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香味,里面摆设倒也简单,一张石桌

    ,几个木墩做成的凳子,铺着垫子。

    “呵呵,听说有人冒犯殿下,实是老朽思虑不周,还望殿下莫要责怪!”胡昭也在这里,看到刘封进来,先起身打招呼。

    “老生参见殿下!”胡昭对面,一位身穿紫色长衫的老妇也站起身来,发髻高高盘起,却是道姑装扮,应该就是张角之女张宁。

    “不必多礼!”刘封连忙上前抱拳道,“江湖之上,不用论及身份,二位不必如此!”

    张宁的容颜并没有刘封想象的苍老,只有眼角能看到鱼尾纹,皮肤也保养得不错,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漠然,一看就是饱经沧桑之人。“这位便是二师兄之女,本名张宁,大家都叫她宁姑。”胡昭笑着向刘封介绍张宁,关于刘封的身份,显然他早就和张宁说过了。

 第579章 另一类人

    一番寒暄之后,刘封如果算作华佗的后辈,便与张宁同辈,两人再次行礼,刘封也叫她宁姑,为了掩饰身份,在外人面前,胡昭和张宁都称刘封为封公子。

    四个人各自落座,那妇人倒上茶水,端了几盘糕点之后便自行退下,关索的身份也算特殊,知道刘封对他十分信任,加之胡昭和花岳的关系,并没有让他回避。

    张宁从怀中拿出一块拇指大小的玉佩,暗青色如同一枚钥匙一般,放在石桌上,看了一眼胡昭。

    胡昭微微点头,也随之拿出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青玉钥匙,颜色形状都毫无差别,只是上面的纹路略有不同。

    刘封神色不动,眉头轻微地皱着,看着两枚钥匙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两人同时拿出来这样东西,必定与琅琊宫有关。

    “殿下可曾见过此物?”果然胡昭抬头看向刘封,目光明锐,“又或者,与此相似的玉佩?”

    “未曾见过,这可是和宗门有关?”刘封微微摇头,细看之下,发现这两枚玉佩的颜色其实也并不相同,张宁的那一块为墨绿色,而胡昭的则是青绿。“此乃琅琊宫信物,乃是家师亲自传下,共有四块,与经书各对应,”胡昭眼中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失望,叹了口气,“当年师傅将一枚玉佩分为四块,交于我师兄弟三人,

    二师兄掌管天神卷,本有两枚钥匙,只可惜”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一旁的张宁冷然道:“父亲是有两枚钥匙,但其中阴阳卷对应的玉佩一直都是大师兄马元义保管,大师兄被害,此物极有可能被唐周贼子取走了。

    ”

    “如此说来,修炼卷对应的玉佩在华神医手中?”刘封哦了一声,终于明白过来,又皱眉道,“只是华神医一心只研究医术,修炼术还是天公将军掌握,不会有影响么?”“这不过是的对应经卷分离的玉佩而已,与修炼无关,”胡昭笑了笑,“但师傅既然如此做,必有他的深意,只是我们几人在师傅离开之后便各自分离,再也未曾聚齐,故而

    并不知其有何作用。”“原来如此!”刘封大概也猜到了二人的用意,歉然笑道,“华神医虽然不知不觉传了我九鹤吟,但在下的确并非入门弟子,此玉佩既然是南华上仙传下,他自然不会轻易交

    于在下。”

    “这倒也是!”胡昭点点头,又问道,“听说大师兄收了三名衣钵弟子,医术惊人,各有所长,可有此事?”“这倒不假!”刘封慨然道,“华神医天赋异禀,又得悟得经书精髓,两年前已经写成青囊书,完成一生之愿,他的三名弟子,已然继承衣钵,开馆授徒,华青堂已经遍

    布大汉各州郡了。”

    “唉,大师兄才是真正铭记师父教诲,传承太平大道,普济众生,老朽真是羞愧呐!”胡昭面现尊敬之色,连连摇头,自嘲而笑。

    刘封笑道:“先生开设学院,传授经义,门生遍及中原,不也是传道之举么?”

