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四面环山,只要守住汉中,曹军便无可奈何,如此一来矛头就对准了东吴,虽然新得荆州,但也拉长了战线,三江之固已经不复存在,荆州就在襄阳虎口之下。
这时候再和蜀军为敌,简直太不明智,孙权甚至同意将荆州再奉还也是无奈之举,大有壮士断腕的悲壮。
来到夷陵的时候,陆逊已经派兵驻扎,蜀军也没有继续开战的意思,看来也不想拼个两败俱伤,程秉心中稍微安定,这种情况下,陆逊都不好阻拦程秉去求和。
来到蜀军的大营之中,虽然没有见到全部的军队,但光是猇亭的营帐和军容就让他心中震惊,尤其是那些雄赳赳的西凉骑兵,更让程秉暗自咽了几口唾沫,这些兵马在东吴根本就没有,拿什么和蜀军对打?
这要是这七十万军队倾巢而动,东吴必会受到重创,到时候即使是放弃荆州退守扬州一带,没有战斗力,长江之险也将不复存在了,刘备和曹丕恐怕也不介意各分一杯羹,两家再较长短。
一想到这里,程秉就再次暗骂吕蒙的愚蠢,自以为建功立业,却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还被天下人笑话吴候不守信用,背信弃义,这时候他偏偏卧病在床,不见外人了。
在城下等候片刻,就有士兵前来通报:“将军有请吴使!”
程秉让其他人在外等候,自己前去会见赵云,临走之时诸葛瑾也和他交代过,赵云还算好说话,倒是那个刘封,要小心留意。
“吴使远道而来,云有失远迎,真是失敬了。”正心中盘算着,一个豪壮的声音响起。
程秉闻声一看,眼前一个人白袍白甲,面容清隽,花白色的络腮胡须平添几分英武之气,精光闪闪的一双眼睛,如同深潭一般,果然有大将之风。
心中赞叹着,程秉上前还礼道:“在下吴侯帐下程秉特奉吴侯之命前来,将军风姿卓然,英武不群,定然就是一身是胆的子龙将军了!”
“哈哈哈,先生过奖了,”赵云笑着侧身,和程秉一同进入大堂。
大堂之中站了两排人,程秉扫了一眼,看到另一员白袍大将,一脸桀骜不驯地回视着他,只好干笑着点头,猜测应该就是西凉锦马超。
马超对面的一个年轻人正温和地笑着和他点头示意,但程秉总觉得这人的笑容让他心中不安,那种目光,似乎是看到肥肉的狼一般,贪婪而又诡谲。
第57章 再加筹码
心中唐突着,程秉决定速战速决,落座后抱拳说道:“军情紧急,在下就直接说明来意了:前番荆州之事,实乃吕蒙一人之为,如今吴侯也知道此时做的有欠妥当,此次派在下前来就是想与皇叔重新和好。”
赵云微微点头,笑道:“既然先生来此,想必吴侯也是答应我等的条件了?”
程秉点头说道:“不错!如今曹丕竟然篡位,自立为帝,人人唾骂,正该同心戮力,共同抗曹才是!”
马超撇着嘴吸了一口气,斜着眼说道:“哦?我怎么听说吴候向曹丕上表称臣,被封了荆州牧?”
程秉神色一阵尴尬,没想到马超这人会如此耿直,既然两家要和谈,就该留些颜面才是,怎么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干笑一声答道:“先前献帝尚在许昌,我主是奉命而行,如今也认清了曹丕的真面目,悔不当初,作为汉臣,当尽匹夫之责!想皇叔作为汉室宗亲,自然更不能坐视!蜀、吴联合乃是大势所趋,想必将军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赵云点头道:“曹丕篡汉,天下豪杰当共同讨之,吴侯若有此心,当然是汉室之幸,但却不知吴侯的诚意如何?”
程秉抱拳答道:“我主已经备下荆州一年之钱粮,将随郡主一同送还,忘将军明鉴!”
