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

    虽说路途不远,但整整走了三天时间,刘封才来到原先走过的一条路上,这条路前往太平谷的时候走过,当下顺着原路返回,不一日终于到了柳林附近。

    白虎留在了陆浑山境内,刘封带着孟婉儿来到柳林,这是在太平谷分离之时刘封说过的会合地点,许多时间过去,也不知道关索他们还在不在此处。

    “大哥,真是大哥?”正往先前那个煮茶的客栈走着,忽然一人惊呼出声,刘封扭头一看,正是关索。

    相隔数日,再见面倍感亲切,刘封大笑道:“哈哈哈,老三,原来你还在此处!”

    关索快步走上前,刘封和孟婉儿都穿着农夫的衣衫,刚才他并未确认,只是觉得身影像,才喊了一声,见到真是刘封,冲过来就是一个熊抱。

    “大哥,你可让我担心死了,若是再不来,我正准备带人进山寻找呢!”

    “好了好了,我这不安然无恙么!”刘封拍拍关索厚实的肩头,让他放下自己,问道,“你们在这里等了多久?”

    “足足半月了!”关索抓着刘封的手臂不肯放松,“若不是丞相来信,我早就进山了,若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我也”

    “行了,这说的什么话?”刘封给了关索一拳,打断了他的话。

    关索眼眶一红,自责道:“你可知道,丞相和父王派我前来,就是专门保护你的,谁想会出了意外,我怎能安心?”

    “我洪福齐天,命大得很,不振兴汉室,老天也舍不得我死不是?”刘封看着关索憔悴的面容和黑眼圈,知道这一段时间肯定也担心不已,打趣着让他放松心神。

    “花、关将军,明珠她们在哪里?”孟婉儿看到两人相见,竟是如此亲热,心中感动,好不容易等他们说完话,赶紧问起了明珠和明月。

    “哎呀,原来是孟姑娘!”关索这才看清刘封身旁的孟婉儿,挠着头嘿嘿一笑,“她们就在客栈等候,走,快随我来!”关索带着刘封和孟婉儿来到一间客栈,除了明珠和明月之外,专柯和几名护卫都在这里等候,看到刘封,全都上前齐齐下跪,这一趟出行,可是让他们提心吊胆,自责不

    已。

    孟婉儿和明珠姊妹三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她们从小都在孟家长大,备受呵护,人人尊敬,哪曾受过这等惊心动魄的事情,几近生离死别了。

    行礼过后,刘封安慰众人,叫他们先去好好歇息,只留下关索和专柯二人打听消息,这一趟出去,先后竟然过了两个月之久,实在大出意外。

    专柯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先前刘封和胡昭离开陆浑山,让专柯他们处理后事,将那些死者埋在后院的地窖中,有一名护卫却从地窖中搜出这东西来。刘封打开一看,却是太平经的帝王卷,共有三本,想起胡昭死前只说了一半的话,大概便是说其他的经书在地窖之中,他原本想将地窖中埋了死人,更加保密,却不料被

    人给先找了出来。收起帝王卷,关索又简要说了最近两月弘农和函谷关的战事,魏延和张苞兵分两路,平定整个弘农郡,两部兵马都在函谷关会合,几日前传来的消息,魏延已经领大军往

    函谷关东口开进。邓艾领三千精兵和收降的两千魏军守卫函谷关,夏侯楙竟然不急于求战,而是在函谷关以东三十里外,沿着洛水支流扎下营寨,十万精兵沿河据守,又向濮阳和陈留调集

    兵马,不知是何用意。

    南阳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诸葛亮和关羽都在宛城安置兵马驻守,等兵力分派完毕,便可挥师北上,与长安兵马会合,逐鹿中原。幸好这次意外之行,对整个战局并无影响,刘封放下心来,叫关索他们好好休息一夜,明日便兼程赶往函谷关,夺取洛阳。

 第629章 中原局势

    已到晚秋时节,黄叶遍地,树枝秃桠,田野间的粮食收割完毕,先出几分空旷荒凉来,北雁南飞,划破长空,鸣声阵阵。和孟婉儿一行在柳林分别,虽有不舍,却也不得不各自做出选择,尤其是孟婉儿,知道迟早有这一天,匆匆行礼之后,便和明月姐妹往崤山赶去,不敢让刘封看到她流泪

    伤心的模样。从陆浑县北上,经过阳谷县,从新安进入函谷关,这是刘封第二次进入这座险关,这历来的兵家之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了下来,又少损失了许多人名,这其中有一

