强大,就像他的那杆枪一样,使人望之而生畏!”

    刘封说道:“赵叔叔的轻骑兵也是很厉害的,轻灵快速,来去无踪,也是敌军步卒的噩梦啊!”

    赵云训练的骑兵脱胎于当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阵型灵活多变,能打能跑,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改善和训练,已经更加成熟了。

    黄忠叹道:“若是你二人合力训练,再加上云长和翼德协助,那我军的实力将大大提升,只是这川马不但矮小不说,益州还非产马之地,不怕骑兵不够,就怕战马不足啊。”

    赵云一听也皱起了眉头,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前是没有钱,装备骑兵的成本太高,现在有了些资本,又发现装备不足,没有马匹一切都是空谈!

    刘封却微笑道:“只要钱粮充足,一切都不是问题,等我们回去和父王商议,定然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刘封心中却早已有一套完整的骑兵配置方案,马鞍、马蹄这些自然不用说了,配置标枪、斩马刀都是必要的,他不懂训练方法,只能在武器改善上下功夫了。

    蒋琬也刘封算是老乡了,在一旁看着这个淡定而又自信的年轻人,突然发现他笑意之下隐藏的睿智和自信,心中暗自震惊,这还是当年在荆州那个暴躁而又鲁莽的少年吗?

    几人一起讨论着益州今后的发展,不禁踌躇满志,酒宴尽欢而散,此处战事已了,江州也换了统帅,赵云交接好兵马之后,黄忠也一起上路,带领五千本部兵马赶往成都。

    大军回到成都之时,刘备亲自带着众武在城外等候,赵云和刘封等人下马上前拜见!

    这次凯旋而归,又得了许多钱粮,刘备自然很是高兴,亲自来到跟前扶起赵云:“子龙一路辛苦了,大家快快请起!”

    这次出兵,一来是因为不忿,咽不下这口恶气,二来也是展示了刘备的兵力,让外界以为蜀地狭窄,国力软弱的谣言不攻自破,刘备依靠威武雄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二来也再次证明了他们逃远兄弟的情义,关羽和刘备,名义上是君臣,恩情却如同亲兄弟,关羽受辱,不能出兵为他报仇,也不合善始善终的礼义。

    这一战,刘备的威仪、恩德、信义再一次彰显,对民心的拉拢有着极大的好处,更何况还得了东吴许多钱粮,他怎能不高兴?

    众人齐声谢过,赵云又问道:“主公,不知水军押运的钱粮可曾到了?”

    诸葛亮笑道:“子龙远征劳顿,此事就不必再操心了,二将军已经率军前去迎接了。”

    说着话又看向了刘封,点头道:“子益戏谑孙权,智败韩当、周泰,经此数战,威名已然传遍天下,乃我大汉之幸也。”

    刘封抱拳连称不敢,诸葛亮的话,他听不出是夸奖还是故意挑拨,他的语气就是在陈述一个既成事实,没有任何偏袒。

    这样说对刘封在朝中的地位固然有好处,但也容易让有心人猜忌,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各半,至于如何判断,最终的权衡都在刘备心中。

    刘备也拍着刘封的肩膀,欣慰笑道:“封儿也是真的长大了,孤已经听孟起说过,此次能取回东吴如此多的钱粮,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刘封忙说道:“这全是仰仗赵叔叔和马叔叔他们的虎威,加上三军气势正盛,震慑了东吴士兵,否则孙权也不会轻易答应。”

    刘备又勉励了几句,王甫也在一旁走出来拜见:“主公!”

    刘备这才注意到他,不由吃了一惊,急忙扶起他说道:“国山能够平安归来,孤深感欣慰,快快请起!”

    两人又说起荆州之事,关索也带着一家人见礼,看到关羽一家人终于聚齐,刘备也很是高兴,马上吩咐人带着关索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