    胡昭摇头道:“与师兄游走九州,治病救人相比,这又何足道哉?”胡昭的话,倒是让刘封颇为意外,这个时代从来都是士大夫高高在上,门阀观念极深,对于普通百姓和三教九流,都根本不会看在眼里,胡昭却自愧不如,难道是因为同

    门师兄弟的关系?“唉,其实说起来,身体之病,药石可医,但精神之病,却无药可治!”刘封想起后代一个弃医从的伟大作家,故作深沉的慨然道,“先生之功,乃是明悟开道,救治人心

    ,功莫大焉。”

    “精神之病?”胡昭微微一怔,旋即击节赞道,“妙啊,真是妙,殿下一语道破天机,非立于万万人之上,不能有此灼见!”

    “嘿嘿,先生过奖!”刘封摸着下巴一阵干笑,关于天道和人性的大道理,他可不愿与胡昭探讨,急忙转移话题问道,“还有一日便到中秋之夜,不知太平谷来了多少人?”

    张宁答道:“到现在为止,已有三百之众,若非道路险阻,恐怕已经有五百人了。”

    胡昭言道:“此事牵涉甚重,只要是与当年二师兄有关的人来便可,其他无辜之人,不来也罢!”

    刘封问道:“可有可疑之人?”

    “目前还没有!”张宁眉头微蹙,轻轻摇头,她知道刘封问的是什么,“迄今为止,所来皆为江湖上有名之人,并无陌生面孔。”

    “唐周如果真来,必定十分谨慎,或许中秋之夜悄然潜入夜未尝不知,”刘封思索着,想起空空上人,问道:“不知那空空上人在这些人中,身手如何,算得上高手么?”

    这话一出口,一旁心不在焉的关索也看向了胡昭,空空上人的实力,的确让人忌惮,也让关索大受挫折,他也很想知道此人的实力究竟如何。

    “空空么?”胡昭看了流风一眼,他早就得到两人起冲突的消息,不屑笑道,“若在绿林之中,自然算得上绝顶高手,但在炼气士中,却连入门都谈不上!”

    “炼气士?”刘封一怔,关索也面露疑惑之色,这可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胡昭言道:“方才殿下与空空老道起冲突,老朽也已得知,此人不过是仗着粗通炼气心法,在江湖上招摇而已,但整个绿林之中,愿与他为伍者,却寥寥无几,不仅是此人

    正邪不分,还因他自作聪明,挑衅规则,迟早会得报应。”

    “规则?”刘封再次疑惑,有什么人敢能定下规则,难道还会大于王法、皇权不成?“这规则,便和炼气士有关!”胡昭看着刘封,欲言又止,顿了一下才到,“殿下并非修炼之人,故而无从知道这些,你只要知道,比空空老道更强的人,是断然不会干涉普

    通人的生活,哪怕是至亲之人的生死,也不能插手,否则必会受罚。”刘封心中骇然,感觉自己似乎快要捅破一张漆黑的大幕,看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缓缓问道:“先生之意,这个世上,还有一类人,与普通人隔离在两个世界?”

 第580章 边缘试探

    胡昭的一句“炼气士”,让刘封心潮澎湃,想到先秦的神话,三皇五帝,封神传奇,也想到了后世的某一类,但这些刘封一直当作传说来看待,如果这个时代真的有所

    谓的“炼气士”,他所有的认知都将会被彻底改变!炼气士在历史上也有记载,养气之说从先秦就开始了,在先秦时期,把那些崇尚修炼个人精神和体魄的人称之为“炼气士”,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如儒家、道家、法家、

    墨家等,都有养气之说。

    春秋战国战乱不断,冷兵器争霸,尤为重视修炼个人的精神和体魄,其中以阴阳家、墨家等为最,他们推崇个人修行,孟子也曾说道:“吾善养吾浩然正气。”这些都说明,在先秦之时,“气”的概念是存在的,炼气士正是以修养身性来求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不过那时候还是以方士居多,以炼丹求仙求长生的大有人在,而以养气

    练内丹的不多。

    刘封穿越之后,代也见过许多炼丹之人,甚至还曾和昆仑居士产生过冲突,但他对这些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甚至当作毒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五石散便是很好的例子。

    但现在空空上人的出现和胡昭的对话都让他产生了动摇,事实胜于雄辩,任何的猜测、推论甚至考察,都不如活生生败在眼前的事实有说服力,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第一次,刘封对于自己是否穿越到自己所认知的那个三国时代,竟有了几分动摇?