    大半功劳是邓艾的。

    来到关下,魏延和邓艾等将都来迎接,刘封这一次意外失踪,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如果不是徐陵及时向诸葛亮请命,只怕还会导致军心不稳。

    现在刘封来到军中,全军士气再次提升,连魏延都暗中松了一口气,虽然长安的兵力是他训练统领的,但刘封不在,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

    直到看到诸葛亮的那封信,才隐然觉得,自己似乎从内心深处不愿意和诸葛亮共事,如果刘封真出了什么意外,攻打洛阳的这一路兵马自然会由诸葛亮来接手。

    现在刘封来了,他身上一股无形的压力消散,整个人也轻松起来,这个奇怪的感觉连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但偏偏又是如此,真是无从解释。

    进入关内,刘封与众将寒暄一阵,又亲自到关头巡视,以此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在蜀军的心中,只要刘封在军中,似乎就没有打不了的胜仗。

    巡视完毕,刘封才进入关内署衙之中,魏延先传令设宴,才让出了主帅的位置,军师依然是徐陵,各自齐聚一堂,都是相熟的老将,欢腾不已。

    刘封以魏延为中军大将,张苞和关索为左右先锋,杜预为行军司马,邓艾为函谷关守将,其余将官暂时原职不变,等取下洛阳之后,再一起论功行赏。

    除了这几人之外,还有句扶、令狐宇、高翔杜睿、赵广、秦羽以及降将苏尚、董弼等人,加上杨嚣和崔钦,可谓人才济济,武俱全。军中不能饮酒,加之刘封经常喝茶,都是品茶欢歌,这许多年来,刘封虽然不会抚琴弄曲,但流行歌却是一抓一大把,即便有些跑调也没人听得出来,干脆尽情发挥,在

    蜀汉之地传唱颇为广泛。

    热闹一番之后,留下魏延、邓艾、徐陵和杜预几人商议军情,张苞去训练兵马,其他人各司其职,都知道刘封一来,大战也马上不远了。喧闹之后,大厅中安静下来,刘封带着众人来到偏室,重新煮上一壶茶,摆着从西域来的瓜果,哈密瓜、葡萄、香蕉,还有许多自己叫不上名字的吃食,五颜六色,琳琅

    满目。

    抓了一把葡萄干,丢了两颗到嘴里,刘封问道:“大军入关已有五六日,为何迟迟不出兵?”

    徐陵言道:“殿下,夏侯楙陈兵溧水,斩断浮桥,一月前已经阻断洛阳入关的道路,十万大兵沿途设下关卡,吾等刚得丞相将令,正议论出兵之事。”

    刘封微微点头:“打算何时出兵?”听到问话,魏延先拍了一下大腿,大声道:“依我之见,明日就该先派先锋兵马出谷城,南扼伊阙关,北取孟津,稳住两翼,再领大军直取洛阳,以我军之锐,当势如破竹

    ”

    说到这里他又摇头叹气,看了一眼徐陵:“只是徐军师要稳妥取胜,想等南阳稳定,等丞相派来援军,再两路取洛阳,只因夏侯楙在溧水布下十万精兵,故而犹豫未决。”

    “哦?这可不像子琼的风格啊,”刘封有些意外地看着徐陵,笑道,“你一向用计,也喜欢险中求胜,为何这一次却如此谨慎?”

    “殿下有所不知,”徐陵苦笑一声,“若是魏将军半月前来到函谷关,我自然会用魏将军之计,此刻只怕大军已到了洛阳城下,只是如今,局势却又有不同了!”

    “有何变化?”刘封抓着葡萄干的手顿了一下,该不会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延误战机吧,那可就罪过大了。

    “咳,还不是那该死的碧眼小儿,”魏延又在一旁摇头叹气,狠狠地咬了一口哈密瓜,“你说这孙权,为何不病死,竟又回光返照,进出朝堂了。”

    “孙权病愈了?”刘封这次倒是吃了一惊,按照历史记载,孙权的确还有好几年可活,但都是卧病在床,疑心重重,导致东吴朝堂不稳,人心惶惶。“正是!”徐陵苦笑着点点头,“半月前,诸葛恪在下邳击败曹爽,孙宇也领兵全取扬州,如今魏军与东吴在彭城、小沛对峙,孙权闻讯大喜,重病不治自愈,数日间不但能