赵云面露笑容,抱拳道:“既然如此,云也可以回去向主公交代了,你我两家重归于好,还望吴候能够信守诺言才是。”
程秉没想到赵云答应得这么干脆,本来想着经过韩当、周泰一战,一定会激怒蜀军,又出些什么差错,一路上还想了不少对策,甚至底牌就是让回荆州。
一切来得太过轻松,反而让程秉有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时间竟然忘了回复赵云。
正在愣神的时候,那个年轻人果然嘴角掀起一抹冷笑,抱拳道:“天下皆知东吴水军强大无比,见风使舵的本事果然非同凡响。”
程秉闻言,不由脸色一变,不悦道:“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在下刘封!”那人淡然一笑。
果然是他!
程秉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最关键的时候来了,这个人不但难缠,而且不按常规出牌他可是早有耳闻,刚才这句话暗藏讥讽之意,真的是笑里藏刀。
心思电转,脸上却古井不波,抱拳道:“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久仰了。”
“呵呵,若非吕都督偷袭荆州,我刘封之名,恐怕还传不到吴候耳中,”刘封冷然一笑,看向了程秉,缓缓说道,
“先前诸葛先生前来和谈,回去之后便未有下,可见吴候诚意不足,如今兵败势穷,便来谈和,东吴之人,都是如此见风使舵么?”
程秉闻言,脸色开始难看起来,一般这种情况,大家都是说说表面话,配些钱粮,两家罢兵就是了,怎么会如此字字如刀地数落讥嘲?
但这时候东吴的确不占优势,唯有和谈,微哼一声,抱拳道:“不知将军有何指教?”
刘封摇摇头,笑道:“指教不敢,和谈条件乃是父王所定,自然不会更改,但不知先生此来是否只为讲和,那些东吴将士便要弃之不顾了么?”
程秉一怔,抱拳答道:“将军怎会如此说话?既然我们已经通和,当然是化干戈为玉帛了,至于东吴将士,想必将军也不会为难于他们,令其返回故土。”
刘封不答反问:“先生此言差矣!既然吴主想要通和,为何还会派兵前来?若是此战我军败北,想必先生就不会有此一行了吧?”
“这”程秉愣住了,这不废话吗?能打过还会跑来求你们?但嘴上又不得不认罪,“将军莫要见怪,我主已经知道此行鲁莽,所以派在下前来请罪。”
刘封眼中精芒闪烁,丝毫不为所动:“不知吴侯拿什么来请罪?”
程秉压住心中渐渐升腾的火气,沉声答道:“在下刚才已经言明,我主已经备好荆州一年的钱粮,如今子龙将军已经答应讲和,不出三日,定当如数送上!”
刘封嘴角扯动,手指轻敲着桌面,似笑非笑:“先生怕是算错了吧?这荆州一年的钱粮,可是吴侯对我荆州损失的赔偿,似乎和这些东吴将士没有干系啊?”
程秉看着刘封的表情,真想给他一巴掌,但又不得不问:“那将军之意如何?”
刘封沉吟了片刻,思索道:“此次韩当、周泰前来攻打我军,我军将士也有所伤亡,这些损失就不用贵方赔偿了!”
程秉闻听心中大怒,简直岂有此理,两军交战,哪有不伤亡的道理,而且东吴的损失还更大呢。
却听刘封继续说道:“但是贵军将士在我军营中这几日的吃喝,还望先生能禀明吴侯,能照数支付,毕竟也是七八万兵马,我们西川贫穷,无力承担。”
又想讹诈?
程秉脸色越来越难看,硬声问道:“以将军之见,该当如何支付呢?”
刘封站起身来,背着手低头思索一阵,才说道:“既然父王已经向吴侯索要荆州一年的钱粮,在下再要钱粮,便是为难吴侯了!”
程秉一听不要钱粮,心中也踏实了不少,但想到刘封的行径,马上又警觉起来,这人绝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他到底还有何所求?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封突然盯着他问道:“听说东吴水军中开发了一种更大的战船,叫做斗舰,先生可否描述一番?”
“什么?”程秉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吃惊地看着刘封。
就连赵云几人也莫名其妙,程秉怎么会如此失态,难道这个斗舰真的是东吴的秘密武器?
斗舰也是今年在原有战船的优点上新开发的战船,由黄盖等一众老将亲自监工制造,整整三年过去,斗舰才刚刚造成。
但因为这斗舰,黄盖年老力衰而死,甘宁操劳病重卧床不起,而且造价十分昂贵,一艘斗舰的成本,差不多要抵得上一个船队了。
不过这斗舰的威力之大,放眼天下,恐怕也是无人能敌,这一年来也才造出二十余艘来,一直停放在曲阿船厂之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秘密,自己也才是最近得到孙权信任才见到的,这刘封怎么能够知道?