    “莫非是平行世界?”刘封摸着下巴沉吟自语。“什么平行世界?”他小声嘀咕,胡昭等人却听得清清楚楚,笑道,“殿下也不必过于纠结,这世上炼气士百不存一,不但人数极少,而且很难有所成就,可谓凤毛麟角,他

    们一心修炼,根本无暇顾及凡事,哪里还能有什么世界。”

    张宁也在一旁笑道:“其实殿下学习九鹤吟,也算是在炼气,不过是缺乏引导使用,只能当作强健筋骨而已。”

    “我也算是炼气士么?”刘封吃了一惊,低着头看看自己,感觉简直是天方夜谭。“炼气一途,非但繁杂无比,而且艰辛异常,耗费年月,岂能轻易便成?”胡昭摇头失笑道,“殿下心系大汉之兴衰,国之气运,可不必再打听此事,古来炼气,能有大成者

    ,寥寥无几,余者不过是虚度岁月而已。”

    “这倒也是!”刘封醒悟过来,看来这事胡昭虽然说得确有其事,但似乎也并不确定,是自己突然听说,太过着急了。

    胡昭抬起双臂摇晃着,自嘲笑道:“你看老朽一声都在修炼九鹤吟,还不是一事无成,这老骨头都快散架了!”“原来如此!”刘封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念头被浇灭,但空空上人的实力却依然让他忌惮,问道:“我看那空空上人身手高强,连关索都非其一合之敌,是不是已经超越了普

    通人?”“哼,这便是此子心机狡诈之处,”胡昭不屑地一声冷哼,言道,“若说他是普通练武之人,他却已经踏入炼气之途,但若说他是炼气士,他却没有用气,还不足以成为完全

    的炼气士。”

    张宁也冷嘲道:“空空老道,打的便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主意,为许多人不齿!”

    “有人一心探寻大道,有人一心成就大业,但也有人喜欢自恃强大,恃强凌弱,享受片刻的欢愉,”刘封不由摇头失笑,“这空空上人的心境,未免差了一些。”

    刘封此时隐约明白,如果真有炼气士,便会遁隐山林,不问世事,一心修炼,而这类人中也有一些规则,比如不能干涉普通人的生活,否则就会遭到某种惩处。

    而空空上人极有可能是快要达到炼气士的程度,却不知是他故意为之还是某种原因让他停滞不前,所以比之普通人他是顶级强者,但在修炼之途上,却还没有踏入正途。

    这个空空老道,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哼,什么上人?不过是不敢寻求修炼之道的怯懦之徒而已!”胡昭显然对空空上人的这个称呼十分不屑,看来也是空空上人的自称而已。

    不由问道:“却不知这空空老道原名叫什么!”“此人名叫庞空,字书同,东莱人士!”胡昭却似乎对此人十分熟悉,顺口答道,“曾被举茂才,听说出海打渔之时,遇到大风,被刮到一处孤岛之上,三年后方回,却得了

    一部残经,修炼三年终于有成,跋扈绿林,横行江湖,为人所不喜。”

    张宁见刘封有疑惑之色,解释道:“当年兵败之后,唐周下落不明,我们也曾四处打探,这庞空横空出世,自然可疑,所以对他特意调查了一番。”“东莱确有其人,而且这空空相貌与唐周相差太多,”胡昭叹了口气,言道,“此子欺师灭祖,离经叛道,又偷走太平经,想必早已隐没在群山僻壤之中,又怎会这般嚣张跋

    扈,不思修炼,也是我们当年寻仇心切,一时糊涂了。”

    刘封点点头,胡昭的说法并没有错,唐周如果真的拿到了太平经,只怕早已躲起来修炼了,生怕被人找到踪迹,哪里还敢招摇撞市,惹人注意?

    想到此处,不由担心起来:“若是唐周真的躲到人迹罕至之地,只怕消息不通,此次中秋之计,恐难成功啊!”“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胡昭叹了口气,看向桌上的玉佩,怔然说道,“唐周若只凭他拿走的太平经,难以真正修炼,要想踏入修炼大道,他需要知道四卷经书内容,

    相辅相成,方能再进一步,若是他还活着,必定会觊觎其他几卷经书,老朽等的便是这个机会。”

    “也只好如此了!”刘封点点头,再次皱眉道,“若是唐周真的出现,他如果真的踏入炼气士境界,我们皆非其敌,如之奈何?”“哼,老朽既然敢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