    下床行走,还能主持朝政,真可谓回光返照。”刘封一怔,也觉得这事有些匪夷所思,不过孙权一生留守江东,几十年守着父兄的基业,寸土未进,反而丢失了南郡、豫章和庐陵,少不了被人背后议论,因此才忧愤成

    疾。

    但这一次连下两州,踏足中原,可是真正的开疆扩土,完成了孙坚和孙策都未达到的壮举,孙权自然心情大好,意气风发也是意料中之事。

    想到此处,刘封倒有些疑惑了:“孙权病情痊愈,东吴上下一心,必定士气如虹,有他们牵制中原魏军,于我军大大有利,为何子琼反而叹气?”徐陵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孙权虽然回光返照,重新理政,但太子党和鲁王之争却正到了关键之时,双方势力牵涉极广,甚至连诸葛恪、孙宇都不能置身事外,东吴朝

    堂上下乱成一锅粥,已经和曹魏罢兵言和,重新结好了。”“竟有此事?”刘封皱起了眉头,先前诸葛亮派诸葛乔趁着服丧的机会和东吴言和,如今东吴又和魏国罢兵,如此一来诸葛亮两路进取中原的计划就会落空,只剩下魏国和蜀汉之争了。

 第630章 江东政变

    此时才是东吴赤乌四年,距离孙权死亡还要近十年的时间,刘封记得历史上孙权就是在这次宫斗之后不久便病逝,这个进程提前的也太多了些吧?

    难道因为自己改变了历史,孙权的命运也发生转变,从此要重振雄风,改变东吴局面?

    心中思索着,问道:“如今东吴局势如何?”负责情报的句扶闻言答道:“东吴太子、鲁王之争,牵涉极广,不但四大家族都在其中,朝堂之上也各为一党,孙权大怒之下,罢黜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许多人都受

    牵连,如今还在彻查之中,东吴朝堂混乱,人心惶惶,孙权与魏国言和,归还泗水以西之地,也是无奈之举!”

    刘封疑惑道:“孙权竟有如此雷霆手段,中原激战正酣,他为何不先稳固朝堂,再作打算?”

    孙权可是和曹操、刘备鼎足三立的枭雄,绝非意气用事之人,经营江东数十年,如何能够不懂大局?

    诸葛恪和孙宇在前线开疆扩土,就算孙权大病初愈,能够上朝理政,也应该先弹压住孙和和孙霸两党,等中原局势稳定之后再做处理。

    而且此时自己领兵到了洛阳,诸葛恪和孙宇合兵一处,这二人对付曹爽,以刘封的判断,恐怕兖州和豫州至少有一半会落入东吴之手。

    但孙权偏偏在这时候先生内乱,撤回兵力,还地求和,实在让他不解,莫非一场大病,孙权也变成昏聩之人了?

    句扶从衣袖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刘封:“殿下,此处有一份从东吴来的密报,看过便知。”

    刘封知道这是暗卫从东吴送来的情报,接过来展开一看,密密麻麻竟写了有三四张纸,可见江东的局势已经十分严峻了。

    原来孙登英年早逝之后,孙和被立为太子,鲁王孙霸心中不服,于是暗中勾结大臣,陷害太子及其党羽。

    太子和王储之争历朝历代并不少见,曹魏曹丕和曹植等人同样也是如此,但东吴的局势显然更加复杂,除了党羽之争,还牵涉了后宫之人。

    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与孙权长女全公主早有矛盾,全公主害怕孙和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也参与陷害太子。孙权养病期间,曾派孙和到太庙祭祀,孙和就近去了一趟老丈人家,却被早有准备的全公主派人发现,便借机向孙权进谗,说太子不遵法度,却往太子妃家谋划大事,又

    说曾看到王夫人在御花园赏花嬉笑。

    孙权闻报大怒,每日都有全公主进谗言,终于将孙和软禁,王夫人也因此忧虑而死,但太子被软禁,伤及国本,导致许多大臣上书求情。

    就在孙权病愈上朝的第三日,刚刚封赏完诸葛恪和孙宇,以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为手的武大臣,再次聚集到一处在太和殿前为太子求情。

    这一次几乎所有太子党的人全都参与,还包括一些中正之人,这些将吏头上抹泥,自缚到天街之下,跪成一长排,。

    孙权上朝见到如此情景,十分恼怒,来到大殿门口一看,从门口到广场之上,台阶上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