第58章 进入尾声
“先生?”刘封刚才也只是猜测,不知道这时候有没有斗舰,但程秉的神情已经说明一切,他的试探总算没有白费。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程秉干咳一声说道:“这个在下确实不知,斗舰确实闻所未闻。”
刘封也不点破,笑道:“既然先生不知,不妨回去向吴侯说明,若无斗舰,我们只好收了钱粮,让这些东吴士兵帮忙运送回去了,韩当和周泰两位将军押粮辛苦,到了蜀中,我定会好好招待,哈哈哈。”
“什么?”程秉急忙道:“既然我们已经讲和,那应当将我军将士放还啊,你这简直,简直欺人太甚!”
刘封斜眼看着程秉,丝毫不退让,淡淡说道:“先生没听明白吗?东吴将士我们答应放还,但是这几日的消耗我们可是承受不起啊,先生只要向吴侯说明,因蜀中道路难行,押运粮草颇为不便,所以只好走水路了,但我蜀中却没有像样的船只,只想借他十艘斗舰一用,也抵了消耗的粮草,岂不是各取所需?”
“你!”程秉指着刘封说不出话来,十艘斗舰和荆州的得失,他真的不敢擅自做主,看刘封不再理会自己,只好向赵云求助:“子龙将军,你看这”
赵云也无奈说道:“刘将军之意,有主公授权,云也是无能为力啊!”
这时刘封却又说道:“既然先生也怕不好交差,我看就先将孙桓将军送还,再由吴侯定夺吧,不过孙桓放回,你们也要将于禁将军一并送来,既然他已经归顺我二叔,自当回转西川才是。”
程秉一听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感谢,但能救回一个是一个吧,只好抱拳答应,这个时候,一个于禁的去留已经无关紧要了。
赵云又说道:“此事也无需先生做主,只需向吴侯禀明便是,至于是否答应,那是吴侯的意思!先生远道而来,旅途劳累,云这便派人安排先生下去休息!”
程秉一看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好谢道:“将军不必客气了,如今事情紧急,在下也不敢耽误,还要和我主回禀,这便告辞了!”
赵云也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强留,就此为先生送行!”同时安排人去放了孙桓。
程秉又客气了一番,带着一众人离开猇亭!
看着程秉一行人离开,赵云问道:“贤侄如何知道东吴有斗舰,我看程秉的神色,好像还是东吴的军事机密呢!”
刘封也没想到斗舰这时候才刚刚研究出来,不由一阵尴尬,干笑道:“赵叔叔,你也知道,我们这次俘虏了这么多东吴士兵,打听些情况也还是可以的。”
赵云一听刘封可能是审讯的时候得的消息,也不疑有他:“军情的确很重要,贤侄这次又向东吴要这个东西,怕孙权不会轻易答应啊!”
刘封却笑道:“赵叔叔尽管放心,孙权决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既然他曾经暗示连荆州都能送回,那区区几条战船算什么?就算是军事机密,但比起荆州还是有所不如的。”
“唉,这碧眼小儿,忒也胆小,这仗看来是没得打了。”马超百无聊赖地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走向了后堂,东吴认输,这场讨伐战也已经到了尾声。
据斥候送来的消息,陆逊已经带兵屯驻在夷陵,再往前势必就要火拼了,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益州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钱粮和人才,刘封更看重的东吴的赔偿。
想到以后陆逊在江陵,刘封有些不放心,问赵云道:“孙权权衡利弊,应该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但此次失利,东吴上下必定怀恨在心,所谓兵不厌诈,我大军撤退,猇亭和夷道为入川咽喉之地,需选一位谨慎善守之人镇守,该选何人为是?”
赵云沉吟言道:“此事还是交由主公与军师定夺吧,我已经派人向成都汇报军情,东吴使者到来还需两日,到时候主公的命令也该传到了!”
刘封想原来守白帝城的是吴懿,现在派去永安,看来又要换人,一时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不过在这方面刘备和诸葛亮都很擅长,知人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